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平台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餐饮商家热议拥抱数字化:开辟外卖新赛道是重要突围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16
行业数字化趋势 -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举办"未来餐厅闭门沙龙",聚焦正餐品牌数字化经营能力提升,20余家知名餐饮品牌及淘宝闪购代表参会[1] - 外卖行业多平台良性竞争格局开启后,市场容量从每日1亿单增长至2亿单以上,为餐企线上转型创造红利期[3] - 中高端餐饮企业面临商务宴请需求下降的挑战,数字化和外卖新赛道成为重要突围方向[4] 平台竞争与餐企收益 - 多平台竞争提升餐饮企业选择权和话语权,商家和消费者均获得实际收益[4] - 淘宝闪购推出500亿消费券计划,带动平台"万单店"数量增长274%,并推出"优店腾跃计划"提供免佣、流量扶持等支持[11] 典型案例分析 - 红杏酒家上线淘宝闪购后单日订单超280单,成都门店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50%,外卖收入占营收三分之一[6] - 红杏酒家通过平台数据分析研发新菜品,推出小份菜并实现外卖流量向堂食转化[6] - 经典菜品如回锅肉、宫保鸡丁在工作日午高峰和周末下午茶时段成为爆款,单日订单量屡破纪录[7] 经营策略创新 - 中高端餐企通过外摆优惠套餐实现"亲民化"转型,并计划结合数字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8] - 禾苑利用外摆与外卖产品重合度高的特点控制成本,同步增加收入[9] - 鸡鸣汤包通过调整出餐时间和定制保温包装解决配送问题,淘宝闪购订单量7月较4月增长近2倍[11] 未上线品牌的转型意向 - 绿扬春等未上线外卖的知名品牌已形成数字化共识,计划基于菜品特征开发适合外卖的产品[9]
被约谈后 外卖平台仍在互相较量
中国经营报· 2025-07-20 22:24
外卖平台竞争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外卖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竞争 [1][7] - 约谈后平台补贴行为有所收敛,但周末实际订单量未明显下滑,商家反馈销售额与上周持平或略降 [1][5][6] - 美团、饿了么、京东仍通过多时段发放优惠券(如"18-18"券、免单券)维持促销力度,涉及餐饮、超市、水果店等多品类 [2][3][4] 平台市场份额变化 - 饿了么通过补贴实现单量反超美团,在部分商家外卖收入占比达49.7%,美团降至36.9%,京东占13.4% [10] - 茶饮品牌受补贴退坡影响明显,某茶饮店周六收入较上周减少约1000元,但回归常态水平 [6] - 京东声明未参与"0元购"等恶性补贴,但实际通过大额券分得市场份额(占商家外卖收入16.8%) [8][10] 行业竞争逻辑分析 - 平台面临补贴惯性难题:前期百亿级补贴培养用户习惯,骤停或导致订单断崖式下跌 [9] - 监管未明确成本界定标准,平台通过组合优惠(如分时段发券)规避直接违规 [7][9] - 竞争格局从美团一家独大(原占商家外卖收入70%-80%)转向三足鼎立,商家议价权提升 [10][11] 未来竞争趋势 - 极端补贴将分阶段退潮,转为其他优惠策略(如非茶饮类兑换券、时段性折扣) [4][9][11] - 中长期竞争聚焦效率与服务,行业或回归健康营利模式 [11] - 骑手生态与用户心理形成绑定,周末订单高峰成为维持单量的关键因素 [5][9]
大和升蜜雪集团目标价至608港元 评级跑赢大市
快讯· 2025-05-28 11:41
行业动态 - 内地茶饮行业股近期出现强劲反弹 主要由于美团(03690_HK)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态将不惜一切代价扞卫市场份额 引发食品外卖平台持续价格战 [1]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大和证券重申蜜雪集团(02097_HK)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从539港元上调至608港元 调升幅度达12_8% [1] - 目标价上调原因包括外卖平台竞争推动同店销售增长预期提升 以及2023年初至今门店扩张速度快于预期 [1] 财务预测 - 大和证券将蜜雪集团每股盈利预测上调5-6% 反映经营环境改善 [1]
反思外卖之战:多方角力中的五个核心真相
晚点LatePost· 2025-05-14 22:48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平台,要求公平竞争并维护各方权益[3] - 外卖成为2024年平台竞争核心领域,阿里升级淘宝闪购并联合饿了么加入战局[3] - 美团外卖日订单超7000万单,是饿了么的3倍多,达达的20倍[10] - 京东外卖快速扩张,4月进入166城,日峰值突破1000万单[12][19] 平台商业模式分析 - 平台抽佣比例6%-8%,但商家实际到手金额减少20%-30%[4] - 美团2023年配送219亿单,收入821.9亿元,配送成本907.4亿元,单均亏损0.39元[9] - 美团采用大单补小单策略,80%订单使用美团配送[9] - 平台收入主要来自佣金和广告费,2019年实现盈利[10] 商家经营现状 - 商家需承担大部分补贴成本,促销支出是佣金的数倍[11] - 餐饮行业竞争加剧,2023年135.9万家企业注销,2024上半年达105.6万家[18] - 商家被迫参与补贴战以获取流量,仅有少数客流好的商家能拒绝参与[11] - 部分商家接入京东后单量提升,如北京某店月增2000单[14] 配送体系比较 - 美团日活骑手约300万,饿了么80万,达达30万[20] - 京东外卖采用三层运力体系,全职骑手仅3万,部分订单依赖美团/饿了么骑手[20] - 京东提高配送单价2-3元吸引骑手,但面临导航不准、路径规划等问题[22] - 美团通过密集订单优化骑手效率,熟练骑手可同时配送6-8单[22] 平台补贴机制 - 京东早期补贴全额由平台承担,4月起邀请商家共担[15] - 美团神券覆盖率目标80%-85%,商家承担主要补贴成本[17] -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合作发放满15减14券,商家承担50%[17] - 商家采用线上线下不同价等策略应对补贴压力[17] 骑手社保进展 - 京东为全职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北京地区月均成本2647.78元[24] - 饿了么试点医疗养老补贴50%,月上限500元[25] - 美团试点工伤险和养老险,后者补贴50%费用[25] - 行业预计需3-4年才能实现骑手社保全覆盖[24] 行业发展趋势 - 餐饮行业增速下降,一线城市出现负增长[13]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高,平台补贴难以持续[26] - 外卖成本结构决定其价格必然高于堂食[26] - 行业竞争最终将回归理性和常识[27]
外卖大战“白热化”:饿了么“超百亿补贴”参战,谁是大赢家?
新浪科技· 2025-05-01 07:39
外卖行业竞争动态 - 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外卖补贴计划,加入五一节外卖大战 [2] - 京东2月进军外卖行业对美团与饿了么产生明显冲击,行业竞争加剧 [3] - 饿了么通过"不打口水仗,只送口味虾"营销策略回应头部竞争,并加大补贴力度 [3] 平台战略与差异化竞争 - 饿了么借助AI助手"小饿"优化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探索差异化竞争 [4] - 阿里生态协同效应下,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深度融合,降低履约成本并提升补贴效率 [5] - 饿了么联合淘宝推广即时零售业务"淘宝闪购",打通天猫官方旗舰店和小时达货盘及价格 [5]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受益 - 外卖平台竞争升级,消费者短期内受益于更低价格和更丰富选择 [4] - 京东"全年免佣"政策直击行业痛点,平台对商家和骑手权益更加重视 [6] - 行业专家预测三巨头将发起新一轮价格战,对商家和消费者利好 [7] 即时零售与业务协同 - 饿了么对标京东、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淘宝闪购项目成熟并集中优势兵力协同 [6] - 阿里将即时零售视为电商业务增长点,同时在淘宝加大规模补贴 [6] - 平台竞争推动技术效率提升、劳动者权益改善和商业模式创新 [7]
三个月内再招 10 万骑手,京东争夺外卖业务核心资源
第一财经· 2025-04-27 19:18
京东外卖业务扩张 - 公司计划未来三个月招聘10万名全职骑手,提供五险一金全额缴纳(平均2000元/月)、保底工资(前3个月至少5000元)及多项福利(法定假期、年假、体检等)[1] - 公司为全职骑手设立职业晋升通道(副站长、站长),并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1] - 公司宣布外卖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按骑手日均50单测算需20万名全职骑手支撑[2] - 公司4月15日披露外卖订单量将超500万单,同期因秒送业务发展计划增招5万名全职骑手(后上调至10万名)[2]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4月15日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与京东外卖业务形成直接竞争[2] - 行业分析师指出外卖平台竞争核心是骑手和商家资源争夺,京东作为新进入者通过差异化定位加剧市场竞争[2] - 平台间出现骑手接单摩擦,多平台接单可能稀释运力资源并增加调度成本[2] 骑手福利政策 - 公司自2025年3月1日起逐步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1] - 公司2月24日宣布承担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的全部成本(含个人部分),确保现金收入不受影响[1]
美团,紧急辟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0:18
美团声明澄清网络谣言 - 公司针对"双开App被封号"、"外卖柜排他"、"买到缩水餐"三类网络不实信息发布官方声明 [1] - 经核实"永久停止接单"图片系对封禁违规抢单外挂提示页的恶意P图,ip地址显示广东个别网民所为,公司已固定证据并将采取法律手段 [3] - 澄清"扫码放入外卖柜会获取骑手信息进行封禁"的说法纯属谣言,强调外卖柜对全行业开放使用 [3][5] 外卖柜运营数据披露 - 截至2024年底美团外卖柜已覆盖超100个城市,铺设2万个点位,服务数百万骑手 [5] - 2023年公司投入超4500万元补贴,累计为20万骑手提供免费入柜服务 [5] 应对恶意造谣行为 - 发现社交平台出现批量制作的"不同平台分量缩水"对比图,内容高度雷同(如男性账号使用"我和老公"文案),均指向"美团抽佣高导致减量降质"的不实指控 [5] - 溯源显示相关内容系MCN账号恶意发布博流量,公司正在固定证据并警告不良机构 [6] 与京东的行业竞争动态 - 京东2月入局外卖业务后,4月21日公开指控有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宣布三项援助措施:全职骑手招聘名额翻倍至10万名、保障被封杀骑手收入、提供"双职工"岗位安排 [6] - 美团同日回应称行业里仅京东自身限制全职骑手接单,并强调仍在为京东提供配送服务支持 [7] - 京东承诺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对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实行免单补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