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去库存
icon
搜索文档
需求展望偏弱 下半年钢价承压
经测算,1月—5月份我国粗钢表观需求量(消费+出口)为42888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4%,降幅较去年全 年扩大0.2个百分点。 在粗钢消费方面,1月—5月份我国粗钢消费量为37260万吨,累计同比减少3.6%,拉动粗钢需求减少3.2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粗钢消费累计同比减少12.7%;非房地产粗钢消费累计同比减少1.1%。 在粗钢出口方面,1月—5月份我国粗钢出口562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5.7%,拉动粗钢需求增长1.7个百 分点。 商品房去库存尚需推进 房地产粗钢消费或维持负增长 1月—5月份我国房地产去库存形势朝乐观方向发展。其中,商品房销售下降有趋稳迹象,销售面积累计 同比减少2.9%,降幅较去年收窄10个百分点;库存增长速度持续放缓,5月底待售面积同比增长4.2%, 增速较去年底收窄6.4个百分点。 但是,住宅库销比自2024年9月份以来持续稳定在21个月以上的相对高位,未有明显下降。若按照当前 的去库存强度,那么年底住宅库销比将降至19.5个月,仍高于18个月的楼市库存周期警戒线。这与上一 轮房地产去库存(2016年)库销比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2016年住宅库销比从年初的27.7个月持续下降 ...
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完成81宗并购,资产管理公司大步入场纾困
贝壳财经· 2025-07-21 21:53
行业并购交易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完成81笔并购交易,较2024年同期增加2笔 [1] - 60笔交易披露金额,总交易规模约291亿元,同比下降58% [1] - 6月单月完成19笔交易,环比增加9笔,14笔披露金额总规模达106亿元,环比增长334.4% [5] 交易结构与典型案例 - 6月并购交易标的包括地产开发和商办类项目 [5] - 中国金茂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21.3689亿元收购上海洮茂49%股权 [5] - 保利置业以8.5亿元竞得上海苏河湾北部房地产开发公司51%股权 [5] 头部房企战略调整 - 华润置地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挂牌处置多处资产,同时权益拿地金额626亿元 [5] - 华润置地99%拿地金额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成都等核心一二线城市 [5] 金融机构与AMC参与情况 - 信达资产等成立200亿元房地产存量纾困盘活基金 [7] - 长城资产参与金科股份债务重组及保交楼项目,投入26.28亿元 [7] - 中信金融资产40亿元参与上海董家渡旧改项目 [7] - 中国人寿与太古地产40亿元合作北京颐堤港二期项目 [7] 地方专项债与去库存 - 浙江、四川两地运用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项目,合计金额21.9亿元 [8] - 专项债券资金主要投向地方国企项目,规模有限但提供去库存新路径 [8]
上半年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增长,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4个月减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3:20
房地产销售情况 - 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3.5%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 较去年全年收窄9.4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 下降5.5%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 比去年全年收窄11.6个百分点 [1] - 市场交易量有所改善 商品房销售降幅同比收窄 二手房交易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1] 房价变动 - 6月1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 较5月增加1个 上海和长沙环比上涨0.4% 涨幅最大 [1] - 6月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4%、3.0%和4.6% 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0.3、0.5和0.3个百分点 [2] - 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8%和6.7% 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0.3和0.2个百分点 [2] 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 -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6.2% 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6.4个百分点 比去年全年收窄10.8个百分点 [2] - 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 而去年国内贷款下降6%左右 [2] 库存情况 - 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6948万平方米 比5月末减少479万平方米 连续4个月减少 [2] 政策影响 - 上海和长沙新房价格涨幅领涨 说明系列购房政策有效 [1] - 7月以来核心城市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 包括提高贷款额度、优化提取、延长还款期限等 [3] - 宏观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明显 但房地产筑底仍需过程 [2]
2025上半年中国房地产总结与展望(全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13 09:36
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持续调控下逐步向稳定健康发展 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进入稳市场新阶段 部署城市更新、高品质转型和库存优化三大核心任务 [3] - 4月份两部门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 降成本、扩需求、稳预期三管齐下稳需求 地方层面专项债回购土地公告发布频次明显提升 多地出台促消费政策并放开行政管控 [3] - 预计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力稳市场 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储政策全面落实将改善行业库存压力 加快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 [3] 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 前5月出口总额增长超过7% [5] - 房地产销售基本平稳 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保持稳定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待售面积连续三个月减少 [5] - 2025年土地交易量持续低位 拟收储宅地快速推进 预计推动行业去库存超过3.5亿平方米 [5] 土地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延续缩量提质趋势 成交规模同比下降8% 但各能级平均楼板价均上涨 溢价率大幅回升 [7] - 重点城市屡屡拍出优质高溢价高总价地块 企业投资延续回暖之势 土地市场各项成交指标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7] - 下半年地方政府将加强落实"控量提质" 与土地收储全面推进形成促进库存下降的两大抓手 央国企仍将是土地市场主力 [7] 楼市表现 - 2025年二季度新房供求环比持增同比回落 上半年供给约束显著 成交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高得房率新规住宅维持市场热度 [9] - 二手房增长动能明显放缓 学区置业热潮已过 优质新盘入市分流改善客群 [9] - 预计下半年新房成交绝对量三季度环比回落 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 四季度跌幅扩大 全年呈弱复苏走势 [9] 产品发展 - 2025年上半年行业聚焦"好房子"建设 《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 标志着住宅产品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1] - 新规产品大量涌入市场 高赠送率引发新旧产品矛盾 广州、成都等城市已率先对新规产品实施更严格监管 [11] - 住宅产品发展形成清晰低碳化路径 将持续在绿色低碳方面全方位发展 [11] 房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房企整体业绩止跌回稳 1-5月百强房企中45%企业累计业绩同比增长 其中20家同比增幅大于30% [13] - 购房者信心和预期仍在修复过程中 叠加房企库存压力持续增长 企业销售仍面临严峻挑战 [13] 融资环境 - 2025年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达1844亿 同比下降30% 二季度融资1004亿 仍处于历史低位 [14] - 2025年第三季度是房企偿债高峰 到期规模约1600亿元 若销售市场长期低迷 已重组债务房企仍面临再次违约风险 [14]
2025地市半年报:供应“缩量提质”,存量仍是重点难点
第一财经· 2025-07-01 18:03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创历史新低 [7] - 土拍平均溢价率9.2%,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带动溢价,如成都某地块溢价率达75%,杭州多宗地超50% [1][8] - 央国企为拿地主力,民企局部回归(如区域深耕型房企、实业公司),城投公司仍活跃,占比50%(2025Q1),较2024年峰值64%下降 [8][10] 供需结构变化 - 狭义库存(已批未售住宅)5月末降至4.63亿平方米,同环比均降,去化周期25个月,一线城市降幅显著(同降18%) [11] - 广义库存(含未动工土地)压力仍存,城投托底地块开工率低:2021-2024年开工率从48.9%降至8.5%,主因地块资质差、开发能力不足 [12][13][14] 政策与盘活路径 - 国常会提出摸底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自然资源部推出18条措施,已处置2.4万宗存量用地(9.08万公顷),2024年前供地下降19.1% [19][20][21] - 城投盘活方式包括代建合作、专项债收储(全国拟收储1.96亿平方米,金额4700亿元)及转保障房,其中91.35%收储对象为城投/国企土地 [22][23][24][25] - 地方政府"控量提质"供地叠加专项债支持,成为去库存核心手段,建议优先聚焦核心城市地块并加大对民企支持 [25]
2025楼市半年考:地方数百条政策“稳市”,核心城市出现企稳迹象
第一财经· 2025-07-01 15:58
政策力度与方向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约170省市(县)出台超340条房地产政策,中央层面持续落地"稳楼市"政策,围绕去库存、扩需求、新模式和化风险展开 [2][4] - 中央政策包括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和商品房、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降低房贷利率等,截至5月初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白名单"贷款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交付 [4] - 地方政府政策更偏微观直接,调整公积金政策超150条,购房补贴力度升级,多地优化房票安置政策如厦门房票带动购房合同金额超210亿元 [4][5] 市场表现与结构 - 一线城市表现强劲:深圳6月多个热点红盘开盘去化率超9成,2025年上半年深圳一二手住宅合计网签51104套同比上涨38.8% [2][7] - 核心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北京上海增长4%左右,广州16%,深圳超30%,杭州成都分别增长6.0%和4.9% [7] - 房企销售集中一二线城市,20家代表房企47.8%销售业绩来自二线城市,一线城市贡献率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至40%,上海北京广州销售额贡献率最高达16.9%、10.6%和9.0% [8] 产品与价格趋势 - 改善型项目主导市场:前五月30城90~120平方米新房成交占比40%,120~144平米首次达30%,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0.97% [8][9] - 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1~5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2.88%,部分核心城市如深圳西安成交同比增3成以上,但郑州长春等仍回调 [10][11] 市场分化与展望 -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5月同比下降2.9%,30城成交一线同比+10%但二三线为-6%和-1%,中指预计全年销售面积约9亿平方米 [10][11] - 市场持续分化:"好城市+好房子"结构性机会明显,新房市场空间仍存但三四线去化困难,政策力度和市场供求将影响复苏节奏 [11]
2025地市半年报:供应“缩量提质”,存量仍是重点难点
第一财经· 2025-07-01 12:11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成交规模2.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创历史新低 [1][2] - 土拍平均溢价率9.2%,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优质地块带动溢价率提升 [1][2] - 核心城市如成都、杭州出现高溢价地块,溢价率分别达75%和50%,部分三四线城市如温州、温岭宅地溢价率达40% [2] 土地供应结构调整 - 地方政府采取"控量提质"策略,减少土地供应规模但提升供地质量 [1][2] - 央国企成为拿地主力军,民企重新参与竞争,地方城投公司持续活跃 [2] - 2021-2024年城投拿地比重维持在50%以上,2024年达64%峰值,2025年一季度回落至50% [3] 房地产库存现状 - 2025年5月末百城商品住宅狭义库存量4.63亿平方米,同环比均下降,去化周期25个月 [5] - 一线城市去化周期同环比下降18%和1%,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环比持平、同比下降5% [5] - 广义库存压力仍存,城投拿地项目开工率持续走低,2024年开工率仅8.5% [5][6] 城投公司角色与挑战 - 2020-2024年城投托底拿地金额达9.37万亿元 [3] - 城投开发能力不足,拿地多为三四线城市或核心城市郊区地块,质量较差 [6] - 部分城投拿地用于城市更新项目或抵押融资,存在合规性要求 [6] 政策与盘活措施 - 国常会提出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摸底,优化政策推动市场回稳 [1][7] - 自然资源部出台18条政策处置闲置土地,截至4月底已纳入2.4万宗、9.08万公顷存量用地 [8] - 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全国拟使用专项债回收存量闲置土地3700宗,面积1.96亿平方米,金额超4700亿元 [10] - 城投土地盘活方式包括代建合作、专项债收储和转作保障房 [9][10]
6月百强房企销售数据解读
2025-07-01 08:4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房地产行业 公司:百强房企、中海、华润、招商、邦泰、滨江、大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销售情况**:2025年6月房地产企业销售未达预期冲刺和放量,TOP100房企单月操盘金额约3389亿元,环比增14.7%,同比降22.8%,上半年同比降10.8%;不同梯队房企销售金额有变化,TOP30房企门槛微涨1.2%,其他梯队降低,TOP3房企累计同比降12.5%,6月单月TOP3和TOP10房企同比降幅约24%;头部央企如中海、华润、招商等环比增幅超24%,得益于核心及一线城市高端项目销售支撑[1][2][3][5]。 - **供应情况**:2025年供应紧缺严重,6月30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环比降4%,同比降28%,创近七年最低,上半年累计同比降20%;一线城市供应量稀缺,跌幅显著,6月环比降36%,同比降49%,广州因新规产品6月供应放量但同比仍降36%;二季度部分典型城市供应改善,但一线城市总体供需受低供应量限制;二线城市供应环比小幅涨约5%,同比降22%,部分城市6月阶段性放量,厦门和昆明上半年供应同比增约40%;土地市场成交量下降影响整体供应,与巅峰时期比降60%,三四线城市市场难支撑大体量项目销售[1][6][7][10]。 - **成交情况**:2025年6月整体市场成交不升反降,30个监测城市环比涨7%,同比降26%,上半年累计成交与去年同期持平,单月成交为近七年最低点;城市间及内部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因供应紧缩同环比齐跌,广州因新规产品成交稳定;二三线城市上半年总体弱复苏,部分城市环比增长但同比回落,少数城市6月集中备案放量,部分二三线城市累计同比回正,多数三四线城市仍需修复[11][12][13]。 - **去化率情况**:2025年6月30个重点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约42%,较5月增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市场延续弱复苏趋势;核心区域改善型和新规项目在多个城市表现良好,部分城市去化率超60%,北京和上海去化率环比略降,武汉和南京弱复苏;三四线城市新房市场低迷,部分去化率不到20%,核心区域有结构性机会[14][15][16]。 - **二手房市场情况**:二手房市场韧性强,上半年累计同比增12%,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表现突出,分别增22%和35%;价格波动趋向筑底,交易量止跌企稳,挂牌价下调比例攀升,溢价空间缩小至15.4%,买卖双方价格预期趋同;高端二手房成交价环比上涨,挂牌价上涨小区数量减少,销售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主要趋势是以价换量推动成交,刚需是主力,吸附部分新房需求,未来优质项目入市或吸引刚需回新房市场[1][18][19][20][21]。 - **土地市场情况**:6月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环比增54%和89%,平均溢价率约4.2%,民企投资回温,占比涨7个百分点,拿地集中在低总价、低价地块,土地市场处于筑底阶段[4][22]。 - **下半年预测及政策预期**:下半年房地产销售预计保持稳定,三季度政策可能收窄,四季度涨幅或扩大,7月同比降幅或收窄,延续弱复苏态势,一二线城市开盘去化率维持高位震荡,三四线城市下跌趋势或停滞,楼市回暖需一二线传导;短期内需求端政策无较大刺激,政策空间集中在新房供给结构性变化,包括存量用地处置、去库存措施等,以促进钢改和改善性需求释放,稳定市场规模[4][23][24][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供求比6月略高于5月,为0.75,大部分城市供不应求;30个主要城市库存环比降1.2%,同比降9.6%,但超半数城市去化周期超18个月,库存压力大[17]。 - 广州取消限购等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未显著改变整体需求状况,短期内难有显著效果[25]。 - 政策面发力点包括存量用地处置、去库存、专项债收储、扶持高品质住宅建设、城市更新政策和消费刺激政策,围绕去库存核心稳固止跌回稳趋势[27]。
卖房涨价36计:书房正对高考状元家、送演唱会门票、包就业
虎嗅· 2025-06-27 12:12
高考营销策略 - 开发商利用高考热点推出促销活动,如高考分10倍抵房款、发放现金红包等优惠吸引考生家庭购房 [3] - 二手房主修改卖房文案,强调"清北状元同款日照"、"书房窗户正对状元家"等教育相关卖点 [3] - 此类营销反映楼市存量博弈下,任何刺激需求的噱头均被放大以促进销售 [5] 玄学卖房现象 - 房主采用"撒红豆写'出'字"、"屋内摆橙子压'成'字"等玄学方法试图加速成交,相关短视频获超1万点赞和2万收藏 [12][13][17] - "意念卖房"等行为通过心理暗示改变房主态度,促使其更积极维护房屋和配合带看,间接提升交易概率 [26][27][28] - 玄学行为本质是楼市供需逆转后,卖方焦虑情绪的非理性转移 [23][30] 楼市供需现状 - 2024年11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33亿平方米,同比上升12.1%,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速18.4% [33] - 重点一二线城市新房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三四线城市存销比达30个月以上 [34] - 城镇化放缓、人口增长见顶及"房住不炒"政策使住房金融属性减弱,市场流动性下降 [32][37] 创新营销模式 - 南宁、资阳等地推出"买房送工作"政策,承诺推荐就业岗位及子女入学待遇以刺激购房需求 [44][48] - 深圳房企通过演唱会营销实现单日售出1183套房源,黄山市"房展会+音乐节"活动促成1200万元成交额 [53][55] - 行业探索"房地产+"跨界整合,如线上音乐会、怀旧营销等,从卖房转向卖生活方式 [51][56] 二手房销售策略 - 多平台推广房源视频、激励中介团队(如成交超底价分佣20%)可显著提升曝光与成交效率 [63][65][66] - 新房源挂牌60天内为黄金销售期,久挂会导致买家议价锚点持续下探 [67][68] - 科学定价与精准捕捉诚意客户(如看房3-6个月的"老客户")是快速成交关键 [69][74]
总结与展望 | 政策:持续稳定市场,政策须优化加力(2025H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4 18:57
政策定调与市场阶段 - 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进入"稳市场"新阶段,围绕稳市场、促转型、防风险主线部署三大核心任务:城市更新、高品质转型和库存优化[1][2] - 2024年四季度以来稳市场政策见效,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供求平衡发展新阶段,政治局会议表述从"止跌回稳"调整为"持续巩固稳定态势"[2] - 行业数据显示新房和土地市场交易量同比降幅收窄,重点城市优质地块频现高溢价,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下降,透露出企稳势头[2] 三大核心任务部署 - 城市更新:住建部计划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并扩大规模,推进货币化安置以释放刚性需求和加速库存消化[3] - 高品质转型:首次将"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与"构建发展新模式"并列,通过住房品质升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并撬动改善需求[3][4] - 库存优化: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转保障房,4-5月地方专项债拟收储规模达4700亿元涉及宅地9500公顷,加速去库存[4][8] 专项债收储进展 - 全国拟收储总规模4696亿元覆盖207城,其中含宅用地2158宗(3023亿元/9553公顷),三四线占比71%(6814公顷/1901亿元)[8][10] - 前5月拟收储宅地理论建面超1.9亿平方米,相当于同期新房销售规模六成,落实后可使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64%、去化周期降3个月[10] - 专项债收储成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关键,这些城市因需求波动大且城投托底地块多,潜在库存压力更为突出[10] 地方政策落地 - 上半年130省市出台362次稳市场政策,聚焦六大方向:公积金优化(82省市)、补贴与以旧换新(39省市)、保障房扩容(32省市)等[12][13][16] - 公积金政策方面,超40城同步下调利率,多地首付比例降至20%,杭州实现账户直付首付,长沙放宽贷款条件并提高额度[16] - 城市更新方面,深圳探索房票制度,海南鼓励收购商品房用于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形成一线城市全覆盖[17] 下半年政策展望 - 专项债收储将纵深推进,重点落实存量房和土地收储,建议审慎处置收储地块避免新增库存或城投负担[20] - 城市更新将建立资金/用地/金融等要素保障机制,通过盘活低效用地、老旧小区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激活需求[20] - 金融政策或扩大"白名单"机制(已审批6.7万亿元)并简化流程,对困难项目延续"应延尽延"政策[21] - 供给侧改革将强化"好房子"标准执行,优化土地供应节奏(一二线提质量、三四线控增量),合理安排建设进度[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