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场景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城市IP解锁多元消费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55
"让文化IP巧妙转化为时尚符号,既激活了城市记忆,也为时尚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泺口服装城总 经理刘学谦介绍,在刚结束的济南时装周上,济南"泉锦鲤"形象IP登上T台,通过叙事化、沉浸式的时 尚表达,推动文化资源向消费市场有效转化,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一位头戴蓝紫簪花,身着古风服饰的少女展眼舒眉,现身大明湖景区西北角……9月14日,以"夏雨 荷"文化IP为核心打造的沉浸式文创空间——雨荷馆正式亮相明湖西岸。 "雨荷馆内每一处空间都围绕雨荷的意境展开,既传递古典韵味,又展示现代审美,让每一位走进这里 的市民游客都能感受到'湖光与人文共美,传统与时代同新'的魅力。"济南泉润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经营 管理部副部长牛晓霞介绍,雨荷馆进一步拓展了互动体验功能,将文化创意与清雅湖景融为一体,主打 四季济南系列与湖畔雨荷系列产品。 "很受年轻人的喜爱,让济南夜游打卡有了新地标。"牛晓霞称,雨荷馆开放首日,大明湖景区暑期客流 显著增长,单日最高客流超11万人次,远超平常日均的8万人次,带动了景区及其周边消费。 正是这次城市IP与服装周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区域消费热潮。"泺口服装城联动场内4600余家商户,推 出大规模折扣促销 ...
旅游中的一些消费感悟
虎嗅· 2025-08-11 22:38
旅游消费与本地消费差异 - 游客消费场景与本地居民消费场景存在显著差异 价格差距可达数倍 如新加坡景区超市一瓶水价格折合人民币十几至二十元 而居民区连锁超市同样饮料价格可能只有1/3 [4] - 旅游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消费场景分割现象 如马尔代夫区分居民岛和旅游岛 消费价格天壤之别 墨西哥坎昆酒店工作人员完全消费不起其工作场所的任何项目 [5][6] - 欧洲旅游城市存在类似价差 游客区一罐冰可乐售价3-5欧元 而本地消费场景中1.5升家庭装可乐仅售1欧元左右 2升气泡水仅0.28欧元 [8] 中国从业者出海竞争优势 - 中国从业者在海外市场凭借竞争经验优势容易风生水起 如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沿海餐厅、酒店超市、礼品店几乎全被中国老板占据 本地人因卷不过中国人而逐步出局 [24][25] - 新加坡餐饮市场近年出现明显内卷 中国餐饮品牌如蜜雪冰城、海底捞进入后带动行业竞争加剧 十年老店价格涨幅仅10%-20% 远低于同期通胀水平 [34] - 中国成熟商业模式在海外存在落地机会 如外卖占比极高的"仅厨房"模式 需满足人群聚集度高和人力成本可控两个关键条件 [37][38][39] 消费体验与行业竞争关系 - 消费者优质体验背后是从业者的极致内卷 中国因行业竞争激烈形成消费性价比高、体验好的环境 而欧洲部分地区因竞争不足出现超市早早歇业、水果烂掉无人管的现象 [18][19][22] - 海外服务态度差异源于竞争环境 非歧视性因素 国内消费者习惯被高度尊重 而海外从业者因竞争不充分无需无条件迎合客户 [28][29] - 互联网产品体验差距反映人才储备差异 中美之外大部分国家缺乏合格产品经理 用户习惯较低标准服务 [30] 市场选择与投资机会 - 同样付出在不同市场回报差异显著 如中国学生换赛道后保底结果可能优于国内卷到底的最佳结果 [32][33] - 新兴市场存在意外增长机会 如巴西市场曾因网红自发宣传在无前期准备情况下突然出现显著用户增长 [36] - 观察本地人消费场景可发现真实价格水平 如日本大型商场地下生鲜超市提供临期打折及加工服务 是典型本地消费场景 [17]
“路易号”亮相两周以后:与普通人建立情感共鸣,才可持续
新浪财经· 2025-07-11 15:40
核心观点 - LV全球第三座以硬箱为灵感、唯一采用巨轮造型的艺术地标"路易号"在南京西路商圈揭幕,创造全新消费场景并引发打卡热潮 [2] - "路易号"融合展览、美食、零售为一体,限流措施导致7月全部预约名额首日即满,大部分游客无法体验内部场景 [5] - 开幕首周客流量达平时3倍,带动周边商业体销售额增长20%-30%,但一周后热度明显消退 [10][12] - 静安区启动"静安乐购之旅"活动,联动14家商场推出"船票"经济,试图延长消费场景生命周期 [13] 消费场景理论 - 消费场景被定义为"舒适物的集合"和"生活方式的容器",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多重意义 [3][4] - 场景理论强调文化消费实践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涵盖街区、商业中心等空间形态 [4] - "路易号"作为奢侈品品牌打造的景观型消费场景,与武康大楼代表的生活方式型场景形成对比 [15] 客流与消费数据 - 6月28日客流高峰达17万人次,周边日均客流超8万人次 [10] - 运动品牌店客流增长1.5倍(工作日200-300人增至450人,周末700-800人增至1050-1200人) [10] - 杂货店客流翻倍(工作日2000人增至4000人,周末3000人增至6000人),营业额提升20% [10] - 餐饮业态表现突出,果汁店营业额增长30% [10] 运营模式分析 - "路易号"采用预约制而非消费门槛,品牌方承担全部成本 [9] - 配套艺术项目"邂逅瀚海"将商场空间改造为海洋主题,扩展消费场景外延 [7] - 专家建议需与普通人建立情感共鸣,否则难以实现长期价值 [15] 行业趋势 - "十四五"规划首次将"营造现代时尚消费场景"写入中央文件 [3] - 网红地标需通过空间叙事力(如街区文化支撑)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15] - 短期景观型项目面临可持续性挑战,需配套政策与商业资源联动 [13][15]
消费困局的“盲点”?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服务消费行业、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住宿行业、体育投资领域、文化产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消费表现偏弱原因**:中国消费表现偏弱不能完全归因于收入下滑,人均商品消费在潜在趋势线附近,人均服务消费比潜在趋势少约 2000 元,全国每年有两三万亿服务消费差值,可选品消费未受显著影响,更多是居民工作时间增加致闲暇时间减少和服务场景不足影响服务消费[1][2] - **工作时间影响消费行为**:中国是近年工作时间上升的少数国家之一,2018 年居民每天平均消费时间 80 分钟降至目前 40 分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工时上升,工资与消费时间错配,影响消费者行为[1][3][4] - **假期数量影响经济**:中国每年法定节假日 13 天加 5 天年休假共 18 天,日本、韩国年假约 30 天且员工敢休,中国员工不敢休年假压抑休闲需求,影响假期经济[5] - **未来改善消费者行为因素**:2025 下半年到 2026 年,弹性休假试点、00 后劳动力入职、关税调整使出口行业不过度竞争,有望改善消费者行为[6] - **就业结构调整缓解内卷**: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一半,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失业人口,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有招聘需求且工资增速高,引导人口从制造业向生活性服务业转移可缓解内卷[7] - **未来服务消费趋势**:长期居民消费偏好从商品转向服务,城镇化率达 70%服务消费加速提升,中国城镇化率接近此水平,未来十年服务消费人口(30 - 44 岁和 55 岁以上人群)增加[8] - **服务业投资现状及前景**:生活性服务业投资不足,与需求有 1 万亿 GDP 占比缺口,2025 年政策优化修复企业家信心,投资增速达 8 年最高,住宿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9] - **政策对服务业投资影响**:2025 年政策倾斜服务业投资,两会报告明确加大投入,4 月以来财政支出拨给科教文卫领域,央行推出 5000 亿再贷款政策,发改委计划出台准财政工具[10] - **服务业供给与需求关系**:当前生活性服务业盈利改善但投资低迷,2025 年政策优化和民间信心修复后供给小于需求,增加供给可获利,如住宿行业投资增速高[11][12] - **服务类基建促进消费**:服务类基建归入服务业投资,修建体育馆等设施促居民娱乐文化活动,符合基建政策从企业导向转向以人为本方向[13] - **新基建投资不同**:传统基建收益率低,新基建包括科技基建和消费基建,服务未来消费趋势,归入服务业投资[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服务场景适老化改造**:除医疗投资外,家庭安装家用电梯,日本和韩国老龄化后服务业投资上升包括家装改造,未来需增加休息驿站等设施[15] - **体育投资领域问题**:中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 3 平方米,日本达 20 平方米,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可调整土地用途建设体育场馆等[16] - **文化产业挑战**:每周电影上映量比之前减少 95%,疫情致电影院和影视制作公司倒闭,增加供给可激发消费欲望推动服务业发展[17] - **服务业投资重要性**:增加服务业供给可解决有效供给不足问题,释放潜在消费需求,长期居民消费时间会改善,未来消费表现可能优于收入恢复情况[18]
新消费研究之一:生活方式重塑消费场景,新消费方兴未艾
国信证券· 2025-06-20 11: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构建“生活方式 - 消费场景 - 产品定义”研究框架,指出生活方式受宏观因素影响塑造消费场景、催生新业态,消费场景重新定义产品生命周期,带来资本市场估值分化 [1] - 中国消费史各阶段消费特征与当时生活方式深度关联,当前数字化等生活方式推动消费呈现“产品场景化”和“行业生态化”趋势,传统研究范式需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1] - 中国消费品企业具备成为国际品牌的基础,看好中国消费品牌出海 [2] - 未来技术进步将改变生活方式,高层次需求权重有望提升,建议沿数字经济等七条主线挖掘新消费机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科技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驱动消费新业态发展,国家重视培育新型消费,需从更高维度研究消费变革,以消费为中心的公司将享受时代红利,未来更多资本将进入中国消费品行业 [15] 研究框架:新消费诞生于新的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是消费基础,通过价值观、经济、社会、文化传统和技术应用等机制影响居民消费行为 [17] - 新消费诞生于新生活方式,当代中国消费市场新趋势是适应新生活方式的结果,催生出新消费业态 [18] - 新消费研究范式更注重人及生活方式,传统范式从品类出发,当代社会产品被场景定义、行业被生态覆盖,企业经营思路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18] - 消费呈现产品被场景替代、行业被生态覆盖两大趋势 [22] 历史视角:生活方式与消费形态的迭代与共生 第一阶段:生存型消费时期(1949 - 1978) - 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基础薄弱,实行计划经济,发展重工业,农村人口占比高,城镇化进展缓慢 [24] - 生活方式:居住条件简陋,工作以农业集体化为主,休闲局限于集体活动,购物凭票且种类有限,价值观崇尚集体主义 [37] - 消费特征:商品受供给约束,凭票分配,集中于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稀缺,服务消费占比低 [32] 第二阶段:小康型消费时期(1979 - 2000) - 社会背景: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显著,约 3.1 亿人脱贫 [33] - 生活方式:居住方面住房商品化改革,工作职业选择增加,休闲方式增多,购物方式多元化,价值观转向个人奋斗 [38] - 消费特征: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服务性消费占比提升,零售业态兴起 [40] 第三阶段:发展型消费时期(2001 - 2015) - 社会背景: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深化,经济高速发展,加入 WTO 后国际资本和技术参与生产,中产阶级壮大,互联网普及 [50] - 生活方式:居住条件改善,饮食结构优化,工作选择丰富,购物转向线上,社交虚拟社交普及,休闲娱乐方式多样,价值观物质与精神并重 [55] - 消费特征:消费升级,高附加值耐用品和快消品品牌化消费增长,服务消费崛起,旅游和餐饮消费快速增长,线上购物成为趋势 [58] 第四阶段:品质型消费时期(2016 - 2024) - 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8] - 生活方式:居住追求舒适环保,饮食注重健康,工作时长增加,远程办公普及,购物移动支付和直播购物流行,社交和娱乐方式多元化,理财观念复杂个性化,价值观健康悦己 [73] - 消费特征:消费从量向质提升,升级类商品需求释放,服务消费需求多元化,新零售业态创新 [74] 海外经验:需求升维是共性特征,具体表达形式各异 美国:消费潮流具备较强的时代特色,先进的生活方式向全球输出 - 美国消费市场长期繁荣,个人消费支出是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原因包括人口基数、收入、福利、金融、文化和技术创新等 [87] - 美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变迁催生新消费需求,商品消费从汽车家电到电子产品再到健康产品,服务消费从文娱到休闲再到互联网服务,零售业态从百货到仓储会员店再到电商 [95] - 美国消费品牌成功出海是美式生活方式传播的结果,如快餐文化和咖啡馆文化 [106] 日本:经济疲软强化性价比消费,健康化、便捷化趋势延续 - “失去的三十年”中,消费者强化“性价比”消费习惯,商品消费理性注重实用,服务消费精神娱乐需求增加,零售业态折扣零售发展 [107] - 长期来看,日本消费呈现健康化、便捷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孕育银发经济 [117] 未来展望:三大主力人群,七条新消费脉络 主力消费群体:Z 世代、银发族、中产阶级 - **Z 世代**:出生于 1995 - 2009 年,人口约 2.33 亿,占比 16.5%,高度依赖互联网,有情绪价值、悦己、时间效率和个性表达等新消费需求 [138] - **银发族**:60 岁及以上,2024 年人口 3.1 亿,占比 22%,“有钱有闲”,健康意识强,追求精神满足,消费能力强,互联网融入生活 [145] - **中产阶级**:中国社会科学院 GSS 调查显示占比约 36%,面临现实压力,支出趋于谨慎,有“花钱买时间”和理性平替消费需求 [2] 新消费的脉络:科技驱动与需求升维 - 建议沿数字经济、悦己消费、情绪价值消费、大健康经济、便利经济、平替经济、价值观消费七条主线挖掘新消费机会 [3] 投资建议 - 推荐卫龙美味、盐津铺子、东鹏饮料、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海天味业等 [4]
食品饮料周报(25年第23周):白酒淡季需求延续压力,啤酒、饮料进入需求旺季
国信证券· 2025-06-10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淡季需求延续压力,高端白酒价格略有下降,大众品旺季催化渐显,啤酒、饮料进入需求旺季 [1][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观点 白酒 - 本周酒企工作更新,天猫数据显示 5 月 13 日 - 26 日 618 第一阶段,淘系酒类核心品牌同比 +72%,国产白酒双位数增长,驱动酒企布局线上渠道 [11] - 贵州茅台截至 5 月累计回购股份 331.1 万股,占总股本 0.26%,支付 51 亿元,在大阪世博会发布新品并在“i 茅台”销售 [2][11] - 泸州老窖 6 月 27 日召开股东大会,2025 年规划突出三大重点,围绕三大任务保持市场良性 [2][11] - 迎驾贡酒 2025Q1 业绩下滑因经济增速、消费需求及主动控量稳价,计划分阶段发展并精细化运营 [2][11] - 本周高端白酒批价延续压力,茅五泸均下跌,预计 6 月价格延续压力 [12] - 本周白酒指数下跌 0.9%,短期基本面延续压力,后续估值有修复空间,酒企短期去库存、促动销,中长期培育消费者和场景 [13] - 个股推荐把握三条投资主线,关注抗风险龙头、数字化正反馈企业、基地市场有份额提升逻辑企业及渠道风险释放企业 [2][13] 大众品 - 啤酒即将进入旺季动销检验阶段,有望在低基数上实现良好销量,建议配置优质龙头,关注估值回落机会 [14][15] - 零食龙头引领产业链提效,行业分化,推荐有新品、新渠道突破个股,如卫龙美味、盐津铺子 [15] - 调味品基础龙头有韧性,复合调味品有弹性,关注复调估值修复,推荐颐海国际、海天味业 [16] - 速冻食品淡季需求平稳,头部企业研发 B 端定制化和 C 端小容量化新品,关注安井食品、千味央厨 [17] - 乳制品潜在政策催化,需求复苏,供给出清,布局 2025 年供需改善弹性,推荐龙头乳企 [18] - 饮料迎来旺季检验,龙头目标积极,景气延续,推荐东鹏饮料,关注包装水、茶饮龙头 [19] 周度重点数据跟踪 行情回顾 - 本周(2025 年 6 月 2 日至 6 日)食品饮料板块下跌 0.65%,跑输上证指数 1.78pct [1][20] 白酒 - 本周飞天茅台批价延续下跌,普五略有下降,国窖下跌 [33] 大众品 - 棕榈油、猪肉、毛鸭、鸭苗、PET 下降,瓦楞纸、肉鸭上升,其余原材料不变 [44] 本周重要事件 - 多家公司有股份回购、质押、转让、减持等事件,如双塔食品控股股东股份解质再质押,华统股份参与投资合伙企业等 [64] 下周大事提醒 - 多家公司有股东大会、分红、业绩发布会等安排,如佳禾食品 6 月 9 日召开股东大会 [66]
靠“场景”杀到品类第一,伊藤园、多力多滋、龟甲万如何找到增长突破口?
搜狐财经· 2025-05-15 08:35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美团、淘宝三大平台通过低价补贴策略(如京东3.9元库迪咖啡、美团15-10优惠券、淘宝免费奶茶)争夺消费者30分钟生活半径的即时零售市场[1] - 竞争核心在于抢占用户心智,推动"万物皆可外卖"成为高确定性生活方式[4] 即时零售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影响 - 即时零售激活"场景消费"(如深夜看球、聚会伴手礼),取代传统"需求预演"模式(周末囤货),使场景化商品力成为终端竞争要素[7] - 2024年大暑期间饿了么冰杯订单量同比上涨350%,欧洲杯期间夜间冰杯外卖量增长10倍[4] - 69%消费者通过即时零售平台购买礼品,替代传统超市采购[4] 食品品牌创新方向 - 消费场景成为核心变量,需聚焦24小时细分场景切片(如家庭烹饪、健康补水、电竞零食)[2][7] - 品牌需构建"产品创新+信任场景"双能力:龟甲万通过微波炉调味料解决效率与品质平衡问题(日本90%人群希望减少烹饪时间)[12][14] - 伊藤园大麦茶拓展全年龄段无咖啡因需求,日本市场规模10年增长3.5倍至1100亿日元[18][20] - 多力多滋开发静音薯片APP解决电竞场景噪音痛点(46%英国玩家厌恶咀嚼声)[22][23] 潜力消费场景案例 - 家庭小型化趋势:中国独居人口2030年达1.5-2亿,催生一人食、便捷烹饪需求(春节预制菜销量增3倍)[17] - 健康饮品升级:中国无糖茶市场份额从2022年17.62%升至2024年31.65%[20][21] - 电竞场景创新:全球80%玩家习惯游戏时饮食,36%中国玩家选择功能饮料[22] 行业趋势总结 - 即时零售推动食饮行业竞争维度从品类转向场景,场景承载产品信任价值与用户连接转化[28] - Foodaily提出2025年十大消费场景框架,覆盖生活基本面、情绪、健康、社交四大维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