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而美
icon
搜索文档
“窝囊旅游”消费变谨慎,市场转向下酒店业谋自救丨夏游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21
行业趋势变化 - 旅游市场呈现高频次低消费特点 游客数增长但酒店入住率下滑 敦煌莫高窟日游客达7万人但合作酒店280元/晚无人入住[1] - 2024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数量减少至7716家 较2023年减少近500家 伴随出租率和平均客房收益持续下滑[1] - 暑期首周酒店平均客房收益同比下降8% 入住率下滑为主要影响因素[1] 市场竞争格局 - 大型连锁酒店持续扩张 一季度新开业客房数达数万至十余万间[1] - 京东 阿里 抖音 美团等平台进军酒旅市场 加剧行业竞争[1]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旅行规划改变 大唐不夜城每晚游客超10万人但人均消费不足0.8元[2] 高端酒店转型策略 - 高端酒店通过非住宿业务增收 2024年非住宿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22%[2] - 推出健身相关套餐 上海半岛酒店799元健身+下午茶套餐吸引白领女性 北京万豪健身房会员卡销量增150%[2] - 改造闲置空间 部分酒店将会议室改为瑜伽室[2] 运营模式创新 - 酒店营销方式创新 杭州西溪悦椿酒店抖音直播健身课吸引3万粉丝 转化率达10%[3] - 推出针对性产品 广州白云宾馆推出"夜跑族专属"夜间健身卡[3] - 健身房业务虽收入不及餐饮 但凭借低运营成本和高复购率成为现金牛业务[3] 战略方向调整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运营效率提升 强调高性价比和长期主义[4] - 通过聚焦核心功能 关键体验 AI提效 整装模块化等技术提升运营性价比[4] - 产品策略从"多一点"转向"少一点" 聚焦品牌 功能和团队精简[4] 产品定位优化 - 推崇小而精 小而美 小而暖的发展模式 强调精准性 可持续性和场景化[5] - 注重在地资源禀赋 避免同质化 强化空间可识别性和地方特色[5] - 关注Z世代小众需求 满足情绪价值 通过有温度的服务构建归属感[5] 用户体验升级 - 酒店需抓好五个关键因素:安静环境 顺畅Wi-FI和AI体验 舒适床垫枕头 优质花洒水压 健康丰富早餐[5] - 将当地文化 美食和非遗特色融入酒店体验[5] - 通过持续微创新和日常更新保持产品新鲜感[5]
“窝囊旅游”消费变谨慎,市场转向下酒店业谋自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5:14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消费者对酒店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旅游市场呈现高频次低消费特点[1] - 2024年暑期首周(6月29日-7月5日)中国酒店平均客房收益同比下降8%,入住率下滑为主要影响因素[1] - 2024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数量降至7716家,较2023年减少近500家,伴随出租率和平均客房收益持续下滑[1] - 大型连锁酒店仍在扩张,2024年一季度新开业客房数少则上万多则十余万间[1] 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按情绪消费,共情性消费成为关键,否则选择不住宿不消费的特种兵旅游模式[2] - 大唐不夜城每晚游客流量超10万人但人均消费不足0.8元[2] - 大理古城游客人均消费从1000-1500元降至500元,住酒店人数减少且价格敏感度提升[2] - Z世代小众需求催生新消费趋势,情绪价值满足成为行业关注重点[5] 企业战略转型 - 高端酒店通过非住宿业务增收,2024年非住宿收入占比从15%提升至22%[2] - 健身房成为新增长点,北京万豪酒店健身房会员卡销量同比增长150%[2] - 酒店将闲置会议室改造为瑜伽室,推出健身+下午茶套餐(如上海半岛酒店799元套餐)[2] - 行业从规模为王转向运营为王,注重效率效益和高性价比策略[4] 创新营销模式 - 杭州西溪悦椿酒店通过抖音直播健身课程获3万粉丝,转化率达10%[3] - 广州白云宾馆推出夜跑族专属夜间健身卡瞄准白领需求[3] - 健身房业务虽收入不及餐饮,但凭借低运营成本和高复购率成为现金牛业务[3] - 京东、阿里、抖音、美团等平台纷纷进入酒旅市场加剧行业竞争[1] 产品与服务升级 - 推崇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发展模式,注重精准性与可持续性[5] - 聚焦在地资源禀赋形成独特市场定位,避免同质化并强化地方性[5] - 通过有温度的服务构建归属感,在非功能性服务上满足隐性需求[5] - 注重五个关键因素:酒店安静度、顺畅Wi-Fi/AI体验、舒适床品、优质花洒水压、健康丰富早餐[5] 运营效率提升 - 通过AI提效、整装和模块化技术进步解决运营效率问题[4] - 从过去"多一点"满足升级需求转向"少一点"聚焦策略,涵盖品牌、产品功能和团队精简[4] - 聚焦核心功能和关键体验,践行更好一点的价值承诺[4] - 注重投资性价比和运营性价比,通过技术升级创造更大优化空间[4]
华中跨境新势力:武汉产业带如何用“小而美”撕开全球市场?丨最前线
36氪· 2025-06-18 20:25
华中跨境电商产业带崛起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2024年规模达7566亿元 同比增长11.7% 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4045亿元 同比增长8% 增速居武汉工业各行业首位 [1] - 武汉出海企业在消费电子赛道通过差异化定位 深度用户洞察和敏捷供应链找到全球市场生存空间 [1] 攀升科技差异化策略 - 选择定制化PC路径 从学生群体切入 通过"性能承诺"建立信任 而非单纯堆砌参数 [2] - CRM系统积累800万"热粉丝" 通过高频互动优化产品 [2] - 2025年第一季度月均复合增长率达93.9% 3月环比增长超123% [2] NIIMBOT精臣品牌转型 - 从标签打印机代理商转型为自主品牌商 完成"硬件+服务+数据生态"模式构建 [4] - 亚马逊GMV从月均不足百万跃升至千万级 年增长率36%-100% [4] - 亚马逊占海外电商总营收75%以上 年营收超亿元 [4] 德迅电子敏捷创新 - 用户反馈到产品迭代周期缩短30% 每两个月更新全球市场数据 [5] - 新品牌RownFusny上线亚马逊美国站 日本站 美国站开售3个月销售额突破百万美金 [5] 武汉产业带发展路径 - 从拼规模转向拼价值 用差异化破局 [5] - 从代工优势转向品牌优势 以长期主义筑壁垒 [5] - 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力 需精准洞察需求并通过供应链技术壁垒快速响应 [5]
这家13年前就做出千万流水游戏的广州公司,现在在做什么?
36氪· 2025-05-22 08:15
公司发展历程 - 谷得游戏成立于2011年3月,最初团队仅13人,后因《世界OL》成功扩大至20人 [5] - 2012年《世界OL》成为国内首个月流水超千万的手游,安卓玩家占比从首月5%跃升至次月50%以上 [5] - 2013年公司扩张至100多人,但快速复制产品《江湖》仅获500万收入,促使转向精品化路线 [6] - 2015年公司搬迁至自有办公楼,员工达240人,设立7个工作室,形成"小而精"策略 [15] - 2017年后重心转向VR业务,2021年VR线下门店达104家,2023年扩张至150家但年底收缩明显 [44][48][50]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早期成功产品《世界OL》累计流水超5亿,2013年人均产值达1200万 [5][6] - 后续产品多采用"先单机后联机"模式测试市场,如《世界2》单机版用户超100万后再推网游版 [16] - 2015-2016年推出5款单机游戏均未成功转型联机版,包括《安魂曲》《萌宠大冒险》等 [21][23] - 近年手游《空匣人型》《神角技巧》分别运营10个月和不足3年即停运 [54] - 新作《无声冲突》上线两周TapTap评分5.6,iOS畅销榜未进TOP200 [74] 业务转型与现状 - 2016年涉足VR领域,2017年开设首家VR体验馆,自研70多款VR游戏 [42][44][48] - VR业务高峰期单店两年半盈利320万,但2023年后门店数量从150家锐减 [50] - 手游业务持续萎缩,《代号:复生者》等项目中止研发,仅《银河掠夺者》重启运营 [52][56] - 当前仍保留休闲游戏事业部,招聘三消类岗位但未出爆款 [59] 产品设计特点 - 《无声冲突》融合弹幕射击与卡牌养成,单局时长30秒-2分钟,但养成体系过重导致负反馈 [60][62][68] - 美术采用美式写实+二次元风格,场景细节丰富但存在素材复用问题 [65] - 商业策略保守,安卓免费+iOS付费1元冲榜,福利不足引发玩家不满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