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药物

搜索文档
“减肥药”风口引爆TIDES业务,药明康德中报净利翻倍
观察者网· 2025-08-01 19: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1.92%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82亿元,同比增长26.4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31亿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9.12亿元,总资产838.24亿元 [2] 业务分部表现 - 化学业务收入163.01亿元,同比增长33.51%,占总营收近80%,毛利率49.07% [4][5] - 小分子工艺研发和生产(D&M)业务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17.5%,管线总数达3409个分子 [5] - TIDES业务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41.6%,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 [6] - 生物学业务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1%,带来超20%新客户 [7] - 测试业务收入26.89亿元,同比下降1.2% [8] 市场与股价反应 - 业绩公布后A股涨幅超7%,港股涨幅超11% [2] - 年内A股涨幅达78%,H股涨幅达91% [3] 业绩指引上调 - 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 [3] - 整体收入预期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 [3] - 自由现金流预期从40-50亿元上调至50-60亿元 [3] 全球化布局 - 美国客户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38.4%,占总收入近七成 [9] - 欧洲客户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9.2% [11] - 中国客户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5.2% [11] - 其他地区客户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7.6% [11] 在手订单与产能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 [12] - 小分子CDMO和TIDES业务的后期及商业化项目订单为主要驱动力 [12] - 预计2025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将超100000L [7]
诺泰生物2025上半年最高预盈3.3亿 财务稳健首季经营现金流增85%
长江商报· 2025-07-08 08:22
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3亿到3.3亿元,同比增加32.06%到45.2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30.78%到43.86% [2][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30.10%,扣非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131.79% [5] - 2024年营业收入16.25亿元,归母净利润4.04亿元,扣非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21%、148.19%、142.60% [3]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70.20%,较上年同期增加2.94个百分点 [5] 财务与运营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54.39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7.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5亿元,同比增长85.23% [2][8] - 2024年自主选择产品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79.49%,占营业收入69.46%,毛利率72.85% [7] - 2024年国外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20%,毛利率74.53% [8] 研发与产能 - 2024年研发投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78.24%,占营业收入22.88%,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1.21亿元,同比增长79.84% [6] - 多肽原料药产能达吨级规模,预计2025年底达数吨级 [6] - 拥有连云港、建德两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可提供临床各阶段生产服务 [6] 市场与客户 - 自主开发的原料药销往美国、欧洲、加拿大、印度、中东等海外市场 [7] - 与Krka、Chemo、Cipla等知名制药公司达成合作,CDMO客户包括Incyte、Gilead、Vertex等 [7] - 自主选择产品收入在2023年反超定制类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7]
多肽药物“卖水人”,泰德医药(03880.HK)港股上市能否借势起飞?
格隆汇· 2025-06-25 14:37
港股创新药市场动态 - 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医药新股表现突出,泰德医药(03880HK)即将上市 [1] - 泰德医药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香港发售168万股,国际发售1512万股,最高发售价30.60港元/股 [1] 多肽药物行业前景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895亿美元,CAGR 81%,预计2032年达2612亿美元,CAGR 126% [2] - GLP-1药物是多肽药物明星领域,市场规模从2018年93亿美元增至2023年389亿美元,CAGR 332%,预计2032年达1299亿美元,CAGR 143% [5] - 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后将刺激仿制药研发,提升CRO/CDMO需求,泰德医药有望受益 [5] 公司行业地位 - 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企业,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 [7] - 公司业务涵盖CRO和CDMO服务,截至2024年底进行中CRO项目1217个,CDMO项目332个 [8][10] 技术及生产优势 - 公司拥有多肽API生产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积累数十万条多肽分子合成记录 [10] - 杭州cGMP设施总面积超15000平方米,API年产能500千克,每批产能20千克 [10] - 美国及杭州在建生产设施总面积分别约4000平方米和26700平方米,将显著提升产能 [10] 客户资源 - 业务覆盖超50个国家,服务全球超1000名客户,客户群涵盖大型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 [11] - 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时长约10年,CDMO客户留存率超90% [1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和442亿元 [1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1万元及5917万元 [15] 上市环境 - 2025年港股31只新股中仅9只破发,破发率2903% [12] - 近期药捷安康上市首日大涨79%,显示药企吸引力 [13] - 外资看多中国科技资产,科技型企业估值体系优化利好泰德医药 [14]
悦康药业(68865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小核酸和mRNA管线布局丰富,创新转型扬帆起航
开源证券· 2025-06-15 2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悦康药业组建国际化研发团队,建成十一大技术平台和全链条研发体系 考虑转型期短期业绩承压,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看好公司管线创新布局带来的长期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4]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悦康药业当前股价17.22元,一年最高最低为25.35/11.90元,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77.49亿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4.50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60.67%[1] 研发体系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组建500余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建成以核酸药物等为核心的十一大技术平台,建立全链条研发体系[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2.06/5.61亿元(原预计4.08/5.48亿元),EPS为0.11/0.46/1.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4/37.7/13.8倍[4] siRNA管线 - 公司全面布局高血脂等siRNA管线,重点项目YKYY015注射液是靶向PCSK9基因的siRNA药物,已在美国、中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国内Ⅰ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该项目具有全新序列,采用自主研发修饰模板和递送系统,公司享有全球独占权益[5] mRNA管线 - 可电离阳离子脂质辅料YK - 009获中国、美国、日本等发明专利授权,已应用于多款mRNA疫苗管线,其中RSV mRNA疫苗YKYY025注射液和VZV mRNA疫苗YKYY026注射液获FDA临床试验批准 全新化学结构的Cap1新型帽子结构YK - CAP - 110作为行业领先的Cap1新型帽子结构,具有加帽率高、转录产量高、免疫原性低、抗脱帽能力优的特点,已于2024年10月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96|3,781|3,545|4,788|5,973| |YOY(%)|-7.6|-9.9|-6.3|35.1|24.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5|124|51|206|561| |YOY(%)|-44.9|-33.1|-58.6|302.0|172.8| |毛利率(%)|62.7|57.8|52.7|61.1|66.2| |净利率(%)|4.5|3.2|1.4|4.3|9.4| |ROE(%)|5.2|3.4|1.4|5.7|14.1| |EPS(摊薄/元)|0.41|0.27|0.11|0.46|1.25| |P/E(倍)|41.9|62.6|151.4|37.7|13.8| |P/B(倍)|2.2|2.2|2.1|2.1|2.0|[7]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3A - 2027E各项目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情况[9]
CDMO行业专题:礼来新药Orforglipron有望拉动小分子核心公司下一波提速
国盛证券· 2025-05-24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单品崛起和细分领域拓展对CDMO企业意义重大,能带动业务提速、提升行业地位,Orforglipron有望拉动小分子核心CDMO公司下一波提速 [30][34] - 从产品生命周期、峰值销售、CDMO价值量看,Orforglipron有漫长生命周期、高销售峰值和高CDMO价值量,市场潜力大 [32][35][48] - 减重和降糖需求增长,Orforglipron对应市场规模大,建议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等头部CDMO企业 [55][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Paxlovid对行业的影响 - 特定商业化订单推动CDMO板块股价上升,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企业股价因Paxlovid订单增长而上升 [6] - Paxlovid上市推动辉瑞股价上升,2021年涨幅超60%,2023年销售额下降后股价下行,同时推动国内CDMO头部企业订单增长 [7] - Paxlovid订单骤增带动头部CDMO公司收入利润提升,药明康德、凯莱英和博腾股份合计三年大订单收入41.91亿美元,测算利润16.76亿美元,占Paxlovid销售额17.62% [9][10] 多肽药物对行业的影响 - 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销售额持续快速放量,2025Q1销售额分别达557.8亿丹麦克朗和61.5亿美元,带动上游产业链相关服务需求提升,国内CDMO公司有望受益 [13] - 诺泰生物营业收入持续提升,2025Q1达阶段性高点,药明康德TIDES业务收入稳步攀升,2025Q1达22.4亿元,占比扩大至23.21% [16] ADC药物对行业的影响 - ADC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交易齐升,全球偶联药物市场预计维持较高速增长,为CDMO企业带来市场机遇 [23] - ADC研发生产技术需求复杂,外包服务业态成趋势,全球ADC和生物偶联物开发外包率达约70%,中国ADC外包服务市场到2030年估计价值将达165亿元,2022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9% [26][27] Orforglipron对行业的影响 - Orforglipron针对慢性病适应症,预计产品生命周期漫长,如他汀类、二甲双胍等慢性病药物有超长生命周期 [35] - Orforglipron的ACHIEVE - 1试验已完成并公布积极结果,安全性和耐受性与注射型GLP - 1药物一致,预计2025年底前向全球监管机构提交用于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2026年提交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上市申请,2035年销售额有望超290亿美元 [37][45][48] - Orforglipron分子量882.974,结构复杂,合成路线由7大合成模块组成,共28步反应,CDMO价值量远超普通小分子药物,多家CDMO已布局相关合成技术路线或重要中间体合成专利 [52] 市场需求与企业建议 - 减重和降糖需求持续增长,全球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增多,Orforglipron市场规模大,按最低剂量服用,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为976.7吨,2030年为1122.4吨,2050年潜在市场规模达832.2吨 [54][55] - 建议重点关注凯莱英、药明康德等企业,头部CDMO企业已在Paxlovid浪潮中受益,且布局多肽业务,有望在Orforglipron临床及上市后实现业绩提升 [56]
联邦制药: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20250520
天风证券· 2025-05-2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医疗保健业/药品及生物科技,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13.2港元,目标价格18.77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抗生素主业集采影响边际出清、整体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胰岛素及动保业务竞争力强,有望带动主业稳定增长;UBT251 1B期数据良好并完成和诺和诺德的授权,减重领域潜力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性抗生素龙头,代谢/兽药多元化增长 - 联邦制药1990年成立,2007年在香港上市,形成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股权结构稳定,蔡氏家族是实际控制人 [15][16] - 2024年公司收入137.59亿元,同比上升0.1%,扣非归母净利润26.60亿元,同比下降1.5%,各业务板块有不同表现,且费用率持续下降 [27][29][31] - 公司在多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建的动保及原料药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50亿元 [33][34][36] - 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多个在研产品处于不同阶段,2026年起部分产品有望陆续上市 [38][41] 减重:UBT251已实现授权,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进入临床 - 多肽药物具有多种优势,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全球预计2030年达1418亿美元,中国预计2025年达182亿美元 [43][46] - 全球超重/肥胖问题严峻,GLP - 1类药物可调节血糖、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其市场成为焦点,国内仿制药研发热情高涨 [48][52][57] - 单分子多重受体激动剂有优势,多个医药公司研发多靶点受体激动剂,Retatrutide和CagriSema有不同的减重效果 [63][64][69] - UBT251是靶向GLP - 1/GCG/GIP的胃肠道激素类似物,中国Ib期临床试验结果卓越,已授权给诺和诺德,有望成为有竞争力的减肥创新分子 [77][80][85] 胰岛素:集采接续政策稳定,后续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 胰岛素分三代,集采后用量和三代胰岛素使用比例提升,接续采购中选价稳中有降,规则有变化 [87][89][90] - 联邦制药6个采购组均有品种中标且全为A类,目前有多个胰岛素品牌,在集采政策稳定、成本可控下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96][97][100] 动保:产品矩阵丰富,在研管线品种丰富 - 全球和中国动保市场规模均呈增长趋势,驱虫药及疫苗占市场主导 [101][102][104] - 联邦制药动保业务全产业链发展,与牧原股份合作,制剂业务以畜类为主,有5大明星产品 [105][109][113] - 公司动保在研管线丰富,预计2025年19款制剂上市,2026 - 2028年每年超10款获批,有望带动业务加速增长 [116][118] 抗生素: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 - 抗生素市场中β - 内酰胺类份额大,青霉素工业盐和6 - APA是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 [119][121][124] - 我国是青霉素工业盐主要生产国,其行情有周期性,6 - APA主要用于阿莫西林合成 [126][129]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总体收入为145.24/139.87/145.80亿元,同比增长5.56%/-3.70%/4.23%;归母净利润为29.07/25.57/27.62亿元 [6]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分别给予主业2025年6x PE、创新药领域20x PE,目标市值341.02亿港元,对应目标价18.77港元/股 [7]
联邦制药(03933):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5-20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 341.02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8.77 港元/股 [7][156][1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抗生素主业集采影响边际出清、行业景气度有望稳定,胰岛素及动保业务竞争力强带动主业增长,UBT251 数据良好并完成授权,减重领域潜力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7][156] 各部分总结 综合性抗生素龙头,代谢/兽药多元化增长 - 公司成立于 1990 年,2007 年在港上市,有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15] - 2024 年公司收入 137.59 亿元,同比升 0.1%,扣非归母净利润 26.60 亿元,同比降 1.5%,因集采、研发和环保成本上升 [27] - 公司在多地有生产基地,动保、原料药等在建项目预计 2025 年建成,达产后新增年产值超 50 亿元 [33][34][36] - 公司研发聚焦内分泌/代谢及自免领域,多款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部分有望 2026 - 2030 年上市 [38][41] 减重:UBT251 已实现授权,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已进入临床 - 多肽药物优势明显,全球和中国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预计 2030 年全球达 1418 亿美元,2025 年中国达 182 亿美元 [43][46] - 全球超重/肥胖问题严峻,GLP - 1 类药物可调节血糖、延缓胃排空、产生饱足感,市场潜力大,专利到期催生国内研发热潮 [48][52][58] - 单分子多重受体激动剂是 GLP - 1 药物发展方向,三靶点药物优势多,多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 [63][64][69] - UBT251 是靶向 GLP - 1/GCG/GIP 的类似物,中国 Ib 期试验 12 周体重下降 16.6%(安慰剂修正后),已授权给诺和诺德,有望成有竞争力的减肥创新分子 [80][81][85] 胰岛素:集采接续政策稳定,后续有望实现良好增长 - 胰岛素分三代,集采后用量增加、结构升级,接续采购中选价稳中有降,市场竞争更公平 [87][89][90] - 联邦制药 6 个采购组品种均以 A 类中选,集采收入超 6.8 亿元,成本低、政策稳,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96][100] 动保:产品矩阵丰富,在研管线品种丰富 - 全球和中国动保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驱虫药及疫苗占主导 [101][102][104] - 联邦动保主营经济型和伴侣型动物药品,形成“南、北、中”布局,与牧原合作成立河南联牧 [105] - 公司有 17 款制剂申请注册、11 款临床,预计 2025 年 19 款上市,2026 - 2028 年每年超 10 款获批,业务有望加速增长 [116][118] 抗生素: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稳定,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 - 抗生素市场中β - 内酰胺类份额大,青霉素工业盐、6 - APA 等是主要原料药和中间体 [119][121] - 联邦制药是青霉素产业链领导者,6 - APA 市占率 45%,阿莫西林原料药占半数市场,成本低,中间体和原料药业绩稳定 [136][137] - 2024Q4 国内抗生素制剂需求波动,公司部分制剂纳入集采,2024 年抗生素制剂收入同比降 10% [140][143] 盈利预测和估值 - 关键假设包括减重、胰岛素、动保和抗生素业务的发展前景,预计 2025 - 2027 年总体收入 145.24/139.87/145.80 亿元,归母净利润 29.07/25.57/27.62 亿元 [149][150][155]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分别给予主业 2025 年 6x PE、创新药 20x PE,目标市值 341.02 亿港元,对应目标价 18.77 港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6][157]
圣诺生物:一季度归母净利暴增186%,多维度打造多肽领域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10:2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07万元 归母净利润5002万元 原料药和定制生产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62%和136.68%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433.7万元 同比增长77.15% 归母净利润4711.97万元 同比增长186.06% 主要系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销售增加 [1]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5045.63万元 同比增长45.05% 占营收比重11.06% 新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8项 发明专利1项 [2] - 在研项目25个 涵盖糖尿病(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 肥胖症药物及美容多肽产品(KJMRT-YF001/SNPEP02-001等) [2] - 持续强化辅助生殖 慢性乙肝 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的研发优势 [2] 产能扩张与合同签订 - "年产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进入产线验证阶段 "制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完成设备验证 "多肽创新药CDMO项目"106车间已投入使用 [3] - 子公司圣诺制药签订GLP-1多肽原料药供应合同 2025年底前合同金额不超过3.5亿元 [3] - 行业研报显示多肽原料药产能供不应求局面或持续至2026年 [3] 战略发展方向 - 坚持"创新药物为重点 仿制药为核心"模式 聚焦多肽领域重大疾病及大健康市场 [1] - 2025年将加快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步伐 加强原料药与制剂市场开拓 完善产业链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