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管理
搜索文档
俄罗斯持续减持人民币外汇,难道中俄关系有变?专家表示:正常现象
搜狐财经· 2025-10-16 09:37
俄罗斯外汇储备策略演变 - 为应对西方制裁,俄罗斯自2022年起大规模减持美元和欧元等高风险西方货币资产,转而增持人民币、黄金及卢布等替代性资产[5][6] - 截至2023年底,俄罗斯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攀升至约687亿美元,首次超越其持有的647亿美元美元资产[1] - 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的份额在增持期间最高曾达到约17%,总价值突破150亿美元[8] 人民币资产减持的具体情况 - 进入2025年后,俄罗斯人民币资产持有量呈现显著下滑趋势,截至2025年9月末,其人民币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大幅缩减,市场预估实际持有量可能已低于300亿美元[3] - 与2023年高点相比,俄罗斯累计减持人民币资产的总价值已突破450亿美元[5] - 2025年5月,俄罗斯央行单月累计抛售约合40亿美元等值外汇资产,以应对国内人民币流动性短缺问题[11] 减持操作的驱动因素 - 俄罗斯国内进口商对人民币需求爆发式增长,导致境内人民币流动性出现供应紧张,银行业提高货币兑换手续费,企业间竞争激烈[10] - 俄罗斯预算赤字扩大、国防支出攀升,为填补财政缺口和稳定卢布汇率,政府依赖出售外汇储备来维持资金流动性[11][14] - 美联储持续加息促使美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行,俄罗斯持有的人民币计价资产市值因此下跌约5%,为减少潜在亏损选择在高位减持部分头寸[14] 中俄双边经贸与结算 -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448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向中国出口1293亿美元,中国向俄罗斯出口1155亿美元[10] - 在双边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的结算比例高达95%[10] - 在石油出口领域,超过一半的贸易额已转换为以人民币进行结算,新建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同样被纳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体系[8] 俄罗斯央行的市场干预措施 - 俄罗斯央行自2024年夏季启动渐进式政策,通过发行人民币债券补充市场流动性,10月份后将每日债券出售规模从等值700万美元大幅提升至2亿美元[10] - 2024年全年,俄罗斯央行通过债券发行和存款等形式向市场注入的资金总量超过400亿美元[10] - 2025年2月,俄罗斯财政部将人民币日均抛售规模上调17%,以稳定已跌至1美元兑换90卢布关键关口的卢布汇率[11] 外汇储备现状与未来策略 - 截至2025年9月,俄罗斯整体国际储备规模达到7133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部分为4310亿美元[3][14] - 2025年6月,俄罗斯央行宣布调整国际储备构成,仅保留黄金、卢布和人民币作为核心储备资产,并明确将逐步清仓剩余的欧元计价资产[11] - 俄罗斯财政管理部门多次公开表态,人民币仍是其外汇储备体系中的核心资产,目前尚未出现更具综合优势的替代选项[16]
中国3.3万亿外汇储备的战略价值
经济观察网· 2025-10-10 13:07
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同步增长,传递出多重信号。 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同步增长,传递出多重信号。 作者:李晓丹 封图:图虫创意 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3222亿美元,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升幅0.91%,继6月末后再次站 上3.3万亿美元关口。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官方黄金储备增至7402万盎司(约2305吨)。 2025年前9个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保持连续增长态势,除7月份规模环比下降252亿美元外,1—9月份其余月份分别增加66.79亿美元、182亿美元、 134.41亿美元、410亿美元、36亿美元、322亿美元、299亿美元、16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 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 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发布的数据则显示,9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为中国央 ...
外汇储备再次站上3.3万亿美元关口 传递多重信号
经济观察报· 2025-10-10 00:01
(原标题:外汇储备再次站上3.3万亿美元关口 传递多重信号) 从储备多元化战略视角来看,黄金作为兼具避险属性与价值稳定性的特殊资产,是外汇储备降低对单一 货币依赖、分散汇率与信用风险的重要配置选项。中国央行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规 模达 7406 万盎司,这一持续动作不仅是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主动应对,更体现了优化储备资产结 构、增强储备抗风险能力的长期战略考量。 2025年前9个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保持连续增长态势,除7月份规模环比下降252亿美元外,1—9 月份其余月份分别增加66.79亿美元、182亿美元、134.41亿美元、410亿美元、36亿美元、322亿美元、 299亿美元、16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 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 模上升。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 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日发布的数据则显示,9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为中国 央行连续1 ...
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单月减持257亿美元美债!中国欲去美债化?
搜狐财经· 2025-10-09 05:14
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策略正展现出愈发精妙的平衡艺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9 月继续增持黄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策略的转变。经过稳健的净买入,黄金储备总量攀升至7406万盎司的历史新高,彰显了中国优化储备结构的决心。 | 2025.05 | | 2025.06 | | 2025.07 | | 2025.08 | | 2025.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亿美元 | 亿SDR | 亿美元 | 亿SDR | 亿美元 | 亿SDR | 亿美元 | 亿SDR | 亿美元 | 亿SDR |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100million | | USD | SDR | USD | SDR | USD | SDR | USD | SDR ...
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单月减持257亿美元美债!中国“欲去美债化”?
搜狐财经· 2025-10-07 19:43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央行在9月继续增持黄金,净买入4万盎司后储备黄金总量攀升至7406万盎司,创下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此轮黄金增持 已连续11个月持续,自2024年11月起每月均有净买入记录,而上一次连续增持周期则止步于2024年5月。 从操作节奏看,黄金增持呈现持续性特征,而美债操作则呈现明显的波动性。2024年11月至今年7月的9个月间,中国在美债操作上呈现"四增五减"的交替 格局。 2024年11月增持85亿美元,12月转为减持;2025年1月、2月、6月分别增持,3月、4月、5月、7月又现减持,8月、9月数据虽未公布,但节奏错配特征已十 分明显。这种"增持黄金+波动美债"的操作模式,与单纯替代逻辑存在根本性差异。 进一步对比黄金增持规模。本轮11个月累计增持226万盎司,月均仅11.5万盎司,仅为2022年11月至2024年5月期间月均53.5万盎司增持量的五分之一。更值 得注意的是,9月单月增持量骤降至4万盎司。 全球黄金市场流通性受制于存量有限,主要产金国年度新增供应量难以支撑大规模替代需求。正如市场规律所示,若黄金实现"量大管饱",其稀缺性价值将 大幅稀释,储藏意义亦随之弱化。 | ...
中国持7700亿美债,一旦美元崩盘,将损失巨大?实际情况截然相反
搜狐财经· 2025-09-24 14:43
持有美国国债是中国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最新数据到5月显示约7563亿美元,比上月减少9亿美元,已经连续三个月减持。从年初的7800亿美元左右逐步调 整,这反映出中国外汇管理策略的灵活性。 相比2011年的峰值1.32万亿美元,现在的持有量下降了42.7%,占美国国债市场的比例仅2.6%。这种减持不是突发行为,而是基于全球经济变化的主动选 择。 美国经济在2025年上半年显示出一些疲态,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只有1.6%,远没有达到预期的2.5%。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停留在2.8%,高于 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 失业率攀升到4.2%,非农就业数据多次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保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的区间,7月会议后依然没有调整。 这些迹象表明,美国正面临供应链问题和贸易摩擦的影响,政策空间在缩小。 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在这种环境下保持了稳定的外汇储备规模,截至7月末约为3.29万亿美元,这得益于出口强劲和制造业优势。 美联储的政策从2022年的加息周期到现在的观望,原本旨在控制通胀,但高利率已抑制投资,导致制造业指数跌至48以下的收缩区。相比2023年的基础设施 刺激,现在美国面临关税壁垒加剧, ...
刚刚明确了!中国回应美债波动“影响总体有限”,太提气
搜狐财经· 2025-06-08 09:10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规模至7654亿美元 相比峰值1 3万亿美元大幅减少 这是长达十多年的有计划调整过程[1] - 黄金储备连续6个月增持至7377万盎司 体现多元化配置策略[3] - 外汇储备管理遵循"安全 流动 保值增值"三原则 展现战略定力[3] 中美金融政策对比 -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常年稳居世界第一 展现应对金融风险的硬实力[3] - 美国面临债务上限问题 IMF对美债"微笑曲线"发出预警 美财长频繁安抚市场[6] - 中国表态淡定从容 央行副行长明确表示美债波动影响总体有限[1][6] 中国金融体系优势 - 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不随国际形势轻易改变[6] - 文化底蕴支撑风险管控 体现"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传统智慧[9] - 外汇储备积累源于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和人民辛勤劳动[9] 未来发展展望 - 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将提升中国全球金融地位[15] - 中国坚持特色发展道路 在安全与收益 短期与长期间寻求平衡[15] - 外汇管理成功实践是中国道路成功的缩影[13]
大动作来了?中方再减持189亿美元!“美债持有国”顺序发生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5-20 22:26
美债持有量变化 -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较上个月减少约189亿美元至7654亿美元 [1] - 英国增持2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793亿美元 超越中国成为第二大持有国 [1][3] - 日本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11308亿美元 保持最大持有国地位 [1][3] - 开曼群岛单月增持375亿美元美国国债至4553亿美元 成为第四大持有国 [3] 美债收益率变动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3 8个基点至3 991% [3] - 3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2 9个基点至3 967% [3] - 5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2 1个基点至4 069% [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 3个基点至4 443% [3]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1 2个基点至4 903% [3] - 高盛上调2025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预期至4 5%(原4%) 上调2年期预期至3 9%(原3 3%) [3] 中国减持美债原因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多元化资产配置 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5] -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外汇储备管理 减持可增强抗风险能力 [5] - 针对特朗普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 抛售275亿美元长期美债并转投短期债券 [1][5] - 担忧美债信用风险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及收益率攀升加剧减持动机 [5] 美国债务状况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达36 21万亿美元 居全球首位 [3]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未能有效改善财政收入 其他国家拖延谈判并提出更多要求 [7] 市场影响 - 中国减持美债被视为对美元信用体系的警示 可能影响市场信心 [7] - 特朗普政府面临金融对话压力 需通过实际行动恢复市场信任 [7]
货币战争全面开打,亚洲沦为新战场,美联储降息前,中国先动手了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09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持续下跌 跌破100关口 5月6日跌至99.237 [1] - 弱美元态势对全球金融格局产生广泛影响 尤其是依赖出口贸易和外汇投资的主体 [1] 亚洲货币市场反应 - 热钱涌入亚洲推动多国货币汇率大幅上涨 日元涨幅8.5% 韩元上涨7.21% 新台币涨幅9.55% 泰铢涨4.36% [3] - 人民币汇率涨幅1.93% 表现相对稳定 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央行政策调控 [3] 货币波动对经济影响 - 本币大幅升值打击出口竞争力 外币计价商品变贵降低外国买家购买意愿 [5] - 本币大幅贬值影响投资信心 导致外资撤离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5] - 亚洲货币升值源于美元被动走弱 非经济基本面改善 具有外部输入性和不可控性 [5] 中国央行政策应对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7] - 存款利息减少但房贷压力减轻 人民币收益率吸引力下降减少国际资本过度炒作 [7] - 中国央行早于美联储降息 释放摆脱美元货币政策被动跟随的信号 [7] - 中国拥有庞大外汇储备和独立货币政策空间 挑战美元作为全球安全资产的传统地位 [7] 全球金融格局变化 - 美元长期走弱可能标志新周期开始 美元影响力相对下降 [9]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 构建独立货币政策体系减少外部冲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