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

搜索文档
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一年迈一个百亿台阶
北京晚报· 2025-08-22 14:04
地区经济发展 - 石景山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四年间累计增长约339.1亿元 年均增长超百亿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一 [1] 产业结构转型 - 产业体系由"1+3+1"升级为"2+4+4"新格局 二三产业占比从7:3反转为1:9 [2] - 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2] - 科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四个特色产业年收入达1300亿元 [2] - 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空间四大未来产业 获授牌"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 [2] 城市更新与重点项目 - "十四五"期间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3]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3] - 建设近2平方公里特色"会展小镇" 融合工业遗存改造与现代会展功能 [3]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永定河集)总体量约5000平方米 规划落地30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4] 产业推进机制 - 建立现代金融、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未来健康五大产业"一产业一链长"机制 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推动产业链建设 [2]
孙志洋会见恒丰银行行长白雨石
广州日报· 2025-08-21 10:15
城市发展战略与金融合作 - 广州市聚焦"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 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现代金融为支撑[2] - 广州提出与恒丰银行深化金融开放 产业科技创新 城市更新 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等领域合作[2] - 广州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2] 恒丰银行战略布局 - 恒丰银行将紧密对接广州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2] - 公司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优化金融服务 携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 - 公司为广州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2] 区域发展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被列为重要合作机遇[2] - "南沙金融30条"政策利好被强调为合作工具[2] - 双方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推动国家战略高质量落实[2]
华尔街是如何诞生的?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49
华尔街的历史起源与金融体系形成 - 华尔街名称源于荷兰殖民时期为防御印第安人建造的木栅栏(Wall Street直译为"墙街") [9] - 17世纪北美形成两种经济模式:南方弗吉尼亚依赖单一烟草种植(财富是北方十倍),北方新英格兰发展多元化贸易网络 [3][4] - 北方商业文明催生三大金融需求:远洋保险、跨区结算、航行融资工具 [5] 荷兰金融创新与制度移植 - 荷兰东印度公司(VOC)首创四大金融工具:股份制(拆分风险)、股票(增强流动性)、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保险(转移风险) [6][7] - 1664年英国夺取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时,完整继承了荷兰金融基础设施 [9] 清教徒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清教徒"预定论"将商业成功视为上帝恩宠证明,形成"为上帝增值财富"的伦理观 [10][11] - 马克斯·韦伯指出清教徒将劳动致富神圣化,奢侈享乐视为背叛,形成资本持续再投资机制 [12] 货币操纵的原始模式 - 荷兰商人菲利普斯通过垄断串珠(Wampum)贝壳原料并超发货币,制造通胀后掠夺印第安人实物资产 [13] - 现代金融体系延续该模式:美元替代串珠、美联储替代贝壳工坊、量化宽松替代货币超发 [14][16] 华尔街的底层逻辑 - 核心能力组合:清教徒增值信仰+荷兰金融工具+货币规则制定权 [17] - 物理围墙演变为金融衍生品、算法交易、制度设计等无形壁垒,持续控制全球资本分配 [17]
欢迎跨国公司扎根中国市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4 05:02
峰会概况 - 2025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举行 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由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 旨在搭建政策对话、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平台 [1] - 本届为第六届峰会 前五届累计吸引421家世界500强企业和96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 与会嘉宾超3000人 [4] 峰会特点 - **主题延续与拓展**: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主体地位 同时结合国际经贸新形势 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 推动市场需求与跨国公司资源对接 [2] - **嘉宾结构多元**:确认参会471人 含境外342人(来自43国)和境内129人 新兴市场企业占比超50% 首次参会嘉宾102人(占22%)来自32国96家跨国公司 [2][4] - **活动内容创新**:涵盖投资与贸易双领域 包括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聚链等招商对接 以及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洽谈 新增14场专题论坛如海外基金投资、银发经济等 [2][3] 参会企业特征 - **高管层级提升**:境外嘉宾中全球副总裁级83人(同比增22%) 中国区总裁级129人 境内总裁级40人 [4] - **新兴领域突出**:现代金融和人工智能企业嘉宾121人(占20%) 含69家金融企业79人、34家AI企业42人 [4] - **新兴市场参与**:越南、埃及等9国企业首次参会 东盟、中东、非洲代表增多 [4] 外资政策导向 - **扩大市场准入**:加快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开放试点 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研究境内再投资政策 [6]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重点项目专班等机制解决问题 推动金融机构为外资提供融资 促进基金股权投资合作 [7] - **保障公平竞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支持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