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算摄影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自研图像传感器? 一项专利惊艳亮相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7 09:20
苹果图像传感器专利技术 - 核心观点:苹果公司通过堆叠式传感器架构实现20档动态范围(120dB),可能颠覆移动和专业成像领域[1][3][18] - 技术性能超越ARRI ALEXA 35等专业电影摄影机传感器[3] - 采用3T像素设计(非传统4T),结合LOFIC电路实现低噪声和高动态范围[5][9][20] 技术架构创新 - 双层堆叠设计:传感器芯片(含光电二极管)与逻辑芯片(噪声处理电路)分离[6][29] - LOFIC电路通过20fF/500fF双电容结构自动适应弱光至强光环境[10][33] - 内置电流存储电路实时消除热噪声,无需后期处理[8][27] 潜在应用场景 - 移动设备实现电影级HDR拍摄,支持实时无噪视频[13][14] - 为AR/VR设备(如Vision Pro)提供超薄高画质解决方案[6][15] - 可能替代索尼高端传感器,推动计算摄影从软件转向硬件创新[11][16] 专利技术细节 - 动态范围达120dB(约20档),比行业标杆高33%[3][13] - 采用3晶体管设计却实现比4T更低的噪声水平[9][20] - 通过CDS(相关双采样)技术抑制kTC噪声[26][36] 行业影响 - 可能重塑智能手机到专业电影设备的成像标准[18] - 堆叠式架构为移动设备提供专业级成像质量[6][14] - 技术商业化后或改变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11]
谷歌手机迎来长焦微距,或将给整个业界上一课
36氪· 2025-06-25 10:34
谷歌Pixel系列在安卓阵营的定位 - Pixel系列是Android软件开发平台和谷歌展示软件技术的窗口[1] - 该系列首发Android大版本更新并拥有大量限时独占的谷歌AI功能[1] Pixel系列的硬件与影像功能特点 - 采用定制Tensor处理器 不以性能见长 但在计算摄影和端侧AI方面表现突出[3] - 旗舰Pro版凭借独特算法在影像旗舰排名中占据一席之地 成为行业参考对象[3] - 最新爆料显示Pixel 10系列将加入长焦微距功能 可能采用双微距镜头设计[3][5] 双微距镜头系统的技术优势 - 同时保留超广角微距和新增长焦微距 实现业界首批双微距镜头机型[5] - 长焦微距可在远距离拍摄微小对象 避免惊扰被摄物并解决光线遮挡问题[7] - 超广角微距适合近距离拍摄 弥补长焦微距在极近距离对焦不足的缺陷[8] AI技术在影像系统的应用 - 通过AI实现微距场景自动识别 根据构图和距离自动切换微距模式[10] - 消除用户手动切换的繁琐操作 提升拍摄体验和技术先进性[10] 对行业的影响 - 打破超广角微距与长焦微距互斥的行业认知 提供新设计模板[10] - 提高消费者对影像旗舰的配置预期 促进行业良性竞争[10] - 最终将推动整个手机影像技术的进步 使消费者受益[10]
C影石(688775):全景影像龙头,技术卡位占据优势
天风证券· 2025-06-15 1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6 个月评级为增持(首次评级),当前价格 171.8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 13.09/17.55/22.42 亿元,看好终端消费者摄像需求增长,公司因技术卡位优势将持续维持市占率,给予“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影石创新:全景影像龙头,致力成为全球一流品牌 - 公司 2015 年成立,前身为深圳岚锋创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智能影像设备研发生产,2023 年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 67.2%,排名第一 [12] - 创始人刘靖康为技术出身,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华为等,公司股权结构以刘靖康为核心,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团队 [12][13] - 截至 2024 年上半年,研发人员占比 55.94%,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 27.16%,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绑定团队稳定性 [14] - 2020 - 2024 年累计研发投入 17.34 亿元,占营收 12.91%,截至 2024 年 6 月,拥有境内外专利 800 项(发明专利 155 项) [19] - 公司产品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分为消费级、专业级和配件及其他三大类,消费级设备是核心收入来源,近三年占比 85%左右 [1][21] - 公司收入以境外市场为主,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欧洲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中国大陆增速较快 [28][29] - 公司采用线上线下、直营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9000 多家零售门店和 90 多座海内外机场 [30][31] - 2021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增速,毛利率平稳波动,受多因素影响 [32][36] - 2022 - 2024 年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持续增长,研发费用占收入比维持在 12% - 14% [40] -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低,存货随收入规模提升而提升,存货周转率维持稳定 [43][44] - 公司 IPO 实际募资 19.38 亿元,投向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6] - 未来公司将深化技术创新、产品规划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加强核心技术,拓展产品范围,提升全球影响力 [50] 行业分析 - 智能影像设备行业 2017 - 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达 14.3%,受到国家政策支持 [3][51] - 消费级全景相机领域领先企业有影石创新、日本理光和美国 GoPro,专业级 VR 全景相机市场主要由影石创新和深圳看到科技主导 [57] - 公司相关相机产品在性能比较中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竞争优势包括技术、市场推广、技术壁垒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 [60][63][64] 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 13.09/17.55/22.42 亿元,看好终端消费者摄像需求增长,公司因技术卡位优势将持续维持市占率,给予“增持”评级 [3][65][66]
重回“堆料”,是华为Pura80系列最让人兴奋之处
36氪· 2025-06-12 09:27
华为Pura80系列影像硬件升级 - 全系列标配RYYB传感器、1英寸广角主摄及大底潜望式长焦,Pro/Pro+/Ultra三款机型配置4000万像素超广角+5000万像素1英寸广角+4800万/50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 [9][11] - 广角主摄采用三款不同1英寸CMOS,包括索尼IMX989、LYT900及业界首发的豪威OV50X RYYB版本,实现核心硬件领先 [13] - Ultra机型首创"一镜双目"超大底潜望式长焦方案,通过1/1.28英寸传感器机械结构同时适配3.7倍和9.4倍焦段,传感器尺寸超越行业主流1/1.4英寸竞品 [16] 供应链与技术突破 - 新机硬件堆料表明公司供应链掌控力显著提升,能同时采用海外最新部件(如索尼LYT900)和国内首发方案(如豪威OV50X) [19][20] - 潜望式长焦机械结构设计解决双长焦模组体积膨胀问题,时隔多年重新引领行业超长焦硬件标准 [16] - 计算光学技术持续迭代,XD Optics算法已被行业广泛采用,新机同时保留AI构图、视频降噪等计算摄影功能 [8][23]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产品设计回归硬件堆料路线,通过豪华配置强化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同,尤其吸引重视参数的年轻群体 [22] - 定价策略与行业顶尖竞品持平,Ultra机型硬件成本控制能力显现 [19] - 产品理念致敬P30/P40系列经典机型,试图唤醒市场对华为影像旗舰的历史认知 [17] 技术局限性 - "个性色卡"功能采用全局滤镜机制,未实现竞品基于对象识别的分层处理算法,反映NPU性能或NPU-ISP协同存在提升空间 [25][27] - 计算摄影无法完全替代硬件堆料,后者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心理认同更具直接说服力 [8]
华为公布“一底双长焦”专利,将首发于Pura 80系列
第一财经· 2025-06-06 16:35
手机影像技术一直是当前消费电子供应链关注的焦点。 6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专利发明申请,专利发明人为华为技术 有限公司。 从展示的技术图来看,该光学镜头包括前透镜组、第一转折元件、第一后透镜组以及第二后透镜组,呈现"一底 双镜头结构"。该专利显示,该影像解决方案通过可移动棱镜的位置切换实现两个镜头的光路切换形成两种焦 段,同时两种焦段共用一个CMOS传感器和传感器防抖模块,而大底CMOS传感器斜置可有效减少整体模组的体 积,增强防抖效果。该专利技术预计将在华为Pura80系列上首发应用。 手机影像技术一直是当前消费电子供应链关注的焦点。 华为在影像技术上经历了从单摄像系统、双摄像系统到多摄像系统以及超级影像单元的演进。华为手机在全面回 归市场后,将高端P系列去年更名为"华为Pura",并在终端业务上享有影像研发资源上的最高权限。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评价上一代产品Pura 70系列的一款产品时表示,波塑混合镜头因采用模造玻璃而单 价为普通7P镜头的4-5倍。摄像头供应链的一位人士也对记者确认,华为相关供货产品的价格确实每一代都在提 高。 在影像资源的压强式投入 ...
影石创新:<font color='#2C8CE7'>AI驱动创新引领,智能影像龙头扬帆起航-20250530
财通证券· 2025-05-30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智能影像设备领军者,以全景技术为基点专注于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历经十年成长为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9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88亿元增长至55.74亿元,5年CAGR 57% [3] - 高端消费和工业需求驱动行业成长,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365亿元,2017 - 2023 CAGR 14.2%,运动/全景相机市场集中,公司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67.2%,在运动相机市场中排名前三 [3] - 公司产品竞争力强,相机与同类产品价格相当,细分产品线在分辨率、续航等参数上有优势,重视研发创新,围绕拍摄需求布局核心技术,已形成良好市场口碑,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技术+品牌+渠道等多因素构建护城河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影像领军者,创新驱动成长 - 公司是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2015年成立于深圳,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以全景技术、防抖技术等为核心的技术体系 [7]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配件及其他产品,消费级有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专业级有VR全景相机和AI视频会议一体机,配件类有自拍杆、电池等 [9][10] - 公司实控人刘靖康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间接持有29.89%的股份 [12] - 2019 - 2024年公司收入从5.88亿元增长至55.74亿元,5年CAGR 57%,归母净利润从0.56亿元增长至9.95亿元,5年CAGR 78%,收入主要来自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整体毛利率相对稳定,净利率略有波动 [15][16] - 公司预告2025年1 - 6月收入321,428.00万元 - 381,47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变动约32.38% - 57.10%,预计净利润49,435.00万元 - 58,32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变动约 - 4.65% - 12.49%,扣非后净利润46,887.00万元 - 55,378.00万元,较去年同期变动约 - 4.64% - 12.63%,主因销售和研发费用上升 [16] - 公司采用线上线下平衡的销售渠道策略,70%以上收入来自海外,主要是美国、日韩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3] 高端需求驱动成长,行业龙头集中 -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户外运动、内容生产和分享等需求推动运动和全景相机发展 [25][27] - 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365亿元,出货量4657万台,未来有望持续增长,2017 - 2023 CAGR 14.2%,出货量CAGR 20.8% [28]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3亿元,出货量196万台,亚洲市场成长较快,未来有望双位数增长 [33] - 2023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规模314.4亿元,出货量4461万台,北美、欧洲市场占比较高,亚洲市场高速增长,未来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 [39] - 2023年公司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67.2%的份额,中国市场占86.5%的份额,专业级全景相机市场占61.4%的份额,在运动相机市场排名前三,国产运动和全景相机品牌对欧美产品形成替代趋势 [43] 产品竞争力强,影像算法构筑护城河 - 公司相机产品与市场可比同类产品价格基本相当,在拍摄画面分辨率、流畅性方面有竞争力,续航能力与市场可比同类产品相当 [51] - 公司研发投入高速增长,近3年来研发费用增速在60%以上,技术人员占比高达58% [55] - 公司在影像算法领域深入布局,聚焦核心痛点场景,在软件开发、相机防水、音频处理等细分技术领域也有专业卡位,形成技术水平与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 [57] - 公司品牌“Insta360影石”凭借创新的产品设计等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获得多项荣誉 [59] - 公司建立了全面的销售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销售产品,建立了多样化的全球市场推广渠道 [60] 募投项目:建设生产基地+研发中心 - 公司拟公开发行4,10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62] - 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95亿元,已完成基建工程,预计2025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预计第三年投产,按30%/70%/100%产能逐年达产释放 [64] - 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2.68亿元,尚未开始实施,预计建设期为1年,第2年正式开展项目课题研发 [64]
智能影像设备研发企业 影石创新(688775.SH)拟公开发行4100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20:25
发行概况 - 公司拟公开发行4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2% [1] - 员工资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不超过410万股(占公开发行规模的10%),认购金额不超过1.37亿元 [1] - 中证投资初始跟投比例为公开发行数量的5%(205万股) [1] - 初步询价日期为2025年5月27日,申购日期为2025年5月30日 [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以全景技术为基点的全球知名智能影像设备提供商 [1] - 核心技术体系包括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 [1] - 品牌"Insta360影石"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7亿元、8.3亿元、9.95亿元 [2]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32.14亿元-38.15亿元(同比变动32.38%-57.10%) [2] - 2025年1-6月预计净利润4.94亿元-5.83亿元(同比变动-4.65%-12.49%) [2] 募投项目 - 拟投入募集资金约4.64亿元用于两个项目 [2] - 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基建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 [2] - 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尚未开始实施 [2]
未知机构:国泰海通电子高通NPU3DDRAM专家交流takeaways-20250506
未知机构· 2025-05-06 09:4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高通、华邦 - 行业:电子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高通合作验证节奏**:今年一季度正式立项并完成国内供应商验证,预计6月底回片后进行合封、测试、良率和功能评估,明年2 - 3月送样手机厂商,9 - 10月推出手机市场[1] - **应用层面升级**:高通骁龙8 Elite旗舰机标配LPDDR5x带宽85GB/s,升级3DDRAM后可超1T,目前配合验证产品带宽256GB/s,速率提升三倍,成本合计上升约60美元,适用于计算摄影AI等高端机型[1] - **WoW方案优势**:相比华邦CUBE,WoW采用hybrid bonding,无 微凸点,堆叠高度更薄,在内存带宽和功耗方面有优势,4层以上堆叠时良率优于CUB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