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ense - out交易

搜索文档
翰森制药2025H1业绩:创新国际化驱动 总收入74.34亿元,溢利大涨15.0%达31.3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14:5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 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 每股基本盈利0.53元同比增长14.8%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3.16港仙 [1]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82.7% 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1]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6.05亿元 现金及银行存款271.04亿元 财务状况稳健 [4] 研发进展 - 研发开支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 占总收入比例19.4% [1] - 推进超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 涉及40余个候选创新药 [1] - B7-H3靶向ADC(HS-20093)、B7-H4靶向ADC(HS-20089)、靶向IL-23p19单抗(HS-20137)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8款新候选创新药首次获批临床 [1] 核心产品 - 抗肿瘤产品收入45.31亿元占总收入60.9% 以创新药阿美乐为代表 [2] - 阿美乐已获批4项适应症 覆盖NSCLC从早中期到晚期 2025年6月获英国MHRA批准上市 成为首个海外上市中国原研EGFR-TKI [2] 对外合作 - 2024年12月与MSD就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达成全球授权 2025年上半年收取首付款1.12亿美元 [3] - 2025年6月授予再生元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独占许可 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 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19.3亿美元及双位数销售分成 [3] - 与GSK合作的两款ADC(B7-H3靶向HS-20093、B7-H4靶向HS-20089)国内研究进展迅速 HS-20093获三项突破性治疗认定 HS-20089获卵巢癌突破性治疗认定 [4]
创新药的资本新盛宴:盈利曙光乍现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36
行业趋势 - 2025年国产创新药迎来"DeepSeek时刻",政策支持、研发突破和BD交易推动行业爆发 [1] - 5月底8家企业11款新药密集获批,国产创新药进入收获高峰 [1] - 国家药监局起草《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拟将审评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 [1][10]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反超一级市场融资总额 [7]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8] 二级市场表现 - 4月8日至6月16日,A股创新药板块累计上涨32.79%,港股创新药板块指数涨幅超70% [3] - 今年以来逾八成港股18A上市药企股价上涨 [3] - 舒泰神、常山药业、睿智医药等个股涨幅翻倍,其中舒泰神涨幅超500% [3][6] - 信达生物总市值突破1300亿元 [3] - 截至5月30日,医药板块估值为26.47倍(TTM) [4] BD交易与商业化 - 辉瑞为三生制药ADC管线支付12.5亿美元首付款,刷新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 [7] - 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获得1.1亿美元预付款及最高52.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7] - 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实现全年经营利润为正,成为行业盈利拐点标志 [11] - 复宏汉霖、和铂医药、康宁杰瑞制药等港股18A企业已实现盈利 [11] - 百利天恒、神州细胞等A股创新药企摘"U",多家明星企业减亏 [11] 研发与竞争格局 - 5月29日获批的11款新药中多款为相关领域"国内首款",1-5月已有20余款1类创新药获批 [10] - 迈威生物的迈粒生是国内首个采用白蛋白长效融合技术开发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 [10] - 百济神州的百赫安是国内首款HER2双抗药物及首款胆道癌HER2靶向药物 [10] - 泽璟制药的泽普平是首个国产JAK抑制剂类骨髓纤维化治疗药物 [10] - 国内PD-1/PD-L1领域涌入超100家企业,形成"15款单抗+8款双抗"的拥挤格局 [13] 未来挑战与方向 - 行业加速进入淘汰通道,仅少数企业能实现研发成果、盈利能力和BD突破 [1] - ADC、双抗等平台技术及肿瘤赛道占出海交易超80%,同质化竞争加剧 [13] - 创新药企需聚焦First-in-class/Best-in-class药物,建立差异化优势 [13] - 海外临床试验开发能力和商业化能力仍需提升 [14] - 投资者期待从"何时盈利"转向"稳定分红" [15]
21专访|华盖资本曾志强:创新药出海是一种双赢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8:22
中国创新药企License-out交易热潮 - 2025年1-5月中国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455亿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的规模 [1]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超60亿美元全球独家开发协议 创下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纪录(12.5亿美元 占总金额1/5) [1] - 跨国药企通过License-out获得中国高性价比创新药 中国药企则借助国际巨头渠道拓展全球市场 形成双赢格局 [2] 行业现状与资本动态 - 创新药行业经历2021年港股/科创板高点后进入探底回升阶段 当前估值仍低于合理水平 [3] - 2023年以来诚益生物(20.1亿美元)、映恩生物(1.7亿+15亿+13亿+10亿美元)、舶望制药等企业接连达成大额BD交易 [3][4][5] - 映恩生物2024年港股IPO募资2.1亿美元 创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公司融资纪录 [5] 投资策略与行业趋势 - 华盖资本采取"早期+并购"双轨策略 年投资规模超十亿元 预计中国药企数量将从5000家整合至300-500家 [6] - 优质创新药企标准:临床需求差异化(如一品红痛风药)、技术平台领先性(如舶望制药小核酸)、强BD能力 [6][7] - 退出路径包括IPO(首药控股/映恩生物)、BD分红、并购回购 当前一级市场投资回暖但资本更趋理性 [7][8] 代表性交易案例 - 诚益生物GLP-1药物授权阿斯利康:1.85亿首付+18.25亿里程碑+销售分成 [3] - 映恩生物ADC药物三连授权:BioNTech(1.7亿+15亿)、百济神州(13亿)、GSK(3000万+10亿) [4] - 舶望制药高血压药物II期临床触发诺华里程碑付款 [5]
中国Biotech硬科技全球突围:不再低调的“原研者”
36氪· 2025-06-13 07:26
中国Biotech企业技术出海 - 百奥赛图自主研发的RenMab®全人抗体小鼠平台获得日本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标志着中国Biotech企业在全球知识产权竞争中取得突破 [1] - 该平台利用超大片段染色体工程技术(SUPCE®)实现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整段人源化替换,解决抗体药物开发中人源化改造难题 [2] - 技术平台已与德国默克、强生/杨森、百济神州等海内外龙头企业达成授权合作,衍生"千鼠万抗"工程构建超百万全人抗体库 [4] 全球授权交易与商业化进展 - 信达生物IBI3009(DLL3靶向ADC)与罗氏签署全球许可协议,首付款80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亿美元+双位数销售分成 [5]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94起,2025Q1达41起,累计金额超369亿美元,涉及PD-1/VEGF双抗、ADC、TCE等热门领域 [6] - Pfizer以60亿美元(含12亿预付款)获得三生制药双抗授权,Merck以28亿美元获得LaNova 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 [6] 技术平台与知识产权布局 - 百奥赛图RenMab平台已在近10个国家获专利授权,40项全球专利申请审查中,"千鼠万抗"工程已产出近200个授权/转让抗体分子 [4] - 行业从"产品出海"转向"平台/IP出海",平台技术涉及基因工程、蛋白设计等复杂领域,要求强化研发基础与法律策略 [7] - 头部企业如百奥赛图、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已在技术原创性和全球专利布局上形成系统性能力 [8] 行业竞争范式升级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技术生态构建,AI药物发现、TCR-T等新技术要求平台具备临床验证能力与产业链协同效应 [9] - 行业从"模仿速度"转向"原创能力"比拼,需建立技术护城河并参与全球研发规则制定 [10] - PD-1/VEGF双抗Ivonescimab在中国III期临床显示优于Keytruda的疗效,ADC领域2024年授权金额近100亿美元 [6]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涨1.84%,冲击四连阳!港股行情延续,多数港股ETF早盘上扬!
金融界· 2025-05-21 13:19
港股市场表现 - 周二港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周三开盘继续集体上涨,科网股、黄金股及机器人概念股普涨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涨1.84%,冲击四连阳,热门个股康宁杰瑞制药-B、亚盛医药-B涨超9% [1] - 香港科技ETF(159747)涨1.08%,热门个股万国数据-SW涨超11% [1] - 恒生指数ETF(513600)涨0.51%,热门个股紫金矿业涨超6% [1] 科技公司业绩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7家头部科技公司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净流入均实现正增长 [1] - 阿里巴巴、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等净流入同比增幅超100% [1] 医药行业动态 - 2025年1月-3月中国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成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2] - 医药行业集采加速推进,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影响已出清,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 [2] - 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 [2] 港股市场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港股将震荡向上,第一阶段或维持"底部抬升的大箱体震荡"格局 [2] - 第二阶段中国经济消化关税影响后,港股行情有望迎来基本面和风险偏好双改善 [2]
创新药板块早盘活跃,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飘红
格隆汇APP· 2025-05-09 14:52
市场表现 - 早盘舒泰神一度拉升涨超15%,河化股份直线涨停,海创药业、诚达药业、泽璟制药、荣昌生物、热景生物、百济神州等跟涨,但临近午间收盘部分创新药个股涨幅收窄 [1] -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华泰柏瑞基金恒生创新药ETF、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万家基金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分别涨0.72%、0.71%、0.56%、0.54% [1] -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年涨幅达29.75%,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年涨幅24.14%,港股创新药ETF基金(520700)年涨幅24.61% [3] 行业动态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活跃,在全球热门靶点中贡献度居前,政策支持和AI赋能推动板块盈利和估值双升 [5] - 阿斯利康无锡小分子药物新工厂开工,生产心血管创新药,预计2028年第四季度投产,深化在华供应链布局 [5] - 2024年度科创板创新药行业18家公司集中举行业绩说明会,包括百奥泰、百利天恒、君实生物等 [6] 公司动态 - 百奥泰表示生物药品生产占销售额比例较低,美国关税影响较小;复旦张江称主要产品未涉及美国出口,不受关税影响;首药控股表示不涉及在美研发及商业化 [6] - 前沿生物骨质疏松治疗药物FB4001预计2025年在美国获批上市;欧林生物正推进与孟加拉、菲律宾等国的出口合作 [6] - 君实生物计划2025年启动JS107、JS105、JS203等产品的关键注册临床;纳微科技计划增加北美和印度应用技术中心建设 [7] ETF及指数跟踪 - 创新药ETF跟踪指数包括CS创新药、港股创新药(CNY)、CS医药创新、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和SHS创新药等 [7] - SHS创新药指数覆盖A股和港股通标的,成分股50只,前十大权重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药明生物 [7] - CS创新药聚焦A股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近60%;港股创新药(CNY)生物制品权重超50%,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67% [7][8] - 银华基金创新药ETF规模113.28亿元,广发基金港股创新药ETF规模106.04亿元 [9][11] 行业展望 - 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有望迎来拐点,从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板块或迎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 [13] - 创新产品陆续商业化推动头部企业盈利周期开启,全球突破性临床数据带动海外授权市场活跃 [14] - 支付政策落地推动创新药市场规模扩容,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创新药支持政策有望深化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