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策源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这个区厉害了!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GDP破4000亿!
国际金融报· 2025-10-21 23:34
宏观经济表现 - 闵行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11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0.6% [4] - "十四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总量均位居上海市第二 [1]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8%左右,保持上海市首位 [1] 产业结构升级 -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73.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 [4] - 聚力打造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4] - 前瞻布局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产业,加快推进聚变能源、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等引领性项目 [4]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累计拥有3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十四五"以来共荣获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10项(人)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7] - 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65家,数量全市领先 [7] - 上海交大2024年转化金额达17.19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其培育的"阳光"科创企业市场总估值超1200亿元 [7]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累计落户企业近2.8万家,总部型企业达275家,2024年实现税收10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2倍 [5] -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园晋级为国家级园区,汇聚人力资源企业、法律服务机构分别达289家、178家 [5] - 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汇聚120个国家(地区)8.5万款商品,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进口业务销售额占全市40%以上 [5] 长三角一体化与对外开放 - 与苏州、合肥等10余个长三角城市建立战略合作,积极打造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 [6] - "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闵行始发,覆盖中欧、中俄、中亚线路,累计开行300余列,货值超百亿元 [6] - 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出海入华"服务90项,服务企业超3500家 [6]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 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体系,建成华谊万创·新所、龙湖淡水河畔等一批科创载体 [8] - 上海交大、华东师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落地,大零号湾科创策源孵化器等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加快建设 [8] - 连续三年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示范区,打造"百亿基金、千亿矩阵"的母子基金集群 [8]
龚正:这五年,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实现新跃升
新浪财经· 2025-10-12 11:39
上海市市长龚正说,这五年,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实现新跃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强化。去年,金 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排在世界城市前列,集聚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79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 构占比超过30%。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 箱的世界大港,上海机场航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排名分别升至世界第二、第三。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进一 步强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 拥有量增加到57.9件。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创新集群位居第6位。高端产业引领功 能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去年达到1.8万亿元,电子信息、生 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新赛道产业、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建设。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进一步强化。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万亿 元、连续四年保持在4万亿元以上。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5%,继续保持全球 口岸贸易城市首位。(上海发布) ...
奋力开创高教现代化新局面 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召开
解放日报· 2025-08-29 09:38
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 全市高等教育战线需把牢办学方向,坚守办学定位,激发办学活力,彰显办学特色,以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 [1] - 需进一步凸显重服务、强贡献,主动融合现代化建设,并扭住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投入保障机制等改革重点,力争改革早见成效、快出经验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引领 - 需进一步主动当尖兵、打头阵,深化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1] -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1] 教学质量与队伍建设 - 需进一步注重强内涵、提质量,加快构建"概论课+专论课+个论课"的上海模式,突出案例教学,以实现思政课教学质的新提升 [1] - 需进一步从严抓班子、带队伍,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干部队伍在政治、本领、作风、纪律等各方面强起来 [1] 校园安全与风险防控 - 需进一步强化立主导、守底线,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和风险隐患排查,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 工作部署 - 副市长解冬作工作部署 [2]
走进科创园区|浦江第一湾策源第一站 “大零号湾”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新标杆
新华财经· 2025-08-16 12:52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 区域定位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引擎,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1] - 构建“核心功能圈-溢出辐射圈-外围产业联动圈”的三圈联动格局,核心区17平方公里,规划辐射面积达80平方公里[5] - 已建成24个高能级载体,形成上海市独有的“高创新浓度”生态圈[4] 产学研用与成果转化 - 与高校深度合作创新机制,上海交大近3年孵化企业221家,其中98家注册于该区域,总估值超500亿元[2] - 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全赋权改革,转化金额激增70倍,新设企业42家[2] - 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实现高校竞赛夺冠项目“三个月”落地实体运行,例如上海交大“哪吒”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2] 产业生态与企业集聚 - 已汇聚企业1.3万家,其中硬科技企业4300余家,宁德时代等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入驻[3][4] - 累计210余家企业完成融资总额超300亿元,估值亿元以上企业181家,估值10亿元以上企业47家[3] - 区域总体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2024年新增企业1600多家,45家企业融资超50亿元[3] 金融支持与孵化体系 - 科创金融联盟基金规模预计2025年将超400亿元,建立天使基金、产业基金等政府背景的耐心资本[3] - 采用“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模式,助力科创企业融资[3] - 形成“载体+技术+投资+产业”四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孵化链,例如诺奖得主领衔的点击创源孵化器[4] 企业协同与产业链发展 - 企业间形成互融共生生态,例如骄成超声与柏楚电子的战略合作是“交大系”企业协同的缩影[3] - 产业链标杆项目发挥引领作用,例如节卡机器人落地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启用超2万平方米创新园区,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 - 提供低成本空间及完善的法务支持体系,例如易校信息科技初创期受益于较低的租金和创新企业交流圈子[4]
拜耳、辉瑞、索尼等5家跨国企业在浦东设立开放创新中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0 10:08
拜耳、辉瑞、索尼、诺和诺德、梅里埃5家国际领军企业,加入了新一批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 (GOI)。 5月19日举行的2025年浦东新区科技节开幕式上,上述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获授牌。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是浦东开放创新的"金字招牌",自2021年浦东提出GOI计划以来,目 前GOI成员突破100家、赋能企业超6000家的"生态矩阵"正式成型,GOI累计推动3600家企业技术突破、 吸引投资超54亿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浦东枢纽",为浦东创新生态构建和产业高地崛起贡献力量。 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放共享领域,当天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7家大科学设施单 位响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面向企业开放共享倡议",将通过优化开放机制与资源整合提升服 务效能,依托供需精准对接与政策激励激活产学研合作活力,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攻关技 术难题,强化人才配套保障与科普功能拓展夯实创新生态根基,形成覆盖"需求对接—科研攻关—成果 转化—人才培育—科普传播"的全链条开放共享机制。 GOI生态扩容与大科学设施开放形成"双轮驱动",既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又推动"国之重器"深度服务产 业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