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闭幕,多场平行论坛引关注
新京报· 2025-07-11 22:36
新京报讯(记者揭明玥)7月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闭幕。两天里,560 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的主题,在儒家思想发源地展开 一场场跨越国界与文明藩篱的深度对话,共开展主旨演讲、高端访谈、平行论坛等38场活动。其中,金 融文化论坛和中医药文化论坛等多场平行论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当"孔夫子"牵手中医药文化 针灸、拔罐、号脉、推拿……论坛期间,设置在尼山讲堂和贤厅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吸引了海内外嘉 宾纷纷参与体验各类中医药服务。阿根廷国家科技研究委员会首席研究员爱德华多·丹尼尔·奥维多先后 体验了号脉、推拿、香囊制作,对疗法连连称赞,"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在国外很少有机会体 验,推拿确实让我的肩背感到很舒服。" 今年的中医药体验馆,将尼山圣境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与中医药文化相融合,设置了中医药展示区、中 医药体验区、中医药诊疗区三个板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于 娟、"齐鲁志意脉象诊法"代表性传承人阎兆君、"督灸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杨继国等传统医药类非遗专 家,以及山东省中医特色疗法专家、中医药名医大家等均现 ...
倾听尼山2025 | 现代金融应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养分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3:58
金融的本质 -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与传统文化对诚信的重视高度契合 [3] - 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文明的基础,交换依赖信用 [3] -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强大的货币、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中心,均离不开信用 [3] - 信用建设涉及社会信用、司法信用、机构信用、法人信用、个人信用,需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努力和全社会帮助 [3] 信用建设与金融文化 - 全社会应倡导诚实守信,打击信贷"黑灰产"、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不守信行为 [4] - 金融系统需积极参与营造信用文化和环境,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4] - 完善诚信体系需法治刚性约束、制度精准赋能和文化柔性涵养协同发力 [4] 守正与创新 - 中华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商业伦理注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 - 现代金融需汲取古代商业伦理的人文主义养分,约束经营观、义利观、风险观 [5] - 保险业功能定位与传统思想深度契合,如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等 [5]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守正根基,同时实现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和风险管控手段丰富 [5] 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 - 金融创新体现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科技、养老等领域 [6] - 金融嵌入公共性职能,既是商业也是创新 [6] - 创新需尊重监管和规则,同时社会和监管需包容创新并及时纳入监管视野 [6]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多场平行论坛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59
金融文化论坛 - 论坛以"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为主议题 探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弘扬路径 [3] - 分议题包括"诚实守信 以传统文化涵育现代金融价值体系""守正创新 塑造金融服务实体新优势""依法合规构建现代金融发展新秩序" [3] -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新华保险董事长杨玉成 招银国际CEO霍建军等发表主旨演讲 解析中华文化基因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3] 两河文明对话 - 山东大学在章丘焦家遗址发现"黄河下游最早史前城市" 为中华文明提供黄河样本 [4] - 卢克索文物局通过3D光影重现卡尔纳克神庙内部结构 展示科技赋能考古新范式 [4] - 北京语言大学设立"埃及汉学家理事会" 山东大学与开罗大学联合培养人才 推动文明互鉴 [4] 文化遗产保护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推动丝绸之路 长城 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参与全球合作 [5] - 故宫博物院确立特色保护策略 在科技应用 国际合作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5] - 尼泊尔考古局提出用传统材料延续建筑真实性 代际传承抵御技艺断层 气候适应性技术降低生态风险 [5] 华侨华人文化使命 - 俄中文化交流协会在圣彼得堡等城市举办活动 向当地儿童讲述曲阜"三孔"文化遗产故事 [6] - 华侨华人既守护中华文明精神内核 又参与跨文明对话 为构建多元现代性文明作贡献 [7] 水文化论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称水是中华文明道德与哲学理想的象征 呼吁视为共同遗产 [8] - 埃及与中国将合作研究白鹤梁与尼罗尺两大古代水文测量系统 [8] - 中国水利协会强调孔子"智者乐水" 老子"上善若水"哲学对治水国际合作有指导意义 [8] 中医药国际化 - 肯雅塔大学将中医药学科融入医学生培养 设立附属医院开展中医诊疗 [9] - 巴西设立针灸医学学士学位 与中国多所中医药大学合作改善当地人医疗状况 [9] 儒学现代转化 - 中外学者探讨儒家"成人"标准与现代文明体系的兼容性 利他主义与全球伦理可能性 [10] - 青年辩论会围绕"传统文化创新重内容还是形式""大学教育重'成人'还是'成功'"展开 [10]
华尔街是如何诞生的?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49
文 | 浪潮研究所 一、两种美国梦:躺着数钱 vs 创造系统 故事开始于17世纪,英国人来到北美大陆,创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南方,是以弗吉尼亚为代表的殖民地。他们的成功模式简单粗暴:烟草。在"吸烟有益健康"还是主流 医学观点的时代,上瘾的烟草就是硬通货。依靠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赚得盆满钵 满,财富一度是北方的十倍。 但这是一种躺在土地上的富裕,其本质是资源开采。它依赖单一作物、绑定单一市场,做的是一锤子买 卖。这种模式没有,也不需要催生出任何复杂的商业生态。这是一种"躺着数钱"的模式。 一条街,一道墙,如何捆绑全球资本? 你有没有想过,华尔街为什么叫"Wall Street"?Wall,就是一堵墙。为什么一条用"墙"命名的街道,能 成为全球资本的神经中枢?这堵墙,当年是用来防御谁的?今天,它又困住了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华尔街诞生之前的黑暗历史里。它是一部关于两种财富观、一套金融工具和一场 货币骗局的"美国前传"。 今天,我们就拆掉这堵墙,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而在寒冷的北方,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移民们面对的是遍地顽石和贫瘠的土地。他们没有单 一的爆款产品可以依赖 ...
将“五要五不”纳入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专访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洪俊杰
齐鲁晚报· 2025-07-10 07:32
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的关系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之基,蕴含的金融智慧与当代中国金融实践相结合,塑造了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历史文化根基 [2] - 论坛分议题"诚实守信""守正创新""依法合规"均能从传统文化智慧中找到源头,如"一诺千金""立木为信"体现诚信理念,"中庸"强调不逾越底线,"义利观"体现以义取利 [2] - 推动传统文化金融智慧转化需两方面协同:坚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具体金融实践结合,强化传统文化赋能金融实践和金融伦理教育 [3]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首次提出"五要五不"要求,包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4] - "五要五不"需从学理层面深刻解读其理论渊源,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传承于红色金融思想 [4] - 需将"五要五不"纳入金融学科和实践必修课体系,监管部门需设立标杆、奖惩分明以制度化引导金融机构内化践行 [5] 金融科技与人才培养创新 - AI等新技术为金融行业带来机遇与挑战,需通过学术评估AI风险、创新金融学科课程体系以适应AI时代 [6] - 培育适应AI时代的高层次人才是"金融强国"核心支撑,需注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纳入金融实践 [7] - 山东财经大学通过"421"行动计划、自主研制"AI才"大模型等举措实现AI赋能人才培养突破,同时建立人文经济实验室促进传统文化赋能金融实践 [7]
欢迎跨国公司扎根中国市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4 05:02
峰会概况 - 2025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将于6月18日至20日在青岛举行 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由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 旨在搭建政策对话、产业对接和项目合作平台 [1] - 本届为第六届峰会 前五届累计吸引421家世界500强企业和967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 与会嘉宾超3000人 [4] 峰会特点 - **主题延续与拓展**:聚焦跨国公司与中国主体地位 同时结合国际经贸新形势 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 推动市场需求与跨国公司资源对接 [2] - **嘉宾结构多元**:确认参会471人 含境外342人(来自43国)和境内129人 新兴市场企业占比超50% 首次参会嘉宾102人(占22%)来自32国96家跨国公司 [2][4] - **活动内容创新**:涵盖投资与贸易双领域 包括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聚链等招商对接 以及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洽谈 新增14场专题论坛如海外基金投资、银发经济等 [2][3] 参会企业特征 - **高管层级提升**:境外嘉宾中全球副总裁级83人(同比增22%) 中国区总裁级129人 境内总裁级40人 [4] - **新兴领域突出**:现代金融和人工智能企业嘉宾121人(占20%) 含69家金融企业79人、34家AI企业42人 [4] - **新兴市场参与**:越南、埃及等9国企业首次参会 东盟、中东、非洲代表增多 [4] 外资政策导向 - **扩大市场准入**:加快云计算、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开放试点 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研究境内再投资政策 [6] - **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重点项目专班等机制解决问题 推动金融机构为外资提供融资 促进基金股权投资合作 [7] - **保障公平竞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支持外资平等参与政府采购、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 [6]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主题讨论七丨2025中国经济展望暨《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1 18:20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核心内容 1 论坛背景与《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发布 -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7-18日在深圳召开,聚焦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与方向,探讨金融强国路径[1] -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连续15年发布,由清华五道口与中国社科院联合设立,涵盖年度十大金融政策评选(全球/中国/区域各10项)[3] - 2025版报告主题为"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由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发布[5] 2 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外部挑战 - 全球经济波动加剧,国际贸易秩序重构,美国可能将施压手段从关税扩展至货币金融领域[6] - 金融安全与监管挑战:各国监管改革(尤其美国)影响全球金融稳定,数字货币进展冲击传统体系[6] - 科技革命重塑格局:AI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全球金融体系进入技术迭代周期[6] 内部挑战 - 内需不稳:就业增收、生产经营、地方财政等多重压力并存[6] - 新旧动能转换风险:新兴产业可能过剩或投资过热,需警惕断档失速[6] - 金融风险持续: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需关注[6] 3 2024年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成就 - 金融调控体系:强化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发挥总量与结构双重功能[7] - 金融市场体系:间接/直接融资协调发展,股债市场改革深化[7] - 金融机构体系:国有大行主导重大领域,中小银行本地化,政策性机构补短板[8] - 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制度重构、科技赋能、央地协同强化效能[8] - 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引领服务结构优化[8] - 金融基础设施:软硬件协同推进,银行体系智能化改造深化[8] 4 未来金融体制改革方向 -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保持稳定金融环境[8] -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8] - 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建设监管兜底与早期纠偏制度[8] - 恪守金融本源,提升服务质效[8] -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8] 5 专家核心观点 关税战影响(王一鸣) - 美国关税战三大动机:制造业回流、缓解财政压力、重构全球贸易规则[10] - 对中国影响:外贸企业成本上升,金融市场稳定性受挑战,未来可能延伸至金融等领域施压[10][11] - 危机中的机遇:历史显示每次冲击都伴随改革转型,需聚焦经济结构性调整[11] 人民币跨境支付(王永利) - CIPS系统发展、SWIFT合作及移动支付推动人民币跨境清算[12] - 稳定币发展对货币形态产生冲击,需新技术提升效率并防控风险[12] - 法定货币数字化是重要方向,新技术将加速人民币跨境清算发展[12] 地方金融建设(李瑶) - 地方金融需聚焦五大领域:科技金融(新兴产业)、绿色金融(低碳转型)、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养老金融(银发经济)、数字金融(数字化转型)[16] - 需健全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机制,通过"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16] 6 圆桌讨论要点 - 消费领域改革:重点发展服务消费,提高价格弹性与开放领域[18] - 金融科技方向:从开放互联迈向集约共享,推动数字货币发展[18] - 科技创新支持:需全生命周期精准金融支持,建立成熟价值评估体系[18]
喜报!宁波银行蛇年借记卡荣获“制卡届奥斯卡”依兰奖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9:51
奖项荣誉 - 宁波银行蛇年生肖白金借记卡荣获2025年国际卡制造商协会(ICMA)依兰奖最佳安全支付卡评委会大奖[1] - 该奖项是对公司金融产品设计创新及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工艺融合能力的高度认可[1] 行业地位 - 国际卡制造商协会(ICMA)依兰奖被誉为制卡行业"奥斯卡" 是全球交易卡领域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奖项之一[3] - 奖项评选标准涵盖卡片设计创新性 工艺技术先进性 安全性能可靠性及行业发展推动力等维度[3] 产品设计 - 卡片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 采用剪纸手法呈现金色生肖蛇与莲花图案 结合花窗造型边框展现东方古典美学[6] - 卡面运用金色与红色经典搭配 既体现生肖蛇的尊贵祥瑞 又营造节日喜庆氛围[6] 技术工艺 - 采用领先科技与高品质材料 具备防磨损 防褪色特性 确保长期使用后仍保持如新状态[7] - 搭载先进芯片技术 有效防止信息泄露 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交易体验[7] 市场推广 - 用户可通过宁波银行网点或手机银行App搜索"蛇年卡"关键词办理该借记卡[8]
《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5》正式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19 18:24
《报告》中回顾 2024 年工作,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核心组成部分均有所成果。丁志杰表示,金融调控体系稳中求进,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支撑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增长,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守住金融安全底线;金融市场体系日趋成熟,结构更合理,债券和股票市场改 革深化,绿色债券等发行提速,科创板、创业板发展良好;金融机构体系分工协作,各类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推动长期资金入市;金融监管通过制度重构等 强化效能,监管规则完善,科技应用广泛;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 "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引领,优化结构,各领域服务不断创新;金融基础设施软硬件协同 推进,应用拓展,服务覆盖增强,全球互联互通加快。 丁志杰指出,对于未来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需从五方面推进。一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保持稳定的金融环境;二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 策传导机制;三筑牢金融稳定保障,加强监管,推动监管兜底机制与早期纠偏制度的建设,强化宏微观审慎协同,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健全中央 和地方监管责任划分;四是恪守金融本源,提升金融的服务质效;五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极目新闻记者 何佳仪 "党的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