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风险化解

搜索文档
中信金融资产业绩会回应市值表现、房地产领域风险等话题
证券日报网· 2025-09-02 18:5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 同比增长15.7% 剔除金租出表影响后增长27.5% [1] - 2024年股价全年上涨62.5% 2025年上半年股价大幅增长96.92% [2] - 2023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2024年创近六年最好成绩 2025年上半年主要指标超预算完成 [2] 主营业务表现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余额约1906.33亿元 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 [3] - 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已实现收益16.91亿元 同比增长180.8% [3] - 处置不良资产包129.41亿元 盘活纾困业务实现收入42.27亿元 同比增长65.5% [3] - 盘活纾困业务新增投放389.25亿元 同比增长43.6% [3] 资本市场认可 - 2025年2月入选恒生综合指数等7项指数 8月入选MSCI中国指数等重要国际指数 [2] - 三年综合业绩表现获得市场充分认可 市值表现受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 [2] 房地产风险化解 - 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房地产纾困项目93个 总规模559亿元 [4] - 累计实现保交房7.59万套 带动2630亿元货值项目复工复产 [4] - 推动金融机构风险化解超过732亿元 [4] - 通过债务重组/增量注资/代管代建等方式盘活问题项目 [4] - 运用收购违约债券/投放共益债等手段激活核心区域资产价值 [4] - 创新"增量投入重组盘活+信托隔离+代管代建运营+资金监管"的中信特色协同化险模式 [4]
中国信达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8%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3:4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达1.6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2% [1] - 负债总额1.4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0% [1] - 归属于股东权益1972.9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0% [1] - 上半年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22.81亿元 同比增长5.78% [1] 不良资产业务发展 - 新增投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304.15亿元 同比增长88.19% [1] - 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领域新增投放占比32.7% [1] - 不动产风险化解领域新增投放占比17.8% [1] - 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领域新增投放占比21.5% [1] - 央地国企改革提升领域新增投放占比27.8% [1] 金融机构风险化解 - 收购54家地方中小银行不良债权本息近600亿元 同比增长85.4% [2] - 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19个 投入资金54亿元 [2] - 实现保交房1.4万套 带动货值超75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2] - 搭建4支房地产纾困基金覆盖非住业态及资产盘活领域 [2] 地方政府债务支持 - 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参与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2] - 为地方政府提供化债智力支持及配套产品服务 [2] - 助力地方城投公司产业转型 支持破解连环欠困局 [2]
滕泰:八成房企终将转型或退场,届时房价将真正企稳回升
第一财经· 2025-08-13 14:18
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发展历程都清晰表明,从城镇化出现拐点开始,房地产企业数量与高峰时期 相比通常要减少80%~90%。 年初中国房价企稳回升,最近好像又有点冷,应引起警惕和重视。 二是房地产金融风险,房地产公司倒闭前后引发的银行和信托公司债务风险。 三是购房者权益风险,居民购买了即将倒闭的房地产公司的楼盘,交不了楼,影响民生,引发社会不稳 定因素。 四是宏观经济风险,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以及跟房地产相关的大宗消费下降,引发的总需求不足 风险。 房地产投资两位数的负增长已经持续了几年,未来恐怕还要持续更长时间,因为人口快速城镇化的阶段 过去了,还有很多城市的人口在流出。 国家通过发行数万亿元专项债化解房地产风险,其政策重点在于"保交楼"、防范金融风险和宏观经济风 险,而非单纯救助或保护这些房地产企业。从国际经验看,当城镇化进程进入尾声,大部分房地产企业 都会退出或转型为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要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英国、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发展历程 都清晰表明,从城镇化出现拐点开始,房地产企业数量与高峰时期相比通常要减少80%~90%,除了主 动退出、破产倒闭的和剩下的少数公司,其余大部分都转型到金融、养老等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支持城市更新显成效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项目销售表现 - 上海壹号院项目第四次开盘持续热销 实现四开四捷 [1] - 项目2025年销售额累计突破170亿元人民币 [1] 项目规模与背景 - 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 占地面积9.57万平方米 建设体量达43万平方米 [2] - 属于上海中心城区罕有的特大体量城市更新项目 [2] - 2022年因房企流动性紧张陷入停滞 地方政府面临社会民生和区域金融风险化解压力 [2] 企业参与与重组措施 - 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12月牵头投入超40亿元纾困资金 [2] - 公司聚合中信集团产融协同效应 联动集团成员单位发挥专长 [2] - 综合运用专业手段提供救助性金融服务 成功打破项目停滞僵局 [2] 项目重组成效 - 实现当年复工复产 解决4018户居民和87户企业拆迁款支付难题 [2] - 化解存量金融机构贷款逾期风险 [2] - 助力黄浦区旧城改造计划推进 完成项目重组盘活 [2] - 公司积极探索参与房地产风险化解有效路径 全力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中国东方 打造困境地产项目盘活特色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方在房地产项目风险化解、困境房企重组纾困、大 型集团危机救助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中国东方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着力解 决困境房企面临的复杂问题,从"金融+产业"维度,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方诉求,根据风险类型和项目 端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化险思路和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东方累计推动保障6.43万套商 品房按期交付,解决农民工工资超21亿元,支付上下游材料款、工程款等超百亿元,支持2000余亿元存 量项目复工复产,为化解房地产业存量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和社会公众利益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方")积极践行风险化解职责使命,切 实发挥专业化处置功能,努力修复房地产上下游信用链条,打造困境地产项目盘活典型案例,为构建房 地产发展新模式,助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发挥金融服务优势 助力"保交楼" 盘活低效沉睡资产 助力"保稳定" 如何盘活庞大的不动产存量资源,对闲置土地、低效不动产进行再运用、数字化运营及跨行业战略 合作,是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出清的必答之题。中国东方充分发挥不良资 ...
炸裂!重磅会议定调,注意这类股的风险!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7-30 21:11
市场表现 - 6月23日以来各大指数上涨,沪指刷新年内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转跌,市场分歧加剧 [1] - 超3500只个股下跌,主力资金净卖出800亿元,但指数仍上涨,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 [2] - 影视股集体大涨,幸福蓝海实现"20CM"三连板,油气股潜能恒信涨超10%,婴童概念股贝因美反包涨停 [2] - 稳定币、固态电池、软件开发、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东信和平等高位人气股大跌 [2] 重磅会议政策信号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货币政策将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外贸等领域 [3] - 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扩大有效投资 [3] - 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国际竞争力新兴产业,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外贸企业 [4]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4] - 政策加码信号明确,财政政策加快专项债发行,货币政策可能降准、降息 [4] A股投资方向 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 - 重点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AI算力(寒武纪)等板块资金流入,部分个股涨幅超4% [7][8] -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资源向具备核心技术龙头企业集中,利好行业集中度提升 [9]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张 - 提振消费作为扩大内需重点,支持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刺激母婴食品、影视院线等板块 [10] -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码,推动家电、汽车等板块需求释放 [11] 房地产风险化解 - 消化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缓解房企库存压力 [12] - 房地产板块政策预期下反弹,但受"不搞强刺激"基调限制,短期难成市场主线 [13] 市场风格变化 - 高位品种批量暴跌预示市场风格将改变,无脑追高强势股性价比降低 [14] - 8月中报扰动下,资金可能再次进行高低切换 [14]
“五端”并举 助力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 中国信达累计化解房地产风险项目174个
金融时报· 2025-06-12 11:18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 发挥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调节功能 加速风险化解进程 [1] -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立足自身特点 聚焦不良资产主业领域 精耕细作提升质效 [1] 中国信达房地产风险化解成效 - 2022年至2025年3月末累计化解房地产风险项目174个 投入资金867亿元 实现保交房11.8万套 [1] -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21.3亿元 兑付房地产企业涉众理财产品23.3亿元 支付上游供应商欠款150.6亿元 [1] - 带动货值约4145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1] "五端"重组盘活法业务模式 - 资产端做加法:发挥不良资产尽调估值专业能力 识别问题资产难点堵点 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 提升资产价值 [2] - 负债端做减法:依托20多年债权债务清理优势 通过债务归集/整合/重组 缓解偿债压力 减轻房企经营负担 [2] - 权益端做调整:通过"股+债"方式改善项目公司股权结构 解决原股东运营纠纷 理顺管理关系 [3] - 成本端做优化:派驻专业管理运营团队 优化建安成本 强化费用管控 合理筹划税收 推动降本增效 [3] - 品牌端做注入:联合优质房企引入专业品牌 增强信誉加持 恢复购房人信心 激发市场活力 [3] 典型案例实施效果 - 河南郑州康桥集团项目:通过"股权收购+股权隔离+增量投入+联合建设"方式 实现6批次近6400户交付 [4] - 解决工程款19.9亿元 支付农民工工资5.5亿元 兑付集合信托15.4亿元 [4] - 预计盘活345亿元货值 带动上下游4000余人就业 [4] - 上海大兴街项目:化解45亿元存量银团贷款风险 解决欠缴拆迁费6亿元 完成1006户拆迁安置 [5] 三大工程建设参与 - 积极参与旧改危改 城中村改造 保障房建设项目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 - 上海大兴街项目破解多方合作难题 助力城市更新 为黄浦区发展注入新资源与活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