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养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这些成果入选全国农科榜单
新华日报· 2025-08-13 07:12
□ 本报记者 张宣 实习生 卢新怡 在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榜单中,江苏农科成果表现亮眼——不仅有实 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设施西瓜种植技术、让南方肉羊养殖效率成本"双优"的全舍饲集约化生产技术,还 有抗灾高产"双强"的绿豆新品种"苏绿7号"等多项成果入选,彰显了江苏在"豆稻畜"全链条农业科技领 域的硬核实力与创新活力。 设施西瓜"双减",化肥农药"双降" 碧绿的瓜田内,依旧暑气蒸腾。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刘广副研究员正顶着38摄氏度高温,蹲在田间 悉心指导农户运用"设施西瓜双减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所谓"双减",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化肥减量 20%—30%、农药用量降低15%—20%,这一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 "传统种植模式下,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板结,盲目用药致使抗药性增强。"刘广介绍,团队研发的膜下微 滴灌系统,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可实现精准灌溉,能节水30%、减肥20%。只见滴灌管道如毛细血管 般延伸至每株瓜苗根部,智能系统依据数据自动调节灌溉频率,尽显科技之精妙。 南方农区缺乏北方牧区那样的天然牧羊环境,肉羊养殖面临"散养效率低、秸秆利用难、疫病防控压 ...
从22头猪起步到行业龙头 牧原股份的“猪哲学”与“养猪科技”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03:13
公司发展历程与经营理念 - 公司从1992年22头仔猪起步,现已发展为年出栏量超7000万头的行业领军企业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 [2] - 经营哲学强调"少算计,多奉献"的生命价值理念,专注养猪主业30余年 [2][8] - 公司愿景是推进全球养殖业升级,国际化战略已启动 [7][8]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养殖 - 建成六层智能化"猪公寓",实现不同生长阶段猪群分区管理 [3] - 物联网系统可监测每头猪的采食量、运动步数、咳嗽频率等数据 [3] - 巡检机器人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大幅提升 [3] - 空气净化系统实现猪舍空气质量接近医护级水平 [3][4] - 合成生物技术生产氨基酸替代豆粕,年产3万吨工厂已投产 [4] 成本控制与经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达360.61亿元,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 [4] - 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2元/公斤,行业领先 [4] - 预计未来养殖成本有望进入"10元时代" [4] 绿色循环农业模式 - 构建"猪—肥—田"生态链,实现粪尿100%资源化利用 [5][6] - 2024年服务农田472.08万亩,减少化肥使用15.46万吨 [5][6] - 每亩地减投增收314.33元,合计助农增收13.53亿元 [5] - 近五年累计助农增收超50亿元 [5] - 实现土壤固碳144.74万吨二氧化碳 [6]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与越南BAF农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 - 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募资用于国际供应链建设 [7] - 计划未来5-10年重点发展海外业务 [7] - 将以智能养殖设备和技术输出为核心路径拓展国际市场 [7]
提升养殖废弃物处理效率,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送技到浸潭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14:36
核心观点 -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推广蚯蚓生态净化模式,提升清新区浸潭镇养殖废弃物处理效率,将粪污资源化率从75%提高到80.33% [14][15][20][21] - 蚯蚓处理技术相比传统堆肥具有显著优势:总氮去除率达75%,硫化氢与氨气排放降低80~90%,同时产出35%蚯蚓粪和2.5%蚯蚓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 [24][25] - 团队以白云农牧公司为试点,构建"养鸡—蚯蚓—有机肥种植"闭环体系,并通过培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26][27] 行业现状 - 清新区浸潭镇养殖产业快速发展,但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面临排放压力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9] - 当地已探索"养殖+种植"一体化路径,但关键环节仍需技术支持 [10][11] - 绿色发展转型需求迫切,现有粪污资源化率为75% [14][15] 技术方案 - 采用"种养循环+蚯蚓处理"为核心方案,具有操作简便、处理高效、产品增值三大优势 [20][21] - 蚯蚓处理实现高效脱氮除臭,总氮去除率75%,硫化氢与氨气排放降低80~90% [24] - 产出物中蚯蚓粪占比35%,蚯蚓蛋白占比2.5%,兼具经济与生态效益 [25] 实施进展 - 选择白云农牧公司作为示范点,建立完整闭环利用体系 [26] - 同步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一线人员操作能力 [27] - 计划通过"专家指导+试点示范"模式加快技术推广 [30] 未来规划 - 持续跟踪蚯蚓处理系统运行效果,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规范 [31] - 推动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助力绿色畜禽养殖发展 [32] - 目标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方面形成示范效应 [32][33]
涪陵榨菜与涪陵黑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环球网· 2025-05-16 18:13
产业融合合作 - 涪陵榨菜集团与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标志着两大产业深度融合 共同探索"种养循环 绿色低碳"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1] - 双方共同为"乌江榨菜·涪陵黑猪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基地"揭牌 构建"菜猪共生"的循环经济链 [3] - 海林生猪为榨菜种植提供有机肥 推动标准化种植 涪陵榨菜集团则提供绿色种植技术 优先收购优质原料用于高端产品生产 [3] 技术创新与效益 - "菜猪融合"新模式在饲料改良 土壤改良和环境效益上已取得显著成效 [3] - 通过榨菜茎叶研发的生物饲料可替代20%传统饲料 每头猪养殖效益提升150元以上 [3] - 有机肥还田后 化肥使用量减少30% 青菜头增产8%-12% [3] 新产品开发 - 双方联合推出首批融合创新产品 包括榨菜黑猪扣肉 榨菜黑猪肉包子 榨菜黑猪肉香肠等 [5] - 未来还将开发"涪陵黑猪榨菜肉丝""涪陵榨菜黑猪肉臊"等预制菜及调味酱 [5] - 涪陵榨菜集团推出的"乌江轻盐榨菜系列" 榨菜月饼 榨菜咖啡等创新产品 展现了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潜力 [5] 产学研合作 - 涪陵榨菜集团联合江南大学 西南大学等成立"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 聚焦保鲜技术 功能成分提取等领域 [5] 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 此次合作是产业融合的典范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8] - 涪陵区将加速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增值体系 [8] - 涪陵榨菜与涪陵黑猪的强强联合 是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也是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