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填补领域空白,格力电器牵头发布两项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
国际金融报· 2025-06-12 19:18
行业标准制定 - 格力电器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主导制定两项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501:2025)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ISO 18483:2025)正式发布 [1] - 两项标准填补了国际标准在容积式与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领域的空白 [3] - 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融合了格力在制冷压缩机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成果 [3] 行业影响 - 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核心部件,其能耗占系统总能耗达80%以上 [2] - 2023年全球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达1285.5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772.2亿元 [2] - 两项标准为全球制冷压缩机能效评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3] 公司技术实力 - 格力共有近1000名标准技术专家,累计加入国际国外标准组织44个 [3] - 公司在ISO和IEC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37个专家职位 [3] - 格力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内外标准超900项 [3] 标准制定过程 - 2021年格力组建压缩机国际标准团队,2022年2月提出两项国际标准提案 [2] - 2022年9月两项提案高票通过立项,是ISO制冷压缩机领域过去20年来首次成功立项的标准 [2] - 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几百条意见,组织召开18场国际专家组会议,输出117份英文材料 [3] 标准适用范围 -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适用于空调热泵机组、冰箱、热泵热水器、冷冻冷藏及除湿机产品 [3] -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性能评价标准适用于舒适性离心冷水机组、数据中心离心冷水机组、冰蓄冷及热泵离心冷水机组 [3]
巨子华熙“互撕”激化!省级监管部门已介入核查,涉事检测机构被曝“断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0:39
商战爆发 - 华熙生物发布声明支持郝宇博士维权,宣布启动第三方复检流程,并暗示将公开检测结果 [2][5] - 巨子生物迅速反击,披露收到检测机构致歉函,称郝宇未经授权使用检测报告,并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 [5][7] - 检测机构突然失联,导致双方声明陷入僵局 [7][9] 争议升级 - 郝宇公布检测报告称巨子生物产品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低于行业标准0.1% [10] - 巨子生物4小时内回应,发布自检报告显示含量0.27%-0.28%,质疑郝宇检测方法未经验证 [12] - 技术争议升级为方法论对抗,涉及检测方法差异和产品版本不一致问题 [12] 监管介入 - 华熙生物此前已向证监会反映研报误导问题,导致多家机构涉及巨子生物的研报下架 [9] - 陕西省监管部门已开始核查具体情况 [12] 华熙生物业绩下滑 - 2023年营收60.76亿元同比下滑4.45%,扣非净利润4.90亿元同比下降42.44% [14]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1.61%至53.71亿元,净利润骤降70.59% [14] - 2025年Q1营收跌幅扩大至20.77%,首现单季度亏损1.91亿元 [14]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72.45%峰值降至2024年47.92% [14] 巨子生物业绩增长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23.6亿元跃升至55.3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0.02亿元增至20.62亿元 [15] - 较2019年9.57亿元营收实现近5倍增长,复合增长率达42% [15] - 2025年股价涨幅突破65%,市值一度冲高至900亿港元 [15] - 受商战影响股价回落22%,市值跌破700亿港元 [15] 行业技术变革 - 玻尿酸价格从5000美元/公斤降至国产注射剂50-800元/支 [18][19] - 重组胶原蛋白成本可能从8万元/公斤降至1万元/公斤,降幅近90% [19] - 锦波生物2024年净利润增速达144%,2025年一季度放缓至66.25% [19] - 巨子生物净利润率从2020年69.42%下降至2024年37.22% [20] 行业竞争格局 - 产品同质化加速,价格战与专利攻防成为常态 [18] - 技术扩散速度超过企业构筑壁垒速度,行业标准追赶不上技术突破 [20] - 可复美品牌收入增速连续4年放缓,从2021年113%降至2024年62.9% [20]
汽车奇葩设计开始“拨乱返正”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1 22:17
自动启停技术 - 美国环保署署长表示可能重新评估自动启停技术,称"所有人都讨厌它",暗示政策可能调整[4] - 该技术通过短暂关闭发动机节省燃油,但用户普遍抱怨体验差,65%美国新车配备此功能,较2022年60%有所上升[5] - 技术可降低车队二氧化碳排放每英里2.2加仑,提升燃油经济性4%-5%,城市驾驶最高节省26.4%燃油[7] - 实际使用中频繁引发故障,本田220万辆车型因无法重启被调查,且存在抖动、空调失效、倒车安全隐患等问题[9] - 日本媒体测算显示10年周期内节省燃油成本与额外购车及电池更换费用基本抵消[9] 触控屏设计争议 - 触控屏虽简化内饰设计并降低87%成本(单个实体按键2美元),但操作需40秒注意力分散,相当于80km/h行驶800米[14][16][17]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建议操作不超过2秒,但无强制效力,JDPower研究显示多数驾驶者偏好实体按键[16] - 4年车龄混动车更换OLED触屏费用达15000美元,占整车价30%以上[18] - 保时捷2024款卡宴、现代2026新车、大众ID.2 all等车型重新引入实体按键,宝马采用触摸板折中方案[20][22] - 欧洲NCAP要求2026年起关键功能必须通过实体操作才能获五星评级[22] 隐藏式门把手 - 隐藏式门把手可降低风阻系数0.012Cd(四门合计),提升电动车续航10km以上[27] - 电动式把手在事故中可能因断电或变形无法弹出,德国ADAC测试显示救援人员难以进入车厢[27] - 中国工信部拟制定全球首个门把手安全国标,要求增加机械冗余、规范标识和强度测试[29][30] - 长城汽车公开批评该设计"重量大、断电难开启",强调未跟风[30] 行业设计趋势 - 车企在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间寻求平衡,大众设计总监称过度依赖触屏是"最大错误"[20] - 沃尔沃混合设计、吉利银河E5保留实体按键、特斯拉Model Y重新加入转向灯拨杆反映用户需求导向[22] - 行业法规逐步完善,欧洲NCAP和中国国标推动安全设计标准化[22][29]
新吉奥集团深度参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房车分会理事会 引领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行业标准建设与技术升级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房车分会理事会于北京召开,新吉奥集团作为副理事长单位深度参与大会核心议程,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与技术升级 [1] - 集团法规认证部长刘伟良作为《旅居车企业及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牵头起草人,深入解读规范起草方案,并分享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房车协会评价认证体系的经验,助力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 [1] - 大会对12项标准进行系统性审查,其中9项启动修订程序,新吉奥集团主导制定的《旅居车辆三包服务规范》和《旅居车箱体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计划于年底送审后正式发布实施 [2] 行业管理架构优化 - 新吉奥集团总裁助理陈君在会上作关于变更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人选决议(草案)报告,并出席授牌仪式,为行业组织架构优化建言献策 [1] - 会议明确以新吉奥等头部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基准构建行业评价体系,认可其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 [2] 国际化视野与行业影响力 - 新吉奥集团通过国际交流与标准制定,为房车行业发展注入动能,未来将持续发挥「技术+标准」双轮驱动优势,联动国际资源 [2] - 公司推动中国房车产业从规模竞争向质量竞争跃升,彰显领军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国际化视野 [1][2]
标准建设激活新能源产业竞争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5-09 15:05
政策规划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加强光伏、锂电池等优势产业标准建设,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 [1] - 2024年8月工信部印发《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目标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0项以上,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 [2] - 2024年11月四部委联合印发《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目标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项以上,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 [3] 产业现状 - 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已覆盖设备制造、电池组件、发电系统、光伏应用等多个环节,锂电产业标准涵盖电池模组、系统集成等重点领域 [2] - 光伏、锂电产业现有标准多集中于生产制造工艺和产品性能测试环节,但在上游原材料管控、退役回收等环节缺乏系统性规范 [4] - 我国新能源设备更新换代加速,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面临批量退役,回收处理问题日益显现 [4] 标准建设意义 - 有助于引导企业聚焦技术提升,推动产品向高效稳定方向发展,促进光伏市场规范化竞争 [1] - 可避免企业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缓解市场壁垒和不公平竞争现象 [3] - 能够打破产业环节间技术壁垒,重塑产业链协同机制,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3] - 为新技术开拓市场空间,促进技术迭代与工艺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 [3][4] 回收环节 - 回收环节是当前产业链短板,制定相关标准已极为紧迫 [4] - 建立回收标准有助于完善回收体系,促使企业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使用 [5] - 标准建设将对前端生产制造过程产生积极影响,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5] 国际竞争力 - 我国在光伏、锂电产业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有所增强,但部分国际标准仍由发达国家主导 [5] - 统一标准体系将缩短国际市场认证周期,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 [5] - 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认可度,提升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5] - 随着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设备在全球占比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将拥有更多话语权 [6]
张小泉: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9.49%,产品矩阵升级助推业绩回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8:1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5.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8.67万元,同比增长69.49% [1] - 扣非后净利润1273.48万元,同比增长85.47% [1] 产品创新与标准建设 - 公司推出黑武士、山水淳木、墨染古韵、流线几何·月影、古韵·至境界等高端系列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2] - 多项产品标准(复合钢切片刀、复合钢小厨刀、复合钢水果刀、复合钢斩切刀)获2024年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 [2] - 全渠道一体化数智化项目入选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 [2] 渠道优化与电商布局 - 公司布局直播电商及传统电商双线市场,搭建适配不同平台的货盘体系 [3] - 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新兴渠道通过店铺直播矩阵和头部达人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3] - 传统电商方面系统化推进内容建设与直播场域布局,夯实线上业务基本盘 [3] 经营展望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矩阵、标准化建设和新兴电商渠道布局巩固竞争优势 [3] - 未来将继续围绕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双轮驱动,提升品牌力与市场份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