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化石燃料
icon
搜索文档
报告显示:超级富豪正影响全球碳排放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超级富豪"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及私人飞机,加之约60%超级富豪的投资流向碳排放负面影响行业,共 同造就了超级富豪惊人的碳排放量。研究强调,若将全球308位亿万富豪的累计碳排放量视作一个"国 家",其污染程度可跻身全球第15位。 报道强调,美国存在大量碳排的行业如能源行业,其单个企业年均投入27.7万美元用于反气候政策游 说。在上一届巴库气候大会上,化石燃料行业游说者多达1773人,规模仅次于三个国家的代表团,对气 候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报道强调,全球财富前1%人群产生的碳排放到2050年前将给低收入国家造成 44万亿美元损失。在2024年全球温升破1.5℃阈值的背景下,该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削弱超级富豪及破坏 气候的行业在国家碳排放政策上的影响力。(李迅典)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非政府组织乐施会与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美国财富 前0.1%人群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最贫困10%人群的4000倍。 英国《卫报》援引分析数据称,美国财富前0.1%人群日均碳排放2.2吨,索马里民众日均仅82克,全球 民众人均则为12千克。这一数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召开前发布,直 指"高碳消耗" ...
每分钟1人死于高温!《柳叶刀》报告揭气候危机已成健康浩劫
新浪财经· 2025-10-29 14:58
据《卫报》援引报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二次上任后再次"撕毁"气候协议,全球石油公司持续开采化石 燃料,气候变化对健康的损害将变得更加严重。正如报告所批评那样,美国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之 一,却在气候承诺上背道而驰,这使得全人类的处境日益危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前100大化石燃料公司已提高了截至2025年3月的产量预期,这将导致二氧化碳排 放量达到《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三倍。商业银行在2024年对化石燃料行业40大贷款机构的总投 资额达到五年来的最高点6110亿美元,而对绿色领域的贷款额为5320亿美元。 气候变化的影响已深入日常生活。据《卫报》报道,2023年,各国政府每天向化石燃料公司提供25亿美 元直接补贴,而民众因高温无法在农场、建筑工地工作,日均损失等额经济收益。有关数据显示,过去 四年,全球人均每年有19天暴露于致命高温,其中16天源于人为气候变化。2024年极端高温导致全球损 耗6390亿小时劳动时间,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损失达GDP的6%。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每年致数 百万人死亡,炎热干燥气候助长野火,2024年烟雾相关死亡预计达15.4万人;2023 年有1.23亿人面临粮 食不 ...
毕马威《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3:51
全球能源结构现状 - 2024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87%,仍占据主导地位 [1] - 石油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全球34%的能源需求 [1] - 天然气消费增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 [1] -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增速高达9% [1] - 过去5年可再生能源的平均增长率约为全球总能源需求年平均增长率的5倍 [1] 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8% [2] -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 [2] -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 [2] - 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番 [2]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量的近60% [5] 能源需求与碳排放 -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增长约1%,均创下历史新高 [2]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 [2] - 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2] 能源转型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能源转型,带来了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 [3] - 各国日益将可再生能源投资视为能源安全的基石 [4] - 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各国确保本国能源系统不受全球能源市场和国际局势影响 [4] - 利用本土资源的技术有助于各国降低能源进口 [4] - 可再生能源设施运营成本低且可预测,可保护本国经济免受国际化石燃料价格波动影响 [4] 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角色 - 中国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扮演双重角色,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 [5]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装机、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 [5] - 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及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方面具有优势 [3] - 随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能源行业结合,中国能源转型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5] 能源系统效率与评估 - 《年鉴》首次引入“总能源供应量”新指标,以更全面反映各国能源系统的实际结构和效率变化 [4] - 按照新指标统计,全球能源系统的效率在2024年实际上提高了7% [4] - 新指标优势在于量化低碳及零碳能源在降低对化石燃料依赖、避免温室气体排放和提升能源系统效率方面的好处 [4]
报告称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00:02
全球能源需求与碳排放 - 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 碳排放量增长约1% 均创历史新高 [1] - 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87% 石油 天然气和煤炭消费量均增长 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 煤炭和石油分别增长1%和0.6% [1] - 石油仍是最大能源来源 满足全球34%的能源需求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 增速高达9% 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约为全球总能源需求年平均增长率的五倍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电力供应的三分之一 但仅满足全球能源总需求的8% [2] -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 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 [2]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中国依然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 [2] - 中国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乎翻番 [2] - 中国在煤炭需求超过世界其他地区总和的同时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 电动汽车销售和电池储能部署方面领先全球 [3] 全球电力需求与电气化趋势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4% 继续领先于总能源需求增速 表明全球能源系统正持续向电气化方向转变 [2] -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能源转型 带来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 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更复杂挑战 [2] - 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方面具有优势 [2] 区域能源转型差异 - 越来越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视作提升能源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手段 [2] - 全球能源转型呈现明显区域特征 欧美放缓而亚太继续领跑 [2] - 人工智能与能源行业结合共生 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能源转型速度 [3]
毕马威中国发布《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 助力能源行业把握零碳转型新机遇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18:15
本报讯(记者毛艺融)9月18日至21日,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在深圳举行。展会期间,毕马威中国举办"驾 驭AI浪潮—引领零碳智慧能源新变革"分论坛并发布了《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以下简称《年 鉴》)。 《年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总需求增长2%。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高达87%。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消费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天然气增幅最大,达2.5%,煤炭和石油 分别增长1%和0.6%。石油仍是最大的能源来源,满足了全球34%的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 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类型,增速高达9%。 从能源类型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6%,在全球总发电量中占比从13%提升至15%。中国依然 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占全球新增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的57%,其太阳能发电量在两年内几 乎翻番。 毕马威中国客户及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赋能能源转型过程中,带来 了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对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更复杂的挑战。中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能源新业态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4:34
文章核心观点 - 极端天气已成为重要经济变量,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加大减排力度以实现温控目标 [1][6] - 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相辅相成,绿色能源是减缓气候变暖的关键路径 [7] - 准确的气候预测技术能帮助各行业将气候风险转化为发展机遇 [10][12] 气候变化科学依据 - 近百年内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出现快速显著上升,这种几十年到百年尺度的增温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3] - 自然系统因素如火山活动和年代际气候振荡也会影响气候,准确区分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双碳”决策至关重要 [5]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首次突破《巴黎协定》的1.5℃温控目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在加强 [1][6]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行业 - 能源行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80%以上,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必然趋势 [8] - 交通运输业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且自身排放加剧气候变化,行业转型需求迫切 [8]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受极端天气影响,例如欧洲市场因极端高温频发导致对空调的需求大幅增长 [9] 企业应对策略与机遇 - 能源企业核心应对策略是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减少自身排放和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10] - 零售和制造业可通过精准气候预测提前规划生产与运输,将气候风险转化为市场机遇,如提前布局制冷或保暖设备 [10] - 提升天气气候预测预报水平对各行业应对风险、把握机遇至关重要 [10][12] 赋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发展 - 监测技术的发展需能准确掌握大气、海洋中碳含量等关键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 [12] - 预报预测技术的提升包括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碳变化预报以及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影响的预报 [12] - 对太阳辐射和风力的精准预报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调度与利用意义重大 [13]
匈牙利重申反对提前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
新华社· 2025-09-18 22:52
匈牙利对俄能源政策立场 - 匈牙利反对在没有可行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提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化石燃料 [1] - 仓促减少对俄能源进口将危及匈牙利国家能源安全 [1] - 匈牙利是欧盟少数几个内陆国家之一,其立场始终以国家能源安全为导向 [1]
21专访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人禾:1.5℃温控目标下 气候变化加快行业格局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7:21
气候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 - 近百年内二氧化碳浓度出现显著上升,这种几十年到百年内的快速增温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3] - 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的类似变化需要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尺度,当前变化的成因和时间尺度与历史不同[3] - 自然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火山活动和年代际气候震荡,如大规模火山爆发可导致全球气温短期下降0.5℃[5] 全球温控目标的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曾超过1.5℃,是有观测记录以来首次突破该阈值[1][6] - 单一年份气温超过1.5℃不具备完全代表性,需通过多年平均气温判断,但全球变暖趋势在不断加强[6] - 按照目前的减排力度,实现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力争1.5℃的目标存在较大困难[6] 绿色能源与气候变化的协同关系 - 绿色能源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变化催生,旨在减缓因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全球变暖[7] - 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相辅相成,发展绿色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减缓气候变暖及其不利影响[7] - 大气中的碳会进入海洋和陆地并返回大气,形成碳循环,认识此过程对掌握大气碳含量至关重要[7]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行业 - 能源行业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80%以上[8] - 交通运输业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受显著影响,同时其自身排放也加剧气候变化[8]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受较大影响,极端高温会推动空调、电风扇等制冷产品的需求[9] 企业应对气候风险的策略 - 能源企业的核心是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并减少自身排放[10] - 零售业和制造业可通过精准预判极端天气来规划生产与运输,将气候风险转化为机遇[10] - 提升天气气候变化的预测预报水平对各行业应对风险、把握机遇至关重要[10] 赋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 - 监测技术需能准确掌握大气、区域和海洋中的碳含量等关键数据,反映其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12] - 预报预测技术需提升对天气、碳本身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预报能力[12] - 对太阳辐射和风力的精准预报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行业的调度与利用意义重大[13]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痛批特朗普能源政策:这是美国的“悲剧”!
智通财经· 2025-09-17 09:20
戈尔在谈及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发布的年度可持续发展趋势报告时,将当前局势描述为美 国的一场"悲剧"。据了解,戈尔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他指出,美国当前的能源政策意味着,"当未来的低排放技术在全球其他地区广泛应用并实现商业化之 际,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却将节节后退"。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表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急于推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增产,另一方面又着手废 除扶持清洁能源的相关政策,这种做法正在损害美国的竞争力。 据悉,特朗普重返白宫担任总统后,签署了多项行政令,其中一项名为"释放美国能源"(Unleashing American Energy)。该行政令旨在通过鼓励化石燃料的勘探与生产,增加美国的能源供应。白宫表示, 此举的目标是提升能源安全水平并推动就业增长。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废除了拜登总统任内推行的清洁能源政策,并将风能列为重点反对的对象。 戈尔表示,这类政策虽会"放缓"能源转型的步伐,"但绝不可能使其停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戈尔在周二接受采访时称,美国现行的能源政策正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其在未来低碳经济领域的主导优势 铺路。他补充道 ...
乌盟友放风:俄全面停火可换制裁放宽,希望立即试停15天
金十数据· 2025-08-13 22:40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据天空新闻(Sky News)报道, 接近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消息人士称,如果能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乌克 兰的盟友正在评估逐步放松对俄罗斯的制裁。 消息人士补充说,如果出现违反协议的情况,将重新实施制裁。他们希望立即达成为期15天的停火协议 (在这段时间内,制裁仍将有效),然后在乌克兰的冲突才能得到更有组织的暂停。 理论上,普京能从制裁放宽中获得不少好处。在美国和欧洲限制俄罗斯进入西方市场及化石燃料出口收 入后,俄罗斯经济陷入停滞。2022年制裁的影响使俄罗斯经济急剧衰退,对欧洲的能源销售大幅下滑, 部分银行被排除在国际支付系统之外。俄罗斯主要国内银行VTB的净利息收入已大幅萎缩。 尽管形势看似惨淡,但普京仍在支撑。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未来三年俄罗斯经济增速约 为1%。这一增速是疫情前三年的一半,但远非崩溃。一个关键因素是,普京成功将出口(尤其是石油 和天然气)转向其他国家。2021至2024年间,欧洲天然气进口量下降约三分之二,但俄罗斯化石燃料收 入更具韧性。7月,其日均收入为5.85亿欧元,较2022年初下降不足一半。 此外,特朗普只能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