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久立特材(002318) - 2025年6月16日-6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7 17:5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109.18 亿元,同比增长 27.42%;扣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归母净利润 14.16 亿元,同比增长 42.02%;基本每股收益 1.55 元,同比增长 1.31% [2]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28.82 亿元,同比增长 20.67%;扣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归母净利润 3.75 亿元,同比增长 26.50%;基本每股收益 0.41 元,同比增长 20.59% [2] 公司参观情况 - 参观公司展厅,了解整体规模、厂区布局、创业背景、行业地位、产品应用领域、生产及检测设备、研发成果、管理体系、人文关怀、代表性产品和企业荣誉等 [2] 市场开拓情况 油井管 - 高端油井管对应产线产能利用率和销量稳步上升,得益于挖掘新客户、探索新应用场景和推动认证工作 [3] - 未来将拓展国际市场销售渠道,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3] 核电 - 核电产品线丰富,涵盖核 1、2、3 级及非核级各类设备配管等 [3] - 作为核电核心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合理安排订单生产发货,探索新应用领域,加大核级产品研发生产投入 [3] 复合管 - 秉持“主动探索、精准布局”策略,推动与 EBK 资源整合优化,发挥协同效应 [3] - 推进 EBK 大订单生产,实现市场渠道双向畅通,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3] 合金材料 - 控股子公司合金公司全流程控制生产,确保材料质量稳定,满足多行业对材料的严苛要求 [3] - 公司关注合金公司产能爬坡,提供支持开拓新市场、对接新客户,促进业务转型升级 [3] 未来投资规划 - 提速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专注高端材料研发和智能化生产线打造,深耕中高端产品领域 [4] - 强化产业链协同,深入板材等深加工领域,优先投资高附加值领域,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 [4] - 推动复合管等产品全球市场布局,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4]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久立特材
证券之星· 2025-06-09 08:07
公司调研情况 - 高毅资产近期对上市公司久立特材进行了特定对象调研 [1] - 久立特材展示了整体规模、行业地位及产品应用领域 重点强调核电产品市场的拓展情况 [1] - 公司作为全球核电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 正加大核级产品研发投入 [1] - 收购EBK后优化组织架构 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认可度 增强市场竞争力 [1]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将深化全球化战略 设立海外总部 扩大新兴市场 [1] - 计划建立本土销售团队 优化出口策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 - 盈利能力提升核心要素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市场拓展和业务协同效应 [1] 资本支出与产能规划 - 未来资本支出聚焦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1] - 投资方向包括高端材料研发与智能化生产线 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 [1] - 高端产品产能利用率和销量上升 未来将普通与高端产品并重发展 [1] - 目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份额 [1] 机构背景 - 高毅资产是国内投研实力强、管理规模大、激励制度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 [2] - 投研团队超过30人 包含多位明星投资经理和金牛奖得主 [2] - 研究员主要来自嘉实、易方达、南方等一线基金公司 [2] - 由邱国鹭担任董事长 邓晓峰担任首席投资官 卓利伟担任首席研究官 [2]
久立特材(002318) - 202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16:3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长江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5日,地点在八里店久立特材楼会议室3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李郑周、董事会秘书寿昊添等 [2] 公司业务情况 - 参观公司展厅,了解整体规模、厂区布局、产品应用领域等内容 [2] - 公司拥有丰富核电产品线,是蒸发器传热管等核电关键产品全球主要供应商之一,将安排订单生产发货,探索新领域并投入核级产品研发制造 [2] 资源整合与战略布局 - 收购EBK后,公司主动探索、精准布局,优化组织架构,打通市场渠道,提升品牌形象,促进资源整合,增强复合管市场竞争力 [2][3] - 公司境外收入增长依托管线钢管项目及EBK销售业绩,未来将深化全球化战略,包括设立海外区域总部等举措 [3] 盈利增长与资本支出 -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核心要素包括技术创新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市场拓展及业务协同效应发挥 [3] - 公司将加快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投资高端材料研发与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推行“进口替代 + 国际化”战略 [3] 产品市场开拓 - 公司高端产品线产能利用率和销量业绩上升,得益于挖掘新客户、探索新场景和推进认证工作 [3] - 公司未来秉持“普通与高端并重”思路,普通产品稳固市场,高端产品靠技术创新提高附加值,拓宽国际市场渠道 [3][4]
【久立特材(002318.SZ)】Q1归母净利润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水平——2025年一季报点评(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6 21:01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3亿元,同比+20.67%,环比-23.64% [4] - 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89亿元,同比+18.59%,环比-12.64%,创历史同期新高水平 [4] - 2025Q1公司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比+15.72%,环比-21.91% [4] - 2025Q1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0.14亿元,同比-56.29% [5] - 2025Q1公司实现扣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26.50% [5] 研发与创新 - 2025Q1公司研发费用为0.92亿元,同比+4.27% [6] - 公司通过"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基地"多维度创新体系,构建了研发到产业化的闭环机制 [6] - 2024年公司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4项、专有技术60项 [6] - 2024年公司完成特种不锈钢及镍基合金焊材开发(替代进口)、大口径厚壁双金属复合管道预制件研制等 [6] 战略布局 - 公司未来将加速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重点布局高端材料及智能产线 [7] - 公司聚焦核电、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强化产业链协同 [7] - 公司优先投向高附加值赛道,匹配"进口替代+国际化"战略 [7][8] 资产处置 - 截至2月8日,公司持有永兴材料3857万股,占永兴材料剔除其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7.31% [9] - 公司拟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所持有的永兴材料股份累计不超过1583万股,占永兴材料剔除其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3.00% [9]
研判2025!中国皮革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皮革市场竞争激烈,行业营业收入小幅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6 09:17
行业概况 - 皮革行业营业收入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017-2020年从14735.8亿元降至10129.1亿元 2021-2022年短暂回升后2023年降至7986.1亿元 2024年小幅上涨3.70%至8533.2亿元 2025年1-2月同比上涨0.8%至1220.4亿元 [1][10] - 中国皮鞋产量和需求量保持下降趋势 2024年产量34亿双 需求量28亿双 2018年受出口环境影响产量同比下降18.9% 需求量同比下降21.6% [8] - 皮革行业完成现代化转型升级 形成以中国为加工制造中心的稳定格局 2021-2025年产量增长率在-4%至7%间波动 2024年产量达9.33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6.2%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动物皮毛、化工原料等 中游为核心生产制造环节 下游应用包括皮鞋、皮衣、箱包、汽车内饰等 [4] - 皮革动物来源占比:牛皮50% 羊皮31% 猪皮18% 牛皮质地坚韧用于鞋类制品 羊皮柔软适合服装 猪皮价格较低用于鞋面和箱包 [6] - 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 广州东莞以制鞋和皮具为主 温州以制鞋闻名 海宁以皮革服装和箱包为特色 [12]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包括大型上市企业、中小企业和民间手工作坊 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方面占优 中小企业灵活性高 手工作坊以特色工艺立足 [14] - 兴业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0.14亿元(+3.77%) 净利润1.1亿元(-36.78%) 产品覆盖鞋包带用革、汽车内饰革等 客户包括ADIDAS、红蜻蜓等 [15] - 巨星农牧2024年皮革业务收入同比上涨49.96%至1.28亿元 拥有汽车革、家私革等四大产品线 采用柔性化生产方式 [17] 产品分类 - 按制造方式分为真皮、再生皮、人造革、合成革 真皮源自动物生皮 再生皮利用废皮加工 人造革以PVC/PU为主 合成革模拟天然革结构 [3] - 兴业科技主导产品包括纳帕系列、自然摔系列等 应用于皮鞋、箱包等领域 巨星农牧产品涵盖汽车座椅真皮、奢侈品配饰等 [15][17] 发展趋势 - 个性化与差异化产品需求增长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满足鞋类、箱包等领域的时尚化需求 [19] -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加速 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和信息化管理提升效率 优化供应链 [20] - 绿色环保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企业采用环保工艺降低污染 关注绿色供应链管理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