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战略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03750) - 海外监管公告-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7-30 21:13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886,253千元,同比增长7.27%[25][61] -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55] - 营业成本134,123,603千元,同比增长5.07%[61] - 销售费用1,621,425千元,同比下降13.09%[62] - 管理费用5,127,530千元,同比增长16.77%[62] - 财务费用 -5,821,810千元,同比增长391.93%[62] - 所得税费用6,447,053千元,同比增长41.04%[62] - 研发投入10,094,566千元,同比增长17.48%[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87,066千元,同比增长31.26%[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26,269,519千元,同比增长24.68%[6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0,607,571千元,同比增长207.47%[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3,625,499千元,同比增长583.13%[62] 市场数据 - 2025年1 - 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38] - 2025年1 - 6月公司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3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动力电池全球累计装车约2,000万辆,储能电池全球累计应用超2,000个项目[53] 新产品新技术 - 公司推出单箱能量6.25MWh天恒储能系统及9MWh TENER Stack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51] 市场扩张与融资 - 2025年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发售155,915,300股,发行价263港元/股,募资410亿港元[55][116] 分红与股东权益 - 2025年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10.07元,股本基数4,536,677,801股,现金分红4,572,770,803.67元[11][119] - 以回购股份方式现金分红1,550,809,971.05元,现金分红总额6,123,580,774.72元[119] - 变动前有限售条件股份500,910,125股,占比11.38%,变动后151,268,317股,占比3.32%[172] - 变动前无限售条件股份3,902,556,333股,占比88.62%,变动后4,408,041,994股,占比96.68%[17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6,368户,其中A股226,315户,H股登记股东53户[188] 其他 - 2025年3月13日公司新增制定《市值管理制度》[111] - 报告期内公司减少5.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零碳工厂总数增至10座[54] - 报告期内公司带动原材料碳足迹较2024全年降低11%[54]
销量稳定增长 多款新品发布 康明斯2025上半年大事记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26 20:29
康明斯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绩与战略动态 - 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销量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多缸柴油机行业整体销量215.41万台(+3.84%)背景下,东风康明斯销售11.31万台(+11.08%),市场份额提升0.49个百分点至5.25% [2][4] - 品牌迎来在华50周年里程碑:从1975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从发动机制造商转型为覆盖发动机/电力/零部件/新能源的全产业链多元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 [6][8] 重大战略合作与技术突破 - 与头部车企达成深度合作:3月与长城汽车联合开发重卡混动专用动力链,6月推出配套G系重卡车型;5月与奇瑞商用车在柴油/天然气等多能源领域建立动力链合作 [10][12][13] - 新能源领域加速布局:武汉东亚研发中心启动50项零碳战略行动,涉及氢燃料电池空压机/700Bar高压存氢系统等关键技术,同步推进甲醇/氢气多燃料发动机平台 [23][25][33] 产品创新与市场表现 - 全球技术展示:Bauma展发布新一代15升多燃料发动机X15(兼容柴油/天然气/氢气)及3000马力QSK60矿用发动机,非道路欧五机型获多家厂商采用 [19][21] - 新产品矩阵扩充:3月推出B7.2中型柴油发动机(排量7.2升,2027年北美投产),重庆基地下线第33万台发动机并发布19L甲醇机型 [27][29][31] 行业认可与标杆案例 - 获多项权威奖项:包揽汽车供应链生态伙伴奖/动力产品奖/DEI先锋企业奖,工程机械TOP50榜单多款装备搭载其动力 [34][35][37] - 大客户交付彰显实力:5月向圆通速递交付1050辆配装Z13发动机(520马力/2400牛米)的东风柳汽重卡,加速性能提升10% [15][17]
康明斯在华50周年:从技术引入到反哺全球
经济观察网· 2025-06-18 13:0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1975年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在华投资长达50年的少数跨国公司之一 [1] - 1975年首次将配备大马力柴油发动机的矿卡应用于中国铁矿,开启中国市场创业之旅 [5] - 1981年签订第一份许可证协议,由重汽集团重庆汽车发动机厂许可生产10~50升柴油机 [6] - 1986年与东风签订B系列柴油发动机产品和制造技术许可证转让合同 [6] - 1990年代掀起合资建厂热潮,在重庆、襄阳和无锡等地建立合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 [9] - 2006年在武汉设立发动机技术研发中心 [9] - 2022年东亚研发中心新基地启用,成为美国以外最大技术中心 [9] 本地化战略 - 公司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中国市场开放机遇、本地化设备/工厂/人力投入、合作共赢理念 [4] - 在华合资企业采用50:50股比设立,显示对中国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 [9] - 目前在中国设有37家机构,包括26家制造企业、4家技术研发中心、2家工程中心、23个客户支持团队 [10] - 与东风汽车、重庆机电、陕汽集团、北汽福田、柳工集团和江汽集团等组建合资工厂 [9] 技术发展路径 - 从技术引进到合资生产再到本地化研发,最终实现中国研发技术反哺全球 [10] - 已完成国七/非五技术储备,将整合全球资源确保新产品落地 [16] - 大马力发动机实现19升到60升平台全面覆盖,明年将推出本地化30升产品平台 [16] - 发布多燃料动力总成3.0,可使用柴油、天然气、甲醇、氢气等多种燃料 [16] - 在燃料电池、电动化动力系统、电驱桥、混合动力方面持续投入 [16] 新能源布局 - 业务覆盖发动机、电力、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多个领域 [14] - 设立五个事业部:发动机、动力系统、分销、零部件、新能源动力 [14] - 在电驱动业务方面将推出新一代电桥和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 [17] - 在氢能方面掌握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电解水制氢等技术 [17] - 氢燃料电池公交、渣土车和牵引车已大规模投入运营 [17] 全球化战略 - 实现从"在中国,为中国"向"在中国,为全球"的跨越 [10] - 中国开发的产品如2.5L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已面向全球销售 [10] - 将全球渠道和服务资源赋能中国合作伙伴,助力其开拓海外市场 [10] - 中国在新能源和数字化新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优势,使公司具备向全球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 [10] 行业影响 - 公司动力产业链伙伴和客户遍及交通、工程基建、矿山、通信、电力等多个行业 [13] - 中国商用车本地化生产已达高水平,并开始大规模向海外出口 [10] - 商用车的海外出口表现良好,背后有公司的技术支持 [10] - 当前行业处于电动化、数字化变革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从中国走向全球 [4]
中加签署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谅解备忘录,首家中国新能源车企落户加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7 08:54
合作签约 - 中国西非绿动未来新能源汽车与加纳贸易、农业与工业部、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签署《投资加纳新能源汽车组装厂谅解备忘录》[1] - 该项目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非洲加纳落地的首个投资合作项目[3] - 签约仪式参与者包括加纳贸易部长、西非绿动未来董事长及CEO、壁虎汽车CEO等[3] 合作方背景 - 西非绿动未来致力于推动中非绿色交通领域合作,在加纳设有全资子公司FUTURE CAR LTD[7] - 公司已联合阿里巴巴、天猫养车、东风汽车、吉利汽车等建立综合门店,实现销售、维修、租赁全链条布局[7] - 壁虎汽车是一家以先进数字底盘为核心的新能源商用车公司,拥有模块化、数字化战略平台技术[9] 项目规划 - 项目将引入壁虎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在加纳组装生产,逐步替换当地Tro Tro燃油车辆[9] - 壁虎汽车将EV48、EV70、全智速等多款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带到加纳[9] - 西非绿动未来已与加纳网约车平台YANGO达成战略合作,接入其客运与货运业务线[9] 战略目标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在10个非洲国家、5个南美洲国家落地SKD工厂[10] - 目标覆盖非洲及南美洲市场,打造本地化生产+绿色技术输出模式[10] - 项目将推动非洲能源结构转型和汽车产业绿色升级,创造就业机会[9] 技术优势 - 壁虎汽车拥有全球领先的滑板底盘技术和商用车产品[9] - 公司基于不同场景进行产品定制和优化,产品符合加纳公共交通需求[9] - 西非绿动未来通过电动车置换燃油车等措施已累计减少碳排放超万吨[9]
TCL中环亮相SNEC 2025!重点展出210单晶硅棒和新一代BC技术组件,以技术协同驱动光伏降本增效
新浪证券· 2025-06-13 19:57
展会概况 - SNEC 2025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于2025年6月11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 [1] - TCL中环展示了210单晶硅棒及系列硅片产品、全新一代BC技术组件产品及多款高效率、高功率BC及TOPCon技术组件产品 [1] 210技术平台 - TCL中环展台中央展示了长达5米的210单晶硅棒,彰显其在材料端的持续引领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210硅片产品出货量已超200GW [2] - 2019年公司创新推出12英寸(210mm)大尺寸硅片,推动光伏组件功率迈入600W+、700W+时代 [2] - 210系列产品凭借"高功率、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成为市场主流,公司正推动行业组件功率向740W+迈进 [2] BC技术进展 - 公司通过低成本金属化工艺、优化多晶硅钝化层、应用无主栅(0BB)技术及高密度封装方案,预计BC产品制造成本将显著下降并接近TOPCon技术 [3] - BC组件双面发电能力将提升至80%以上,整体组件效率有望突破25% [3] - 公司计划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构建BC技术生态体系,持续降低光伏度电成本 [3] 产品矩阵创新 - 公司推出防积灰系列叠瓦组件新品,解决分布式电站积灰导致的发电损失问题 [4] - 与蓝思科技联合展示轻质组件概念产品,专为屋顶承重受限的分布式场景设计 [4] - 已构建涵盖BC、TOPCon、半片、叠瓦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完整产品矩阵 [4] 零碳战略实施 - 公司启动"TCL中环零碳工厂"项目,采用"绿电直连+高效组件"新范式 [5] - 通过屋顶自建BC组件+数字化能管系统,实现制造耗能与光伏产能的分钟级动态平衡 [5] - 计划以零碳工厂为起点,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减碳模板 [5] 企业战略定位 - TCL中环以技术创新为基因,始终站在行业技术演进前沿 [6] - SNEC展会成果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集中体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