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负共振

搜索文档
保险行业点评:寿险快速回暖,财险多险种共振支撑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6-30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五月保费有所回暖,人身险累计保费同比自4月转正后继续正增,财险稳健增长;利率下行使各大险企分红险占比提升,产品结构改善,潜在利差损压力缓解;宏观经济回暖推动长端利率回升,资本市场反弹,保险板块有望演绎“资负共振”逻辑,建议积极关注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整体保费情况 - 2025年1至5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30,602亿元,同比+3.8%;5月单月保费收入4,647亿元,同比+13.2%;其中1至5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22,797亿元,同比+3.3%,财产险原保费收入7,805亿元,同比+5.2%;5月单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3,328亿元,同比+16.6%,财产险原保费收入1,319亿元,同比+5.3% [4] 寿险情况 - 2025年1至5月寿险保费收入18,735亿元,同比+3.9%;5月单月保费收入2,674亿元,同比+24.1%;得益于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市场利率下行凸显保险产品长期收益优势,分红险竞争力强,负债端有望持续回暖 [4] - 渠道上,头部险企推进代理人“质态升级”,高产能代理人占比提升推动高价值储蓄型产品新单增长;“报行合一”后银保渠道资源向期缴、中长期储蓄型产品倾斜,推动规模和价值占比提升;年初保费规模同比短期承压,随市场利率下行,保险产品需求有望持续复苏 [4] 健康险情况 - 2025年1至5月健康险保费收入3,879亿元,同比+0.9%;5月单月保费收入624亿元,同比 - 6.3%;保费收入同比回落因三医改革控费,高价药械使用减少,赔付空间短期波动,部分消费者感知保障价值减弱 [5] - 健康险产品转型中,传统医疗险转型调整,中高端医疗险尚在培育;人身险板块转向价值成长,寿险量价双修复带来业绩弹性,健康险有望伴随中高端医疗险开发迎来结构升级,保费和新业务价值有望回暖 [5] 人身险其他情况 - 1至5月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3,406亿元,同比 - 4.3%,单月新增缴费330亿元,同比+0.9%;市场利率下行,投保人追加缴费意愿阶段性回暖;监管引导向分红险转型,部分高收益万能险产品供给减少,保费分流至分红险,挤压投资款规模 [6] - 1至5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64亿元,同比 - 17.9%;权益市场阶段性震荡扰动客户风险偏好,后续表现依赖资本市场回暖与产品配置吸引力提升 [6] 财险情况 - 2025年前5月,车险保费收入3,720亿元,同比+4.4%;5月单月保费收入753亿元,同比+4.7%;前5月非车险保费收入4,085亿元,同比+6.0%;5月单月保费收入566亿元,同比+6.2% [8] - 前5月中国乘用车和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分别为1099.1万辆、560.6万辆,同比分别+12.6%、+43.9%,新车销售景气带动车险承保量提升;非车险增长由农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贡献,5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为6.2%、21.4%和12.9% [8]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展望2025年,寿险有望走出调整周期,迈向低利率时代高质量发展,分红险将占主流,商业医疗险供给有望增量,储蓄、养老年金等产品有望增长;财险聚焦规模和价值再平衡,头部险企聚焦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9] - 建议积极关注保险板块,重点关注长航二期改革效果凸显、资负两端表现稳健的中国太保,以及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平、阳光保险、中国财险 [9]
金融行业双周报(2025、6、13-2025、6、26)-20250627
东莞证券· 2025-06-27 16:21
报告核心观点 - 金融行业中银行、证券、保险板块近期表现良好,各板块均有积极发展因素,未来有望实现估值修复和业绩增长,报告给出了各板块的投资建议 [4][6][7]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26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为+5.48%、+4.73%、+4.95%,同期沪深300指数+1.38%,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在申万31个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3位 [6][14] - 各子板块中,浦发银行(+9.31%)、国盛金控(+27.85%)、新华保险(+8.41%)表现最好 [6][14] 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26日,申万银行板块PB为0.76,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PB分别为0.78、0.70、0.79、0.71,招商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估值最高,PB分别为1.13、1.11、1.07 [24] - 证券Ⅱ(申万)PB估值为1.46,估值处于近5年54.81%分位点,有一定估值修复空间 [26] - 截至2025年6月26日,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PEV分别为0.65、0.58、0.68和0.72 [29] 近期市场指标回顾 - 截至2025年6月26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为2.0%;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为3.0%和3.50%;1天、7天和14天银行间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54%、1.59%和1.70%;1个月和6个月的固定利率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为1.68%和1.72%,较前一周分别+2.97bps和+1.09bp,资金流动性有所收紧 [33] - 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为11875.36亿元,环比+16.34%,交投活跃度提升;本周平均两融余额为18168.80亿元,环比+0.24%,其中融资余额为18049.77亿元,环比+0.26%,融券余额为119.02亿元,环比-3.09% [36] - 截至2025年6月26日,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65%,环比上周提升0.01个百分点 [38] 行业新闻 - 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要求人身保险公司不得随意抬高分红水平搞“内卷式”竞争,应平衡好分红保险预定利率与浮动收益等关系,审慎确定各产品年度分红水平 [4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聚焦利率、汇率等不利变动引发银行损益波动的风险,明确市场风险定义等内容 [41][42] - 6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5%,1年期LPR为3%,与上月持平 [44]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支持消费 [44]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 [4][4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等举措 [44] 公司公告 - 华泰证券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有效期至2027年6月19日 [44] - 建设银行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亿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49.69亿元 [44] - 信达证券管理的信丰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增持浦发银行可转债,后转让至信达投资账户 [44] - 锦龙股份完成向联合体转让所持东莞证券20%股份,交易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股份已交割 [45] 本周观点 银行板块 - 本周银行板块再度走强,部分个股续创历史新高;虽一季度经营业绩边际下滑,但ROE仍能维持10%以上,盈利与分红韧性优势凸显 [6] - 银行经营面受政策托底,信贷投放有望温和修复,净息差压力减轻;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逻辑持续,有望实现估值重塑 [6] - 建议关注成都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 [7] 证券板块 - 本周证券板块表现活跃,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带动板块爆发;今年以来板块震荡调整,表现弱于大盘,目前PB为1.46,处于近5年54.84%分位点 [4] - 下半年若美国关税政策缓和、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行业基本面改善,市场成交额有望维持万亿元以上,全年净利润有望两位数增长 [4] - 建议关注浙商证券、国联民生等多家券商 [7] 保险板块 - 监管政策遏制中小险企激进策略,降低行业恶性价格战风险,头部险企竞争优势凸显 [5][7] - 保险行业向“价值导向”转型,中长期有望实现“资负共振”逻辑估值修复;预计下半年预定利率下调,险资入市政策松绑,资金面补仓需求有望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7] - 建议关注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等多家险企 [7] 个股看点 - 报告介绍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公司的业务优势、业绩情况等 [52][54]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AMC系券商实控人变更,把握政策催化带来的板块配置机遇-20250610
东海证券· 2025-06-10 11: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非银指数上涨2.0%,相较沪深300超涨1.1pp,券商与保险指数同步上涨,证券指数超额明显;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两融余额、股票质押市值环比均有增长 [4] - AMC系券商实控人变更为中央汇金,监管明确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平安拟发行118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关注预定利率下调和资本市场政策发布带来的资负共振 [4] - 券商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关注大型券商配置机遇;保险建议关注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综合险企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行情回顾 - 上周宽基指数中,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1%、1.4%、0.9%、2.3%;行业指数中,非银金融(申万)上涨2.0%,证券Ⅱ(申万)上涨2.4%,保险Ⅱ(申万)上涨1.0%,多元金融(申万)上涨2.7% [8][9] - 展示了A股券商、保险、多元金融前十涨幅表现及主要港美股最新表现 [13][14][15][16] 市场数据跟踪 - 经纪方面,上周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14232亿元,环比增长8.7%;上证所日均换手率0.88%,深交所日均换手率2.49% [17] - 信用方面,两融余额1.81万亿元,环比增长0.4%,其中融资余额1.8万亿元,环比增长0.4%,融券余额122亿元,环比增长4.1%;股票质押市值2.69万亿元,环比增长1% [17] 行业新闻 - 6月5日,证监会首席律师程合红表示将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并购重组市场,深化注册制改革,培育长期资本等 [34] - 6月6日,金监总局就《关于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包括界定名单列入范围、明确管理措施、规范名单管理程序、建立信用修复机制等内容 [34]
保险行业点评:寿险累计增速转正,财险多险种共振支撑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6-01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前四月保费有所回暖,人身险累计保费同比增速转正,财险保持稳健增长,利率下行背景下,各大险企分红险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潜在利差损压力有望缓解 [7] - 宏观经济回暖有望推动长端利率回升,资本市场有望迎来反弹,保险板块有望持续演绎“资负共振”逻辑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保费收入情况 - 2025年1至4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25,955亿元,同比+2.3%;4月单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4,210亿元,同比+9.6% [3] - 1至4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19,469亿元,同比+1.3%,财产险原保费收入6,486亿元,同比+5.2%;4月单月人身险原保费收入2,879亿元,同比+11.6%,财产险原保费收入1,331亿元,同比+5.6% [3] 人身险细分情况 - 2025年1至4月寿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6,061亿元、3,255亿元,分别同比+1.2%、+2.4%;4月单月寿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229亿元、614亿元,分别同比+16.8%、-2.9% [4] - 1至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3,076亿元,同比-4.8%,单月新增缴费471亿元,同比+16.3%;1至4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缴费4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5] 财产险细分情况 - 2025年前4月,车险、非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967亿元、3,519亿元,分别同比+4.3%、+5.9%;4月单月车险、非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733亿元、598亿元,分别同比+4.5%、+6.9% [5] - 非车险增长主要由责任险、健康险和意外险贡献,4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为8.9%、14.7%和27.8% [5] 行业展望与投资建议 - 2025年寿险有望逐步走出调整周期,迈向低利率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财险将聚焦规模和价值的再平衡 [7] - 建议积极关注保险板块,重点关注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保险以及中国财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