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估值

搜索文档
【兴证固收.转债】权益指引,转债寻迹——2025年8月可转债市场展望
新浪财经· 2025-08-05 21:41
当前转债定位已经接近2022年估值高点水平,也与2015年1月接近 根据历史的节奏看,转债与股市的调整普遍同步或滞后 2007、2009、2015年的全面牛市中,转债定位比现在高出许多,但当时牛市的强度和转债的稀缺性均非当前可比 调整的节奏和幅度上,转债很难先于股市调整,权益震荡偏强的预期下,下跌空间可控 结构和估值均有劣势,导致转债机会大概率不及股票,但夏普比仍能接受 转债仍是纯债投资者向权益切换的唯一出路,赚钱效应下,需求大概率延续 短期权益出现了拥挤度偏高的状况 短期因素来看,美衰退担忧抬升、政策&经济的预期、中美贸易担忧抬升,都可能压制权益市场表现 权益可能呈现V型走势 首次分歧可能是加仓机会 转债资金回补偏强,具备突破可能,供需紧张加剧突破可能性,找寻交易机会 低价转债策略空间已经明显收窄,偏股占优 稀缺性定价是后期的重要方向 a)强势方向的稀缺性定价 b)新券的偏高"底部" c)资金推动的底仓修复,消灭低价 关注一些可能催化的赛道方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估值高位的后续演绎 2025年8月市场展望:分歧阶段,仍可延续趋势 转债组合 风险提示:海 ...
可转债资产的性价比开始明显下降?
集思录· 2025-07-18 21:14
可转债性价比分析 - 当前可转债与股票的性价比定价已进入接近2022~2023年的高位区间 期权绝对定价水平显示估值处于中等偏高位置 [1][3] - 可转债期权相对定价指标(蓝线)同样显示当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反映估值压力 [1] 历史周期表现对比 可转债占优期(2018-2021) - 万得可转债正股等权指数累计收益44% 最大回撤35.2% 经40%delta调整后收益17.6% 回撤14.1% [3] -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累计收益99.7% 最大回撤12% 显著优于正股组合 [3] 可转债劣势期(2022-2024.10) - 正股等权指数累计收益-7.5% 最大回撤38% 调整后收益-3% 回撤15.2% [4] - 可转债等权指数累计收益-7.5% 最大回撤23% 与正股相比未体现明显优势 [4] 2024年11月后最新表现 - 正股等权指数累计收益22.2% 最大回撤21.4% 调整后收益8.9% 回撤8.6% [4] - 可转债等权指数累计收益17.3% 最大回撤9.2% 收益略低于正股但波动更小 [4] 配置建议 - 建议可转债摊大饼或ETF持有者逐步转向IM/IC贴水策略或优秀公募基金 后者今年超额收益显著 [5] - 对能获取可转债alpha的投资者 可动态调整权益类与可转债配置比例以优化收益结构 [5] 市场观察 - 当前集思录可转债温度计显示85.7° 平均价格与中位数均处高位 接近泡沫阶段 [8] - 可转债在部分周期中展现出更高夏普比的beta收益特性 [7]
金融工程定期:7月转债配置:转债估值偏贵,看好平衡低估风格
开源证券· 2025-07-16 13:47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转债综合估值因子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结合转股溢价率偏离度和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型)两个因子,构建综合估值因子,用于评估转债的估值水平[20]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转股溢价率偏离度 = 转股溢价率 − 拟合转股溢价率,衡量转股溢价率相对于拟合值的偏离度[21] - 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型) = 转债收盘价 / 理论价值 - 1,通过蒙特卡洛模拟(10000条路径)计算转债理论价值,考虑转股、赎回、下修、回售条款[21] - 综合估值因子公式: $$转债综合估值因子 = Rank(转股溢价率偏离度) + Rank(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拟))$$ **模型评价**:在全域、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上表现较优,偏股型转债中理论价值偏离度单独效果更好[20][21] 2. **模型名称**:转债风格轮动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市场情绪指标(动量与波动率偏离度)对低估风格指数进行动态配置[2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单个转债的20日动量和波动率偏离度,取风格指数内中位数作为该指数的情绪指标[27] - 市场情绪捕捉指标公式: $$转债风格市场情绪捕捉指标 = Rank(转债20日动量) + Rank(波动率偏离度)$$ - 根据指标逆序排名分配仓位,若排名相同则等权配置,若同时选中三种风格则全仓平衡低估风格[27][28] **模型评价**:通过动态调整风格暴露提升组合收益风险比[2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转股溢价率偏离度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转债转股溢价率与拟合值的差异,消除平价影响[2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截面拟合转股溢价率与转股价值的关系曲线,公式为: $$y_{i}=\alpha_{0}+\,\alpha_{1}\cdot\,{\frac{1}{x_{i}}}+\epsilon_{i}$$ 其中$x_i$为转股价值,$y_i$为转股溢价率[42] - 偏离度 = 实际转股溢价率 − 拟合值[21] 2. **因子名称**:理论价值偏离度(蒙特卡洛模型)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期权定价模型计算转债理论价值,捕捉价格与理论值的偏差[2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蒙特卡洛模拟(10000条路径)计算理论价值,考虑转股、赎回、下修、回售条款[21] - 偏离度 = (转债收盘价 / 理论价值)− 1[21] 3. **因子名称**:修正YTM – 信用债YTM **因子构建思路**:剥离转股条款影响,比较偏债型转债与信用债的收益率差异[6][4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修正YTM = 转债YTM ×(1−转股概率) + 预期转股年化收益 × 转股概率,转股概率通过BS模型计算[43] - 取截面中位数:median{修正YTM − 同等级同期限信用债YTM}[4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转债综合估值因子模型**: - 偏股转债低估指数:年化收益率24.63%,年化波动率20.59%,IR 1.20,月度胜率60.67%[24] - 平衡转债低估指数:年化收益率13.94%,年化波动率11.83%,IR 1.18,月度胜率61.80%[24] - 偏债转债低估指数:年化收益率12.85%,年化波动率9.45%,IR 1.36,月度胜率57.30%[24] 2. **转债风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24.00%,年化波动16.69%,IR 1.44,最大回撤-15.89%[31] - 2025年以来收益29.73%,近4周收益2.37%[30]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低估值增强效果(近4周)**: - 偏股转债超额-1.40%,平衡转债超额-0.55%,偏债转债超额1.12%[23] - 偏股低估指数近4周超额1.33%(与正股等权指数对比)[20] 2. **估值因子分位数状态**: - 百元转股溢价率:滚动3年分位数64.9%,5年分位数67.3%[5][18] - 修正YTM − 信用债YTM中位数:-1.26%(配置性价比偏低)[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