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财净值化
icon
搜索文档
赎回费隐忧下,二永跌出价值了吗?: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国海证券· 2025-10-19 1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旨在探讨当前二永债调整是否结束、四季度债市走势及二永债隐忧,以及哪些二永债仍具性价比;认为 10 月信用利差或延续震荡修复,难复刻 4 月单边下行行情,二永相较其他信用债有一定性价比,5 年期高隐含评级品种值得关注,但机构买盘不强,新规落地前建议审慎做多 [11][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永债性价比凸显 - 9 月债市受市场风险偏好和利率上行影响调整,5 日公募销售新规征求意见引发赎回压力,二永作为重仓品种跌幅居前,5Y 及以上二永债收益率突破年内高点,中长端 AAA - 二级资本债跌幅更大,曲线走陡 [5][12] - 10 月股市回调,10Y 国债利率回落,城投债及二永债收益率下行,二永债修复明显;12 - 15 日普信债与二永债分化,普信债修复,二永下行犹豫,新规担忧仍在;5Y 各类信用资产收益率及利差处年内高位,跌幅有限,二级资本债有性价比 [5][14] 二永债关注什么 - 宏观基本面,中美博弈与偏弱基本面支撑债市,但 10 月股市反弹与新规疑虑使类利率品种收益率下行有隐忧 [20] - 供给结构上,9 月二永债赎回创新高,净融资缺口扩大,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四季度本是供给旺季,“续旧发新”下供给或不弱;原因一是降低融资成本,二是提高资本补充效率 [5][23] - 机构行为方面,二永债利差与基金、理财、券商净买量相关,当前二永流动性尚可但基金买盘不强,新规正式稿影响待察;9 月基金、券商是抛售推手,10 月 12 日当周基金转为净买入但量能不足 [27] - 理财是信用债配置主力,规模增长支撑四季度信用债,但新规及净值化影响下对二永配置属性或弱化,负债端调整或带动二级资本债重新定价;若新规赎回费高,理财及债基赎回压力或使债市调整,二永是主要调整品种 [34] - 保险是二永债重要配置力量,为匹配负债端久期多配长久期品种且左侧布局,净买量与信用利差负相关;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2026 年初全面执行,保险对二永配置力量或调整 [40] - 历史上四季度债市大概率震荡修复,10 月多横盘震荡;目前二永债成交量及换手率回升,跌幅有限,可关注利率下行中利率放大器对收益增厚效果;截至 10 月 15 日,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换手率分别达 0.81%、0.94% [47] 哪些二永债还有性价比 - 资产比价视角,除 3Y - AA + 二级资本债外,其他二永债收益率历史分位数高于同期限品种,有性价比;3Y 隐含 AAA - 及 AA + 永续债收益高于同期限中短票及二级资本债,处于年内 76%及 18%历史分位数;5 年期二级资本债及永续债收益率更高,处于年内 16%以上历史分位数;新规落地二永债或重定价,收益率及与普信债利差中枢或小幅抬升 [53] - 信用利差方面,高隐含评级二永债性价比更高,5Y 二级资本债更优;3Y 隐含 AAA - 永续债相较同期限评级二级资本债利差压缩空间大,处于年内 50%历史分位数;5Y 隐含 AAA - 永续债较普信债利差充分,信用利差 66bp,处于年内 59%历史分位数 [58]
观察丨“低波”导向下,“戴枷锁”的银行理财猛配存款
券商中国· 2025-07-31 20:14
理财资金配置趋势 - 现金及银行存款配置余额从2024年末的7.68万亿元上升至2025年6月末的8.18万亿元,占比从23.9%增至24.8% [2] - 债券配置余额从18.6万亿元降至18.33万亿元,占比从43.5%降至41.8% [3] - 权益类资产余额从0.83万亿元降至0.78万亿元,占比从2.58%降至2.38% [3] - 理财资金投资风格整体呈现保守化趋势 [4] 存款配置异常增长原因 - 近三年理财资金通过保险资管通道配置约4万亿元三年期协议存款,每年到期量约1/3 [5] - 2025年一季度末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23.3%,低于去年末和上半年末,显示协议存款大规模到期 [5] - 二季度理财资金转向配置同业存款以维持"低波"特性 [5] - 负债端客户风险偏好低、渠道"低波"导向促使理财公司配置低波动资产 [6] 行业结构性矛盾 - 新发理财产品期限持续缩短,客户风险偏好难以提升 [7] - 2024年以来监管叫停多种净值稳定技术手段,迫使理财资金回归保守资产配置 [8] - 行业面临负债端短期化与资产端流动性受限的双重压力 [7][8] 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 - 监管规定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比例不得超过15% [9] - 部分理财产品通过信托/保险资管通道投资同业存款,实际配置比例可能高达50%-70% [10] - 通道结构使得名义上不违反15%限制,但底层资产流动性风险积聚 [11][12] - 若遭遇大规模赎回,高比例流动性受限资产将面临变现困难 [13] 行业转型困境 - 资管新规实施多年后仍存在规避监管的"擦边"操作 [13] - 理财行业需打破"低波、稳健、不能亏"的固有枷锁才能实现真正净值化转型 [13]
理财净值化与信用债变局
招商证券· 2025-07-22 1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理财产品资金动向影响信用债市场,报告梳理理财规模变化和配债行为,从理财投债视角丰富信用债分析框架,指出理财规模、配债风格影响信用利差走势,债市调整需防范理财“赎回潮”风险,理财最大回撤率可作信用利差走势先行指标 [1][9] 各部分总结 理财规模呈上升趋势 - 理财规模上升,新发产品期限拉长:存款利率下行致存款搬家,推动理财规模上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达29.14万亿元;2025年6月六大行平均1年定期存款利率0.96%,理财收益率3.01%;新发产品以封闭式为主,期限拉长,2025年6月1年以上新发理财占比47%,较2024年3月升约14个百分点 [10][12] - 最小持有期型理财产品为主要扩容力量:开放式产品受青睐,2024年开放式产品规模同比增2.7万亿元,封闭式增1600亿元;最小持有期型产品成开放式首选,2024年为扩容主力;截至2025年6月末,其近1年最大回撤平均值0.18%,为开放式中最低,近1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53%,超每日开放型约70bp [16][17] 理财“不可能三角”如何影响配债风格 - 理财主要配置债券,但近年来有所减配:为稳定净值,近年理财减配债券,增配现金及银行存款;截至2025年一季度,理财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规模分别为13.68万亿元、7.27万亿元、4.20万亿元,占比分别为43.9%、23.3%、13.5%,较2022年四季度分别变动 -6.5%、5.8%和0.2% [23] - 理财主要配置信用债:截至2024年末,利率债和信用债占债券投资比例分别为5%和95%,信用债占总投资资产41%;2025年Q1理财持仓中,城投债、二永债和产业债在信用债中占比分别达35%、26%和23%;理财配置信用债久期偏短,城投债短久期下沉,二永债拉长久期,产业债选 中高等级中短久期 [33][37] - 理财增加基金委外来增厚收益:理财直接投资债券难达业绩比较基准,2025年Q2理财业绩比较基准降至2.88%,超3YAA(2)城投债收益率和7YAA+二永债收益率84 - 87bp;保险和信托通道受限,理财转向增加委外基金投资;净值管理后,债市调整理财赎回基金,修复后投资占比回升,今年一季度体现委外基金重要性提升 [39][47] - 自建估值模型受限后的买债行为变化:“自建估值模型”可平滑净值波动,但存在问题;该模型受限后,部分理财或将减持长期二永债和中低评级信用债,增持短期高评级债券 [52][53] 理财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 - 理财规模变化对信用债市场的影响:理财配债节奏与规模变化相关,影响信用利差走势,规模上升利差收窄,下降则走阔;理财规模季节性变化使信用利差变动有季节性特征,季度初规模上升叠加供给低谷,利差可能压缩,9月是配置窗口期,11月需提防利差走阔 [57][59] - 如何从理财观察信用债市场调整:债市调整需防范理财“赎回潮”风险,其发生核心是理财因净值大幅回撤被动抛券;“赎回潮”伴随破净率上升,滚动4周破净率周度环比变动超6%,发生可能性提高;理财产品最大回撤率可作信用利差走势变动先行指标,领先约7天 - 60天 [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