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证监局:走访成效逐步显现 辖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取得显著进展
中证网· 2025-08-22 19:57
"公司上市以来实现了业绩翻倍,目前在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数一数二,未来增长潜力巨 大。这些成就既得益于AI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大力支 持。"一家半导体公司负责人表示。 直面发展痛点,点对点进行纾困解难。2024年以来,上海证监局通过常态化走访累计搜集了500余 条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超过一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剩余问题已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将持续关注后续 进展。上市公司提出的问题诉求包括但不限于资本市场、产业政策、财税金融等领域,如希望获得更多 地方招投标项目和财政奖补、提高境外投资审批效率、协调应收账款清欠、优化股权激励政策、整治行 业"内卷"等。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乔翔)记者8月22日从上海证监局获悉,上海证监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于走访上市公司的决策部署,推动走访覆盖面持续扩大,走访成效逐步显现,辖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取 得显著进展,投资回报水平持续提升,公司治理进一步规范。 畅通协作机制,多层次提升走访实效。上海证监局制定了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方案,联合上海 相关部门和沪深北交易所开展走访,在现场走访和问题解决方面凝聚共识合力,形成了"央地有协同、 部门有联 ...
增强吸引力与包容性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将持续完善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17
资本市场吸引力提升 - 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 同比增70% 环比增19% 今年以来单月开户数均超150万户 [2] - 政策协同性增强 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落地 公募基金改革 个人养老金全国推广 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强化 [2] -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多部门推出稳市场"组合拳" 战略力量集结效应显现 [2] 稳市机制建设 - 需加快构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重点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2] - 建议完善中长期资金财税政策 投资政策和监管制度 [2] - 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提升市场监测监管有效性 强化跨部门联动机制 [3] 投融资生态包容性增强 - 2021年以来A股新增1427家上市公司 科创板376家 创业板520家 北交所232家 合计占比80% 集中于信息技术 新材料 医疗领域 [4] - 政策向"新"倾斜 包括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 北交所设立 全市场注册制推行 "科创板八条"和"1+6"改革措施出台 [4] - 融资端将侧重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投资端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6] 投资者保护强化 - "十四五"期间拓宽维权渠道 包括特别代表人诉讼 先行赔付 投保机构代位追偿等案例落地 [7] - 将加大"打大打恶打重点"力度 从严惩治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7] - 整治股市"黑嘴" 非法荐股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运用大数据精准打击 [8]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将持续完善
中国证券报· 2025-08-11 05:05
资本市场吸引力提升 - 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增70%,环比增19%,年内单月开户数均超150万户 [1] - 政策组合拳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公募基金改革、个人养老金全国推广、国有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等 [1] -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政策协同性增强,"十四五"期间稳市基础夯实 [1] 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 - 天风证券预计政策重点将聚焦长期资金入市及考核机制调整 [2] - 中证金融研究院建议完善中长期资金财税政策、投资政策和监管制度 [2] - 招商证券提出需优化创业投资制度,引导资金投向硬科技,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并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 [4]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2021年以来A股新增1427家上市公司,科创板376家、创业板520家、北交所232家,合计占比80% [2] - 信息技术、新材料、医疗等领域企业占比突出,硬科技领域集聚效应显著 [2] - 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北交所设立、注册制全面推行等改革加速 [3] 投融资生态包容性 - 融资端政策将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侧重差异化上市标准及多层次市场建设 [3] - 投资端政策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创业板改革深化举措值得期待 [3] - 监管部门严把IPO入口,强调逆周期调节,避免大规模扩容 [4] 投资者保护制度 - "十四五"期间通过康美药业、泽达易盛等代表人诉讼案拓宽维权渠道 [4] - "大投保"体系优化市场生态,未来将强化"打大、打恶、打重点"举措 [5] - 深圳大学建议加大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运用资金罚与资格罚 [5] 市场环境净化 - 整治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纳入规范重点,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并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打击 [6] - 清华大学提议完善示范判决机制和司法解释,提升投资者维权效率 [6]
华安证券董事长章宏韬:“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加快形成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3
一揽子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多维度金融政策,涵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资本市场建设,旨在落实"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展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1] - 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推动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平稳运行,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1] 资本市场重点政策分类 - **逆周期调节**:包括互换便利、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持续发挥托底作用 [1] - **科技金融发展**: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增强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功能 [1] -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支持并购重组转型升级、推动分红及回购,增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1] - **中长期资金入市**: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展设立AIC的银行主体范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为一二级市场引入增量资金 [1] - **市场开放深化**:优化QFII准入服务、开放期货期权、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标的、提高境外上市备案质效,增强外资参与度 [1] 资本市场改革预期 - "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融资端、投资端、机构端改革深化,市场内在结构将发生积极变化 [2] - 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加快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和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将加快形成 [2] 券商助力资本市场的举措 - **维护市场稳定**:规范自营、资管、公募等条线交易行为,强化逆周期布局,提升权益投资能力 [3] - **科技金融布局**:坚持"无科技不投行",提升专业研究能力,推动"投研+投行+投资"联动,深耕重点产业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3] - **并购重组服务**:已完成9单并购重组项目(如东方能源、香农芯创等),未来将持续探索特色化投行业务 [5] - **机构业务发展**:加大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对照《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深化改革 [5] - **国际业务拓展**:助力客户全球化资产配置,提供多市场、多品种、多策略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和资本"引进来" [5] 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 债券市场"科技板"通过丰富支持主体、拓宽资金用途、优化注册发行等举措,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科创领域 [4] - 华安证券发行金融机构科创债,并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研发"安徽省汽车科创100榜单",未来将扩展至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 [4][5] 政策优化建议 - 适度增加场内期货、期权品种,扩大做市商和场外期权交易商范围,改革研究业务收费模式,丰富机构对冲工具并降低股市波动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