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转型
搜索文档
议程首发!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11月30日,杭州)
DT新材料· 2025-10-30 00:05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绿色复合,创新未来”,聚焦纤维与树脂、复合技术、下游应用三大内容,旨在推动复合材料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 [2] - 论坛将于11月3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包含主论坛、三个专题专场及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等特色活动 [2][7]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论坛主席由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益小苏担任 [3][4] - 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小青,以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兴宏共同担任 [5] - 合作企业包括世界顶尖热分析仪器生产企业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及生物质粉体处理解决方案龙头企业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 核心议题与演讲 - 议题覆盖绿色复合材料全球研究趋势、生物基树脂合成与改性、天然纤维处理与应用、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碳纤维回收再利用等前沿领域 [8][9][10][11][12] - 多位权威专家将分享研究成果,如邱夷平教授关于麻纤维等离子体表面疏水化处理的研究,于涛教授关于阻燃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智能化研究,王浩教授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的四种路径分析 [9][11][12] - 应用案例分享涵盖前沿领域、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及新能源应用,演讲方包括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高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禹等 [12] 特色活动 - 论坛同期设置“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特色活动,计划公开征集并筛选50个具备商业化基础的生物质利用领域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现场展示与对接 [13]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CEO:随着技术成熟,可持续业务终将盈利
新浪财经· 2025-10-17 16:49
大会核心观点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行业专家强调应将可持续转型的初始投入视为对未来商业模式的“投资”而非“成本” [1] - 政府目标与激励措施在推广初期至关重要 例如电动汽车补贴 [1] - 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应用 可持续业务最终将实现盈利 中国在太阳能 风电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实践是例证 [1] - 消费者需求和技术革新是推动可持续趋势的主要动力 企业需明确方向并保持耐心 [1] 塔斯马尼亚与中国的商业联系 - 塔斯马尼亚与中国的业务往来密切 [1] - 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塔斯马尼亚分会关注如何吸引投资到塔斯马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可持续项目中 [1]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张政伟:从“心中有数”到“手中有钻” ISSB准则为企业带来四大竞争利器
新浪证券· 2025-10-16 15:42
大会核心观点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采用ISSB准则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能帮助企业锻造无可替代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工具 [1] ISSB准则赋予企业的关键能力 - 准则帮助企业精准识别整个价值链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与机遇,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基础,此为基础价值 [2] - 准则强制要求企业分析并披露环境、社会等因素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的直接影响,将可持续议题从情怀层面拉回价值层面 [2] - 当企业能识别风险机遇并量化其财务影响后,可针对性投入资源打造差异化优势,从而在绿色低碳经济时代胜任精细工作 [3] - 拥抱可持续转型和采用高标准披露准则是顺应全球政策与市场大势的必然选择,可帮助企业避免因战略误判带来的长期风险 [3] 准则的综合价值与大会背景 - ISSB准则被视为企业从认知到评估再到行动的完整价值提升路径中的导航系统,而非仅仅是规则制定者 [4] - 在十五五碳管理六环体系加速构建背景下,中国企业主动运用该准则有望将可持续挑战转化为竞争优势 [4]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 [6] - 大会嘉宾阵容强大,组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包括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诺奖得主及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 [6]
从微弱信号到系统变革: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
机器人圈· 2025-09-30 17:36
报告核心观点 -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旨在识别具有深远变革潜力的前沿技术,通过搭建科学潜力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以应对全球挑战并塑造可持续未来 [1] - 报告关注点在于技术创造系统性变革的潜力,而非即时应用,其成熟与广泛应用依赖技术突破及社会接受度、监管框架等生态系统的构建 [1][2][35] - 2025年全球创新格局演变背景下,这些技术或为实现更高自给自足能力和韧性提供途径,或成为国际合作桥梁,具有更深层次重要性 [3] 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概要 结构电池复合材料 - 技术将承重结构件与可充电储能功能集于一体,可像传统锂离子电池一样存储能量,同时作为车辆或建筑物的刚性构件 [5] - 用途广泛,涵盖电动汽车到航空航天领域,可使所有刚性面板储存能量,空中客车公司正在试验将其用于飞机 [6] - 经济上有望通过减少结构材料使用来降低制造成本,减轻车辆飞机重量从而减少燃料消耗;环境上可促成更节能设计,减少材料需求 [7] 渗透能发电系统 - 系统利用两种水源之间盐度差异产生清洁、可再生且低环境影响的能量,能提供稳定能量输出,不同于波动较大的太阳能和风能 [8] - 主要设计包括压力延迟渗透和反向电渗析,商业项目如Sweetch Energy的OsmoRhône 1号机组已于2024年开始系统安装 [9] - 技术挑战本质是技术和经济性的,前几代曾受困于膜污染和高成本,但科学原理清晰,大规模应用障碍相对较少 [10] 先进核能技术 - 受电气化交通、AI和去碳化趋势驱动,核能领域掀起创新浪潮,包括采用替代冷却流体的第四代反应堆和发电容量约为传统反应堆三分之一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11][12] - 各国投入大量公共资金支持,俄罗斯和中国已拥有运行中的SMR电厂,西方国家在设计和监管框架方面迅速推进以建立有竞争力产业 [12][13] - 长期目标是核聚变,尽管尚未实现净能量增益,但高度确信在十几二十年内这种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将成熟发展 [13] 工程化活体疗法 - 是先进的益生菌系统,被开发用于以可控方式在患者体内直接生产治疗性物质,如药物、酶和激素,避免了传统药物生产中占成本70%的下游步骤 [13][14] - 多家公司正致力于商业应用,如美国战车生物科学公司探索单次给药后释放治疗物质的微生物平台,芬兰Aurealis Therapeutics公司正在进行II期临床试验 [15] - 安全性是核心焦点,开发者正积极解决非预期基因转移、免疫反应等问题,并需要制定新的监管框架 [15]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GLP-1类药物 - 这类最初为治疗II型糖尿病和肥胖研发的药物,正被探索其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方面的神经保护潜力 [16] - 全球有超过5500万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31年,GLP-1药物的全球市场将增至557亿美元,若有效将产生巨大全球经济影响 [17] 自主生化传感 - 是能自主持续检测特定生化参数的分析设备,利用无线通信和能量收集技术实现实时连续监测,适用于偏远或难以抵达区域 [17][18] - 最成功例子是可穿戴葡萄糖传感器,能实时测量葡萄糖浓度并与智能手机通信控制胰岛素泵,雅培实验室、罗氏和杜邦是最大投资开发公司 [19] - 技术正在兴起以应对其他检测目标,如美国Persperity Health公司正在开发用于连续监测女性荷尔蒙的可穿戴设备 [20] 绿色固氮 - 技术旨在减少传统氮生产的碳足迹,该生产目前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并支撑全球50%的粮食产量 [22] - 替代技术包括基于工程菌和酶的生物方法、仿生系统以及基于锂的电化学技术,支持分布式生产设施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 [23][24] - 到2050年估计超过30%的全球船用燃料可能是无碳氨,采用绿氢生产氨的工厂已被证明可行并在全球扩大规模 [24][25] 纳米酶 - 是在实验室生产的具有类酶特性的纳米材料,比酶具有更高稳定性、更低生产成本和更简单合成过程 [25] - 过去二十年快速发展引起大型制药公司极大关注,研发投资激增,目前正在进行大量基于纳米酶的疗法临床试验,尤其在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 [26] - 影响力延伸至环境应用如水净化,以及食品工业中快速检测污染物,在工业催化领域可能提供更高效环保的替代方案 [27] 协同感知 - 技术将分布式传感器与融合人工智能的系统集成,产生深刻见解以提升单个传感器能力,应用领域包括城市自主交通、环境监测等 [27][28]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决定将5.9吉赫兹频段用于蜂窝车联网技术,欧盟和中国也已颁布类似赋能法规,这是实现进步的关键一步 [29] - 挑战在于传感器平台存在功耗和连接性限制,需工程方法解决,数据共享的安全和隐私政策也需要发展 [29] 生成式水印 - 技术在AI生成的内容中嵌入隐形标记以验证真实性并帮助追踪来源,旨在帮助打击虚假信息、保护知识产权 [30] - 基于文本的水印通过在AI生成文本中包含特定词汇子集产生AI特有"指纹",图像视频水印则在像素级别引入难以察觉的更改 [31] - 领先AI公司正将水印技术集成到其平台中,如谷歌在其服务中嵌入SynthID,Meta在其平台上应用隐形水印和元数据标签 [32] - 中国已采取行动监管生成内容要求必须添加水印,欧盟等其他地区也在制定应对措施,"内容来源与真实性联盟"正主导制定技术标准 [34]
对话唯宝销售执行副总裁Jan Peter Tewes:外企需追上“中国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9:40
中国卫浴市场发展趋势 - 高端化、康体功能、个性设计和可持续转型是当前高端卫浴市场的四大趋势 [1][3] - 中国市场因庞大体量、多元需求和创新活力成为最具引领性和竞争挑战的市场之一 [1][4] - 中国陶瓷卫浴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 [4]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 中国市场是唯宝仅次于德国的全球第二大海外市场 [1][4] - 中国拥有完善的科技基础设施和高度接受新技术的消费者 [2] - 中国本土品牌在物联网和机械解决方案方面实力强劲,正在引领全球发展 [5] 唯宝的中国市场策略 - 在上海组建研发团队,转移研发技术能力至亚洲,加强本土化设计 [1] - 针对中国高净值人群需求,加大智能马桶、智能淋浴等新兴品类的研发投入 [1][6] - 通过收购Ideal Standard扩大国际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7] 产品开发与创新 - 唯宝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专门开发智能座厕和定制化产品 [6] - 淋浴区创新空间大,智能照明系统和多重传感装置成为设计关键要素 [12] - 浴缸产品线重新定位为"品质生活空间",契合消费者追求身心健康的趋势 [12] 竞争策略与差异化 - 聚焦高端市场,短期内不在中国市场引进Ideal Standard品牌 [9] - 与本土工程合作伙伴携手,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10] - 通过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专业洞见,提升地产项目的整体价值 [11] 未来布局方向 - 优先投资产品开发,适应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速度 [14] - 中国卫浴行业的产品开发需求和迭代周期不同于欧洲市场 [15] - 中东市场需求仍以传统产品为主,与中国市场形成对比 [15]
二姨看时尚 | 开云集团冻结招聘过冬;法拉利进军帆船领域;珀莱雅成首个营收百亿元本土美妆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07:40
文章核心观点 - 上周奢侈品与时尚产业在跨界创新、战略调整、可持续转型及市场格局四方面释放信号,反映行业变革动向 [1] 跨界创新 - 法拉利宣布首次进军帆船领域,由航海名将Giovanni Soldini主导打造技术反哺体系 [1] - 雅诗兰黛首设首席技术数据官,任命数字化转型专家Brian Franz重构数字化生态 [1] 战略调整 - 开云集团以冻结招聘等举措应对行业寒冬,旗下Gucci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25%,拖累集团整体营收同比降14% [1][7] - 阿迪达斯凭借复古鞋热潮实现营业利润同比飙升82%,但对全年预期保持谨慎 [1] - Nike将战略决策权收归核心高管层,任命14年老将Jennifer Hartley破局需求疲软 [1][8] - BasicNet少帅组合接棒加速年轻化转型 [1] - 爱马仕逆势扩产法国本土工坊,巩固100%法国制造的奢侈品定位 [1][10] 可持续转型 - 安踏以行业首份独立鉴证ESG报告领跑,34款碳足迹产品与双A评级构筑技术壁垒,未来将持续把ESG融入经营 [1] 市场格局 - 珀莱雅以本土美妆首个百亿元营收打破天花板,2024年营收107.78亿元,2025年Q1营收23.59亿元 [1][13] - 全球艺术市场因高端交易疲软销售额下滑12%,行业将复苏希望投向中国年轻一代文化消费潜力 [1][14] - 继爱马仕宣布在美国涨价后,百年灵宣布在中国涨价3% - 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