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债强赎
icon
搜索文档
可转债周报:2025H2转债强赎与不强赎的变化-20250915
华创证券· 2025-09-15 14: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2不强赎承诺期时长回落稳定在100 - 150天,结构以1 - 3个月内为主,承诺期长短对转债估值影响不大 [1][10][12] - 关注已强赎转债必要性增强,2025H2强赎后收益率走高,强赎转债走强主要由正股贡献 [2][17][18] - 上周转债市场整体微涨,估值有所回落,多数板块表现修复,各评级及规模转债溢价率变化不一 [26][30][36] - 上周4只转债公告强赎,无转债董事会提议下修,3只转债上市,总待发规模约162.9亿 [4][5][57]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2025H2转债强赎与不强赎的变化 - 不强赎承诺期时长从2020下旬到2024年初稳定增长至200天左右,2024下半年至今回落至100 - 150天稳定,结构以1 - 3个月内为主 [1][10] - 2025年初以来不强赎公告次日转股溢价率从2%抬升至8%左右,不同承诺期转债转股溢价率无明显差距 [12] - 近期强赎转债频次和比例增加,强赎次日转债估值压缩至0%以下,2025H2强赎后收益率走高,强赎转债强势由正股贡献 [2][17][18] 市场复盘:转债周度微涨,估值有所回落 周度市场行情 - 上周主要股指上涨,转债市场微涨,上证综指涨1.52%,深证成指涨2.65%,创业板指涨2.10%,上证50指数涨0.89%,中证1000指数涨2.45%,中证转债指数涨0.43% [26] - 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权益市场多数行业偏弱,转债市场同样偏弱,各概念涨跌参半 [30] 估值表现 - 转债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131.35,较前周周五涨0.22%,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9.94%,较前周五降0.21pct [36] - 各评级及规模转债溢价率变化不一,AA - 评级下降1.42pct,20 - 50亿(含50亿)规模下降2.2pct,80(含80)元以下平价区间转债转股溢价率上升3.66pct明显 [36] 条款及供给:4只转债公告强赎,总待发规模约162.9亿 条款 - 截至9月12日,豪24、景23、松原、领益转债公告提前赎回,天源、博瑞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多只转债预计满足强赎条件 [4][57] - 截至9月12日,上周无转债发布董事会提议向下修正议案公告,起帆转债公告下修结果,5支转债公告不下修,多只转债预计触发下修 [4][57] 一级市场 - 上周胜蓝转02、金威、凯众转债上市,规模合计20.51亿元,无将上市或发行转债 [5][60] - 上周爱科科技、中仑新材、南芯科技新增董事会预案,5家新增股东大会通过,3家新增发审委审批通过,2家新增证监会核准,较去年同期分别 + 3、 + 5、 + 2、 + 1 [5][61] - 截至9月12日,4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83.02亿元,6家通过发审委,合计规模46.76亿元,新增董事会预案规模合计33.12亿元 [5][67]
高估值+回调背景下的择券新思路
2025-09-08 00:1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可转换债券(转债)市场、固态电池、光伏、机器人、低空经济、造纸、化工、汽车热管理、锂电池等[1][3][6][7][17][20] * 公司包括金田转债、恩捷股份、天天天赐、金奥转债、贺21转债、万凯转债、银轮股份、利洛转债、纽泰格转债、烽火转债、设研转债、天赐材料、新宙邦转债、通光转债、华憨转债、神通转债、周中旗转债、嘉禾转债、易瑞转债、航天宏图、方圆转债、东方时尚转债、文科转债等[1][5][6][13][14][15][18][20][21][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转债市场调整领先于股市,近期企稳,高价、小盘转债调整幅度较大,大中盘转债相对稳定[1][2] * 转债价格维持在128元左右,溢价率处于历史高位(近一年95.6%,近三年90.46%)[1][4] * 建议剔除约18只高风险个券,包括方圆、东方时尚、文科等,因管理层问题、财务状况不佳或潜在风险[1][5] * 固态电池、光伏板块具潜力,恩捷股份主业存在底部反转迹象,天天天赐性价比更高[1][6][20] * 择券思路分三类:底仓(银行类低波动品种,持有6个月至3年)、配置型(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持有1至6个月)、交易型(重整、股东变更等,小盘股、高换手率)[1][7][24] * 配置型仓位选择标准基于风格因子(价格、转股压力、估值)和行业因子(高景气度、主题投资),条款因子优先级较高[1][8][12] * 根据强赎情况分类转债:三个月内不强赎(正股弹性大)、即将冲击强赎(正股机会多)、距离强赎较远(性价比筛选)、短期难强赎(转股价值低于80)[1][9][13] * 底仓与交易仓位比例因投资者风险偏好而异,稳健型组合为66%底仓、30%配置型、10%交易型,进取型组合为43%底仓、33%配置型、24%交易型[1][10] * 交易机会捕捉标准:小盘(市值2亿以内)、高换手率(200%以上)、题材跟踪[1][11] * 筛选转债需排除短期内可能被强制赎回的,关注转股溢价率(剔除超过16%)和正股估值(剔除市盈率超过60)[1][13][14] * 贺21转债优势:收盘价138元,转股价值130元,溢价率6%,市盈率13倍,特种纸领域领先,木浆自给率90%以上[1][14][15] * 万凯转债优势:生产瓶片,对接娃哈哈、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客户,化工行业政策利好,盈利能力和管控能力较强[1][14][16] * 银轮股份优势:汽车热管理领域,液冷市场爆发,业绩有望实现两倍增量空间,估值38倍,未来8个月内不强赎[1][17] * 即将冲击强赎的转债(如利洛、纽泰格)配置价值低,仅适合短期交易或末日轮博弈,价格130元左右,风险大于收益[1][18] * 因子择券关键指标:正股估值(PE、净利润同比增速)、条款(强赎条款)、行业景气度[1][19] * 恩捷股份优势:锂电池隔膜龙头,市场份额50%,行业底部,反内卷反转机会,涉及固态电池技术,与宁德时代合作[1][20] * 恩捷股份收盘价120元,溢价率18%,天赐材料转股溢价率50%,转股价值80元,恩捷投资价值更高[1][21][22] * 新宙邦转债价格134元,转股价值107元,若不强赎操作空间打开,若强赎价格到顶,需关注正股拉升和溢价率压缩至10%以内[1][23] 其他重要内容 * 转债市场日成交量保持在700亿至900亿之间,股市日成交量维持在2.5万亿以上[2] * 航天宏图基本面显著恶化,包括军采被停、欠薪传闻[5] * 贺21转债在烟草用纸市占率第一,医疗用纸市占率第三,工业用纸市占率第一[15] * 万凯转债受益于化工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带来的市场份额提升[16] * 通过主题投资选择固态电池标的需剔除信用风险高及无法下修溢价率过高的标的[20] * 当前择券思路调整体现为条款重要性提升,以应对130元压制及频繁强赎情况[12][26]
南京银行:业绩稳健增长,转债强赎可期-20250605
华泰证券· 2025-06-05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82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全年信贷同比多增,但零售需求与风险改善趋势仍待观察;存款迎重定价高峰,负债成本持续优化;转债转股可期,夯实公司资本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有力投放,资产质量稳健 - 24年/25Q1贷款同比+14.3%/+14.7%,新增贷款1573/897亿元,Q1信贷有力投放为全年奠定基础,预计能完成目标实现同比多增 [2] - 年初以来零售投放回暖,按揭增势较好,消费贷南银法巴进入稳定期,平台贷款更谨慎,今年在管控风险前提下安排零售投放 [2] - 资产质量方面,25Q1不良率环比持平至0.83%,零售不良生成短期或有波动,随存量不良出清、核销资源向零售倾斜,25Q1零售不良率改善 [2] 付息成本改善,业绩逐季回暖 - 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17.8%,测算息差较24年+6bp,得益于负债成本改善,今明两年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新发与存量存款利差超100bp,25Q1个人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行20bp,后续成本改善持续显效 [3] - 公司金融市场业务占比高,Q1债市调整冲击大于同业,但交易能力强,实际影响小于预期,25Q1营收、净利润增速为6.5%、7.1%,同业较优,随债市冲击消化、息差降幅收窄,业绩有望逐季改善 [3] 战略思路清晰,转债转股可期 - 23年新董事长上任激发改革动能,明确战略路径,提出降低成本收入比、注重息差管理等举措提升ROE水平 [4] - 截至06/04,南银转债已达转股价12天,未转股余额57亿元,占流通市值6%,转债强赎可期,25Q1末未转股余额105亿元,静态测算提升核充率0.57pct至9.46%,转股后夯实资本助力业务扩张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18、237、261亿元,同比增速8.1%、8.8%、10.0%,25 - 27年EPS为1.97、2.14、2.36元,对应25年BVPS15.64元,对应PB0.73倍,可比同业25E PB 0.71倍,公司应享估值溢价,维持25年目标PB0.82倍,目标价12.82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45160、50273、53454、57060、6120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24%、11.32%、6.33%、6.75%、7.27% [7]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02、20177、21819、23743、2611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0.51%、9.05%、8.14%、8.82%、9.98% [7] - 2023 - 2027E不良贷款率均为0.8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9%、9.36%、9.02%、8.84%、8.69% [7] - 2023 - 2027E ROE分别为11.36%、11.27%、11.11%、11.16%、11.32%,股息率分别为4.36%、4.85%、5.25%、5.71%、6.28% [7]
南京银行(601009):业绩稳健增长,转债强赎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6-05 18: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2.82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全年信贷同比多增,但零售需求与风险改善趋势仍待观察;存款迎重定价高峰,负债成本持续优化;转债转股可期,夯实公司资本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信贷有力投放,资产质量稳健 - 南京银行24年/25Q1贷款同比+14.3%/+14.7%,新增贷款1573/897亿元,Q1信贷有力投放为全年奠定基础,预计能完成目标实现同比多增 [2] - 年初以来零售投放回暖,按揭增势较好,消费贷方面南银法巴进入稳定期,平台贷款更谨慎,今年会管控风险进行零售投放安排 [2] - 公司不良走势平稳,25Q1不良率环比持平至0.83%,零售不良生成短期或有波动,但随存量不良出清、核销资源向零售倾斜,25Q1零售不良率改善 [2] 付息成本改善,业绩逐季回暖 - 公司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17.8%,测算息差较24年+6bp,得益于负债成本改善,今明两年定期存款到期重定价,25Q1个人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行20bp,后续成本改善持续显效 [3] - 公司金融市场业务占比较高,Q1债市调整冲击大于同业,但交易能力强,实际影响小于预期,25Q1营收、净利润增速为6.5%、7.1%,随债市冲击消化、息差降幅收窄,业绩有望逐季改善 [3] 战略思路清晰,转债转股可期 - 23年新董事长上任激发改革动能,明确战略路径,提出降低成本收入比等举措提升ROE水平 [4] - 截至06/04,南银转债已达转股价12天,未转股余额57亿元,占流通市值6%,转债强赎可期,25Q1末未转股余额105亿元,静态测算有望提升核充率0.57pct至9.46%,转股后夯实资本助力业务扩张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18、237、261亿元,同比增速8.1%、8.8%、10.0%,25 - 27年EPS为1.97、2.14、2.36元,对应25年BVPS15.64元,对应PB0.73倍,可比同业25E PB 0.71倍,公司应享估值溢价,维持25年目标PB0.82倍,目标价12.82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5,160|50,273|53,454|57,060|61,209|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8,502|20,177|21,819|23,743|26,113| |不良贷款率(%)|0.90|0.83|0.83|0.83|0.8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9|9.36|9.02|8.84|8.69| |ROE(%)|11.36|11.27|11.11|11.16|11.32| |EPS(人民币)|1.67|1.82|1.97|2.14|2.36| |PE(倍)|6.88|6.31|5.83|5.36|4.87| |PB(倍)|0.92|0.81|0.73|0.67|0.61| |股息率(%)|4.36|4.85|5.25|5.71|6.28| [7] 盈利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45,160|50,273|53,454|57,060|61,209| |利息收入净额|25,452|26,627|29,289|32,218|35,762| |手续费收入净额|3,629|2,593|3,111|3,578|3,757| |总营业费用|14,536|14,988|15,897|16,687|17,591| |拨备前利润|30,624|35,285|37,519|40,332|43,571| |所得税费用|3,244|4,288|3,735|4,064|4,470| |减值损失|8,774|10,597|11,762|12,302|12,745| |归母净利润|18,502|20,177|21,819|23,743|26,113| [20][21]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2,288,276|2,591,400|2,917,081|3,272,491|3,658,869| |贷款净额|1,066,932|1,225,156|1,382,295|1,554,210|1,753,926| |投资|529,078|607,571|696,955|777,105|862,587| |总负债|2,115,682|2,399,443|2,709,139|3,047,108|3,414,225| |总存款|1,396,366|1,527,641|1,779,047|1,963,997|2,043,202| |银行间负债|423,554|374,115|531,059|586,268|609,911| |权益合计|172,594|191,956|207,942|225,384|244,644| [20][21]
转债强赎退出比例接近70%,业内: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转债市场
快讯· 2025-05-14 05:45
可转债强赎退出比例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可转债强赎退出占比52.94% [1] - 2024年下半年强赎退出比例提升至64% [1] - 2024年以来强赎退出比例已接近70% [1] 可转债市场驱动因素 - A股市场持续稳定走势是强赎现象增多重要因素 [1] - 正股价格攀升与政策利好推动强赎比例上升 [1] - 强赎案例增多提升转债市场吸引力并吸引资金流入 [1] 可转债市场影响 - 强赎现象增多为存量可转债估值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1] - 强赎案例改善转债市场活力 [1]
转债策略系列报告之五:强赎全拆解:让人欢喜让人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7 21:17
报告核心观点 - 转债触发强赎虽看似“皆大欢喜”,但对转债本身是风险事件,报告从强赎概念、复盘和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 [1][2] 强赎概念 强赎及相关概念 - 强赎即有条件赎回,条件多为 30(15)>=130%或未转股余额不足 3000 万元,以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赎回剩余转债,分为“平价强赎”和“余额强赎” [3] - 绝大多数转债含平价强赎条款,2024 年后发行的转债平价强赎条款全部为 30(15)>=130%;多数转债含余额强赎条款,已发行的 997 只转债中仅 77 只不含有余额赎回条款 [4] - 部分转债因未转股余额不足 3000 万触发强赎,多因转股、回售等导致余额减少,余额少于 3000 万时无论是否强赎均需停止交易 [6] - 强赎是转债退出主流方式,80%左右的转债通过强赎退市,截止 2025/4/18 共 512 只转债退市,422 只通过强赎退出,占比 82%,强赎退出的转债转股比例均值为 98% [1][7] - 到期赎回是发行人以补偿价赎回转债,2025/4/18 前发行的转债样本计算,到期赎回均价为 111 元 [12] 转债强赎规则演变 - 2020 年之前赎回规则源于股票上市规则,较粗略宽泛,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满足赎回条件的下一个交易日明确披露是否行使赎回权,深交所未作要求 [15] - 2020.12《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发布,赎回流程明显规范化 [15] - 2022 年 7 月沪深交易所发布自律监管指引,对赎回流程细节补充,至此基本完善 [16] 实操差异 - 上交所和深交所在行使赎回权流程有差别,上交所转债强赎公告日不确定相关信息,确认后每日披露提示性公告,深交所转债在强赎公告中同步披露相关内容 [20] - 赎回条件触发日与最后交易日间隔未作规定,不同转债差异大 [20] - 深交所转债往往同步披露法律意见书,上交所转债往往不公布 [25] 强赎复盘 强赎转债特点 - 牛市中转债强赎案例最多,多集中在 Q1 和 Q4,2020 - 2021 年、2024Q4 - 2025Q1 为强赎高峰 [26] - 强赎转债多分布在正股表现较强的成长性或周期性行业,如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存续期多在 2 年以内 [30] 哪些转债更倾向执行强赎 - 只考虑首次触发强赎的转债,执行强赎比例在 35% - 55%之间;基于全部触发转债样本计算,比例在 25% - 45%之间,2024 年执行强赎比例明显偏高 [34] - 未转股比例较高或偏低的转债首次触发时执行强赎概率低,剩余期限在 3 年以内的转债更倾向执行强赎 [38] - 公告日前转股溢价率快速收敛的转债强赎概率大,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转股溢价率在 2%以下,执行强赎概率偏高 [42] - 首次未执行强赎的转债,多数会在第 2 次或第 3 次触发时执行强赎,持续不强赎的转债平价水平高、转股压力小,最终强赎退出仍占多数 [45] 强赎效应 - 强赎转债在公告日前 30 个交易日开始压缩估值,满足 30(10)强赎条件时溢价率基本压缩至 0 附近,公告日转股溢价率继续下行并转负,执行强赎会对转债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51] - 强赎执行后转股进度加快,以赎回公告日为节点,转债价格和正股股价先上后下 [52] - 余额较大的转债强赎预期强,估值压缩时点早;转债宣布强赎后正股股价承压,余额越大、股权稀释比例越高,正股股价承压越明显,后续有反弹需求 [59] - 转债公告强赎后剩余规模减少,正股有阶段性反弹需求,易出现“赎回末日轮”,余额小、热门题材的转债易出现 [64] - 预计触发强赎条款时,无论是否执行强赎,均有估值压缩现象,若公告不强赎,一般 10 个交易日左右完成估值修复;持续不强赎转债转股溢价率先下后上,溢价率低点偏高,修复幅度偏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