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发展

搜索文档
珠海,45年的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4:39
城市经济背景 - 珠海是中国内地唯一与香港和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海滨城市[1] - 45年前珠海是GDP最低的经济特区 当时GDP仅2.61亿元[2][3] - 2024年GDP达到4479亿元 较特区成立时增长1700多倍[4] - 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5% 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5] 产业发展 - 形成以电子信息等七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提出打造"4+3"产业体系[7] - 2024年七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48.09亿元 同比增长10.8%[9] - 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1.8%[9] - 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10] 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在全国288个城市中位列第12名 地级市中排名第二[1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6% 居全省第二[12]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4.6件 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第二[12] - 2024年实施78个改革创新项目 2025年计划实施112个项目[12] 新兴经济领域 - 2024年低空经济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98.72亿元 同比增长27.27%[12] - 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级别 占全市GDP的22.3%[12] - 城市从传统制造向未来科技转型 从百岛之市向天空之城进化[12] 人才发展 - 2024年新引进各类人才约7万人 全市人才总量超90万人[13] - 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省前三 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数创新高[13] - 实施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 搭建全国综合力度最大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13][14] - 计划三年内储备不少于3.6万套人才专用房源[14]
长沙郑州“第二城”之争锻造中部产业新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08:56
城市GDP竞争格局 - 2024年上半年郑州GDP为7252.4亿元,长沙为7170.21亿元,郑州以82.19亿元微弱优势领先 [1] - 2024年全年长沙GDP反超郑州700多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长沙GDP达7640.38亿元,郑州为7329.3亿元,长沙领先311.08亿元 [1][3] - 1978-2008年郑州经济总量大部分时间领先长沙,2009年后长沙逐步占据优势但差距不明显 [6] 工业发展对比 - 2025年上半年长沙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郑州同比增长8.5% [7] - 长沙工程机械产值规模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值的30% [7] - 郑州2025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增长11.8% [8] - 郑州2024年电子信息相关规上工业产值达70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2.9% [8] 进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郑州进出口总额2746.8亿元,同比增长38.7%,是长沙(1367.6亿元)的2倍 [9] 新兴产业布局 - 长沙聚焦先进储能材料,形成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的集聚区 [10] - 郑州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62.6万辆,带动全市汽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 [10] - 两城产业转型深度体现在技术自主性、产业链控制力和抗波动能力 [10][11] 长期竞争态势 - 两城GDP差距在历史不同阶段反复交替,2018年长沙领先860亿元,2019年郑州反超15.48亿元 [6] - 当前竞争核心转向产业转型深度与抗风险能力 [11]
被楼市反噬!这个省会,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4-24 11:38
昆明人口与经济现状 - 昆明常住人口868.7万人,距离2025年千万目标差130万人,且2023年人口净流入仅4600人(扣除自然增长后)[3][4][6] - 同期贵阳人口增长强劲,2021-2024年累计增61.27万人,2024年增量19.96万人居全国第一[8][9] - 2024年昆明GDP增速4%(8275.22亿元),低于贵阳6%(5777.41亿元),经济增速与人口吸引力正相关[13][15] 房地产依赖与工业薄弱 - 昆明固投中房地产占比从1990年6.2%升至2021年60%,2019年土地出让收入915.7亿元峰值后连续暴跌,2023年仅46.28亿元[22][23][26][28] - 商品房销量从2019年1916万㎡降至2023年749万㎡(-60.9%),房地产投资增速2023年-40.2%拖累GDP[30][34] - 工业增加值2023年1704亿元,仅为深圳14.2%(1.2万亿),千亿产业仅1个(有色金属冶炼),不及昆山(2435亿元)等县级市[35][39][44][47] 债务与财政困境 - 2022年末昆明城投有息债务3577.5亿元,债务率550%超全国均值2.5倍,2023年地铁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拖欠[68][69][76] - 昆明轨交集团2023年净亏损22.9亿元(扣除23.8亿补贴),财政补贴延迟反映债务压力[78][79][82] - 云南省被国务院列入2024年限制新开工项目名单,债务问题制约经济复苏[71][72]
今年第一季度,武汉新注册企业81417家,数量排名全国第二
搜狐财经· 2025-04-21 18:11
2024年,武汉市的GDP达到21106.23亿元,增长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5.3%,进出口的总额增长了11.8%, 这些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表明了武汉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增添了企业投资武汉的信心。同时,武汉 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了1.6万家,仅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五大优势产业的营收增长了 1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23.7%,这些数据支撑着众多企业投资武汉的信心,因此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来武汉投资注册。 历史上的武汉就是个九省通衢的城市,现在的武汉就是个全球通达的城市。武汉是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城市之一,其铁路旅客中转量位居全国第 一,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运中转站。武汉拥有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西武高铁、武厦高铁等重要铁路干线,并承担着大量的长途客运 和货运任务。武汉是新定位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拥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形成了武汉都市圈一个客运为主一个货运为主 的客货"双枢纽"机场的格局,极大地提升了武汉市及周边的航空运输能力。武汉还作为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