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技术

搜索文档
SNEC展观察|TOPCon、BC、HJT技术市场“内卷”白热化,钙钛矿叠层正“破卷”抢占技术制高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09:27
行业技术格局 - 光伏行业呈现一体两翼技术格局,以TOPCon技术路线为主体,HJT和BC技术为辅,多技术共存发展,TOPCon技术自2024年起全面取代PERC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2] - 隆基绿能基于HIBC技术的700W+组件转换效率达25.9%,晶科能源发布TOPCon技术白皮书,亿晶光电展出覆盖TOPCon、HJT、BC三大技术路线的组件,TCL中环BC和TOPCon组件最高效率分别达25.2%和24.14% [2] 行业困境 - 2024年前三季度,121家上市光伏企业中39家出现净利润亏损,15家主产业链头部企业中有12家净利润为负,11家净利润降幅超100% [3] - HJT、TOPCon、BC技术的理论效率极限分别为28.5%、28.7%、29.1%,效率提升已逼近极限,企业难以通过技术升级大幅提升竞争力 [3] 钙钛矿技术优势 - 钙钛矿单结理论效率极限约33%,与晶硅叠层设计理论效率可高达43%,远高于主流技术 [4] - 钙钛矿原材料成本占比不足5%,设备投资低,生产流程简单耗时短,薄膜形态可制成柔性、半透明或彩色组件,适配建筑幕墙、汽车天窗、可穿戴设备等场景 [4] - 钙钛矿与晶硅叠层技术结合可提升光谱利用率30%以上,实现"1+1>2"协同效应 [4] 天合光能钙钛矿技术进展 - 天合光能展出841W工业标准钙钛矿叠层组件,一周内三次打破叠层组件效率与功率世界纪录,年内五破世界纪录 [5] - 公司与牛津光伏达成独家专利许可协议,获得钙钛矿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独家许可,位列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专利榜第一 [5] - 公司计划建设钙钛矿中试生产线,效率较晶硅组件提升4个百分点以上,有望成为"钙钛矿叠层第一股" [5] 钙钛矿技术应用拓展 - 京东方展出20余款钙钛矿光伏产品,包括钙钛矿CIPV调光玻璃天幕和行业首款钙钛矿光伏手机背板,拓展至消费电子、智能交通等领域 [7] - 脉络能源推出五大系列产品,覆盖地面电站、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室内光伏等多元应用场景 [7] - 天合光能展示841W钙钛矿叠层组件、TOPCon 2.0旗舰产品及零碳未来+场景化解决方案,涵盖分布式电站、集中式电站、绿色交通、零碳园区等新场景 [7]
金刚光伏开拓南非市场 加速布局海外业务版图
财富在线· 2025-05-28 14:42
光伏行业应对策略 - 行业通过组件产品提效、提升海外出口及建设光储融合新场景应对调整周期 [1] - 海外市场开拓成为光伏产业链企业发力点,多家龙头企业已接连签约海外光伏项目订单 [1] 金刚光伏与南非AKANI集团合作 - 金刚光伏与南非AKANI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分布式光伏场景化应用、本土化组件生产及集中式电站开发展开合作 [1] - AKANI集团曾考察金刚光伏酒泉基地,重点关注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生产过程,双方就产品定制与项目实施达成初步共识 [1] - 金刚光伏是我国HJT技术领军企业,能实现异质结电池片规模化量产 [1] HJT技术优势 - HJT组件以高转换效率著称,是当前太阳能行业提高转换率和功率输出的领先技术之一 [1] - 金刚光伏采用N型技术路线,规模化量产的N型单晶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可达26%,组件功率最高达730W+ [1] 异质结电池市场前景 - 市场对异质结技术的认可和需求持续提升,海外光伏高盈利市场需求仍然向好 [2]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2.6%增长至2030年34.3% [2] - 美国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报告称2030年全球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市场将达66.7亿美元 [2] 中国光伏产业全球竞争力 - 中国光伏产业凭借技术水平高、效率高、成本低和上下游配套健全等优势,全球市场份额达44% [4] - 金刚光伏加速争夺全球光伏市场份额,产品已远销印度、新加坡、德国、芬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4] - 金刚光伏将非洲、欧洲、中东市场作为年度重点开拓方向,逐步构建全球化业务合作网络 [4]
迈为股份:净利率承压,非光伏业务未来可期-20250506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89.04 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4 年收入 98.30 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 9.26 亿元,同比+1.31%,低于预期,主要因光伏行业承压、订单验收迟缓;25Q1 收入 22.29 亿元,同比/环比+0.47%/+8.01%,归母净利润 1.62 亿元,同比/环比-37.69%/-3.18%,下降系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1] - 看好公司 HJT 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及显示/半导体领域业务发展 [1]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 11.86/13.07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4.56 亿元,对应 EPS 为 4.24/4.68/5.21 元,下调考虑光伏短期供需错配影响订单与回款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额减值拉低净利率,25Q1 毛利率边际改善 - 24 年/25Q1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 5.16/1.80 亿元,收入占比 5.25%/8.07%,同比+3.78/+7.83pp,因光伏行业承压、部分订单验收迟缓、个别客户履约能力弱 [2] - 24 年毛利率/净利率 28.11%/9.80%,同比-2.40/-1.01pp,毛利率下降系 24Q4 会计政策变更;25Q1 毛利率 29.10%,同比/环比-1.84/+10.61pp,净利率 6.98%,同比/环比-3.87/-2.83pp,25Q1 毛利率边际回暖 [2] 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在手订单承压 - 24 年/25Q1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额 5.61/-3.52 亿元,同比-92.57%/-5227.89%,因 24 年集中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及 25Q1 客户回款慢 [3] - 25Q1 存货/合同负债 78.74/74.14 亿元,较 24 年年末-11.75%/-9.59%,因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扩产意愿降低,在手订单短期承压,非光伏业务放量后业绩贡献有望体现 [3] 看好 HJT 设备海外市场,显示/半导体新领域未来可期 - HJT 技术人工、运营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相比 TOPCon 技术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不易遭遇专利诉讼问题,公司有望受益于 HJT 海外市场拓展 [4] - 非光伏方面,公司国内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居首,核心设备巨量转移、键合设备已交付,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取得关键进展即将量产应用,24 年半导体及显示领域收入 0.67 亿元,同比+88.41%,有望成利润第二增长极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 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 11.86/13.07 亿元,预计 27 年归母净利为 14.56 亿元,对应 EPS 为 4.24/4.68/5.21 元 [5]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E21 倍,给予公司 25 年 21 倍 PE,目标价为 89.04 元(前值 150.36 元,对应 25 年 28 倍 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8,089|9,830|11,001|12,317|13,764| |+/-%|94.99|21.53|11.91|11.95|11.7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913.90|925.91|1,186|1,307|1,456| |+/-%|6.03|1.31|28.06|10.19|11.4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3.27|3.31|4.24|4.68|5.21| |ROE(%)|12.39|12.80|14.36|13.90|13.62| |PE(倍)|21.24|20.97|16.37|14.86|13.33| |P/B(倍)|2.73|2.57|2.27|2.00|1.77| |EV/EBITDA(倍)|16.21|15.98|10.94|9.81|8.28|[7] 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公司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19] - 给出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及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 [19]
迈为股份(300751):净利率承压 非光伏业务未来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52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收入和归母净利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低于预期,25Q1收入微增、归母净利润下降,看好公司HJT设备海外市场拓展及显示/半导体领域业务发展,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目标价 [1][4] 公司业绩情况 - 24年收入98.30亿元,同比+21.53%;归母净利9.26亿元,同比+1.31%,低于预期(24年预期值10.82亿元),因光伏行业承压、订单验收迟缓 [1] - 25Q1收入22.29亿元,同比/环比+0.47%/+8.01%;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环比-37.69%/-3.18%,下降因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1] 公司盈利指标 - 24年/25Q1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合计5.16/1.80亿元,收入占比5.25%/8.07%,同比+3.78/+7.83pp,因光伏行业承压、部分订单验收迟缓、个别客户履约能力弱 [2] - 24年毛利率/净利率28.11%/9.80%,同比-2.40/-1.01pp,毛利率下降因24Q4会计政策变更 [2] - 25Q1毛利率29.10%,同比/环比-1.84/+10.61pp,净利率6.98%,同比/环比-3.87/-2.83pp,毛利率边际回暖 [2] 公司现金流与订单情况 - 24年/25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额5.61/-3.52亿元,同比-92.57%/-5227.89%,因24年集中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5Q1客户回款慢 [3] - 25Q1存货/合同负债78.74/74.14亿元,较24年年末-11.75%/-9.59%,因光伏行业下游客户扩产意愿降低,在手订单短期承压 [3] 公司业务前景 - HJT技术人工、运营成本低,光电转化效率高,相比TOPCon技术在海外市场不易遭遇专利诉讼问题,公司有望受益于HJT海外市场拓展 [3] - 非光伏方面,公司在国内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市占率居首,核心设备巨量转移、键合设备已交付,干抛式晶圆研抛一体设备即将量产应用,24年半导体及显示领域收入0.67亿元,同比+88.41%,有望成利润第二增长极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21%/-21%)为11.86/13.07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为14.56亿元,对应EPS为4.24/4.68/5.21元,因光伏短期供需错配可能影响订单与回款 [4]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21倍,给予公司25年21倍PE,目标价为89.04元(前值150.36元,对应25年2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4]
为了隆基BC这碟“醋”,华晟新能源董事长也包了盘“饺子”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3 22:04
文章核心观点 - 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怒批BC技术,呼吁将选择权力交给市场和客户,HJT阵营因BC与TOPCon竞争激烈而焦虑,突围希望在海外市场 [3][4][17] 分组1:徐晓华怒批BC“三宗罪” - 徐晓华在朋友圈提到BC“三宗罪”,包括只谈正面效率不谈综合效率、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转嫁客户、以先进产能带动投资与竞争内卷,并呼吁少用“政府政策杠杆”,将选择权交市场和客户 [3][4] - 陕西省“光伏领跑者计划”组件转化效率要求与隆基即将量产的BC组件正面效率一致,隆基或成最大受益者,非BC技术路线拥趸者担忧 [5][6] - 徐晓华表面为TOPCon发声,实则借其壮大非BC阵营声量 [6] 分组2:HJT阵营的生存焦虑 - 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易倒下,HJT阵营有生存焦虑 [7] - BC有望降低非硅成本,TOPCon头部企业推进3.0技术,效率超隆基BC组件,BC与TOPCon实力相当,HJT阵营无重量级玩家,跨界选手客户认同度低且现金流易耗尽 [9][10] - 当下光伏产能出清,大厂无暇顾及新建HJT产能,HJT阵营难游说决策层,BC阵营进军集中式将蚕食HJT未来市场 [11][12] 分组3:光伏行业的“数据战” - 光伏行业打起“数据战”,各阵营公司组件实证测试结果都称自家最好,发电数据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技术路线玩家可针对性选择 [14][15] - 阿特斯董事长文章称HJT发电量比TOPCon高2%,但阿特斯有意北美布局HJT组件,有利益诉求 [15][16] 分组4:HJT突围希望在海外 - HJT最大希望在海外,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或下滑,全球新增装机预计增长,HJT适合美国本土扩产,海外市场高毛利有利 [17][18] - 若HJT在北美市场增长,阿特斯加入战局,或助HJT增强话语权、突围包围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