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期牛市
icon
搜索文档
鏖战4000点!A股“十年一遇”的投资者新挑战
北京商报· 2025-10-30 23:15
10月30日收盘,沪指跌0.73%,重回4000点以下。对于近三日A股市场在"4000点"的横盘反复,在业内人士看来,对比此前的两次4000点,当前市场显得更 加稳健。长期来看,除了市场本身的估值优势外,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际环境的改善、资金面积极改善、科技产业周期爆发也将成为四重驱动力助推市场 持续上行。从四季度的投资机会看,前期强势行业预计将有所降温,弱势板块有望短期"高切低"或"补涨"。而对于个人投资者,当下仍应树立风险意识,建 立攻守兼备的投资组合,构建多元化资产配置。 本轮"4000点"更扎实 近日指数的强势攀升无疑让股民和基民感触颇深。 2023年入市的"90后"基民王先生,在手机上见证了沪指从2689点到4000点的过程,"看着指数跳上4000点的瞬间,手都有点抖,屏幕上的红色数字像一剂强 心针,感觉这是有政策在托底"。 "之前的两次4000点既然都没能赶上,那这次必须跟着喝口汤,除了先买点ETF试试水外,必须支持中国科技。""00后"股民小郑发了条朋友圈。 拥有35年股龄的老季则一声叹息,他的持仓中,2015年牛市顶峰买入的股票终于回到成本线,收盘前他已经选择卖出部分仓位,在之前的两次"400 ...
滕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正为长期牛市注入核心动力
第一财经· 2025-09-17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牛市格局已基本形成,其底层逻辑是科技革命驱动的经济增长引擎切换,并需要宽松的货币流动性环境及远大的资本市场发展规划支持 [1][2][4][7] “十五五”牛市的经济基本面条件 - 支持牛市的经济基本面不等同于GDP高增长,关键在于增长成果能否转化为投资者回报 [1] - 人工智能等科技革命是长期牛市的核心动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年增速达50%,中国需以更高增速追赶 [2] - 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结合将创造数十万亿元新产值,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替代已触及天花板的信贷扩张驱动的房地产与基建投资旧引擎 [2] - 长期牛市需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通过提高创新企业估值优化产业结构,并通过财富效应推动消费 [3] “十五五”牛市的货币流动性条件 - 通货紧缩风险上升要求实施宽松货币政策,M1增速拐点领先于股市,2025年8月M1同比已升至6% [4] - 大幅降息能显著减轻利息负担:利率每降1个百分点,家庭部门年省8000亿元,企业年省1.5万亿元,政府年省1万多亿元 [5] - 美国、日本、欧洲的经验表明,零利率及宽松政策能有效带动经济走出通缩并推动股市长期上涨 [5] - 中国已进入“低利率+宽流动性”组合,未来可能进入“超低利率+超宽货币流动性”组合,需探索与财政政策、资产价格结合的新传导机制 [5][6] “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规划 - “十五五”目标是将股市市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40%-200%的国际平均水平,对应2030年市值达200万亿至300万亿元 [7] - 市值增长将主要依靠股价和指数上涨实现,而非大量IPO和再融资 [7] - 居民资产配置正从房地产转向股票和基金,居民储蓄从“十四五”初的93万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2万亿元,为股市带来巨大资金潜力 [7]
中国利率周期上行兼论长期利率结构变化
2025-09-11 22: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宏观经济与利率周期 涉及中国整体经济转型、利率结构、通胀环境及全球制造业定价[1][2][8] * 核心讨论中国从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 及其对资本市场和利率的深远影响[1][3][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中国经济正进行根本性转型 从依赖资本投入和低成本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减少产出、扩大消费、减少储蓄并改善贸易逆差 未来更注重资本回报而非规模扩张[1][3] * 中国将通过资产价格扩张推动消费 而非依赖债务 利润扩张带动资产价格上涨 从而推动消费 类似于美国通过高利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3] * 当前处于超级大周期的底部 利率、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都处于低点 预计未来随着价格复苏 利率也会随之上升[1][3] * 供给约束推高企业ROE水平 推动经济呈现强自由现金流特征 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迎来一个非常大规模且长期的牛市[3][4][5] * 当前利率上行周期的特点是价格复苏带动总量扩张 价格企稳后总量将随之上升 推动整个利率结构向上变化 长端利率(如30年期国债)反映会更加明显[1][6] * 当前经济环境下实际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而通胀水平相对较高 反映了产出具有垄断特征 存在超额利润 这些利润推动居民薪酬增长 经济逐步转型为消费主导型[1][7] * 中国脱离全球化过程中的通缩循环 进入通胀循环阶段 将更多参与全球制造业定价 摆脱美国需求控制[2][8] * 中国未来的利率中枢不应低于2010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 十年期国债利率中枢应在3%以上[2][9] **其他重要内容** * 美国构建的全球化本质是非美国家让渡消费主权给美国 逆全球化趋势下 中国逐渐脱离此模式实现自身需求技术可控[10] * 一旦中国价格恢复 将导致全球利率中枢上升 若美国触发通胀 中国及其他国家也会面临更高通胀压力 从而推升全球整体利率水平[10] * 此轮股票市场表现出资产价格复苏推动经济复苏的机制 与以往债务推动经济复苏的模式不同[6]
曾精准预言“夏日抛售”的华尔街大佬重磅发声:美股散户狂热买盘或于9月暂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7:48
散户投资者行为分析 - 散户投资者在过去18周中有16周为美股净买家 并连续16周成为股票期权净买家 这是自2020年以来持续时间第六长的看涨连胜 [1] - 散户期权交易活动达到第98百分位 较12个月平均水平高出约34% 单日交易量达7100万份合约 [5] - 散户在期权总活动中占比约20% 高于2021年meme股狂热期间峰值 占股市交易量约五分之一 为2010年水平的两倍 [9] 市场趋势预测 - 历史数据显示散户买入活动通常在8月开始显著放缓 9月往往标志着全年散户参与度相对低点 第四季度会再次回升 [2] - 华尔街策略师预计美股可能出现5%-10%回调 但认为这是长期牛市中的暂时休整 将创造逢低买入机遇 [11][12] - 花旗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从6300点上调至6600点 预计2026年年中达6900点 摩根士丹利上调目标至7200点 [11][12] 投资标的偏好 - 散户投资者偏好具备扎实基本面的大盘股 特斯拉 英伟达及联合健康集团是当前首选标的 [8] - 活跃度也体现在热门IPO股票上 包括CoreWeave Inc Circle Internet Group及Bullish等标的 [8] - 4月特朗普宣布关税后标普500指数下跌约5%时 散户买入创下纪录 8月初市场暴跌后再次迅速入场推动指数攀升 [9] 市场结构变化 - 新一代散户投资者缺乏熊市记忆 在市场动荡时勇敢抄底 每次回调都积极买入 推动市场屡创新高 [8] - 散户资金流成为meme股和更广泛市场上涨的关键推动力 帮助标普500指数从4月初抛售潮中大举反弹 [5] - 价值因子出现早期回升迹象 投资者寻找股价相对财务基本面被低估的公司 无利润高风险科技公司遭受损失 [10]
?曾精准预言“夏日抛售”的华尔街大佬重磅发声:美股散户狂热买盘或于9月暂歇
智通财经· 2025-08-20 07:47
文章核心观点 - Citadel Securities策略主管Scott Rubner预测美股散户狂热买盘可能在9月暂歇 随后四季度恢复 该策略师曾精准预测去年夏末下跌和今年4月市场修正 [1][2] - 散户投资者是今年美股屡创新高的关键推动力 过去18周中有16周为股票净买家 连续16周净买入期权 为2020年以来第六长看涨连胜 [1][2] - 华尔街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可能出现5%-10%回调 但属于长期牛市中的暂时休整 建议逢低买入 因科技巨头盈利增长和AI资本支出保持强劲 [6][7][8] 散户投资者行为特征 - 散户期权交易活动达第98百分位 较12个月平均水平高出34% 仅上周五单日期权合约交易量达7100万份 [3] - 散户并非无脑买入meme股 而是选择基本面扎实的大盘股 如特斯拉 英伟达和联合健康集团 [3] - 散户在期权总活动中占比约20% 高于2021年meme股狂热峰值 占股市交易量约五分之一 为2010年两倍 [5] - 4月市场下跌5%时散户买入创纪录 8月初市场暴跌后再次迅速入场推动反弹 [4] 华尔街机构观点 - 花旗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从6300点上调至6600点 预计2026年中期达6900点 [8] - 摩根士丹利将标普500指数目标上调至7200点 预计2026年中期达成 [8] - 7月至8月初出现价值因子早期回升迹象 投资者寻找被低估公司 无利润科技公司遭受损失 [6] - 机构认为回调将是买入机遇 因英伟达 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盈利增长与AI资本支出保持强劲 [8] 历史模式与预测依据 - Citadel Securities数据显示 强劲6月和7月后散户买入活动通常在8月放缓 9月为全年参与度相对低点 四季度再次回升 [2] - 散户持续逢低买入帮助标普500指数从4月初抛售潮中反弹并屡创新高 [3] - 新一代散户投资者缺乏熊市记忆 只经历长期牛市 在市场动荡时勇敢抄底 每次回调都积极买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