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OPCON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爱旭股份2025年上半年预亏1.7-2.8亿元 技术孤岛上的生存裂缝
新浪证券· 2025-07-11 17:11
债务黑洞吞噬流动性:资产负债率远超行业生死线,短期债务与账面现金形成残酷倒挂。沉重的利息支 出榨干最后一滴现金流,企业如同背着巨石攀崖,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债务雪崩。 现金流断流危机:经营活动的造血功能几近枯竭,持续的现金净流出已形成负向循环。技术研发的输血 需求与销售回款的萎缩形成对冲,导致现金流持续失血。 创新断层加剧:为聚焦ABC技术,爱旭长期放弃主流TOPCon战场的迭代,致使传统产品竞争力快速萎 缩。在行业技术代际更迭从两年压缩至半年的生死时速中,这种"孤岛式创新"无异于自我放逐——一旦 HJT叠层电池取得突破,ABC的技术窗口或骤然关闭。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战略弹性丧失。当头部企业以多技术路线组合拳应对市场时,爱旭的"ABC单极化"策 略压缩了试错空间:研发投入持续缩水,技术储备后继乏力。当同行将AI智能制造融入生产线时,爱 旭仍困于基础工艺的优化瓶颈,技术护城河正被红海淹没。 资金链的深渊:债务雪崩中的窒息突围 爱旭的技术突围正引发更致命的财务链式崩塌: 当光伏行业在价格厮杀中血流成河时,爱旭股份的亏损预告犹如一纸血色诊断书。这家曾以高效电池技 术独步江湖的企业,如今在ABC(背接触)组件的光环下陷 ...
晶科能源电池及组件转化效率同创新纪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09:53
技术突破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换效率达到27.02%,创造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电池转换效率新纪录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到25.58%,创造全球同类组件效率新纪录 [2] - 电池端突破得益于金属化激光增强、高品质发射极钝化及局域吸收钝化接触等多项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HOT高效电池工艺 [2] - 组件端突破通过集成胶膜图形技术、SMBB超多主栅技术、反光膜技术等多项关键创新技术实现 [2] 技术优势 - 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是取得双纪录突破的关键原因 [2] - 本次突破标志着公司N型TOPCon技术成果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3] - 技术突破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主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产能规划 - 公司2024年N型TOPCon组件出货占比接近九成 [3] - 预计2025年完成40%以上产能的升级改造 [3] - 到2025年底前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3] 行业影响 - 基于N型TOPCon主流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现有产能升级,投入相对可控且不涉及新增产能 [3] - 技术突破可加速行业产能出清,推动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
皖仪科技:共建核聚变真空测量设备实验室;当升科技:稳定制备硫化物电解质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07:17
皖仪科技 - 公司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签署协议,联合建立"核聚变关键真空测量设备研发联合实验室",推动国内真空技术及真空装备产业发展 [1] - 联合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氚兼容检漏仪技术研究、富氘环境下真空检漏技术开发、抗中子辐照和抗电磁干扰的真空测量设备研发 [1] - 该合作将加速国内真空装备产业发展,体现公司在核聚变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市场竞争优势 [1] 当升科技 - 公司已系统布局硫化物等多个技术路线,成功开发出高离子电导率、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并实现稳定制备,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2] - 多款电解质产品已获得下游头部电池厂商与车企的认证及导入 [2] - 公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的突破标志着新能源电池材料技术的进步,其产品特性有望提升电池性能,加速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2] 晶科能源 - 公司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换效率经第三方测试认证达到27.02%,创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电池转换效率新纪录 [3] - 公司自主研发的N型TOPCon高效光伏组件经第三方测试认证,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25.58%,创全球同类组件效率新纪录 [3] - 该技术突破彰显公司在光伏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领先地位,高转换效率意味着更高能源输出和更低成本,将显著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3]
晶 科 能 源: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晶 科 能 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3 20:16
海外业务表现 - 2024年境外组件出货占比57.8%,海外销售额占比68.6%,产品销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1] - 分区域销售收入:欧洲137.02亿元、美洲224.32亿元、亚太136.54亿元、其他地区113.60亿元 [1] - 分区域毛利率:欧洲7.35%(同比-13.19pct)、美洲26.21%(+9.10pct)、亚太0.23%(-15.64pct)、其他地区24.60%(+3.51pct) [1] 客户结构分析 - 欧洲前五大客户均为光伏分销商或开发商,合作年限2-9年,销售规模46.57-133.67亿元,占境外收入0.76%-2.19% [4] - 美洲前五大客户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合作年限5-9年,销售规模110.25-303.01亿元,占境外收入1.80%-4.96% [4] - 亚洲前五大客户含2家新增大客户,销售规模33.10-75.96亿元,占境外收入0.54%-1.24% [4] 毛利率变动原因 - 欧洲毛利率下降因需求减弱导致单价降幅大于成本降幅 [6] - 美洲毛利率上升因贸易政策维持高单价叠加成本下降 [6] - 亚太毛利率下滑因组件价格快速下跌 [6] - 2024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65.65%(2023年70.10%),硅料采购价同比下降50.37% [8][10] 行业竞争与政策 - 公司TOPCon组件最高功率达670W,转换效率24.8%,双面率85% [13] - 欧洲贸易壁垒抬高,美洲受关税政策影响显著,印度市场准入政策严格 [13] - 2025年全球装机需求预计686GW(+3%),欧洲需求减弱,美洲稳中有升,亚洲及中东非市场向好 [14] 重大事项影响 - 山西基地火灾事故预估影响利润总额6.67亿元,已投保资产预计理赔金额可覆盖损失 [23][26] - 出售仕邦光能交易对手逾期支付11.06亿元股权转让款,已计提坏账准备5530万元 [27][33] - 仕邦光能2024年业绩未达承诺,需补偿3.9亿元,与交易尾款4亿元可抵销 [29]
SNEC展观察|TOPCon、BC、HJT技术市场“内卷”白热化,钙钛矿叠层正“破卷”抢占技术制高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09:27
行业技术格局 - 光伏行业呈现一体两翼技术格局,以TOPCon技术路线为主体,HJT和BC技术为辅,多技术共存发展,TOPCon技术自2024年起全面取代PERC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2] - 隆基绿能基于HIBC技术的700W+组件转换效率达25.9%,晶科能源发布TOPCon技术白皮书,亿晶光电展出覆盖TOPCon、HJT、BC三大技术路线的组件,TCL中环BC和TOPCon组件最高效率分别达25.2%和24.14% [2] 行业困境 - 2024年前三季度,121家上市光伏企业中39家出现净利润亏损,15家主产业链头部企业中有12家净利润为负,11家净利润降幅超100% [3] - HJT、TOPCon、BC技术的理论效率极限分别为28.5%、28.7%、29.1%,效率提升已逼近极限,企业难以通过技术升级大幅提升竞争力 [3] 钙钛矿技术优势 - 钙钛矿单结理论效率极限约33%,与晶硅叠层设计理论效率可高达43%,远高于主流技术 [4] - 钙钛矿原材料成本占比不足5%,设备投资低,生产流程简单耗时短,薄膜形态可制成柔性、半透明或彩色组件,适配建筑幕墙、汽车天窗、可穿戴设备等场景 [4] - 钙钛矿与晶硅叠层技术结合可提升光谱利用率30%以上,实现"1+1>2"协同效应 [4] 天合光能钙钛矿技术进展 - 天合光能展出841W工业标准钙钛矿叠层组件,一周内三次打破叠层组件效率与功率世界纪录,年内五破世界纪录 [5] - 公司与牛津光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获得钙钛矿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独家许可,位列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榜第一 [5] - 公司计划建设钙钛矿中试生产线,效率较晶硅组件提升4个百分点以上,有望成为"钙钛矿叠层第一股" [5] 钙钛矿技术应用拓展 - 京东方展出20余款钙钛矿光伏产品,包括钙钛矿CIPV调光玻璃天幕和行业首款钙钛矿光伏手机背板,拓展至消费电子、智能交通等领域 [7] - 脉络能源推出五大系列产品,覆盖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室内光伏等多元应用场景 [7] - 天合光能展示841W钙钛矿叠层组件、TOPCon 2.0旗舰产品及零碳未来+场景化解决方案,涵盖分布式电站、集中式电站、绿色交通、零碳园区等新场景 [7]
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跳出“拼价格”模式 争取较早穿越周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6-15 19:30
公司经营目标与现状 - 公司希望二季度盈利转正,全年实现盈利[1] - 争取2025年大幅改善经营状况,成为较早穿越光伏周期的企业[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3亿元,但营业收入保持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7.16亿元[1] - 2024年四季度经营已有所好转,财务报表反映滞后[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ABC组件产品优势显著,公司已跳出"拼价格"竞争模式,进入增长期[1] - 2024年ABC组件出货6.33GW,同比增长约1200%[2] - 2025年一季度ABC组件出货4.54GW,同比增长超500%,环比增长40%以上[2] - 公司ABC组件从2024年三季度起量,之后一直处于满产状态[4] - 2025年三季度将交付25%效率的ABC组件,未来很快交付26%效率产品[4] - 目标三年内电池效率提升至28%以上,组件效率达26%以上[4] 市场表现与战略 - 公司经营现金流转正,销售增长,在行业中表现突出[2] - ABC组件进入高价值市场,客户接受度超预期,海外销售占比已达50%,目标提升至65%[4] - 与高景太阳能合作可协同创造低氧高阻硅片,加速BC产品研发与推广[5] - 与创维合作具有战略协同性,将在户用市场构建新商业模式[5] 成本与效率竞争力 - 山东工厂电池端成本有信心不高于TOPCon电池,组件端每瓦成本低于TOPCon组件[4] - ABC产品在效率极限、场景化价值极限和成本极限上更具优势[4] - 目前主流TOPCon组件双面率80%,公司ABC组件年底目标达80%,明年目标85%[4] - BC技术双面率潜力比TOPCon更大[4] 技术发展前景 - BC技术将随光子回收、光子倍增、叠层等技术叠加应用,使正面效率最大化[5] - 双面率问题讨论预计在3-5年内失去意义[5] - 公司正与上下游合作构建BC生态圈,提倡尊重知识产权和可持续发展[5]
晶科能源:发布白皮书,TigerNeo组件降本增效显著
和讯网· 2025-06-13 15:17
核心观点 - 晶科能源联合多家权威机构发布《TOPCon技术及TigerNeo3 0商业方案白皮书》,展示TOPCon技术在发电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方面的优势 [1] - TigerNeo组件在高温高辐照地区可显著降低系统初始投资与运维成本,提升整体LCOE竞争力 [1] - TOPCon技术未来效率提升空间大,有望进一步推动组件LCOE下降 [1] TOPCon技术优势 - TOPCon技术通过材料减量化实现降本,同时提高发电效率 [1] - 当前晶科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 5%,未来结合隐形栅线等技术有望实现32 5%以上理论效率 [1] - TigerNeo双玻组件双面率达85%,高于P型BC组件的55-65% [1] TigerNeo组件性能 - 在沙漠型高温高辐照环境下,TigerNeo组件单瓦系统BOS成本降低0 048元 [1] - 100MW电站应用TigerNeo组件方案,度电成本降低4 73% [1] - 全生命周期内,背面发电带来3%-5%发电增益,提升系统IRR [1] - 首年衰减小于1%,确保稳定输出 [1] - TigerNeo3 0组件功率达670W [1] 运维成本优化 - TigerNeo组件通过创新设计与结构优化,在沙漠及滩涂地区维护频次下降 [1] - 在中东、北非等高运维成本区域,电站年运维支出降低5%-10% [1] 产能与技术发展 - 晶科能源加速高效产能替换迭代,TOPCon组件功率从640W提升至670W [1] - 预计明年中期50%产能在650W以上 [1]
晶科能源再为TOPCon举旗 披露Tiger Neo组件度电成本优化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6-13 14:20
TOPCon技术与Tiger Neo组件优势 - TOPCon技术通过提高发电效率和材料减量化、系统结构优化实现显著降本 [1] - Tiger Neo组件在高温高辐照地区具有更优温度系数、更高双面率(85% vs P型BC的55-65%)和更低衰减率(首年<1%) [1] - 在沙漠型高温高辐照环境下,Tiger Neo组件可使单瓦系统BOS成本降低0.048元,100MW电站度电成本下降4.73% [1] - 组件背面发电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带来3%-5%发电增益,显著提升系统IRR [1] - Tiger Neo 3.0组件功率可达670W [1] 运维成本与设计优化 - 通过边框创新设计与防积灰结构优化,Tiger Neo组件在沙漠及滩涂地区维护频次明显下降 [2] - 在中东、北非等高运维成本区域,电站年运维支出可下降5%-10% [2] TOPCon技术发展前景 - 当前晶科TOPCon电池量产效率达26.5% [2] - 未来结合隐形栅线技术、掺杂控制与钙钛矿叠层路径,理论效率有望达32.5%以上 [2] - 公司计划加速TOPCon组件从640W到670W的迭代,预计明年中期50%产能将在650W以上 [2]
通威TNC 2.0亮相上海SNEC:双面率破88% 重构光伏收益模型
经济观察报· 2025-06-12 18:15
核心观点 - 通威在SNEC展会上推出新一代TNC 2.0组件,凭借908技术、TPE技术、polytech、钢网印刷四大关键技术,将组件功效推上新高度 [1][3] - TOPCon技术成为市场主流,通威TNC 2.0组件双面率突破88%,背面发电能力显著提升 [4][7][9] - 行业从单纯追求组件峰值功率转向关注发电曲线与电价曲线的匹配度以及投资风险的可控度 [6][8][26] - 通威通过标准化产品覆盖主流市场需求,在标准化和差异化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成本可控与质量稳定 [22] - 光伏行业竞争维度从简单的功率和成本升维至发电收益曲线匹配度、电站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立体博弈 [29] 技术突破 - 通威TNC 2.0组件双面率突破88%,比常规TOPCon产品提升5-10个百分点 [4][9] - 实证数据显示,全年照射到组件背面的累计辐照量占总累计辐照量的8.93%,6月最高可达21.58% [10][11] - TNC 2.0组件具有优异的弱光发电性能,在早晚期间具有明显发电优势 [10] - 下一代TOPCon产品双面率将逼近90%,叠加优秀弱光响应能力抢占技术红利 [26] 产品优势 - TNC 2.0组件在同等项目条件下,每建设10000㎡工商业彩钢瓦屋顶项目,EPC成本降低20余万元,净利润高于BC组件9.4万元以上 [23] - TNC 2.0项目在运营的14-25年里,净利润持续高于BC项目,现金流优势明显 [24] - 通威TNC高效双玻产品获得全球首张光伏组件龙卷风证书,全可靠性测试序列表现优异 [14][16] - 通威自建实证电站6个,参与第三方实证项目8个,充分验证产品性能与可靠性 [18] 行业趋势 - N型技术成为绝对主角,晶科、晶澳、天合、通威等巨头主力展品均为TOPCon新品,功率突破650W+ [2][3] - BC和TOPCon主流厂商进入新品迭代阶段,组件量产功率差距保持在10W以内,BC单瓦均价高出TOPCon约0.07-0.1元/W [5] - 行业从卷规模过渡到卷质量,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将定义下一代组件标准 [27] - 收益模型面临重要迭代,投资回报年限、资金占用比例与电量&电价曲线成为重要决策依据 [28]
建信期货铜期货日报-20250612
建信期货· 2025-06-12 10: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多沪铜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沪铜及LME铜库存角度看,两地现货紧张态势或将持续,支撑铜价,维持看多沪铜观点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沪铜震荡上涨再度站上7.9万上方,国内现货继续紧张,临近交割现货升水不降反升,盘面月间价差缩窄 [8] - LME市场继续去库,周三LME去库950吨至11.9万吨,LME0 - 3back结构扩大至84,LME库存降且反向结构扩大,显示LME市场现货在收紧 [8] - 预计LME铜库存还将继续下降,0 - 3back结构预计也将走阔,令国内精铜出口窗口打开,叠加国内炼厂产量下降,沪铜盘面back结构进一步缩窄空间有限 [8] 行业要闻 - 金川国际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三个月,铜产量同比增长约6.8%至13914吨,钴产量同比减少约86.6%至71吨,铜销量同比下降约9.5%至11957吨,公司继续停牌 [9] - 6月10日,晶科能源举行TOPCon技术及Tiger Neo 3.0商业方案白皮书发布会,Tiger Neo 3.0产品拟下半年量产,功率效率为670W/24.8%,Tiger Neo 2.0与Tiger Neo 3.0到2025年底的合计产能为40 - 50GW+ [9] - 伦敦金属交易所周二报告,嘉能可购买金属并运往中国,LME仓库网络中的俄罗斯铜出现自2023年开始报告数据以来的最大规模减少,5月份LME的俄罗斯铜库存减少27350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