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复苏

搜索文档
拟10派13.1元!A股又现大手笔分红;多家公司,上半年净利大增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07:23
工业利润与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收窄 [1]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 [1] 政策动态与产业开放 - 工信部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支持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提供广域物联网连接服务 [1] - 商务部将于下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1] - 上海市推进城中村改造,优先纳入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区域 [2] - 吉林省自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3] 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宏和科技上半年营收5.5亿元(同比+35%),净利润8737.51万元(同比+10587.74%),因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价格上涨及新产品批量交付 [4] - 深深房A上半年营收6.37亿元(同比+374.85%),净利润1.03亿元(同比+1732.32%) [4] - 华西证券上半年营收20.73亿元(同比+46.72%),净利润5.12亿元(同比+1195.02%),拟每10股派现0.40元 [5] - 盛天网络上半年营收6.33亿元(同比+17.23%),净利润5230.43万元(同比+1186.02%) [5] - 迈瑞医疗上半年营收167.43亿元(同比-18.45%),净利润50.69亿元(同比-32.96%),拟每10股派现13.10元 [5] - 宝钢股份上半年营收1513.72亿元(同比-7.28%),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7.36%),拟每股派现0.12元 [5] 企业战略投资与并购 - 华域汽车拟以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首次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6] - 得邦照明拟通过受让股份及增资取得浙江嘉利不少于51%股份,切入汽车灯具制造领域 [6] - 广合科技拟投资26亿元建设云擎智造基地项目,扩大高端印制电路板产能 [7] - 宏景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5亿元用于智能算力集群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7] - 中国广核拟以93.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7] - 永吉股份终止收购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权 [6] 行业研究观点 - 无人机技术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低空经济与科技兴农结合存在投资机会 [8] - 白酒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今年三季度,后续复苏趋势明确 [8]
又在刺激消费,白酒能吃到这波政策红利吗?
搜狐财经· 2025-08-27 16:10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为刺激消费,纷纷发放消费券。从湖北"惠购湖北"的零售餐饮补贴落地,到成都世运会期间与赛事门票绑定的餐饮福利,再到海南"购 在海南"消费券进入核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20个省份在7、8 月间陆续推出了消费刺激政策。 这些承载着提振市场期望的消费券,面额或许不大,却串联起人们的日常聚餐、家庭宴请,甚至是旅途中的一餐一酌。白酒,作为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老 伙计",早已深深嵌入这些消费场景里。朋友小聚时的助兴,中秋家宴上的团圆,都离不白酒的身影。当消费券与这些场景相遇,不少在行业寒冬中坚挺的 白酒从业者在期待:这波政策暖意,能否激活白酒消费的潜力?能否为正处于库存调整期的白酒行业,带来一丝曙光? 作者︱懂酒哥 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发放消费券的热潮。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内陆地区,消费券的发放范围不断扩大。在发放规 模上,有的城市单次发放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同时,发放频率也在增加,部分城市采取分阶段、分批次的方式投放消费券,以保持对消费市场 的持续刺激。发放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既有传统的线下实体门店消费券,也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线上电商平台消费券;既有针对特 ...
酒鬼酒连续涨停,机构大幅买入!白酒大涨背后:行业复苏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9:21
白酒板块股价表现 - 酒鬼酒连续两日涨停,本周涨幅达25.36%,收盘价63.47元创年内新高 [1] - 港股珍酒李渡实现8连阳,短期累计涨幅达40% [1] - 舍得酒业、伊力特、金种子酒单日涨幅均超5% [1] - 8月19日至20日酒鬼酒成交量6550万股,成交金额38.81亿元 [2] - 8月20日酒鬼酒成交量3379.94万股,成交金额20.8亿元 [3] 机构交易动态 - 8月19-20日三家机构净买入酒鬼酒金额均超5000万元 [1] - 8月20日三家机构合计净买入酒鬼酒1.66亿元 [2] - 深股通专用席位8月20日净卖出酒鬼酒不足2000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金额:6769.29万元、5964.35万元、5249.85万元、4808.25万元 [2] - 8月20日机构专用席位买入金额:6104.88万元、5964.35万元、4489.38万元 [4] 行业观点分歧 - 私募观点认为白酒大涨属补涨行情,源于资金高低切换,行业业绩仍处下滑趋势 [4] - 方正证券认为白酒行业迎"政策+基本面+估值"三重驱动 [5] - 华创证券副总裁董广阳认为白酒行业处于周期尾部,下半年至明年初将现长期拐点 [6]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利好:国常会强调激发消费潜力,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5] - 基本面改善:宴席与礼品场景消费持续复苏,中秋国庆备货旺季将至 [5] - 估值优势:白酒近1年/2年/5年市盈率分位数分别为21.81%/10.93%/4.37% [6] 公司层面动态 - 珍酒李渡大涨源于吴向东的战略营销 [1] - 酒鬼酒成为本轮反弹绝对龙头 [1] - 部分机构进行短线博弈,逢高减仓 [1]
山西汾酒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白酒行业 - 公司:山西汾酒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山西汾酒通过优化行业模式(如五码合一、空盘分离、终端建设)适应市场变化,释放品牌势能[2] - 学习五粮液OEM模式(2008年)和2017年邱董事长推动的权责利统一改革,激发企业活力[2][6] - 营销推广围绕青花瓷系列、国堂系列、老白粉系列,渠道从大仓联合开发转向扁平化[9] - 引入华润混改、员工持股计划、整体上市,推进市场化转型[12] **2 行业基本面与展望** - 二季度是白酒行业基本面最差时段,但7-10月动销将逐步改善(消费场景放宽、情绪改善)[7] - 行业下行期,汾酒仍为首选标的,估值空间大且有望享受成长性溢价[7][8] - 2023年下半年渠道势能强劲,品牌形象处于上升态势[3] **3 产品与产能策略** - 产品矩阵:波芬(低端)、腰部(老白汾、巴拿马)、青花系列(高端)[18][33] - 产能建设:三个项目(2030技改、白义酒厂、本兴酒厂)预计新增原酒8.1万吨、成品酒10万吨,提升总产能50%以上[32] - 强腰部战略:2023年重点推进巴拿马系列(原老白汾金奖系列)[30] **4 区域市场策略** - 全国化路径:巩固山西→拓展环山西(清香型优势市场)→长江以南新兴市场[17] - 山西省内:通过青花20/25提升消费档次,市占率第一[35] - 京津冀:市占率6.1%,北京侧重高端,天津中端,河北自然放量[38] - 鲁渝板块(山东、河南):市占率5.1%,山东借力大商,河南扁平化[39] - 陕蒙板块:市占率6.3%(内蒙古超10%)[40] - 新兴市场(江浙沪皖、粤闽琼):目标市占率4.5%[43] **5 历史转折与改革** - 2008年:从生产转向营销,收回条码、缩减OEM,推出老白汾/青花瓷系列[6] - 2017年:签订责任书,权力下放(选聘权、考核权),奖惩机制明确(完成目标奖励数千万)[10][11] - 市场化转型:前端营销跑得快,但后端产能建设滞后[13] **6 挑战与应对** - 行业挑战:高端化放缓、名酒价格下压(如茅台1935降价至650元)[48] - 应对措施:控盘分利、数字化管理稳定价格(青花20批价稳定在365-375元)[53] - 政商务需求减少:转向流通端掌控,强化终端建设[24] **7 财务与增长目标** - 中长期目标:500亿营收(最快2027年,最晚2029年)[44][50] - 产品增量:波芬(81亿→120亿)、老白汾(50-55亿)、青花20(150亿→200亿)[46] **其他重要细节** - **河南市场**:2013年引入博汾(低价单品),2014年正增长,2015年双位数增长[26] - **河北市场**:清香型基础好,自然放量[36] - **国企改革难点**:利益关系复杂,考核压力可能导致管理变形[15] - **汾酒城项目**:延迟至2018年落地,导致基酒储备滞后[23] **总结** 山西汾酒通过**市场化改革**(混改、员工激励)、**产品矩阵优化**(低端到高端全覆盖)、**区域深耕**(山西→环山西→全国)及**产能扩张**,在行业下行期保持竞争力。短期受行业周期影响,但中长期成长性明确,目标500亿营收。核心风险为高端化竞争与产能落地节奏。
上半年净利润续亏!*ST岩石深陷诉讼,退市风险激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9:46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0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减亏3 07%~35 38%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3000万~4500万元,同比减亏42 60%~61 73% [3] 亏损原因 - 白酒行业复苏未达预期,政策影响导致行业承压,消费动能不足引发终端动销放缓和产品价格倒挂 [5] - 行业处于去库存周期,中小品牌酒企受优势产区、企业、品牌挤压 [5] - 公司资金承压导致返利返货无法兑现,市场投放减少,叠加实际控制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控股股东股票被冻结等事件影响经销商关系 [5] - 2025年上半年收到银行及供应商诉讼,逾期利息等费用增加影响损益 [5] 退市风险 - 若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6] 诉讼情况 - 涉及服务合同纠纷诉讼,被要求支付2575万元(含品牌推广费1000万元、物料制作成本50万元、违约金1500万元及律师费25万元) [8] - 另一起诉讼被判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需清偿借款本金1767万元、利息16万元、逾期利息688 43元及律师费3万元 [8] 行业环境 - 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受挤压 [5] - 行业普遍存在价格倒挂和去库存压力 [5] 公司现状 - 面临行业挤压、信用崩塌、治理失效等多重风险共振 [9] - 若年内无法实现债务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退市风险极高 [9]
“禁酒令”升级!白酒还行不行?
搜狐财经· 2025-05-20 03:09
白酒板块震荡 - 5月19日A股白酒板块整体下跌,贵州茅台股价下跌2.18%至1578.98元/股,总市值跌破2万亿元 [3] - 多只白酒股跟随下跌:迎驾贡酒(-2.73%)、泸州老窖(-2.62%)、山西汾酒(-2.39%)、今世缘(-2.06%)、五粮液(-1.36%)等 [4][5] - 白酒板块指数下跌0.42%至3598.00点 [4] 政策影响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 [5] -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取消传统晚宴改为自助餐,未提供茅台酒,改用蓝莓复合果汁(售价210元/10瓶) [6][8] - 2023年股东大会每桌配2瓶飞天茅台并赠送股东茅台酒,2024年形式大幅简化 [8] 行业业绩放缓 - 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放缓,2023年半数酒企保持两位数营收增长,7家增速超20%,2024年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已属优秀 [8] - 2025年一季度6家酒企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 [8] - 2024年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贵州茅台(268.47亿/+11.56%)、五粮液(148.60亿/+5.80%)、洋河股份(36.37亿/-39.93%)、金种子酒(-0.39亿/-320.62%) [9] 禁酒令历史影响 - 2023年人保财险发布"禁酒令"后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超1300亿元 [15] - 2012年"八项规定"后茅台股价13个月跌68%,飞天茅台价格从2300元/瓶跌至850元/瓶 [16] - 茅台公务消费占比从30%以上降至不足1%,完成向大众消费转型 [16] 行业现状 - 2024年春季糖酒会人气明显下降,核心酒店展位价格从27万降至3万 [17] - 2024年超20家酒企发生近80项高层人事变动 [19]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渠道供需失衡、产业结构矛盾等问题 [19] 复苏路径 - 白酒销量与经济回暖正相关,2016年复苏与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相关 [23] - 2023年末19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485亿元,2024年三季度增至1527亿元,年底达1678.63亿元(同比+13%) [24] - 白酒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仅约3%,远低于帝亚吉欧30%的全球市场份额,出海是重要发展方向 [25][26]
白酒|酒过三巡,芳香依旧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3 08:24
文章核心观点 - 白酒行业处于过去三十年以来第三轮大周期的筑底阶段,短期内基本面承压,但投资端情绪回暖,资本市场表现将先于产业表现迎来向上周期,头部名酒企业会有更好表现,建议在行业底部区间增加优质资产配置 [1][7] 溯历史 - 白酒板块超额收益核心源于业绩长期可持续增长,行业和经济周期底部反弹时股价并非均有超额收益,但经济改善传导至行业景气上行阶段会出现显著超额收益 [2] - 白酒行业底部向上阶段,价格、动销、库存是先验或同步指标,报表业绩是滞后指标 [2] - 过去白酒周期从底部复苏到景气高点,经济复苏按“商务活动复苏→企业利润提升→居民收入提升→大众消费需求提升”顺序,高端酒→次高端酒→区域酒→全国化的次高端酒依次承接需求复苏和扩容红利 [2] 观现状 - 综合报表业绩、名酒批价、库存动销三个维度,当前白酒基本面已开始筑底 [3] - 报表业绩方面,2024Q2开始失速,预计2025全年增速承压,下半年在低基数下有所好转 [3] - 名酒价格调整幅度和时间接近上轮周期底部,下行空间有限,短期内难见酒价明显向上,需等待旺季超预期表现 [3] - 2025年春节白酒整体动销下滑幅度环比收窄,行业整体库存水平下降,部分酒企已开始去库存 [3] - 当前白酒板块估值已落在历史较低区间,分别位于最近1/3/5/10/上市以来的25%/8%/5%/5%/14%分位 [3] 展未来 - 国内人均饮酒量未来有望保持在年人均5 - 7L范围内,产业结构转型不影响白酒商务消费长期需求,经济复苏、终端需求改善后白酒行业将迎来新向上周期 [4] - 以消费者培育为根基、品牌力持续提升的头部名酒企业会有更好表现,看好高端酒和头部区域酒 [5] - 高端化是白酒行业长期明确趋势,高端酒企业品牌力强,穿越周期确定性高,最先受益商务活动恢复,是行业复苏先锋 [5] - 区域酒头部企业品牌力显著提升,本轮调整期各价格带未明显崩塌,各种消费场景复苏均有望率先受益,省内有持续发展空间、省外扩张潜力大 [5] 投资策略 - 白酒行业处于筑底阶段,短期内基本面承压,但2024年四季度以来宏观政策和市场预期转向,2025年提振消费居经济工作首位,经济复苏和需求改善后行业将迎来向上周期,头部名酒企业表现更好,产业分化更极致,建议在底部区间增加优质资产配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