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热潮
icon
搜索文档
高温催生空调抢购潮,商场日销增2倍
齐鲁晚报· 2025-07-16 05:57
高温天气对防暑降温电器销售的影响 - 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导致聊城防暑降温电器销售火爆 [2] - 空调日销售量飙升至日常水平的3倍以上 [3] - 风扇、冰箱等清凉家电同步热销 [3] 空调销售趋势变化 - 空调销售高峰期较往年略晚但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预计延续至八月初 [3] - 消费者关注点从制冷制热基础功能转向健康、舒适 具备新风系统、无风感技术的空调产品销量增长突出 [3] - 购买群体结构从新房装修"一家多件"采购模式转向以旧换新为主 老旧空调故障率高、能耗大、功能落伍是主要驱动因素 [4] 商家应对策略 - 商场联合厂商提前进行充足货源储备 确保供应无忧 [3] - 优化安装流程 就近派单 安装师傅日均安装量达8至10台 [4] - 推出阶梯式"满减"活动(满1000返100 最高返2000元)和"直补20%"优惠 力度媲美"国补" [4] 乡镇市场表现 - 农村空调购买率增幅显著 连以前舍不得装的老人家都主动购买 [4] - 乡镇经营者提前扩充人手以应对激增的"清凉需求" [4]
行进中国丨东盟果香飘 “邕”抱消费热
搜狐财经· 2025-07-12 17:57
东盟水果消费热潮 - 广西暑期消费季活动推动榴莲、山竹等东盟水果消费热潮,南宁市民享受"东盟水果自由" [1] - 沃尔玛超市金枕榴莲促销价19.99元/500g,单个榴莲消费不足100元吸引大量顾客 [3] - 超市榴莲单日销量高峰超1000公斤,周末需增派人员维持秩序 [3] 东盟水果品类与市场表现 - 菲律宾香蕉、泰国山竹、椰青等东盟水果从高端商品转变为日常消费品 [5] - 南宁建成广西最大水果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超150万吨,其中进口水果占比达30万吨 [6] 供应链与物流优势 - 南宁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冷链物流基地,强化水果批发市场建设 [6] - 批发市场至商超的供应链完善,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推动东盟水果流通 [10] 未来发展方向 - 南宁计划深化与东盟贸易合作,扩大优质水果进口规模 [10] - 政策导向推动"果香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 [10]
“凉”机释放消费新热潮 皮划艇、桨板、电动冲浪板轻量便捷装备订单攀升
央视网· 2025-07-03 17:01
水上运动市场热度 - 长三角地区暑期水上运动持续升温,包括皮划艇、桨板、帆船、电动冲浪板等多种项目 [1] - 电动冲浪板凭借自身推进力可在无风无浪条件下使用,并可自由调节速度 [3] - 浙江金华水上训练基地学员正体验电动冲浪板,在水库障碍物中穿梭 [4] - 江苏太仓天镜湖水上运动基地接待大学生体验皮划艇运动 [6] 消费趋势与赛事活动 - 水上运动基地暑期客流量显著增加,节假日日均超过300人,家庭和亲子体验型消费群体明显增多 [9] - 长三角地区7-8月举办大型水上赛事8场、大众赛事超20场,同比增长50% [11] - 多地通过举办水上运动赛事吸引大量消费者参与 [11] 装备制造行业发展 - 消费者自行购买皮划艇等水上运动装备趋势增强,带动相关订单增长 [11] - 浙江慈溪皮划艇生产企业推出家庭款、少儿款等新产品,重量减轻且操作更简单 [13] - 碳纤维船桨因轻量高强度特性成为运动爱好者必备装备,生产企业订单充足 [14] - 浙江金华电动冲浪板企业推出青少年专用产品,采用碳纤维工艺使体积重量更小,2025年订单增长明显 [14]
赵水林:贡献青年企业家力量,营造“全运消费热潮”|十五运365天36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07:10
十五运会商业机遇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最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2] - 商业零售行业与全运会结合形成互利共赢机遇[2] 万民商业集团全运布局 - 旗下精品超市与购物中心策划全运会主题商品展销活动[2] - 产品线包括专业运动装备(跑鞋、运动手表)及限量版纪念品(徽章、纪念币)[2] - 采用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提升消费便捷性[2] - 组织员工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专业培训(现场引导、秩序维护)[2] 行业联合行动方案 - 联合商场/超市/商业街推出满额抽奖、折扣优惠等促销活动[3] - 策划全运会文化展览展示赛事历史与体育精神[3] - 商业场所设置运动体验区带动体育用品销售[3] 企业社会责任 - 广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支持赛事举办[3] - 广东万民商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强调"助力全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3]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房地产
中金点睛· 2025-06-14 08:28
房地产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分为三个阶段:住房交易量、房价、房地产投资依次企稳回升,供需结构改变带来的房价预期向上是核心转折信号 [3] - 政策端需更大决心推进实体市场供需结构调整和防范企业端风险,2025年大概率演绎"中政策"情景,销量修复或略超预期 [3] - 若价格预期转积极,总住房销量修复至历史合理水平的空间可观,新房交易量修复空间更大,投资端指标有望在当年至滞后两年转入上行周期 [3] A股市场2025下半年展望 - 全年A股阶段性底部或已在4月初出现,下半年节奏或为"前稳后升",上行空间取决于财政政策发力程度 [8][9] - 配置建议聚焦确定性:产能周期机会、高景气机会、分红确定性强的红利板块 [9] - 五大关注主题:并购重组、人工智能、超跌优质龙头、消费精细化、逆周期政策支持 [9] 港股市场2025下半年展望 - 2025上半年港股跑赢A股及全球市场,但反弹呈脉冲式且集中在少数行业(仅35%个股跑赢指数) [13] - 过剩流动性的"资金盛"与有限回报的"资产荒"将导致指数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为主 [13] - MSCI中国指数中科技硬件(YTD+101%)、汽车(YTD+34%)、制药(2025E EPS增长47%)等板块表现突出 [14] 中国宏观2025下半年展望 - GDP增速改善但物价偏弱,金融周期调整导致总需求缺口走阔,劳动市场呈现"准平衡"复苏态势 [18] - 房地产拖累或继续收窄,财政政策尚有余力,内需大幅变化概率低,出口受关税影响但保持韧性 [18] - 下半年GDP同比增速或略低于上半年,核心CPI通胀小幅改善但整体偏弱 [18] 新消费趋势分析 - 消费市场呈现"消费分级"特征,消费者倾向"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 [23] - Z世代(16-30岁)成为新消费核心驱动力,低能级城市消费潜力释放 [23] - 新消费市场规模持续上升,精准捕捉特定群体需求是火热主因 [23]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房地产
中金点睛· 2025-06-14 08:27
房地产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分为三个阶段:住房交易量、房价、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供需结构改变带来的房价预期向上是核心转折信号 [2] - 政策端需更大决心推进实体市场供需结构调整和防范企业端风险,2025年大概率演绎"中政策"情景,销量因926政策效果超预期或略好于预期 [2] - 若价格预期转积极,总住房销量修复至历史合理水平的空间可观,新房交易量修复空间大于二手房,投资端指标有望在当年至滞后两年转入上行周期 [2] A股市场2025下半年展望 - 全年A股阶段性底部或已在4月初出现,下半年节奏预计"前稳后升",上行空间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复苏趋势的支持力度 [7] - 配置聚焦确定性机会:产能周期视角、高景气度领域、分红确定性强的红利板块 [7] - 五大关注主题:并购重组、人工智能、超跌优质龙头、消费精细化、逆周期政策支持 [7] 港股市场2025下半年展望 - 2025上半年港股跑赢A股及全球市场,但表现集中于少数行业(仅35%个股跑赢指数),呈现脉冲式冲高回落特征 [12][13] - 下半年预计指数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主导,关注稳定回报(能源、银行)和成长性回报(科技硬件、汽车)板块 [14] - 科技硬件板块2025年YTD涨幅达101%,半导体板块2025年EPS预期增长247%,汽车与零部件板块EPS增长83% [14] 中国宏观2025下半年展望 - 经济呈现"准平衡"复苏:GDP增速改善但物价偏弱,金融周期调整导致总需求缺口走阔,劳动市场量价分化 [16] - 下半年房地产拖累或收窄,财政政策尚有余力,内需大幅变化概率低,出口受关税影响但保持韧性 [16] - 核心CPI通胀或小幅改善但仍偏弱,GDP同比增速略低于上半年,环比二季度减弱但下半年趋稳 [16] 新消费市场趋势 - 消费呈现"分级"特征:消费者倾向"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Z世代(16-30岁)成为新消费核心驱动力 [19] - 低能级城市消费潜力释放,房地产拖累减弱,新消费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19] - 消费结构从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消费转换,完整制造链和庞大市场支撑第三阶段发展 [19]
中金:“新消费热潮”背后的宏观线索
中金点睛· 2025-06-11 07:48
消费市场特征 - 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消费分级"特征,消费者更愿为"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买单 [1] - 新消费代表企业2024年平均实现65%营收增速(区间22%-167%),远高于总体居民消费增速5.3%和中证消费行业2.4% [1] - 潮玩、谷子经济、现制茶市场规模过去两年复合增长率达23-30% [1] - 新消费代表企业毛利率平均50.9%,高于中证消费行业23.9%和总体消费制造业7.8% [4][8] - 小红书调研显示产品品质、情绪价值、性价比是用户购物决策前三大因素 [7] 消费结构变化 - Z世代(16-30岁)成为驱动新消费浪潮核心力量,78%对消费前景乐观 [23] - Z世代线上高消费能力用户占比达33.4%,90后占比最高 [23][25] - 三、四线城市社零增速快于一二线,三线城市线上高消费能力用户占比22.7% [24][27] - 低能级城市房价收入比从2020年8.5年降至2024年5.7年,低于超高能级城市18.5年 [24][38] - 三、四、五线城市居民获得房产赠与或继承占比更高,购房获得家庭资助更多 [24][39][41] 宏观消费趋势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TTM)仍低于2020年前趋势 [3] - 一季度城镇居民资产增量结束连续6个季度下滑,由负转正 [15][17] - 居民消费倾向有所修复,扣除社会团体消费后与2020年前趋势差距缩小 [15][18][20] - 日本消费发展经验显示我国正从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消费转换阶段 [11] - 完整制造产业链和庞大消费市场使我国第三消费阶段更为丰富 [11]
新消费涨势汹汹,下一代的茅台出现
搜狐财经· 2025-06-06 00:55
新消费崛起 - 新消费概念股近期在A股市场表现强劲,成为市场热点 [1] - 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导致出口承压,内需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 [1] - 超过50%的年轻消费者更注重精神满足,将取悦自己作为消费首要考量 [1] 散户投资困境 - 散户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误区,与机构投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3] - 典型案例显示,盲目跟风买入新消费概念股可能导致短期亏损达20% [3] 机构行为分析 - 机构活跃度数据(橙色柱子)是判断机构参与程度的关键指标 [5] - 股价上涨但机构活跃度消失,表明行情可能由游资推动而非机构主导 [7] - 股价下跌但机构活跃度持续,暗示机构可能在洗盘而非撤离 [9] 市场操作手法 - 机构常用暴力砸盘手法制造恐慌,吓退散户后低价吸筹 [12] - 识别机构洗盘的关键信号包括持续机构活跃度和空头回补迹象 [13] 投资策略建议 - 信息不对称是散户面临的主要风险,需依赖真实市场数据而非表面现象 [14] - 市场行为数据比K线走势更能反映真实动向,逻辑分析优于情绪判断 [16]
入驻机场商圈 高端运动品牌又“显贵”了?
齐鲁晚报· 2025-05-15 11:23
高端运动品牌加速布局机场渠道 - 露露乐蒙、始祖鸟、迪桑特等高端运动品牌正加速入驻国内主要机场,包括上海虹桥、北京大兴、深圳宝安、成都双流等,通过全品类商品和场景化陈列吸引旅客 [1][4] - 露露乐蒙2021年在上海虹桥开设机场首店,2024年升级为直营店并扩张至深圳、成都、北京等机场,2025年进一步覆盖北京首都机场和昆明长水机场 [4] - 安踏集团旗下品牌始祖鸟、迪桑特、可隆也积极布局机场渠道,始祖鸟入驻上海虹桥和深圳宝安机场,迪桑特进驻上海虹桥和成都双流机场,可隆虹桥机场首店预计年内开业 [5] 机场商圈的独特优势 - 2024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4.6亿人次,同比增长15.9%,其中4个机场年旅客量超6000万人次,客群消费能力强且价格敏感度低,与高端运动品牌目标受众高度契合 [7] - 机场功能从交通枢纽转变为融合购物、餐饮、文化体验的商业核心地带,为品牌提供高曝光场景 [7] - 机场商圈曾由爱马仕、Prada等奢侈品牌主导,现高端运动品牌通过正品保障和全品类陈列逐步占据市场份额 [4][5] 高端运动品牌的消费趋势 - 户外运动消费显著增长:京东数据显示2024年户外运动用户数较2019年增长90%,消费次数涨超100%,户外穿搭日常化推动"山系穿搭""都市户外风"成为新风尚 [7] - 高端运动产品兼具功能性与社交属性,如始祖鸟硬壳外套定价约8000元,超60%新青年以"取悦自我"为消费动机,50%以上因社交需求购买 [8] - 行业分析师指出,高端运动品牌应避免过度对标奢侈品牌,需聚焦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协调的价值主张 [9] 品牌战略与行业定位 - 高端运动品牌通过机场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利用高客流场景强化高端化、稀缺性定位 [5][7] - 行业趋势显示户外运动从专业领域向日常生活渗透,推动运动品牌成为都市精英的新"标配" [7][8] - 品牌需平衡商业化与核心价值,避免因过度追求"运动界爱马仕"标签而偏离健康、自由的产品理念 [9]
破风”未果先“破防”,济南自行车市场“降温
齐鲁晚报网· 2025-05-07 17:55
自行车行业降价现象 - 济南市场多个自行车品牌出现降价促销,包括美利达、迪卡侬、喜德盛等,部分车型降幅达40% [1][2][4] - 美利达热门车型斯特拉93和95单价分别从3298元和4298元降至1998元和2598元 [2] - 喜德盛AD7Ri版从原价16980元降至13980元 [4] - 迪卡侬RC1000从1799.9元降至1499.9元,RC520从4599.9元降至3999.9元,高端品牌VANRYSE从29999元降至22999元 [4] - 捷安特和崔克部分老款车型降价20%左右,但新款价格稳定 [6] 市场供需变化 - 2022年户外运动需求激增导致自行车供不应求,热门车型订车排队时间长达半年 [9] - 2024年自行车销量相比2023年下降超四成,消费者购买心态回归理性 [9] - 禧玛诺、捷安特、美利达库存过剩水平分别为20%、40%和45% [11] - 部分自行车套件原材料价格降低,车辆生产成本减少 [11] 品牌营销策略 - 降价促销主要针对入门级和中低端市场,是厂家刺激销量的常规手段 [7] - 美利达降价后销量同比增长30% [2] - 捷安特老款车型降价20%后一周内售罄 [6] - 经销商预计库存消耗完后新款价格将趋于稳定 [11] 消费者反应 - 部分消费者反映刚购买不久就遭遇官方降价,降价幅度接近50% [7] - 社交平台上有消费者分享购买三天后降价1000元的经历 [7] - 骑行爱好者表示新车比二手车还便宜,感觉"亏大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