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商精神
搜索文档
“粤联四海 商创未来” 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举行
中国发展网· 2025-10-10 06:46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粤商大会于9月29日在广州开幕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政协主办 主题为“粤联四海 商创未来” [1] - 大会采取“1+5+N”形式组织筹办 包括1场开幕大会 5场专题会 N场配套活动 约1000人参加开幕式 [1] - 大会旨在团结凝聚全球粤商力量 弘扬企业家精神和粤商精神 搭建促进全球粤商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 [1]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地位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 被定位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 香港是广东最大外资来源地 未来将发挥“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 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2] - 2025年粤港澳三地将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这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2] 香港特区支持政策 - 香港特区政府将推出产业投资优惠政策包 并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 [2] - 香港计划助力粤商和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平台开拓新兴市场 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赋能 [2] - 香港将扮演“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2] 澳门特区合作重点 - 澳门特区政府积极推动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 规则机制“软联通” 湾区居民“心联通” [3] -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 中医药 文旅会展商贸及现代金融等产业 [3] - 已有大量粤企在澳投资兴业 涵盖科技创新 金融服务 文旅会展等领域 [3] 广东省发展部署 - 广东正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 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闯劲干劲拼劲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4] - 广东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持续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 - 希望粤商在共建世界一流湾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耕广东超大规模市场 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共赢 [4] 粤商角色与期望 - 粤商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勇立潮头的重要力量 [5] - 希望粤商抢抓大湾区发展历史机遇 大力弘扬新时代粤商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5] - 鼓励粤商投身“万企兴万村” “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等行动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5] 大会成果与活动 - 大会发布了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 [6] - 首次发布青年粤商创新创业和粤商“走出去引进来”两个优秀案例 并举行世界粤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 [6] - 大会宣读了表彰决定 向第七届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暨光彩事业贡献奖受表彰代表颁奖 [6]
组团创新的新粤商 扎根在广东的产业沃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2:55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正处于产业升级关键窗口期,青年粤商成为该省经济求变的微观缩影,其特点是注重创新传承与国际化发展 [1] - 青年粤商群体正从老一代“单兵突围”模式转向协同发展、组团创新的“军团式”模式,以降低试错成本并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4] -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青年粤商将敢闯敢试的粤商精神转化为技术革新、模式重构与治理现代化的新动能 [8] 区域创新能力 - 广东连续9年位居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首位,将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重点 [2] - 企业是广东创新的核心主体,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和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 [2] 企业创新案例 - 帕西尼公司专注于机器人触觉感知技术,4年内完成10亿元人民币融资,其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阵列式多维触觉传感器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可测量15种感知维度 [2] - 云舟生物优化全球首个基因载体“线上智能设计+工业4.0生产”平台VectorBuilder,将基因载体构建效率提升上百倍,解决了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6] - 晶泰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驱动创新的企业,在国际湾区高校联盟推动下于香港成功上市 [5] 产业集群与创业生态 - 粤港澳大湾区为青年粤商提供“政策+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的创业生态,促进技术、资本与市场资源的跨区域流动 [4] - 广东已在具身智能板块形成成熟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和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可帮助创业者以最少资金、最快时间进行产品验证 [2] - 广东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广州“千亿集群矩阵”、深圳“20+8”产业政策、东莞“智造韧性”等,为青年粤商创新提供沃土 [7] 粤商精神与青年特质 - 新时代青年粤商既要传承敢闯敢拼、诚实守信传统,更要勇当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先锋队并提升国际话语权 [1] - 青年粤商精神体现为大胆闯、扎实干和开放包容,创新建立在扎实产业根基之上,需要时间沉淀和久久为功的定力 [7] - 青年粤商与前辈不同之处在于敢于突破传统框架,用新技术、新思维解决问题,并有勇气规划、敢于实践、快速落地 [7] 支持体系与平台建设 - 国际湾区高校联盟汇聚全球四大湾区80多所高校、校友会等资源,打造聚人才、聚资金、聚项目的国际化平台 [5] - 广东出台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平台建设、创业孵化等多方面措施,形成完备的青年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6]
全球粤商齐聚广州 共谋高品质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30 16:04
大会概况与核心议题 - 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开幕,全球粤商代表齐聚,共商广东高质量发展与共建世界一流湾区[1] - 大会旨在弘扬粤商精神,凝聚全球粤商力量,鼓励其继续支持、投资、深耕广东[1] - 粤商代表发布合作倡议书,呼吁在深化开放合作中传承粤商精神,在建设一流湾区中作出贡献[5] 民营企业表彰与榜单分析 - 大会公布第七届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决定,100名获奖者中有78人为大、中、小微企业负责人[2] - 同期公布的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入围门槛为123.32亿元[3] - 榜单显示2024年营收超4000亿元的企业有4家(华为、比亚迪、腾讯、美的),超1000亿元的有12家,超200亿元的有66家[3] - 深圳是100强企业主要聚集地,共有40家企业上榜,其次为广州(22家)和佛山(16家)[3] 投资签约与产业集群优势 - 大会收集民营企业在粤投资项目205项,合计金额1777.21亿元,现场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达444.58亿元[3] - 广东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门类,已形成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效应强[4] - 广东省政府发布人工智能、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广阔舞台[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 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已快速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中心之一,投资大湾区即是投资未来[4] - 大湾区优势包括强大的基础科研机构、能将科研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企业群以及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5] - 虽然大湾区经济总量已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但仍被认为蕴含巨大增长潜力和后劲[5]
2025世界粤商大会在广州开幕李家超岑浩辉林克庆致辞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30 10:27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粤商大会于9月29日在广州开幕 主题为“粤联四海 商创未来” [1] - 大会旨在团结全球粤商力量 弘扬企业家精神 搭建协同发展桥梁 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1] - 大会采取“1+5+N”形式组织 包括1场开幕大会 5场专题会及N场配套活动 [6] 大湾区经济地位与发展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 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 2025年粤港澳三地将联合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被视为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2] - 大湾区建设为粤澳合作开辟新航程 澳门特区政府正积极推动基础设施、规则机制和居民层面的互联互通 [3] 香港的角色与政策支持 - 香港是广东最大外资来源地 大量港商深度参与广东建设 [2] - 香港将发挥“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扮演“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2] - 香港特区政府将推出产业投资优惠政策包 并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助力粤商和内地企业开拓新兴市场 [2] 澳门与横琴的合作重点 -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致力于构建与澳门一体化的高水平开放新体系 [3] - 合作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文旅会展商贸及现代金融等产业 [3] - 已有大量粤企在澳投资兴业 涵盖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旅会展等领域 [3] 广东的发展方向与营商环境 - 广东正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 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劲头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4] - 广东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4] - 诚挚希望广大粤商支持广东、投资广东、扎根广东 在共建世界一流湾区中成就更大事业 [4] 粤商的角色与期望 - 粤商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勇立潮头的重要力量 [5] - 希望粤商抢抓大湾区发展历史机遇 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贡献力量 [5] - 希望粤商大力弘扬新时代粤商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等行动 [5] 大会成果与活动 - 大会发布了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 [5] - 首次发布青年粤商创新创业和粤商“走出去引进来”两个优秀案例 [5] - 大会举行了世界粤商招商引资签约仪式 并发出全球粤商合作倡议 [5]
广东民企百强:入围门槛123亿 去年4家营收超4000亿 12家超千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7:15
2025世界粤商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粤联四海 商创未来”,旨在团结全球粤商力量,弘扬企业家精神,搭建协同发展桥梁[8] - 采取“1+5+N”形式组织,包括1场开幕大会、5场专题会及N场配套活动如粤商特色产品展等[8] - 吸引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名粤商代表,以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参会[10] 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数据 - 2025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123.32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超4000亿元企业有4家,超1000亿元有12家,超200亿元有66家[9] - 地区分布高度集中,深圳40家、广州22家、佛山16家、东莞6家、惠州4家,其他城市如珠海、中山等各有1-2家[9]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0.72亿元营收居首,比亚迪7771.02亿元第二,腾讯控股6602.57亿元第三[7] 细分行业榜单头部企业 - 制造业100强前三位为华为(8620.72亿元)、比亚迪(7771.02亿元)、美的集团(4090.84亿元)[7] - 服务业50强前三位为腾讯(6602.57亿元)、顺丰控股(2844.20亿元)、神州数码(1281.66亿元)[7] - TCL两家关联企业合计营收超3000亿元,凸显其在制造业重要地位[7] 现场投资签约情况 - 会前收集民营企业投资项目205项,总金额1777.21亿元,大会现场签约24项,合计444.58亿元[10] - 签约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网络与通信等领域,体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结合[10] 粤商代表发言与投资动向 - TCL创始人李东生透露近五年在广东累计投资825亿元,近期宣布投资295亿元在广州建设印刷OLED生产线[16] - TCL上半年营收1728亿元,增长12%,其中海外营收817亿元,增长15%,占比约50%[16] -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上半年粤港进出口总额5668.5亿元,增长7.9%[18] - 侨鑫集团周泽荣提及正打造国际食品流通供应中心,依托侨商网络链接全球资源[19][20] 全球粤商合作倡议内容 - 倡议深化开放合作,传承“敢闯敢创、务实担当”的粤商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12] - 呼吁聚焦创新发展,突破“卡脖子”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13] - 强调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与规则机制联通,共享发展机遇[14] - 号召助力“百千万工程”,通过产业振兴、资源反哺等方式参与广东高质量发展[15]
专访霍启山:敢为人先,以体育为纽带推动大湾区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45
十五运会的经济与产业意义 - 十五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体育盛事,被视为撬动区域经济联动和促进经济转型的关键契机 [1][2] - 赛事旨在将人流转化为产业增量,通过打造“赛事—文旅—消费”生态链,把“赛事主场”升级为“文旅消费主场” [1][2] - 例如广州已发布全运之年50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产品,以把握赛事契机展示城市形象并促进文旅消费 [2] 大湾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 大湾区将借助全运会契机,从建设区域协同比赛体系、体育科创中心、高水平体育人才高地等方面促进三地体育领域合作 [3] - 对“9+2”城市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体育城市定位:广州发展国际体育赛事中心(羽毛球、足球、马拉松),深圳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网球、电子竞技),香港打造国际体育盛事之都(橄榄球、足球、水上运动),澳门建设体育之城(赛车、乒乓球) [3] - 未来三地计划共同引进足球、篮球、网球等高水平国际大型赛事,探索举办世界杯等世界性运动会的合作机制,并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联赛 [4] 赛事经验复用与产业融合 - 十五运会跨地域协作机制可延伸至文旅项目合作,例如开发大湾区体育旅游路线,让旅客体验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和深港马拉松赛等跨境赛事路线以带动区域消费 [4] - 赛事运营中应用的数字化工具未来可升级为常态化平台,为文体旅长期发展提供助力 [4] - 场馆等硬件设施将进行赛后转化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探索“赛后再利用”模式 [4] 体育人才培养与资源共享 - 澳门霍英东基金会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合作发起“霍英东体育强基计划”,目标在未来四年(2025-2028)重点培养1000名基层教练员 [6] - 计划通过系统化培训、国际化交流与产学研资源整合,巩固体育人才培养基础,并促进港澳与内地教练员深度交流 [6] - 推动广东省体育专业院校协同港澳院校,以足球、羽毛球、跳水等项目为重点建设高水平体育实验室,探索运动员模型并开展技战术分析 [7] - 建议共享场地资源,利用香港短缺而广东丰富的优质场地开展训练,并推动跨境青年训练营和体育产业实习计划 [7][8] 青年融合与区域协同效应 - 十五运会期间青年跨城流动将创造“1小时生活圈”体验,有助于打破地理与心理边界,促进身份认同和“湾区人”意识 [1][8] - 跨境志愿者认证、三地联合培训等机制可为未来教育、就业等领域协同积累经验,成为制度创新试验场 [8] - 体育将作为持续促进三地青年共创、共学、共赢的桥梁,并通过“一程多站”体育旅游路线深化融合 [8] 粤商精神与制度创新 - “敢为人先”的粤商特质在当下体现为敢于突破制度壁垒、推动规则衔接,例如促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融合 [1][9] - 新时代粤商精神强调在制度创新、科技应用和社会价值创造中开拓新路,超越传统思维 [9]
专访何超琼:“大湾区人”是粤商身份新坐标,始终与国家发展同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8:36
文章核心观点 - 粤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高质量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通过创新融合和文化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1][4][9] - 何超琼作为代表性粤商企业家 强调以"大湾区人"身份认同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文化科技融合 [4][5][6] - 粤商精神体现为敢为人先、务实开放和家国情怀 通过世界粤商大会等平台整合全球资源助力大湾区发展 [13][16] 发展定位与区域融合 - 提出"大湾区人"概念 强调粤港澳文化同频和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 [4] - 三十年来推动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包括喷射飞航客船、港珠澳大桥金巴等 实现人流物流数据流无缝连接 [5] - 响应国家对外开放要求 创新"一展多地、一演多地、一赛多地"多元化消费场景 [5][7] 文化科技融合实践 - 在澳门打造保利美高梅博物馆 采用国家一级文物展陈标准和第四代科技博物馆概念 [6] - 与张艺谋合作推出驻场演出《澳门2049》 运用前沿科技对8种非遗进行艺术重构 [7] - 抓住粤港澳联合主办第十五届全运会机遇 开发跨区域文体旅展商融合线路 [7] 国际交流与出海战略 - 2012年在澳门创办世界旅游经济论坛 2014年成为联合国旅游组织全球唯一民间合作伙伴 [10] - 论坛与6个国际文旅组织建立高级别合作网络 包括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等 [10] - 2024年底论坛将拓展至哈尔滨 去年组织200人企业家代表团赴泰国曼谷 [11] - 东南亚作为重要出海市场 粤商凭借文化亲和力和语言优势开展业务 [13] - 新加坡项目获得3项国际奖项 包括英国IPA大奖和亚太房地产大奖五星殊荣 [14] 粤商资源整合 - 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广东有51家粤商企业上榜 数量全国前列 [16] - 广东籍华人华侨超过2500万 约占全球华侨华人总量42.5% 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6] - 通过世界粤商大会平台汇聚侨领 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16]
南都湾财社专访 粤商李积回:“慢功夫”铸就制造业标杆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17:31
2025世界粤商大会 - 大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政协主办 广东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总商会)承办 将于9月28日至30日在广州举办 [1] - 大会汇聚全球粤商资源 聚焦前沿科技和创新趋势 提供资源对接与合作机会 [2] 阳江十八子集团发展战略 - 公司期待通过粤商大会获得更多资源对接与合作机会 提升品牌知名度 拓展市场份额 [2] - 公司将积极利用广东的产业链优势和创新环境 提升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生产水平 [4][5] - 公司计划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转型 通过工业旅游和开放交流平台分享经验 推动整个刀剪产业集群升级 [5] - 公司依托阳江"中国刀剪之都"的产业优势 参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5] 粤商精神与企业价值观 - 粤商精神强调"义利兼顾" "义"代表社会责任、道德担当和文化传承 "利"指企业经济效益与发展 [5] - 公司将"做一把好刀"作为初心使命 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和全产业链布局确保产品品质 体现对"利"的追求 [5] - 公司积极参与抗疫救灾、教育助学等活动 保护非遗技艺、推动文旅融合 体现"义"的担当 [5] - 公司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战略 践行"长期主义"理念 以赢得社会尊重 实现可持续发展 [6] - 粤商精神的核心在于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6]
专访曾智明:57载金利来跨界突围,一代粤商接班人的守业与闯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09:53
公司转型战略 - 金利来作为57年历史的传统男装品牌正通过"科技+国潮"战略实现转型 突破休闲化年轻化市场冲击 [2] - 公司推进AI量体定制 虚拟试衣技术 实现规模化个性生产 并采用可持续面料研发 [4] - 通过数据中台驱动柔性供应链 在新材料研发和数字化供应链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4] 品牌年轻化举措 - 跨界斯诺克运动推出台球系列服饰 借助赵心童获世锦赛冠军引发的台球热潮重塑品牌形象 [7] - 体育产业成为品牌建设战略支点 累计向中国内地和香港体育事业捐献近1.7亿元 [6] - 曾宪梓体育基金会已奖励5届奥运会302人次金牌选手 颁发奖金总额逾1.28亿港元 [6] 大湾区发展布局 - 公司认为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打造世界级时尚产业高地的关键 需整合大湾区完整制造链和科技创新生态 [4][5] - 建议通过制度创新打破标准互认和数据流动壁垒 共建前海横琴南沙等合作平台 [9] - 利用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对接国际规则 借助澳门平台开拓葡语国家市场 [8] 全球化拓展策略 - 粤商具备侨商网络 务实创新精神和跨文化沟通三大优势 可担任"超级联系人"链接全球市场 [11] - 出海需关注文化差异和合规风险 如印尼禁止电商等政策限制 需建立本地化运营机制 [8] - 建议通过世界粤商大会匹配供应链需求 将广东制造业优势与海外技术渠道相结合 [11][12] 青年创业支持 - 明汇智库已培育数百位青年研究员 孵化近20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大湾区基地 [14] - 定期举办"明日新星"人才培养计划 组织香港青年内地考察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等科技创业项目 [13][14] - 粤商可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商业指导 资源网络和国际市场连接 [13]
对话唐羽:青年粤商不仅敢于走出去,更愿意走回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21:35
公司核心业务与成就 - 公司负责人唐羽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是今年广东省6位获奖者中唯一来自乡村农业领域的代表 [1][2] - 公司从三农博主起步,曾通过直播3天卖出15万斤滞销沃柑,后全力打造狗仔豆特色产业链,2024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2] - 公司创建“狗仔豆产业文化创意园”并于2024年试运营成功,成为农文旅融合案例,累计带动数千位农民加入种植,直接间接创造岗位超500个 [2] 产业发展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系统推动种植、加工、电商、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 [9] - 狗仔豆种植规模从最初100亩扩大到500多亩,亩产可达一万斤,并开发出米粉、炸条、咖啡等深加工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形成完整产业链 [6] - 公司创办“阳春市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运营推广基地”,账号全网粉丝突破500万,单场直播最高成交额达百万元,累计销售额已超千万元 [9] 市场策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起号成功关键在于2018年抓住短视频平台兴起初期三农内容稀缺的时机,并通过直播解决农产品上行痛点 [4] - 公司坚持内容原创与真实记录,在追流量环境下注重原汁原味乡村视频,以真诚建立长久信任 [4] - 品牌面临小众品类认知度不足、产业链协同效率待优化等挑战,正通过建设标准化加工厂和与高校产教融合来培养年轻人才 [11] 农文旅融合与创新 - 文创园定位为开放式体验工厂和乡土文化客厅,依托真实种植加工流程建设,避免“凭空造景”以控制成本并保证体验真实性 [7] - 为应对乡村文创同质化,公司采取小步快跑策略,定期举办采摘节、研学营等活动,并保证产品半年一次更新 [7] - 农文旅融合核心是通过“农业+”模式创造持续消费场域,实现“吃住玩购”一站式闭环,将体验转化为收益 [7] 社会影响与人才培育 - 公司累计举办80多场电商培训,覆盖上万人次,成功带动30多名青年返乡创业 [9] - 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规模达500多亩,平均每亩为农户创收约5000元,园区带动村民创办小作坊和销售点,实现每户每月增收约4000元 [9] - 公司与珠海科技学院等高校达成合作,计划共建直播实训基地,培养既懂农业又懂经营的年轻群体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