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双向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瑞达期货铝类产业日报-20251027
瑞达期货· 2025-10-27 16: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氧化铝基本面或处于供给收减、需求小幅提振阶段,价格或有所支撑,建议轻仓逢低短多交易 [2] - 沪铝基本面或处于供给小增、消费走强阶段,产业库存去化、预期向好,期权市场情绪偏多头,建议轻仓逢低短多交易 [2] - 铸铝基本面或处于供需紧平衡阶段,库存去化、预期向好,建议轻仓震荡交易 [2] 各目录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铝主力合约收盘价21360元/吨,环比+135元/吨;氧化铝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2829元/吨,环比+19元/吨 [2] - LME电解铝三个月报价2856.5美元/吨,环比-8.5美元/吨;LME铝库存473125吨,环比-4550吨 [2] - 铸造铝合金主力收盘价20715元/吨,环比+10元/吨;铸造铝合金上期所注册仓单48718吨,环比+819吨 [2] 现货市场 - 上海有色网A00铝21160元/吨,环比+50元/吨;氧化铝现货价2795元/吨,环比-20元/吨 [2] - 基差方面,铸造铝合金485元/吨,环比-225元/吨;电解铝-200元/吨,环比-85元/吨;氧化铝-34元/吨,环比-39元/吨 [2] 上游情况 - 氧化铝产量799.9万吨,环比+7.42万吨;产能利用率88.27%,环比+1.53% [2] - 需求量704.31万吨,环比-21.49万吨;供需平衡46.85万吨,环比+18.12万吨 [2] 产业情况 - 原铝进口数量246797.1吨,环比+31034.96吨;原铝出口数量28969.92吨,环比+3365.58吨 [2] - 铝材产量590万吨,环比+35.18万吨;出口数量52万吨,环比-1万吨 [2] 下游及应用 - 再生铝合金锭产量65.65万吨,环比+2.06万吨;出口数量2.35万吨,环比-0.56万吨 [2] - 汽车产量322.65万辆,环比+47.42万辆 [2] 期权情况 - 沪铝20日历史波动率8.59%,环比+0.2%;40日历史波动率7.77%,环比+0.12% [2] - 沪铝主力平值IV隐含波动率11.97%,环比+0.0053%;沪铝期权购沽比1.21,环比-0.0391 [2] 行业消息 - 中美经贸中方与美方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磋商,就多方面经贸问题交流并达成基本共识 [2]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金融工作情况报告,提出落实货币政策、加强监管等工作考虑 [2] - 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核心CPI环比放缓,市场消化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 [2] - 中共中央发布“十五五”规划建议,涉及三农、产业升级、城镇化等多方面内容 [2] 氧化铝观点总结 - 氧化铝主力合约震荡,持仓量减少,现货贴水,基差走弱 [2] - 基本面原料端矿价坚挺,供给或收减,需求或小幅提振,价格或有支撑 [2] 电解铝观点总结 - 沪铝主力合约低开走强,持仓量增加,现货贴水,基差走弱 [2] - 基本面供给增量有限,需求走强,产业库存去化,期权市场情绪偏多头 [2] 铸造铝合金观点总结 - 铸铝主力合约震荡偏强,持仓量减少,现货升水,基差走弱 [2] - 基本面供给收敛,需求有韧性,库存小幅去化 [2]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稳步推进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03
货币政策框架与立场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助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1] - 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金融支持,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1]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与成效 - “十四五”以来共降准9次,累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7万亿元 [2] - 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的年度增速均达到9%至10%左右,明显高于6%至7%的名义经济增速 [3] - 创设实施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服务消费等领域的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全覆盖 [2]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融资成本 - 2024年7月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政策利率,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4] - “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调政策利率0.8个百分点,引导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降0.85个和1.15个百分点 [5] - 2025年8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房贷利率约为3.1%,较2020年末分别约下降1.5个和2.3个百分点 [3] - 2024年5月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商业贷款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 [4] 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 - 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年化波动率均值保持在4%左右,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6]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总体运行在100附近,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表现稳健 [6] - 企业外汇套保比率从2020年的17%显著提升至2025年9月的约30% [6] 货币政策沟通与预期管理 - 通过行领导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陆家嘴论坛和金融街论坛加强与市场深度交流 [8] - 建立常态化预期管理机制,包括每日发布公开市场交易公告、每月发布金融数据、每季度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 - 通过国际组织会议宣传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大货币政策知识公众普及 [8]
国泰海通|固收:债券“南向通”投资手册:政策优化但限制仍存
南向通市场概况 - 南向通是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机制 允许内地投资者便捷高效配置境外债券资产 于2021年9月24日上线 [1] - 截至2025年7月 南向通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模式开展的业务存量余额约为5564.4亿元人民币 [1] - 机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同时提升中国香港债市流动性和市场深度 [1] 运作机制与投资范围 - 运作机制包括合格机构审批、额度管理和结算机制 所有机构需履行央行及监管部门的资格申请、审批与报备流程 [2] - 内地机构需与香港金管局指定的22家国际化银行、投行及金融机构合作作为交易对手 [2] - 投资范围限于香港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低至中风险、非结构化券种或产品 当前对城投债等品种存在投资限制 [2] - 年度总额度设置为5000亿元人民币 [2] 最新政策动态 - 2025年南向通迎来重要扩容 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券商、基金、理财和保险公司首次被纳入试点 [3] - 离岸回购支持多币种操作 允许质押券二次流通 提升市场效率和机构多元资产配置能力 [3] - 政策优化推动南向通成为更具吸引力的跨境投融资渠道 未来有望进一步放宽投资额度与范围 [3] 投资价值分析 - 海外主要经济体利率下行 国内债市收益率反弹 通过南向通投资海外债券存在利差和配置优势 [4] - 南向通可投债券票面利率普遍高于国内债券 涉及美元、港元等币种债务产品 整体回报具有吸引力 [4] - 当前额度和投资范围较QDII仍有差距 但随着政策优化和市场扩容 有望成为优选海外债券投资渠道 [4]
银行业落实政策要求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金融时报· 2025-07-08 09:43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 -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挑战 [1] - 下阶段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1] - 银行业需要聚焦政策方向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以支持经济回升 [1] 消费金融支持 - 政策着力点在于扩大内需 要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 [2] - 六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优化消费金融生态 [2] - 建设银行通过"建行生活"App推出优惠活动 支持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3] - 以旧换新政策为消费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3]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政策要求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堵点 [4] - 农业银行通过创新产品"常农信保贷"一周内为轻资产科技企业发放800万元贷款 [5] - 银行业需要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产品 增强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的适配性 [5] 跨境金融与对外开放 -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成功筹组跨境人民币银团 开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跨境融资新模式 [6] - 该银团融资支持印尼8万吨镍钴湿法项目 提升我国战略能源金属领域地位 [7] - 采用NRA人民币账户融资模式有效降低企业"出海"融资成本 [7] - 将持续深化跨境金融产品创新 扩大"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生态圈 [7]
金融改革开放镌刻“陆家嘴”印记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03:27
货币政策框架演进 - 政策利率"换锚":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成为主要政策利率,MLF利率属性退出,LPR与MLF脱钩并与新政策利率挂钩,理顺利率传导机制 [2] - 政策工具"扩容":创设临时正逆回购、国债买卖等流动性工具,期限分布更合理,首次设立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工具,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激励信贷投放 [2][3] - 预期引导强化:首次预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新设"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提升透明度,3次下调政策利率支撑2024年四季度经济增长和房地产市场回稳 [3][5]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 资产规模创新高:截至2025年4月末保险业总资产超38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约35万亿元,2024年原保费收入5.7万亿元同比增5.7%,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3476亿元同比增近八成 [7] - 覆盖范围扩大: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521亿元同比增6%,中央财政补贴547亿元,基本医保参保超13亿人,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超1.8亿人 [8] - 业务结构优化:头部寿险公司力推分红险,太保寿险分红险新保占比18.2%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51.72% [10] 上海金融开放与国际化 - 跨境人民币业务: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29.8万亿元同比增30%,金融市场交易总额3650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1782家中外资占比三分之一 [11] - 外资机构集聚:外资银行保险法人机构超50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5家均落户上海,外资独资保险公司17家中11家总部在上海 [12] - 再保险中心建设:国际再保险平台注册机构99家,累计交易保费近16亿元,登记业务保费超1200亿元,建立商用飞机风险联合体等新机制 [1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制度保障:2024年修订《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2025年出台18条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强化"一带一路"支持 [14] - 市场互联:沪港金融中心协同深化,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带动中企出海,形成"上海经验""上海价格"扩大国际影响力 [14][15]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公司北向日均交易量较2017年提升12倍
快讯· 2025-05-19 16:02
公司业务表现 - 瑞银作为重要经纪商通过QFII和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参与A股 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 [1] - 公司北向日均交易量较2017年提升12倍 [1] 公司发展战略 - 持续服务中短线交易型投资者 [1] - 将服务中长线投资型投资者作为重点方向 [1] - 期待在衍生品和ETF领域进一步开展业务 [1] 行业机遇 - 中国金融双向开放带来发展机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