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人保财险高淳:与区科技局成功签约 全市首推“淳科保”
江南时报· 2025-09-17 13:18
核心观点 - 人保财险南京高淳支公司与南京市高淳区科学技术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出全市首个服务于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模式的定制化保险产品"淳科保" 标志着科技金融创新迈出实质性一步 [1] - 合作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风险保障 通过保险工具降低中小微企业创新风险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为政策落地提供市场化保障机制 [1][2] 合作背景与目标 - 合作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的重要举措 [1] - 围绕高淳区先行实施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实施办法》开展政策研究 产品开发 风险管理和企业服务 [1] - 旨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增强高校院所和企业双方信心 [2] 产品创新与保障范围 - "淳科保"为全市首个针对"先使用后付费"模式的定制化保险产品 提供"试用期+转化期"全链条风险保障 [1] - 保障维度涵盖研发费用损失 专利执行 许可信用 数据知识产权 商业秘密被侵权损失等多重风险点 [1] - 产品体现保险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1] 实施计划与战略意义 - 高淳支公司将配套专项服务团队加快产品落地 确保政策惠及更多科技型企业 [2] - 合作展现保险公司主动融入区域科技创新格局的担当 未来将持续优化科技保险产品体系并拓宽服务边界 [2] - 此次签约是8月初双方深入交流后的实质性推进 为全市科技保险服务新模式提供"高淳样本" [1][2]
辽宁发布20项措施 加快科技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5:24
此外,《措施》还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挥创业投资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 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探索联合保障模式,强化保险支撑,发挥科技保险作为科技创新"减震器""稳定 器"的关键作用。通过强化政府"有形之手",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敢投、愿投",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和 风险补偿增信作用。 中新网沈阳9月11日电 (记者王景巍)9月11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科技厅 副厅长金莉宣布,为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创新,辽宁省联合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等12个部门共同印发了 《辽宁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有力支撑科技强省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货币 信贷、资本市场、创业投资、科技保险、融资担保等7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措施。 金莉表示,下一步将建立科技金融统筹协调机制,加速核心平台与机制落地,强化政策解读与案例宣 传,营造科技金融良好生态。通过举办高规格的辽宁科技金融峰会、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 专家学者、企业参与,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影响力。通过上述举措,加快建立多元化、接力式辽宁 科技金融服务范式,塑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完) (文章来源:中国 ...
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陕股交与西交大联手搭建科创 "直通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9:42
核心观点 - 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实践 通过西部创新港专区为科创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解决融资难和资本对接问题 [1][2][3] - 西安冷电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 通过专区服务获得数百万种子轮融资 实现产品开发 市场拓展和商业化落地 [1][5][7] 科技成果转化困境 - 早期科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受IPO收紧和股权退出渠道不畅影响 尽管国家有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 但初创企业仍难以获得有效资金 [2] - 投资机构和高净值人群倾向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但缺乏与优质项目对接渠道 导致资本无法有效进入 [2] 西部创新港专区服务模式 - 专区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量身定制 提供展示宣传 价值发现 股权管理 融资融智 规范培育和上市孵化等综合金融服务 [3] - 专项服务包括高校天使投 服务+认股权 创新港天使驿站和科技投行服务团队 解决融资渠道 股权管理 项目筛选和全周期陪跑问题 [4] 冷电康公司背景 - 公司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室资源 累计申报逾30项知识产权专利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但受限于市场知名度和资金链 [5] - 产品应用于皮肤病治疗 伤口愈合 美容淡斑及癌症止痛等领域 [5] 冷电康融资与服务方案 - 公司2024年挂牌西部创新港专区 2025年转入专精特新专板 接受规范治理和综合金融服务 [6] - 商业模式优化为先聚焦宠物赛道TOC场景 完成临床验证后切入人类医疗赛道 [6] - 股权设计采用领投+跟投机制 优化股东结构和资金渠道 预留股权池吸纳人才 [6] - 融资对接吸引深圳力合资本领投 引入3位天使投资人和2家企业跟投 通过服务+认股权模式分担成本共享收益 [6] - 资源整合对接上市公司和上下游产业 拓展应用场景和市场渠道 [6] 冷电康成果与进展 - 获得数百万种子轮投资 资金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 [7] - 构建六大产品矩阵包括低温等离子射流枪柜式机 主推产品在皮肤病治疗和伤口愈合领域效果显著 应用于人体和宠物医疗行业 [7] - 宠物市场采用设备租赁和耗材销售模式形成稳定营收 人体医疗领域与医院科研合作推进 [7] - 在陕西专精特新专板挂牌 启动下一轮融资筹备 [7] - 未来规划重点拓展宠物市场 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后进军医美和医疗领域 [7]
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陕股交与西交大联手搭建科创“直通车”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4:19
核心观点 - 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西部创新港专区为科创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解决融资难题并加速技术商业化 [1][2][3] - 西安冷电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 获得数百万种子轮融资 构建六大产品矩阵并实现宠物市场商业化落地 计划进军医美和医疗领域 [1][5][7] 科技成果转化困境 - 早期科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受IPO收紧和股权退出渠道不畅影响 国家政策支持难以直接惠及初创企业 [2] - 投资机构和高净值人群虽关注硬科技早期项目 但缺乏与优质项目的有效对接渠道 导致资本无法进入 [2] 西部创新港专区服务模式 - 专区提供展示宣传 价值发现 股权管理 融资融智 规范培育和上市孵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3] - 专项服务包括高校天使投定向融资支持 服务+认股权模式实现服务换未来 天使驿站搭建资本对接桥梁 科技投行团队提供全周期陪跑 [4] 冷电康公司发展路径 - 公司依托西安交大实验室技术 累计申报逾30项知识产权专利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但受限于资金和市场知名度 [5] - 通过陕股交定制方案实现规范挂牌 商业模式优化聚焦宠物赛道 股权设计采用领投+跟投机制 融资对接引入力合资本和5位投资者 资源整合对接产业链 [5][6] 冷电康成果与规划 - 获得数百万种子轮投资 资金用于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 [7] - 主推产品在皮肤病治疗和伤口愈合领域效果显著 宠物市场采用设备租赁+耗材销售模式形成稳定营收 [7] - 挂牌陕西专精特新专板 启动下一轮融资筹备 未来计划获取医疗器械证后进军医美和医疗领域 [7]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政策主题宣讲举办
辽宁日报· 2025-08-26 09:04
活动概况 - 活动聚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金融支持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 建设科技强省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1] - 活动由省科技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数据局等联合举办 370余名企业代表线上线下参加[1] 政策解读内容 - 省科技厅围绕创新积分"小杠杆"撬动辽宁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讲解[1] - 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对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创新 支撑科技强省建设的若干措施进行详细解读[1] - 省金融监管局 辽宁证监局 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分别介绍科技金融政策及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科技企业融资发展的政策措施[1] 金融机构参与 -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 浦发银行4家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专区"为与会科技企业提供专业融资服务[1]
科创债ETF南方纳入回购质押库申请正式获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14:38
产品动态 - 南方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南方(159700)正式获批纳入回购质押库 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1] - 该ETF规模截至2024年8月21日突破100亿元 成为市场领先的科创债主题ETF产品 [1] 产品特征 - 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成分券全部来自沪深交易所发行且主体评级为AAA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1] - 指数市值超万亿元 涵盖超过800只个券 兼具高流动性和低信用风险特征 [1] 政策背景 - 2025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加大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1] - 政策推动将优质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券种并增强质押回购支持 该ETF为首批契合政策导向的指数工具 [1] 市场影响 - 纳入质押库拓宽投资者参与科技债投资途径 有助于提升定价效率和市场活力 [1]
科创债ETF南方纳入回购质押库申请正式收到审批函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08:04
产品动态 - 南方基金旗下科创债ETF南方(159700)正式纳入回购质押库 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1] - 该产品规模截至8月21日突破100亿元 [1] 产品特性 - 科创债ETF南方(159700)为首批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的ETF产品 跟踪指数市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 成分券数量超800只 [4] - 产品具备高流动性和低信用风险特征 采用T+0交易机制 管理费率为0.15%/年 [4] 政策背景 - 2025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要求加大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推动科创债高质量发展 [4] - 政策明确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 并加大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折扣系数支持 [4] 市场影响 - 产品纳入质押库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硬科技领域 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5] - 举措为投资者提供更便捷参与科技创新企业债券投资的渠道 [5] 公司战略 - 南方基金采用"场外产品+债券ETF"双轮驱动战略 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 打造全品种、全期限、全曲线的产品闭环 [5] - 公司通过数智化赋能强化债券指数增强能力 在精准复制指数基础上追求合理超额回报 [5]
门头沟区联合国管公司,携手高瓴创投,共同设立30亿元京西瑞瓴基金,聚力赋能产业升级与科技金融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28
基金设立背景 - 京西瑞瓴基金由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和门头沟区共同发起设立,目标规模3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 [4] - 基金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采用"以投带引"模式支持科技企业 [4] - 基金是门头沟区首个政府基金与市场化机构Co-GP合作范例,探索"北京模式"创新 [4] 区域产业布局 - 门头沟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方向 [5] - 区内现有国高新企业5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200余家,形成"京西智谷""央视界""中国心谷"三大产业品牌集群 [5] - 基金投资方向与区域规划高度契合,优先投资本地重点产业企业并招引外埠优质企业 [6] 科技金融成果 - 门头沟区已设立10.1亿元京西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完成3个直投项目和3只子基金投资 [7] - 落地全国首笔自然景物数据资产质押融资1000万元,建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池撬动13.83亿元融资 [7] - 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建"京西科技金融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 [7] 合作方优势 - 北京国管作为北京市唯一国有资本运营试点公司,具备完善的基金投资管理体系 [8] - 高瓴创投在硬科技、生物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拥有全球产业资源整合能力 [8] - 合作方将在算力运营、大模型应用等领域形成"科技+绿色"双引擎协同效应 [8] 未来发展规划 - 基金将实施"投早、投小、投链主"策略,培育早期技术企业并赋能现有链主企业 [7] - 构建"投资-赋能-退出"闭环,通过产业链资源嫁接培育区域产业集群 [9] - 深化市区联动优势,打造门头沟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竞争力 [9]
深圳将从四个方面推进改革
广州日报· 2025-06-17 11:1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部署含金量高、撬动力强的重大改革举措 [1][2] - 改革聚焦四大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2][3] - 深圳将实施"四个一"落地标准(一个改革方案/一套操作规范/一批应用场景/一套评估体系)确保改革效果 [6][9]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完善海外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 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和创新政策,打造最佳创新创业生态 [4] - 累计3批48条典型经验已获国家发改委推广 [4] 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2]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数据资产登记存证、评估入表及场内交易标准化 [7] - 腾讯等企业已通过跨境支付系统实践科技金融创新,形成大湾区互联互通示范效应 [9] 开放型经济建设 -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完善人员流动配套机制 [2]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作为CPTPP/RCEP/DEPA等国际规则的压力测试区 [8] - 扩大电信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开放,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8] 产业升级与营商环境 - 集中支持重点产业/集群超常规发展,形成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成势的机制 [4] - 放宽AI、智能网联汽车、医药等领域市场准入,探索"沙盒监管"机制 [7] - 推进"超充之城2.0"计划,加速重卡超充换电及乘用车闪充技术应用 [7] 数据要素创新 - 开展公共数据分级分类授权运营,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 [7] - 试点医疗健康等领域跨境可信数据空间,探索数据出境清单管理制度 [7] 企业响应 - 科技企业认为政策将金融科技融合提升至国家战略,深圳成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田 [9] - 腾讯等市场主体肯定政策实践性,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深圳特色改革模式 [9]
七部门: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有关科技金融创新政策
快讯· 2025-05-14 15:43
区域科技金融创新政策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1]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科技金融创新政策 [1] - 高水平建设北京市中关村、济南市和"长三角"地区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1] - 建设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武汉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 [1] - 以更高标准推动北京、天津、江苏等13个重点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1] - 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1] - 开展区域科技金融实施成效评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