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搜索文档
助力企业高效规范对接资本市场 无锡举办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活动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5:59
● 本报记者 孟培嘉 作为内地企业联系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港股市场为内地企业提供了链接全球资本的平台。内地企业赴 港上市,正在当前资本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合规性和上市方案设计是企业赴港上市关注的焦点。北京 浩天律师事务所顾问徐凯文建议,在筹备上市阶段,就要同时考虑两地法律要求,建立能够满足双重监 管的业务、财务及法律架构。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围绕港股上市需关注的财务问题进行分 享。他从商业模式易理解、合规性易验证、盈利水平可持续角度对内地企业成功海外上市的关键因素进 行分析,解读近期多个港股热点的审核问题。国联民生(601456)证券香港投行部执行董事陆佩芝从香 港上市基本要求、港股上市流程、港股上市中介角色和职责三个角度对企业赴港上市要点进行梳理。 11月5日,由中国证券报、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无锡监管办联合主办的"通向 新机遇之路——无锡企业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举行。百余位无锡拟上市企业高管参加研培,来自沪 深北证券交易所和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多位专家围绕IPO相关事项进行授课,对当前境内外资 本市场政策和形势进行宣讲辅导,助力无锡企 ...
无锡举办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活动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4:08
当前,A股市场展现蓬勃生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市场错 位发展、协同互补,逐步形成了能够覆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拟上市企业 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开源证券总经理助理孟庆亮认为。 11月5日,由中国证券报、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无锡监管办联合主办的"通向 新机遇之路——无锡企业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举行。百余位无锡拟上市企业高管参加研培,来自沪 深北证券交易所和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多位专家围绕IPO相关事项进行授课,对当前境内外资 本市场政策和形势进行宣讲辅导,助力无锡企业更加高效规范地对接资本市场。 "无锡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搭建金融会客厅、创投无锡服务平台,组建上市公司高 质量发展基金,完善资本市场服务生态,全力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无锡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 王路新说,无锡当前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67家,居江苏省第二位;无锡构建了丰富的后备企业梯队, A股拟上市公司达46家。他表示,希望参会企业抢抓政策窗口期,合理选择上市目标板块,在激烈竞争 中抢占先机、早日登陆资本市场。 "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特征鲜 ...
助力企业高效规范对接资本市场 无锡举办A股·港股IPO专业研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11-05 23:32
无锡市企业上市支持政策 - 无锡市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出台相关政策并搭建金融会客厅、创投无锡服务平台,组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以完善资本市场服务生态 [3] - 当前无锡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67家,数量居江苏省第二位,A股拟上市公司达46家,构建了丰富的后备企业梯队 [3] A股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 - A股市场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错位发展、协同互补,形成覆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 - 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特征鲜明,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科技型企业占比超八成、超五成的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港股市场作为上市平台的特点 - 港股市场是内地企业联系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以其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为内地企业提供链接全球资本的平台 [4] - 企业赴港上市需关注合规性和上市方案设计,建议在筹备阶段同时考虑两地法律要求,建立满足双重监管的业务、财务及法律架构 [4] 企业赴港上市的专业建议 - 企业成功海外上市的关键因素包括商业模式易理解、合规性易验证、盈利水平可持续 [4] - 赴港上市需聘请同时精通香港和内地法律、会计规则的律师团队,并与外部律师保持密切沟通 [4]
大消息,重大改革将启动!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22:03
创业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1] - 改革旨在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补齐制度短板以更精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3] - 改革关键在于制定更符合创新型企业特点的上市标准,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企业打开更顺畅的融资通道,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体现[2] 改革对资本市场与经济的意义 - 改革有助于提升创业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精准对接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企业,引导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助力产业升级与技术突破[4] - 有利于让更多有潜力的科技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并引导资金精准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等重点方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4] - 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吸引更多“耐心资本”入市,构建“长钱长投”体系,并吸引国际投资者关注,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5]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分工 - 创业板改革后发展方向更突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培育,“三创四新”是其显著特征,与科创板、北交所形成差异化定位和功能互补[7] - 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功能分工将更精准明确:主板稳定护航龙头,创业板助推创新成长,科创板攻坚“硬科技”,北交所培育专精特新[7] - 各板块定位明确、功能互补,共同覆盖各类型、各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实现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硬科技”龙头的全周期资本覆盖[7][8] 创业板企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9.19%,实现净利润0.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10]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同比累计增长16.78%,增速领先于主板及其他板块,通信、电力设备、电子、机械设备等板块成为业绩增长主力军[11] - 创业板50指数50只成份股中,32家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13家同比增速超100%,净利润增速中位数高达22.5%[12] 创业板估值与投资价值 - 当前创业板指市盈率约为41倍,处于2010年上市以来由低到高36%的分位数水平,明显低于美股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估值分位数[12] - 创业板指高度聚焦新能源、电子通信、医药生物、计算机等代表中国产业升级方向的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在AI产业周期中具有较大估值抬升潜力[12] - 结合盈利改善预期与改革政策红利,创业板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具备安全边际和长期投资价值[11] 机构配置与投资方向 - 2025年三季报披露的主板配置权重为47.54%,创业板配置权重为19.29%,科创板配置权重为13.91%,创业板和科创板权重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13] - 机构投资者重点布局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具备核心技术和持续成长能力的细分领域,如新能源技术迭代、半导体自主可控、生物医药创新及AI与数字经济融合[14][15] - 信息产业细分赛道景气度持续攀升,AI算力领域因智算中心建设提速、服务器需求激增,光通信板块受海外云厂商升级需求驱动,高端光模块出货量与毛利率双升[14] 创业板主题基金表现与创新 - 目前市场上包含“创业板”字样的基金共有144只,较去年同期增加近六成,截至10月31日,创业板主题基金年内收益几乎全部为正,平均业绩为40%[16][17] - 创业板50指数年内涨幅近60%,创业板主题基金整体表现亮眼,但业绩分化明显,首尾相差近90个百分点,主要源于行业配置和投资策略差异[16][18] - 未来产品创新方向包括开发更精细的指数工具、引入更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以及开发细分赛道主题指数和SmartBeta产品[19][20]
证监会系列改革举措出炉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05
资本市场改革主基调 - 证监会工作主线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强本强基 [1] - 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吸引力和竞争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1] - 改革举措涵盖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固本培元夯实市场稳定基础、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筑牢防风险强监管防线以提升投资者保护 [1] 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 - 纵深推进板块改革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1][2]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措施,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并健全新三板差异化制度 [2]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旨在构建“金字塔形”市场生态,实现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硬科技龙头的全周期资本覆盖,让资本精准流向创新领域 [3] - 下一步将夯实沪深主板“压舱石”作用,提升各板块特色功能,深化新三板改革,并完善转板机制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 投资者保护强化 - 证监会将从强监管和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入手,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4] - 强监管方面将依法严打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4] - 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构建“全流程防护网”,包括发行端压实中介责任、退市端建立赔偿机制、交易端营造公平环境 [4] - 《若干意见》强调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挥律师作用,并健全对“关键少数”和中介机构的全链条立体化追责机制 [5] 对外开放深化 - 证监会将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1][7] - 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便利投资运作、扩大投资范围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7] - 制度优化直击外资配置痛点,通过准入简化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扩大投资范围和完善对冲工具解决风险对冲难题,旨在吸引外资尤其是长期资金 [7] - 中国在开放效率与产业潜力方面形成双重优势,对接国际规则有助于吸引外资净流入,并通过专业资金参与优化市场定价机制 [7]
2025金融街论坛|吴清发声!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资本市场工作重点来了
北京商报· 2025-10-27 22:12
创业板改革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 [1][4] - 改革将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4] - 创业板目前有1389只个股,合计总市值逼近18万亿元 [5],其中宁德时代总市值1.78万亿元,另有16只千亿市值巨头 [4] - 创业板目前有三套上市标准,涉及净利润、市值和营业收入等指标 [5] 科创板进展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于10月28日迎来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贝特三家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1][6] - 科创成长层于今年6月正式设立,科创板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公司全部入层,目前还有逾10家高科技企业在上市进程中 [6][7] - 截至10月27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共589家,总市值逼近10万亿元 [8],龙头企业包括总市值1.076万亿元的中芯国际和总市值6455亿元的寒武纪 [7] 北交所与多层次市场 - 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制度 [9] - 中国资本市场已形成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多层次体系 [9],北交所、新三板和四板构成金字塔的塔基和底座 [10] - 继续把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在京落地 [11] 投资者保护新规 - 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包含八大方面、23条举措 [1][12] - 《若干意见》聚焦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强化网下投资者分类评价管理 [12] - 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和融资融券业务监管,并健全终止上市过程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 [12][13] 市场生态与资金动向 - 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1][14] - 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价值被持续重估 [14] - 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效率、扩大投资范围 [14]
河南: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支持申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9:02
政府投资基金发展政策 - 河南省政府提出拓宽政府投资基金退出渠道 保护社会资本合法权益 [1] - 鼓励发展S基金和并购基金 探索设立省级S基金和并购基金 [1] - 推动建立S基金交易流程和评估体系 研究非现金分配转让等退出机制 [1] 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支持申请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 [1] -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对接与标准统一 拓宽基金退出渠道 [1]
北交所四周年总市值超9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9-02 14:19
北交所市场发展概况 - 北交所上市公司达274家 较2021年11月开市之初的81家增加逾3倍 [4][5] - 总市值9116.5亿元 其中10家公司总市值超百亿元 23家公司市值在50-100亿元之间 [4][5] - 全市场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 较开市之初的400多万户增长约500万户 [3][5] 企业财务表现 - 上半年274家公司平均营收3.36亿元 同比增长6.01% [5] - 225家企业实现盈利 盈利面达82.12% [5] - 168家营收同比增长 占比61.31% 137家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0% [5] 市场流动性表现 - 北证50指数上半年涨幅达39.45% 显著超越上证指数2.76%和创业板指0.53%的涨幅 [10] - 新股上市表现亮眼 广信科技首日涨幅达500% 鼎佳精密/天工股份/星图测控首日均涨超400% [10] - 宏远股份打新吸引67.81万户投资者 冻结资金7408.33亿元创纪录 志高机械冻资规模超7000亿元 [10] IPO市场动态 - 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共受理177家IPO申请 同比增长453% [8] - 其中115家拟赴北交所上市 占比超六成 [8] - 110家企业处于问询阶段 5家IPO处于中止状态 [8] 制度创新与改革 - 上市标准设计针对中小企业特点设置多套差异化标准 [6] - 发行审核环节适度放宽盈利要求 强调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企业的适应性 [6] - 推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 "深改19条"落地两年 [3][13] 市场期待与建议 - 期待加快推进920代码整体换装 [13] - 建议加快ETF/公募可转债/专精特新指数基金的设计和申报 [13] - 需要进一步引入长期资金 优化做市商制度 丰富交易品种 [14]
证监会: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任务举措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3:52
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增强市场功能 [1]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支持境外优质企业回归A股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加快培育壮大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战略资本 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1] 法律制度与监管体系 - 健全股票 债券 衍生品 跨境监管等资本市场重点领域法律制度 完善立体化追责体系 [1]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 市场操纵 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1]
吴清最新发声!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证券时报· 2025-08-29 20:08
资本市场政策方向 -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十五五"规划编制 重点包括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增强市场功能[1] - "十四五"时期新"国九条"实施以来 "科创板八条" "并购六条"等"1+N"政策体系持续落地见效 市场基础制度不断优化[1]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出台 A股市场企稳回升 交易日趋活跃[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加快培育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战略资本[1] - 健全股票 债券 衍生品 跨境监管等法律制度 完善立体化追责体系[1]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 市场操纵 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1]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1] - 支持境外优质企业回归A股市场[1] - 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2] 市场发展前景 - "十五五"时期是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2] -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防风险 强监管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 - 持续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