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案调查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票交易的风险提示公告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近期股价涨幅较大,偏离基本面,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相关风险提示如下: 一、股票交易近期涨幅较大 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30日至今,累计涨幅35.57%,其中七个交易日涨停。公司于2025年11月15日披 露了《关于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5-139),目前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 变化,股价短期内上涨过快,脱离基本面,存在下跌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 性决策,审慎投资。 二、公司能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预计无法在2025年12月31日前进入重整程序 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关于对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沐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江西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廖志远和张忠安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汤 晓春和刘毅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5]19号) ...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1-12 03:28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A股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11月7日、10日、11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5] - 经公司自查及书面征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除已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8]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6] 财务表现与终止上市风险 - 公司2025年1-9月营业收入为22,682.2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71.61万元 [2][10] - 若公司2025年度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且利润总额、扣非前后净利润三者孰低者为负值,公司股票将在2025年年报披露后终止上市 [2][10] - 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股票已于2025年5月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9] 监管调查与合规风险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3][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廖志远于2025年9月29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3][1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上述立案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3][11] 资金占用问题 - 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金额超过1,000万元且未在1个月内清偿 [3][12] - 具体而言,2024年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16,764.52万元,截至2024年末占用余额10,719.32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占用余额4,605.63万元 [12] - 2024年向其他关联方提供资金26,065.81万元,截至2024年末占用余额4,845.59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占用余额3,526.25万元 [12] - 因资金占用未收回,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27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12]
ST尔雅股价异动背后: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郑继平立案调查阴云未散,前三季度业绩承压
中国能源网· 2025-11-11 00:49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11月6日、7日及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 构成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 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东核实 确认不存在影响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或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 监管与法律风险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郑继平自2025年4月18日起处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调查期间 调查结果尚未明确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 同比下降33.12% [3] - 2025年1-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68.23万元 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收窄26.51% [3] - 2025年1-9月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54.27万元 同比收窄22.30% [3] - 2025年1-9月公司毛利率为34.46% 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 [3] - 2025年1-9月公司净利率为-21.50% 较上年同期下降2.47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8.69% 同比大幅上升16.72个百分点但环比第二季度下降14.06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32.79% 环比亏损幅度扩大 [3] 费用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总额为8890.12万元 较上年同期显著减少3085.63万元 [4] - 2025年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32.04%、11.00%和46.83% [4]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高达51.64% 同比上升5.11个百分点 [4]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59万户 较上半年末大幅减少4644户 降幅达22.63% [4] - 截至三季度末户均持股市值由6.81万元上升至14.76万元 增幅高达116.85% [4]
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15
公司风险警示状况 - 公司股票因2024年度净利润为负且扣除特定收入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于2025年5月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3] - 公司因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于2025年5月6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4] - 公司因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金额超过1000万元且未在1个月内清偿 自2025年8月27日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负 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3] - 公司2025年1-6月营业收入为1.41亿元 净利润为-2.13亿元 [19] 公司资金占用问题 - 2024年向控股股东提供资金16,764.52万元 截至2024年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10,719.32万元 [20] - 截至2025年6月末 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4,605.63万元 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3,526.25万元 [20]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仍未处置完毕 [6][13][20]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等违法行为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8][13][20] - 公司实际控制人廖志远于2025年9月29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8][13][20] 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A股股票于2025年9月30日、10月9日、10月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2][14] - 经公司自查并书面征询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除已披露信息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2][15] 公司应对措施与经营计划 - 公司计划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降低费用开支 提升盈利能力 并继续聚焦光伏产品主业 盘活优质资产 [5] - 公司将加强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全面梳理和整改内控制度和流程 并持续督促控股股东归还全部占用资金及利息 [6]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15]
ST美晨2025年9月30日跌停分析
新浪财经· 2025-09-30 09:56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30日,ST美晨股价触及跌停,跌停价为2.58元,当日涨幅为-19.88% [1] - 当日公司总市值为37.20亿元,流通市值为37.20亿元,总成交额为2519.09万元 [1] 财务状况 - 公司处于战略转型期,但持续经营性亏损,半年亏损金额为9168万元 [2] - 公司净资产仅剩103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61%,接近资不抵债 [2] - 公司深陷财务造假、债务逾期、诉讼纠纷等多重困境 [2] 监管与风险警示 - 2025年9月27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公布处罚决定 [2] - 自2025年9月29日起公司股票停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 - 2025年9月30日,股票从正常交易变为ST,并新增ST板块概念 [2]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情绪 - 监管处罚和风险警示严重影响了公司信誉,导致投资者信任崩塌 [2] - 变为ST后股票涨跌幅限制缩小,流动性变差,市场活跃度降低 [2] - 一系列利空消息导致投资者纷纷看空,资金流出明显,推动股价跌停 [2]
亚钾国际5名股东计划减持 包括正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董事长郭柏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21:19
公司董事高管减持计划 - 亚钾国际5名董事高管宣布减持计划 合计减持不超过5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6% [1][3] - 董事长郭柏春拟减持27万股 因被采取强制措施已授权家属代为操作 [1][3] - 其他减持人员包括总经理刘冰燕拟减持7.2万股 副总经理郑友业 苏学军各减持7.2万股 副总经理刘永刚减持5.4万股 [3] 董事长涉案情况 - 郭柏春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和滥用职权罪被银川市人民检察院逮捕 该调查涉及其任职银川市副市长期间(2013-2018年) [4][7] - 公司表示不知悉案件具体情况 郭柏春目前仍保留董事长职务 [2][4][8] - 郭柏春多次因被采取强制措施无法保证财报真实性 包括2025年半年度报告 [1][5] 股价表现与减持背景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达81.10% 9月16日盘中触及39.02元近三年高点 [3] - 减持股份来源为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17.24元/股 [8] - 郭柏春持股成本1861.92万元 若按36.51元股价顶格减持可套现逾900万元 [8] 法律合规性分析 - 律师认为被关押状态下出具减持告知函合法 因属股东权利行使可委托代理 [1][6] - 签署财报属于董事长职权不可委托 但股东减持权利可通过授权方式行使 [1][6] - 减持行为被公司认定为股东正常个人意愿行为 符合相关规定 [2][3]
恒信东方、际华集团遭立案调查,投资者应避而远之
北京商报· 2025-08-13 20:26
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将引发严重投资风险 包括股价暴跌 信任危机 经营恶化 资本运作受限及退市风险 投资者应避免接触此类股票 [1][2][3][4] 股价冲击 - 恒信东方在披露立案调查公告后次日股价逆势大跌近19% 尽管创业板指当日大涨3.62% [1] - 际华集团在公告后三个交易日累计下跌逾20% [1] - 部分投资者集中抛售会进一步加剧股价冲击 [2] 信任与估值影响 -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情形占据立案调查绝大多数类型 [1] - 投资者会对上市公司历史公告真实性产生质疑 导致公信力大幅下降 [1] - 市场对公司的估值逻辑发生根本变化 成为估值减分项 [1] - 中长期机构投资者离场可能引发向下的价值重估 [2] 经营与融资影响 - 立案调查可能降低公司品牌影响力 影响供应商和大客户稳定性 从而削弱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2] - 金融机构可能收紧授信额度 对融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2] - 行政处罚落地后 符合索赔条件的投资者索赔金额将构成额外支出 冲击公司利润 [2] 资本运作限制 - 被立案调查公司不具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必要条件 [2] - 重大资产重组可能因立案调查面临实质性障碍 已有案例因调查终止 [2] 退市风险 -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导致公司彻底退出A股市场 [3] - *ST高鸿因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处于连续缩量跌停状态 面临强制退市 [3]
明日停牌!002217,成功“摘帽”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0:21
摘帽及股票简称变更 - 公司股票将于6月23日停牌一天,6月24日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2] - 股票简称由"*ST合泰"变更为"合力泰",股票代码仍为"002217",日涨跌幅限制由5%放宽至10% [3] 财务重整与业绩表现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导致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6] - 2024年司法重整完成后,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回升至18.56亿元,营业收入12.82亿元,利润总额16.34亿元,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 [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193.91%降至27.52%,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71.35%),因剥离传统手机业务并聚焦电子纸和通用显示领域 [9]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408.47万元,实现同比扭亏 [16]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战略性缩减业务板块,剥离持续亏损的传统手机业务,集中资源发展电子纸和通用显示两大优势领域 [9] - 2025年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纸和通用显示板块 [17] 公司治理与风险事件 - 2025年4月2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尚未结案 [11][12] - 6月12日董事长黄爱武、副总经理马晓俊、财务总监李寅彦辞职,同时任命邓佳威为董事候选人,肖绪名、林为群、张长弘分别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副总经理 [14][15]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0日,公司股价收于2.14元/股,总市值160.1亿元 [18]
宋清辉:一旦相关上市公司遭到立案调查 其股价大多数应声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6-01 01:01
立案调查概况 - 年内已有32家公司、股东或高管被立案调查,大多数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少数因未按规定时限披露财报被查 [3] - 被立案公司中五成为ST公司,部分因涉嫌财务造假面临强制退市风险,如*ST东通因定期报告虚假记载被调查后股价连续两个20%跌停,年内股价腰斩 [4] - 除上市公司外,实控人、控股股东及高管也成为调查对象,如金花股份董事长因涉嫌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 [4] 股价影响 - 被立案调查公司消息公布后股价大多数应声下跌,若涉及财务造假可能触发强制退市 [1][8] - *ST东通被调查后股价跌幅显著,天茂集团因未按期披露财报被立案 [4] 监管执法动态 - 2024年证监会查处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信息披露违法案件249件占比34%位居首位 [8] - 监管层将加大对组织指使造假、资金占用的打击力度,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 [8] 后续风险 - 被行政处罚公司面临投资者索赔风险,根据《证券法》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5] - 立案调查可能导致公司再融资受限,并需应对投资者诉讼 [6]
凯瑞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诉讼事项的进展公告
诉讼事项进展 - 公司收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25)粤执监63号《受理案件通知书》,深圳市永惠源供应链有限公司不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粤03执复449号执行裁定,向广东高院申请执行监督并获立案审查 [2][17] - 申请人深圳市永惠源供应链有限公司请求驳回公司全部异议、撤销深圳中院及福田区法院相关执行裁定,并要求公司承担诉讼费用 [14][15][16] - 案件涉及公司前期破产重整计划中普通债权的清偿安排,深圳中院已裁定公司异议成立,但执行监督程序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19] 立案调查进展 - 公司于2023年8月29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证监立案字00042023006),截至公告日调查仍在进行中且未收到结论性意见 [23][24] - 公司已就前前任实控人吴联模及前任实控人张培峰的违法犯罪行为向公安机关刑事报案并获立案受理,相关历史债务危机已于2021年通过破产重整消除 [24]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将按月披露调查进展公告,信息披露指定媒体为《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