锂电池产业链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300750):H1净利同比增超三成,Q2净利同环比双增
东莞证券· 2025-07-31 17: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可再生能源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需求驱动储能市场快速增长,锂电池需求增长确定性高。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锂电龙头,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H1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扣非后净利润271.97亿元,同比增长35.62% [6] - Q2实现营收941.82亿元,同比增长8.26%,环比增长11.19%;归母净利润165.23亿元,同比增长33.73%,环比增长18.33%;扣非后净利润153.68亿元,同比增长42.21%,环比增长29.92% [6] - Q2锂电池出货量近150GWh,环比增长约25%,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约80%,电池单GWh盈利环比保持相对稳定 [6] - 2025H1经营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截至2025Q2末货币资金达3505.78亿元,同比增长37.48%,现金储备充裕 [6]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 [6] 公司盈利能力 - 2025H1毛利率25.02%,同比下降1.51pct;净利率18.09%,同比上升3.17pct;ROE10.34%,同比下降1.31pct [6] - Q2毛利率25.58%,同比下降1.06pct,环比上升1.17pct;净利率18.59%,同比上升2.86pct,环比上升1.04pct;ROE5.94%,同比下降0.18pct,环比上升0.45pct [6] - 2025H1财务费用同比减少46.39亿元,财务费用率 -3.25%,同比下降 -2.54pct,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 [6] - 研发费用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研发费用率5.64%,同比上升0.49pct,保持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投入 [6] 公司产品与市场地位 - 上半年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在乘用车、商用车、储能领域均有成果,2025年以来加快构建换电生态,预计2027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6] - 2025年1 - 5月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市占率达38.1%,同比提升0.6pct [6] - 2025年1 - 6月公司储能电池产量保持全球第一 [6] 公司产能与资本开支 - 2025H1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89.86%。存货周转天数89天,Q2环比保持稳定 [6] - 2025H1资本开支202.13亿元,同比增长46.15% [6] - 在建产能235GWh,国内多基地建设推进,海外德国工厂盈利,匈牙利工厂一期预计年底投产,西班牙工厂及印尼项目稳步推进 [6] 公司上市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募资410亿港元,搭建了海外资本运作平台,有助于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7] 公司盈利预测 | 科目(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362012.55 | 434958.89 | 507191.85 | 586840.77 | | 营业总成本 | 303303.90 | 358969.20 | 415793.24 | 477232.68 | | 营业成本 | 273518.96 | 324973.67 | 376287.20 | 432300.09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2057.47 | 2522.76 | 2941.71 | 3403.68 | | 销售费用 | 3562.80 | 3914.63 | 4564.73 | 5281.57 | | 管理费用 | 9689.84 | 10873.97 | 12679.80 | 14671.02 | | 研发费用 | 18607 | 21748 | 24345 | 26408 | | 财务费用 | -4131.92 | -5063.77 | -5025.41 | -4831.51 | | 其他经营收益 | 6215.67 | 6651.82 | 7756.64 | 9772.10 | | 其他收益 | 9967.63 | 10964.39 | 12060.83 | 13266.92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664.22 | 0.00 | 0.00 | 0.00 | | 投资净收益 | 3987.82 | 4386.61 | 4825.27 | 5307.79 | | 营业利润 | 64924.33 | 82641.51 | 99155.26 | 119380.18 | | 利润总额 | 64054.57 | 82641.51 | 99155.26 | 119380.18 | | 净利润 | 54879.32 | 70245.29 | 84281.97 | 101473.16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50744.68 | 65512.88 | 79095.34 | 95086.34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11.13 | 14.37 | 17.35 | 20.86 | | PE(倍) | 24.90 | 19.28 | 15.97 | 13.29 | [8]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14.37元、17.35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 [9]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直击②:锂电H1 40%增速超预期,多元材料“蓝海”浮现
高工锂电· 2025-07-09 18:04
锂电产业链整体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产业链整体增速超40%,锂电池总出货量达750-760GWh,同比增速60%-65% [1] - Q2储能板块环比激增80%以上,年增速突破110%,储能出货规模超动力电池50% [7] - 动力电池Q2环比增速15%,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占比接近80% [7] 上游材料需求与技术升级 - 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同比大涨65%-70%,负极、隔膜、电解液同比增长40%-55% [2][7] - 新材料加速商业化:气相硅碳月出货超50吨,单壁碳管国产化,复合铜箔高端动力出货 [9] - 行业转向高性能差异化竞争,多维材料"百花齐放" [3] 材料市场集中度与扩产趋势 - 市场集中度回升,TOP级企业话语权增强 [8] - 磷酸铁锂和负极材料迎来扩产周期,2023-2026年产能利用率将提升至76% [8] - 扩产逻辑包括工艺升级("一烧转二烧")、产能折扣0.7-0.75、生产基地西移 [8] 关键材料价格与技术突破 - 锂盐价格维持在6-8万元区间,钴价短期受政策影响上涨但长期供给充裕 [9] - 高压实LFP材料(>2.6g/cc)6月出货5-6万吨,倍率型LFP(放电倍率>30C)放量 [9] - 材料设备大型化、节能化趋势明显,复合铝箔成本有望降低超50% [9] 全球化与政策影响 - 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和新电池法推迟实施,中企在美建厂受阻但海外非美地区加速 [10] - 全球化对头部企业是必选项,但面临挑战 [10] 负极材料技术创新 - 杉杉科技石墨化技术五代演进,五代炉聚焦超高温与控比表面,2025年量产 [13] - 创新技术包括列阵炉设计、模块化结构、石墨桥梁电流通路,能耗降低≥30% [13] - 倡导行业聚焦"卷技术、卷工艺、卷品质",拒绝低价竞争 [15] 电池铝箔需求与技术 - 单GWh锂电池用铝箔300-350吨,钠电池用铝箔1000-1300吨 [18] - 技术迭代聚焦更优板型、更清洁表面、更高延伸率、更适厚度 [18] - 安徽中基产品厚度9~25微米,宽度300~1700毫米,具备高因值、高延伸特点 [19] PVDF替代方案 - 东阳光突破PVDF海外垄断,2024年产能达2.5万吨,锂电市占率超30% [22][23] - 正极粘结剂HEVER 701粘接力超行业10%,隔膜涂覆HEVER 26DSG电解液溶胀率58% [23] - 未来布局半固态/固态电池用凝胶PVDF及干法电极技术 [23] 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 - 中国主导光伏、风电、电动车等领域,钙钛矿电池单GW投资比晶硅低50% [26] - 储能与风电光伏紧密相关,电化学储能和氢能是重点 [26] - 新能源与新材料协同推动高效、安全、绿色转型 [27] 气相硅碳商业化进展 - 消费电子领域气相硅碳掺混比例提升至15%以上,动力电池领域2025年底小批量上车 [30] - 多孔碳技术演化:消费电子树脂基加速替代椰壳基,动力电池长期聚合物/焦类为主 [30] - 装备大型化从20公斤级升级至百公斤级,提升批次一致性 [31] 锂电池粘结剂发展 - 好电科技推动正极粘结剂非氟化,HD1101耐高电压、耐碱性优异 [36] - 负极粘结剂布局PAA及SBR体系,硅负极产品抑制膨胀 [37] - 隔膜粘结剂非氟化替代PVDF,适配不同涂布工艺 [38]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鑫椤锂电6月锂电预排产数据发布
鑫椤锂电· 2025-06-06 15:38
行业热点 - 远景动力法国杜埃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每年可为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 [2] - 鑫椤锂电发布6月锂电产业链预排产数据:电池排产107.7GWh环比+2.9%,正极13.3万吨环比+9.1%,负极11.7万吨环比+0.9%,隔膜14.9亿平环比+4.3%,电解液7.6万吨环比+6.6% [3] - 中核钛白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募投项目 [4] - 巴斯夫德国施瓦茨海德Black Mass电池回收工厂投运,年处理能力1.5万吨报废锂离子电池 [5] 锂电材料市场 碳酸锂 - 现货成交价下跌但出现止跌迹象,矿价在600美元/吨有支撑 [7] - 6月盐湖高产+进口量高+库存消化缓慢,需求偏弱 [7] - 玻利维亚法院裁定暂停两项中俄锂矿合作协议,涉及20亿美元投资 [8] - 6月6日价格:电池级6.02-6.12万元/吨,工业级5.8-5.85万元/吨 [9] 三元材料 - 市场价格走弱,头部企业年中冲量环比增长明显 [9] - 原料镍钴价格平稳,受碳酸锂弱市影响成交价重心可能下移 [10] - 6月6日价格:5系单晶12.1-12.9万元/吨,8系811型14.4-14.8万元/吨 [11] 磷酸铁锂 - 市场弱市下跌,5月环比+10%但6月产量预计下滑 [11] - 行业面临洗牌,某国企子公司全部停产升级改造 [11] - 6月6日价格:动力型2.95-3.11万元/吨,储能型2.83-2.92万元/吨 [12] 负极材料 - 原料端跌幅12%,厂家拿货观望但价格坚挺 [12] - 中科电气拟投资80亿元在阿曼建20万吨负极材料基地 [12] - 6月6日价格:天然石墨高端5-6.5万元/吨,人造石墨高端3.2-6.5万元/吨 [13] 隔膜 - 湿法隔膜价格进一步下降,行业整体亏损加剧 [13] - 6月6日价格:9μm湿法0.65-0.85元/平方米,16μm干法0.35-0.5元/平方米 [14][15] 电解液 - 6月产量增速提升至5-6% [15] - 6F价格下调导致电解液价格下跌 [15] - 6月6日价格:六氟磷酸锂电解液5.08-5.35万元/吨,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1.7-2.24万元/吨 [16] 锂电下游需求 电池 - 6月电池厂订单总体稳定,两家订单偏强 [17] - 动力端库存偏高,储能端增长不及预期,数码端进入调整阶段 [18][19][20] - 价格:方形三元动力电芯0.4-0.47元/Wh,磷酸铁锂动力电芯0.29-0.385元/Wh [21] 新能源车 - 上周新能源车销量24.5万辆同比+27.8%,渗透率53.5% [21] - 特斯拉欧洲市场份额下降,英国-45%法国-67% [21] 储能 - 特斯拉CEO马斯克反对取消绿色能源补贴 [22] - 海辰储能美国工厂开业,年产能10GWh [22] - 中能建发布25G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采购招标 [22]
“宁王”,新信号?
中国基金报· 2025-06-06 00:07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 - 宁德时代与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签订《补充协议》,修订原《业务合作协议》[2] - 宁德时代支持江西升华江西基地16万吨/年产能、四川三期20万吨/年产能建设,此前仅支持7.5万吨/年产能[2][6] - 宁德时代在5月31日前向江西升华一次性支付5亿元预付款[6] - 江西升华承诺江西基地B区在4月30日完成建设,6月30日前达成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7] - 江西升华承诺2025年至2029年的100%产能优先用于生产符合宁德时代要求的材料[7] - 宁德时代承诺2025年至2029年每年度采购量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7] 磷酸铁锂行业动态 - 自2025年初以来,宁德时代已与万润新能、龙蟠科技、富临精工、丰元股份等A股磷酸铁锂企业签订长协大单[2] -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预计2025年5月至2030年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约132.31万吨,订单总金额超400亿元[14][16] - 高压密磷酸铁锂(第四代磷酸铁锂)对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仅有几家头部企业实现批量出货[16] - 磷酸铁锂行业市场格局正在重塑,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10][16] 江西升华经营情况 - 江西升华是富临精工开展磷酸铁锂业务的主要载体之一[10] - 2022年、2023年、2024年江西升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79亿元、28.08亿元、48.29亿元[10] - 2022年、2023年、2024年江西升华的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10.53亿元、-2836.12万元[10] - 2024年江西升华营业利润31.33亿元,净利润28.36亿元[13] 行业背景 - 磷酸铁锂是锂电池中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2] - 受产能快速投建释放、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磷酸铁锂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13] - 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的出货量逐步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进一步集中[16]
龙蟠科技再签50亿长单股价涨停 年内合同或达170亿进一步减亏
长江商报· 2025-06-04 07:46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进展 - 公司控股公司锂源亚太与Eve Energy签署《生产定价协议》,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涉及2026-2030年供应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2] - 2025年以来累计获得长单金额或达170亿元,包括与楚能新能源子公司50亿元订单、宁德时代70亿元年度采购协议及福特电池工厂供应协议 [2][3][4] - 最新4代一烧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入客户验证测试阶段,预计下半年放量 [8] 股价表现 - A股股价6月3日涨停收报12.66元/股,H股盘中最高涨超19%,当日收涨11.09% [1][5]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594.88万元,同比减亏66.98%,主要因碳酸锂加工及车用精细化学品业务利润增加 [1][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减亏48.46%,2023年亏损12.33亿元系碳酸锂价格下跌及产业链去库存影响 [7][8] - 2021-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2022年营收140.72亿元(+247.15%),归母净利润7.53亿元(+114.61%) [6] 业务转型历程 - 原主营润滑油及发动机冷却液,2017年上市后拓展至汽车环保产业,2021年收购贝特瑞纳米切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6] - 通过2020年可转债及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重点投入锂电业务 [6]
亿纬锂能(300014):2024年及2025Q1业绩点评:储能业务持续强劲,整体盈利保持稳定
东莞证券· 2025-04-30 16: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动力、储能和消费锂电平台型企业,随着产品优化、客户拓展及产能释放,后续盈利有望改善 [5] 各业务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 - 实现营收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5%,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扣非后净利润31.62亿元,同比增长14.76% [4] - 毛利率17.41%,同比上升0.37pct;期间费用率10.74%,同比上升0.58pct;净利率8.68%,同比下降0.59pct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44.34亿元,同比下降48.9% [4] 2025年Q1业绩 - 营收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归母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扣非后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 [4] - 毛利率17.16%,同比下降0.48pct;期间费用率10.85%,同比下降2.17pct;净利率9.10%,同比下降2.23pct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8.92亿元,同比增长150.94% [4] 各业务发展情况 储能电池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90.3亿元,同比增长16.4%,占比39% [4] - 2024年出货量50.45GWh,同比增长91.9%;2025年Q1出货量12.67GWh,同比增长80.54%,稳居全球第二 [4] - 核心产品Mr.Big系列600Ah+储能电芯为行业技术标杆,2024年12月60GWh超级工厂投产,马来西亚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开始量产 [4] 动力电池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91.7亿元,同比下降20%,占比39% [4] - 2024年出货量30.3GWh,同比增长7.9%;2025年Q1出货量10.17GWh,同比增长57.58% [4] - 在乘用车领域,在国内头部新势力客户的纯电车型实现单车型独供,终端销量稳步提升;在插混市场的影响力和份额有所提升 [4] - 在商用车领域,2024年9月发布开源电池品牌后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新能源商用车各细分市场头部客户覆盖率超80% [4]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市占率12.2%,2025年Q1市占率13.4%,稳居国内第二 [4] 消费电池业务 - 2024年实现营收103.2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比21% [4] - 锂亚电池、电池电容器产品分别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受益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小型锂电池持续拓展海内外头部客户资源,产品在多个新细分市场取得突破,市占率逐步提升 [4] 盈利预测 | 科目(百万元)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48614.56 | 57794.70 | 67282.24 | 76188.11 | | 营业总成本 | 45577.08 | 54204.78 | 62331.63 | 70193.71 | | 营业成本 | 40149.21 | 47663.06 | 55025.91 | 62062.05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204.84 | 243.52 | 283.50 | 321.03 | | 销售费用 | 597.15 | 751.33 | 834.30 | 937.11 | | 管理费用 | 1254.14 | 1733.84 | 2018.47 | 2285.64 | | 研发费用 | 2942 | 3237 | 3566 | 3962 | | 财务费用 | 429.43 | 576.52 | 603.49 | 626.10 | | 其他经营收益 | 1927.10 | 2063.19 | 2207.30 | 2367.35 | | 其他收益 | 1396.35 | 1535.98 | 1689.58 | 1858.54 | |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 -12.99 | 0.00 | 0.00 | 0.00 | | 投资净收益 | 606.86 | 600.00 | 600.00 | 600.00 | | 营业利润 | 4964.58 | 5653.10 | 7157.91 | 8361.76 | | 加:营业外收入 | 5.17 | 0.00 | 0.00 | 0.00 | | 减:营业外支出 | 63.20 | 0.00 | 0.00 | 0.00 | | 利润总额 | 4906.55 | 5653.10 | 7157.91 | 8361.76 | | 减:所得税 | 416.86 | 414.29 | 524.58 | 645.34 | | 净利润 | 4489.68 | 5238.81 | 6633.33 | 7716.42 | | 减: 少数股东损益 | 145.82 | 169.59 | 214.74 | 250.85 | |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4075.59 | 5069.21 | 6418.59 | 7465.56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1.99 | 2.48 | 3.14 | 3.65 | | PE(倍) | 20.39 | 16.40 | 12.95 | 11.13 | [6]
湖南裕能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约70万吨!
起点锂电· 2025-01-26 13:38
湖南裕能2024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5.6亿元至6.6亿元 同比下降64.57%至58.24% 上年同期为15.81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预计5.2亿元至6.2亿元 同比下降65.75%至59.17% 上年同期为15.18亿元 [2] 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 锂电池产业链2023年以来增速换挡 供需关系显著变化 2024年处于筑底阶段 [3] - 碳酸锂价格震荡下行 磷酸盐正极材料价格同比大幅下降 行业盈利承压 [3] - 磷酸盐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激烈 产能利用率仍处于回升过程 [3] 公司经营情况 -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 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 [3] - 2024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约40% 预计全年销量约70万吨 [3] - 持续推进一体化布局和降本增效 积极实施出海战略 [3] - 受行业周期及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影响 盈利同比下滑 [3] 行业活动信息 - 圆柱电池巡访涉及16家企业包括国轩高科 利维能 诺达智慧等 [4] - 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定档2025年2月28日 深圳举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