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补贴战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升级:0元奶茶能喝多久?如何避免中小商家成牺牲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7:36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打破"双寡头"格局 推出"0佣金"、品质外卖、强化骑手权益保障、百亿补贴等措施 [1][2] - 京东外卖上线90天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覆盖全国350个城市 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 [2] - 阿里整合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资源 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 预期未来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 [2] - 美团CEO王兴表示欢迎新玩家加入 强调会加大投入应对竞争 [2] 补贴大战数据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达8000万创新高 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 环比净增15% [3] - 美团7月5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1.2亿单 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 7月12日突破1.5亿单 [4] - 美团骑手日收入增长111% 超40万众包骑手日收入超500元 高频骑手平均月收入达9763元 [5] - 淘宝闪购骑手数量同比增长78% 众包骑手增长120% 活跃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5]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 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5] 补贴大战影响分析 - 补贴带动消费需求 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 但专家认为"补贴战"不可持续 [1] - 平台要求商家自动跟价落实全网最低价 导致商家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方面投入减少 [6] - 新玩家补贴抢占市场人为拉低商品价格 稀释商家净利润 可能加剧头部商家和中小商家差距 [7] - 部分商家反映一单售价五六十元的外卖 到手仅十多元 已关闭部分亏损业务 [8] - 商家担心补贴退潮后消费者不愿接受正常售价 可能导致"低价-低质"恶性循环 [8] 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28.89% 预计2030年达2万亿元 [10] - 京东做外卖业务的逻辑是构建生鲜供应链 未来还将拓展医美和美容等领域 [10] - 平台跨界可能塑造新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 但也可能导致少数超级平台形成生态垄断 [11] - 专家建议监管政策应关注提高市场开放性和可及性 打破不必要技术壁垒 [11] - 考察平台竞争力需考虑市场份额维持时间和市场进入壁垒 [11]
“疯狂星期六”,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36氪· 2025-07-14 08:32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和淘宝闪购从"大水漫灌"式补贴转向"滴灌式补贴",美团保持平日补贴力度(100-30元、48-18元等),淘宝闪购推出38-18.8元和周六188元券包[1][3][6] - 上周六(7月5日)两家平台疯狂补贴(淘宝满25-24元,美团满48-28元),美团单日零售订单创1.2亿单历史纪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3] - 补贴策略转向娱乐性和条件限制型,如淘宝"骑士送免单"(随机开骑手姓氏免单)和美团随机免单20元[6][7] 平台战略目标与业务逻辑 - 三大平台战略趋同,争夺即时零售市场,该市场仍在高速增长而传统电商已饱和[30][31][32] - 美团已验证通过外卖向到店、酒店等业务交叉销售实现30%-40%利润率的模式[36] - 淘宝试图留存非餐用户但业务融合效果不佳,京东自建前置仓探索差异化模式[20][21] - 拉新促活是首要目标,美团618日活1.69亿(同比+18.7%),淘宝6月18日日活4.57亿(同比+5.1%)[25] 行业数据与机构观点 - 餐饮在社会零售中占比回升至11.4%,成为流量担当[14] - 摩根大通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GMV乐观4万亿/悲观2万亿,年投入500-800亿是否合理取决于市场规模[35] - 高盛认为补贴战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外卖获取流量导流至高利润业务[36] - 阿里巴巴财务优势显著(1000亿自由现金流+6000亿现金储备),在消耗战中占据主动[43] 补贴战持续时间与影响 - 今年累计投入将达千亿规模,相当于国家补贴级别[27] - 淘宝"超级星期六"计划持续100天,预计外卖大战至少延续两年[44] - 补贴导致系统过载(上周六达系统极限),商家履约延迟和结算问题显现[7] - 瑞幸通过供应链优化和隐性涨价(调整9.9元专区)适应补贴环境,形成消费习惯[8][9][10]
万亿外卖市场迈入“三足鼎立”新格局:品质升级与补贴战并行
环球网· 2025-07-13 11:25
行业格局变化 - 中国外卖用户规模突破5 92亿 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行业长期由美团 饿了么主导的"双寡头"格局被打破 京东外卖正式入局 形成"三足鼎立"新格局 [1] - 美团与饿了么过去十年合计占据超90%市场份额 2025年京东外卖强势入局打破平衡 [3] - 京东外卖依托京东集团在供应链 物流及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积累 以"品质即时配送"为切入点 重点布局高客单价订单及生鲜 医药等细分品类 与美团 饿了么形成差异化竞争 [3] 消费需求升级 - 外卖消费需求从"便捷性"向"品质化"加速跃迁 2025年被视为中国外卖行业"品质消费升级元年" [1][3] - 消费者对配送时效 商品品质的要求提升 平台需在仓储 物流及数字化管理上持续投入 [3] - 茶饮品类在外卖订单中的占比已达35% 预计2025年将突破40% 蜜雪冰城 瑞幸咖啡等茶饮龙头有望通过外卖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5] 平台竞争策略 - 头部平台战略重心转向供应链优化 配送效率提升及食品安全监管 美团推出"30分钟达"升级计划 饿了么建立"透明厨房"联盟 京东外卖主打"1小时精准送达"服务 [3] - 即时零售平台的长期竞争力取决于"全品类供给能力"与"履约稳定性" [3] - 外卖大战的"补贴战"策略更趋精细化 优惠券设计集中在20元左右价格带 50元以上订单补贴力度减弱 平台通过会员体系绑定高净值用户 [4] - 茶饮品类受益于补贴策略 一杯原价20元的奶茶叠加优惠券后实际支付可能低至5-8元 [5] 未来发展趋势 - 外卖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 平台需在三个维度构建壁垒 全品类供给 技术驱动履约效率 严格食品安全标准 [5] - 2025年外卖市场将呈现"价格更优 速度更快 选择更多"的竞争红利 能够精准捕捉消费升级趋势 平衡成本与体验的平台将主导行业格局 [5]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528
交银国际· 2025-05-28 11:08
核心观点 - 美团外卖竞争投入加大,但运营能力值得看好,虽短期利润下调但不影响长期观点,维持买入评级 [1][2] - 欢聚集团1季度利润超预期,关注直播企稳及广告业务增量释放,维持买入评级 [3] - 中国电力上半年火电点火价差有望优于预期,目前股息率仍吸引,上调目标价并维持买入评级 [6] 美团 - 2025年1季度业绩收入同比增18%,核心商业/新业务增18%/19%,核心商业调整后运营利润率21%,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新业务运营亏损23亿元,同比持续收窄,环比小幅扩大 [1] - 外卖补贴加大或影响2季度CLC收入及利润增长,预计外卖单量同比增速中高个位数,闪购单量增速略超30%,即时配送日单预计同比增11%,2季度外卖/闪购收入增速分别为4%/30%,UE同比下降 [2] - 预计到店酒旅GTV/收入/利润增速分别为28%/18%/18%,新业务受零售及Keeta拉动,预计收入增速22%,亏损受海外投入影响环比扩大 [2] - 目前估算2025年利润增速约7%,按20倍市盈率,目标价下调至165港元,维持买入 [2] 欢聚集团 - 基于审慎的营销支出,小幅上调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期至2.7亿美元,基于SOTP估值,维持60美元目标价 [3] - 1季度收入为4.9亿美元,同比降12%,其中直播收入同比降20%,非直播收入同比+25%,收入占比提升至25%,经调整净利润6300万美元,好于预期 [3] - BIGO直播有望环比企稳回升,预计2季度环比企稳并恢复增长,4季度恢复同比正增长,预计广告收入2季度环比增长加速 [3][5] 中国电力 - 公司1 - 4月总发电量同比微升0.3%,其中风/光发电同比上升32.1%/13.6%,水电在4月受来水量波动影响,单月同比/环比-53.3%/-26.5% [6] - 2季度内地动力煤价较3月底水平下跌超7%,上半年火电点价差或高于预期约2% [6] - 上调2025/26年盈利预测1.0%/1.4%,上调水电板块估值标准至1.9倍2025年市帐率,目标价上调至3.77港元,2025/26年6%/7%的股息率仍有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6] 全球主要指数及商品外汇价格 - 恒指收盘价23382,升0.40%,年初至今升15.51%;国指收盘价8470,升0.38%,年初至今升16.19%等 [4] - 布兰特收盘价64.81,三个月升跌-12.48%,年初至今升跌-13.10%;期金收盘价3363.60,三个月升16.66,年初至今升27.93等 [4] 本周公布经济数据 - 美国5月27日耐用品订单(2月份同比%)上次数据为9.20,世界企业联合会消费者信心指数(4月份)市场预期88.00,上次数据86.00等 [7] - 中国5月30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月份)上次数据49.00,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月份)上次数据50.40 [7] 恒生指数成份股及国企指数成份股 - 展示了恒生指数成份股和国企指数成份股的公司名称、股票代码、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等多项信息 [9][10]
51岁刘强东,又干了3000亿
创业家· 2025-05-26 18:10
京东外卖业务表现 - 京东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外卖业务首次披露完整数据,贡献收入57.53亿元,日订单量即将突破2000万单 [3][4] - 京东外卖上线42天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扩张速度远超美团(3年)和饿了么(10年)达到相同量级的时间 [6][9] - 外卖业务增长迅猛:3月24日突破100万单,4月15日达500万单,4月22日突破1000万单,5月13日宣布即将突破2000万单 [6] - 外卖业务带动京东整体流量转化率提升,激活3C家电、日百等核心品类的低频消费,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1% [18] 京东外卖面临的挑战 - 系统与运力承压:4月22日和5月14日因订单暴增两次出现系统崩溃,导致用户下单异常、骑手调度失灵 [10] - 运力不足问题突出:全职骑手从3月1.6万增至5月3万,加上达达130万众包骑手,仍难以支撑日均近2000万单,业内估算需50万以上活跃骑手才能稳定履约 [14][15] - 配送压力大:按10万全职骑手计算,每人每天需送200单,远超美团骑手人均日送23单的水平 [13][15] - 新业务整体亏损13.3亿元,同比扩大10个百分点,反映"烧钱换市场"与"盈利平衡"间的艰难取舍 [35] 京东核心业务表现 - 核心零售业务收入2638.45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3C家电增长17.1%,日百品类增长14.9%,商超连续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29] - 零售经营利润率提升至4.9%,实现"增收又增利" [29] - 物流业务收入496.67亿元,同比增长12.5%,但为外卖业务调配达达骑手导致物流板块利润率环比微降0.3个百分点 [32] - 国际业务通过Joybuy平台在欧洲试运营,工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8%,成为B端市场新增长极 [33] 行业竞争格局 - 刘强东亲自参与外卖业务,通过培训、送外卖、联名营销等方式推动业务破圈,与美团、饿了么"高管隐身"形成对比 [22][26] - 京东以"品质外卖"为差异化定位,推出"零佣金入驻""骑手全额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依靠7000万单日均配送量和生态壁垒应对,饿了么则通过补贴争夺下沉市场 [27] - 监管部门约谈京东、美团和饿了么,要求停止恶性竞争,指向贴标签、煽动对立等行为 [27] - 补贴战带来短期用户增长,但如何转化为长期生态粘性成为挑战,行业需思考让效率与人性不再对立的商业价值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