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孵化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超导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34.76%,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56.72%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58.05%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20.82%至38.7%,净利率同比提升26.6%至22.09%,每股收益0.84元,同比增长56.73% [1] - 扣非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58.3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1元,同比增长77.73% [1] - 三费占营收比6.23%,同比增长25.14%,货币资金20.09亿元,同比增长11.57% [1] 盈利能力与投资回报 - 公司去年ROIC为9.44%,净利率18.99%,产品或服务附加值高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9.35%,2019年最低为4.94% [3]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0.01亿元,每股收益均值1.54元 [4]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应收账款32.95亿元,同比增长19.46%,有息负债30.41亿元,同比增长9.83%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66.76%,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7.33%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20.68%,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0.07% [4] - 应收账款/利润比例为411.45% [4] 基金持仓动态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1074.26万股,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增仓至873.88万股 [5] - 鹏华中证国防ETF增仓至308.43万股,富国军工主题混合A持仓215.00万股不变 [5] - 国防LOF减仓至212.07万股,长信金利趋势混合A新进十大持仓180.00万股 [5] - 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规模44.86亿元,近一年上涨61.98% [5] 业务前景与发展规划 - 超导产品在医疗和半导体领域已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高温超导材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6] - 未来三到五年超导线材和超导磁体需求将持续增长,积极拓展核聚变、量子计算等领域 [6] - 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下游新型飞机、发动机、舰船等领域订单稳定,新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6] - 民用航空领域未来三至五年对钛合金、高温合金需求持续增加,积极合作燃气轮机研发 [6]
泉果基金调研西部超导,部分新领域、新型号产品的需求预计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14 15:50
泉果基金调研西部超导核心信息 - 泉果基金于2025年8月6日调研西部超导 管理资产规模163.96亿元 近一年旗下最佳基金收益31.68% [1][2] 超导业务发展前景 - 低温超导线材在医疗和半导体领域已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高温超导材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超导产品未来三到五年需求持续增长 重点布局核聚变 量子计算 轨道交通和大科学装置领域 [3] - 公司是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 全球唯一铌钛锭棒-线材-磁体全流程企业 [4] - 超导线材为GE 西门子 上海联影重要供应商 全球市场份额较大 MCZ磁体出货量逐年增长 [4] - 2024年超导产品业绩显著增长 半导体和科研用磁体需求增速明显 医疗合作加速推进 [5] 钛合金业务发展态势 - 钛合金下游航空 航发 舰船等领域订单稳定 新型号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3] - 商飞 商发等民用航空方向未来三到五年需求持续增加 [3] - 2025年钛合金产品下游提货量增长 未来2-3年保持审慎乐观 [5] - 部分钛合金产品价格因成本下降和供需变化进行调整 [5] 高温合金业务进展 - 高温合金二期熔炼生产线投产 多个牌号通过航空航天型号认证 [6] - 产品质量获客户信任 预计未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6]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满足高温合金和特种钢领域需求 [6]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积极布局外贸业务 拓展航空 医疗 汽车等领域海外客户 [6] - 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产品资质认证有序推进 [6]
中科物联十五载:以耐心资本,赋能科技产业
投中网· 2025-08-13 12:09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公司以产业孵化为使命 聚焦投早投小 投科技 投行业龙头 15年投资孵化100多个优质项目[2][3] - 2009年成立 依托中科院技术积淀和人才储备 定位为中国物联网技术集成创新中心 行业应用示范中心和产业培育中心[5][6] - 通过创新链 产业链 资本链三链融合推动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并培育产业集群[6] 投资策略与标准 - 锚定早期投资 坚持投早 投小 投硬核策略 聚焦集成电路 物联网应用 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11] - 投资标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 重点布局卡脖子技术攻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产替代项目[11] - 遵循团队优先原则 甄选具备行业积淀 全球化视野和产业赋能能力的复合型团队[11] - 采用精准投注策略 通过隔轮退出 并购整合 连续加码等机制优化资金效率[11] 核心投资领域 - 战略聚焦物联网和半导体两大核心赛道 物联网布局智能制造 智慧城市 车联网等应用 半导体覆盖芯片设计 先进封装 设备及新材料[9] - 拓展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9][16] 代表性投资项目 - 华进半导体:2012年联合行业龙头创立 聚焦先进封装技术 拥有1300多项专利 覆盖2.5D/3D IC后端制程等核心技术[13] - 锡产微芯:2019年参与组建IDM平台 通过并购意大利LFoundry晶圆厂和安谱隆 估值超200亿元[13] - 中科融通:DPI达数十倍 最终被上市公司收购[12] - 华瑛微电子:2012年天使轮投资 产品进入中芯国际 华为供应链 成长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12] - 芯长征:聚焦功率半导体器件和测试设备 完成多轮融资并带动多地产业链建设[12] 投资生态与成果 - 构建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投后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业生态体系[3] - 初始2亿资本撬动百亿产业规模 形成从材料 设备到设计 制造 封测 应用的完整产业链[14] 战略升级与扩展 - 2015年发起中科英智资本 赛道从物联网 集成电路延伸至人工智能 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全谱系硬科技[16] - 投资阶段覆盖早期 成长期 成熟期全生命周期 采用盲池基金 专项基金 产业基金等多种模式[16] - 以无锡为中枢 辐射长三角 大湾区 川渝等城市群 构建跨区域投资网络[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