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经济

搜索文档
消费热度攀升 需求持续释放
辽宁日报· 2025-07-24 09:10
夜间经济与消费新场景 - 沈阳市浑南区莫子山公园后备箱市集成为夜间消费新场景,提供手工制品、街头表演和特色小吃等多元化体验 [1]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达5137.7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连续28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33亿元,同比增长9.6%,显示高端消费市场强劲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辽宁省新增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补贴,家电以旧换新品类从12类扩至20类 [2] - 上半年以旧换新活动销售商品645.8万台,参与企业超3000家,实现销售额440亿元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79.3%,家具类增62.1%,通信器材类增45.1% [2] 消费结构升级趋势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7%,一级能效家电零售额增55.8% [3]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4.7%,反映健康消费需求上升 [3] - 财政发放消费补贴近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增长 [3] 活动驱动短期消费爆发 - 大连演唱会期间接待客流324.74万人次,同比增长32.12%,综合消费31.63亿元,同比增37.05% [5] - 全省夏季开展1000余场促消费活动,覆盖首发经济、夜经济等领域 [5] - 上半年累计举办3000余场活动,包括俄罗斯食品文化周等国际性项目 [5] 下半年消费刺激计划 - 继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聚焦"考后经济""票根经济"等热点 [6] - 计划吸引300家首店入驻,培育人工智能等新业态 [6] - 筹备网红经济交流周等电商活动,加速数字消费场景建设 [6]
“考后经济”热潮带来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19 06:02
旅游市场 - 高考后旅游市场迅速反应,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苏州等对高中毕业生吸引力强,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 [2] - 主题乐园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即将开业的乐高乐园成为长三角地区高中生出游首选 [2] - 毕业游用户中近55%选择2人至3人同行,与家人好友结伴出游 [2] - 各地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免费游"等专属优惠,如北京古北水镇、河北野三坡景区、青海茶卡盐湖景区等 [2] - "05后"出游决策周期短,在预算和目的地选择上有更大自主权,既注重性价比也乐于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买单 [3] - 出境游方面,短线自由行、长线跟团游及邮轮产品是热门选择,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泰国等目的地预订热度靠前 [3] 技能提升消费 - 越来越多毕业生利用假期考驾照、学编程、健身等,既为放松身心也为技能提升 [4] - 培训机构针对高考毕业生推出暑期优惠活动,如江西遂川驾校对20周岁以内大学生和高考毕业生优惠至2000元 [4] - 高考毕业生开始尝试烫发、染发、美容、美甲等,医美消费增长明显 [4] - 美团数据显示高考后首周,牙齿矫正和美白订单环比增长近30%,高考生是主力人群 [4] 数码产品消费 - 高中毕业生数码产品采购更理性,按需购买取代对大牌数码"全家桶"的追求 [6] - 毕业季恰逢国补与"618"大促,品牌厂商推出毕业生专属折扣、分期免息及赠品福利 [6] - 商家推出凭学生证、高考准考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参与满减活动 [6] 消费趋势 - "00后"考生国产品牌购买率达78%,较父辈同期高45%,为国货品牌提供发展契机 [6] - 企业精准捕捉青年群体细分需求,开发适应宿舍生活的迷你用品和小家电 [6] - 考后经济体现年轻人物质与精神消费并重,短期享受与长期投资并重,个性化需求凸显 [5] - 商家需结合年轻人消费心理和特征,加大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满足新奇感、仪式感和情感价值需求 [7]
文博、潮玩、夜游……四川创新文旅场景燃动“考后经济”
新华网· 2025-07-12 17:30
旅游行业复苏与创新 - 成都夜游锦江项目推出火锅船、江上KTV、萌宠专线等主题游船,结合NPC表演和毕业季活动打造沉浸式体验 [1] -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高考后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 [1] - 同程旅行预计亲子游客流高峰将出现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1] - 途牛旅行分析毕业游用户更注重情绪价值及个性体验,偏好主题乐园、文博场馆等 [1] 四川省文旅促销政策 - 四川省启动2025暑期文旅消费季,计划发放6565万元消费券 [1] - 为中高考生推出文旅大礼包,近百家A级景区提供门票减免,涵盖多个5A级景区 [1] - 考生还可享受住宿、交通等多重福利 [1] 文旅产品创新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VR考古体验,三星村考古探索基地提供"古蜀祭司"角色扮演 [2] - 东郊记忆艺术区推出5000平方米全沉浸式"极地生灵数字影像大展" [2] - 天府国际动漫城举办动漫展、潮玩发售、电竞主题活动吸引青年游客 [2] - 平武县推出"文化+生态"主题游线路,包括熊猫家园探秘等特色项目 [2] 演艺赛事带动旅游 - 成都仙人掌音乐节在大麦平台"想看"人数近7万 [2] - 高考生群体表现出强烈参与意愿,计划结合音乐节安排毕业旅行 [3] - 暑期将举办世界运动会、亚足联冠军联赛等多项赛事,推动"赛事+旅游"模式 [3]
从家电焕新到烟火升腾 “夏日经济”点燃消费新活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8 09:42
消费市场复苏态势 - 高温天气与"考后经济"叠加效应推动消费市场强劲复苏 政策红利与业态创新促进需求升级与供给优化同频共振 [1] - 空调、手机等产品销售激增 餐厅客流显著回升 线上平台订单猛增 显示内循环动能增强 [1] 数码家电市场表现 -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下旬至今全国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 [3] - 高考后数码产品需求爆发 笔记本电脑销量同比增长200% 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增长190% [3] - 消费者偏好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如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和具备学习功能的平板电脑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3] 餐饮夜经济活力 - 北京簋街、合肥罍街等餐饮聚集地夜间营业额较白天高出50%以上 营业时间普遍延长至凌晨 [4] - 海底捞等餐饮企业创新夜间服务模式 融入DJ演出、花式调酒等元素 吸引年轻客群 部分门店凌晨仍现排队现象 [4] - 餐饮企业推出夏日时令菜品及考生专属优惠 如奶茶第二杯半价活动有效拉动考生群体消费 [4] 电商平台动态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平台日订单数超8000万单 [5] - 外卖市场规模从5月每天1亿余单增长至2亿余单 两个月内实现翻倍增长 [5] - 电商平台通过"线上补贴+门店自提"模式促进线下消费 大数据精准推送提升转化率 [6] 行业趋势分析 - 夜经济从单纯餐饮需求升级为社交场景 商家通过延长营业时间与主题创新强化情感联结 [6] - 电商平台角色从交易中介升级为消费基础设施 物流服务优化与数据赋能推动消费行为常态化 [6]
成人礼的重要一课(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08
考后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学生消费行为显著增加,包括电子产品购买、景区游览和驾校报名等[1] - 准考证成为消费凭证,可享受景区免票、特惠机票和餐饮折扣等优惠[1] - 学生开始自主规划行程和时间安排,平衡休闲与学习活动[1] 社会教育意义 - 考后消费被视为学生接触社会的实践课堂,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意识[1] - 学生身份从"考生"转变为"独立消费者",社会角色认知发生转变[2] - 自主消费决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1] 消费教育价值 - 考后经济创造了培养正确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场景[2] - 消费过程帮助学生探索自我认知和职业方向[2] - 社会通过消费场景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成人的过渡[2]
新华视点|暑期消费“热”起来 多地业态创新点燃夏日经济引擎
新华社· 2025-07-01 16:43
暑期消费热潮 - 暑期消费热潮席卷全国,多地通过文旅体融合、农旅直播、康养体验等多元业态创新推动消费场景升级,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2] 文旅体融合消费 - 江苏省连云港市以"足球+文旅"为引擎推出跨城旅游优惠政策,吸引球迷共赴"足"旅之约,同时融合足球激情、西游文化与地方特色产业推出海鲜盛宴、商超嗨购等多重消费豪礼 [4][6] 康养消费新场景 - 新疆吐鲁番6-8月为沙疗黄金时节,当地推动沙疗与旅游、医疗、养生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品牌 [8][10] 考后经济消费 - 高考结束后乌鲁木齐迎来消费热潮,数码产品、美发美甲、学车等成为考生消费热点,商家推出专属优惠政策 [13][15] 农旅融合消费 - 广东汕尾通过直播助农、技术应用及业态创新为荔枝产业注入新活力,宝楼村采用无人机施肥和冷链物流保障新鲜度,同时开放自驾采摘体验 [17][19] 红色教育消费 - 河北安平构建多元化红色文艺传播矩阵,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参观量同比增长65% [21][23]
追光丨准考证别扔!小心损失“一个亿”
新华社· 2025-06-29 15:29
考后经济热潮 - 全国多地景区为考生提供免门票或交通优惠等福利 考生凭借准考证可享受特定商品购物满减政策 [5][6] - 松花湖度假区等滑雪场夏季迎来旅游高峰 高考后学生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酒店预订率明显提升 [8] - 同城旅行数据显示 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期间 高中毕业生旅游出行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成为热门打卡地 [10] 暑期消费趋势 - 电子产品"三件套"和考驾照成为考生热门选择 手机以旧换新政策吸引高考生消费 [6][8] - 近视矫正牙齿矫正等医美项目需求增长 毕业生通过面部管理迎接新生活 [12] - 长春市健身房推出高考生专属折扣 拳击健身操普拉提等课程全部排满 暑期集中训练成趋势 [14] 体育健康产业 - 大学体育必修课要求每名学生完成不少于144学时 需通过包含BMI肺活量等项目的体质健康测试 [16][17] - 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设减脂课程 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 [14][19] - 中山大学等高校体育社团活跃 啦啦操等运动项目受学生欢迎 [21]
考驾照增技能、毕业旅行……“考后经济”升温透出青年消费新趋势
央广网· 2025-06-29 08:38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高考毕业生掀起"电子三件套"、考驾照、毕业旅行等消费热潮,展现年轻人消费新趋势 [1] - 多地迎来毕业旅游群体,部分景区提供准考证五折优惠,如浙江绍兴景区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家长观念转变和消费能力提升推动考后经济热潮 [1] 驾校行业 - 天津某驾校高考后进入报名旺季,目前招生100人,预计假期总量达300多人 [2] - 今年招生人数同比提高20%,学员以高考生和在校学生为主 [2] 数码产品行业 - 安徽宿州数码市场推出高考"应季补"促销活动,凭准考证享线下优惠 [2] - 宿州市数码产品交易笔数超77000笔,补贴金额2807万元,带动消费2亿多元 [2] 服务消费领域 - 考后经济涵盖多个消费领域,在服务消费领域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2] - 专家指出新一代消费者个性化特征明显,需针对性推出产品 [2]
购买“电子三件套”、考驾照、毕业旅行……高考后的你成为这些消费群体一员了吗?
央广网· 2025-06-28 18:34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高考毕业生掀起消费热潮,包括购买"电子三件套"、考驾照、毕业旅行等[1] - 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6月9-11日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3] - 长线游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旅行社预订量提升20%[3] - 数码产品交易笔数超77000笔,补贴金额2807万元,带动消费2亿多元[5] - 驾校招生人数同比提高20%,预计假期总量达300多人[4] 旅游行业举措 - 浙江多地推出景区优惠:丽水15家核心景区免费,湖州门票最高半价[2] - 餐饮住宿提供88折优惠,设置网红打卡点和集章换礼活动[2] - 研学游产品受青睐,名校参观线路如北京、西安、厦门成为热门[2] - 旅游目的地从短途转向西北、新疆、西藏等中长线自由行[3] 消费群体特征 - Z世代成为考后经济主力,消费呈现个性化、精神层面满足需求[6] - 家长消费观念转变,提前预订趋势明显,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热潮[3] - 消费行为从功能需求转向体验需求,需要增值服务和场景创新[6] 行业增长动力 - 经济发展带动消费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是根本动力[5][6] - 服务消费领域增长明显,涵盖旅游、教育、数码等多个领域[5] - 社会对人力资源技能要求提高,催生驾照等技能培训需求[6]
让“考后经济”成为考生消费观念的成人礼
中国青年报· 2025-06-27 18:28
考后经济消费趋势 - 2025年高考毕业生消费呈现"青春洋溢"热潮,包括结伴旅行、购买电子产品、考驾照和运动健身等[1] - 旅行消费成为释放情绪的出口,电子产品被赋予"成长勋章"意义,驾校和健身消费象征"重塑自我"[1] - 消费行为超越物质本身,部分家长将其视为另一种"成人礼"[1] 考后经济市场规模 - 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期间,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2] -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处于历史最高点[2] - 中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2] 消费行为特征 - 毕业生消费主体尚未完全成熟理性,家长为其消费埋单[2] - 考后消费涉及如何定义"有用"、"个性"和"美"等问题的深思熟虑[2] - 消费选择过程本身在塑造年轻人的消费观,如货比三家学会克制和珍惜[2] 消费引导与监管 - 需要破除"补偿心理"迷思,避免过度满足助长依赖与虚荣心态[3] - 学校可通过讲座、主题课堂等形式培养学生"量入为出"的财商智慧[3] - 相关部门需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以"高考"为噱头的虚假促销和价格欺诈行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