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
搜索文档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十八洞村再出发
央广网· 2025-11-20 10:49
央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总台记者张宝东 尧遥 湘西台记者黄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在"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当地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 发展模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让特色产业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有力引擎。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四中 全会精神在基层》本期推出:《十八洞村再出发》。 在十八洞村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绣娘吴满金正手把手地教学生们苗绣。这里不仅是绣品制作的 空间,还是接待各类研学团队的重要场所。 吴满金:一个月接待游客6000多人。我们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下来也没有几个钱,现在你看我们 在家里多好,我觉得很开心。 一根绣花针,绣出崭新天地。如今,十八洞村的苗绣已与多家文博机构、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开发 的苗绣文创产品成功打入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际市场,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71岁的石顺莲亲眼见 证了苗绣从传统手工艺向现代产业的转身。 石顺莲:以前我们绣花自己穿,就没有收入。我们乡村振兴,(绣花)技术做得更好,又带动了很 多年轻人。我现在都71岁了,还那么爱在苗绣这 ...
江苏多个品牌亮相“国字号”劳务盛会——就业“金名片”,致富“金饭碗”
新华日报· 2025-11-20 07:25
从东海穿戴甲到东台鱼汤面,从镇江航空制造到苏州数智零工巧匠……这些带着地方特色和技能含 量的劳务品牌,不仅成为就业的"金名片",更让老百姓端稳了致富的"金饭碗"。 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江苏多个劳务品牌集 中亮相,展现了一条通过品牌化、专业化促进高质量就业的新路径。 小甲片闯出大市场 在劳务品牌成果展区,东海县的穿戴甲展位前围满了观众。东海穿戴甲工匠劳务品牌代言人范凯琪 现场演示着手工穿戴甲的制作过程,细腻的笔触在指甲盖上勾勒出精美图案。 "我们全县有200多个穿戴甲团队,年产能超过1.5亿副,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这个5年前才起 步的产业,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80亿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穿戴甲产业还精准解决了灵活就 业人群的生计问题。全县5万多名从业者中,80%以上是农村留守妇女和"宝妈"。她们经过培训后,可 以在家接单制作,实现"看娃挣钱两不误"。 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当地对穿戴甲劳务品牌的精准扶持。东海县人社局局长刘志勇介绍,当地出台了 促进穿戴甲产业发展10余条措施,如"美甲贷"专项贷款,今年已发放5000多万元;建立技能认证体系, 搭 ...
在开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
人民日报· 2025-11-10 06:20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国家展共有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 [1] - 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担任主宾国 [1] - 吉尔吉斯斯坦以“新朋友”身份首次参展国家展 [2] - 亚美尼亚此次参展的10余家企业多为首次参展 [4] 参展国别与企业表现 - 哥伦比亚组织29家农业、手工艺和化妆品领域的企业参展,创下该国历届进博会参展企业数量新高 [2] - 德国肖特集团连续八年参展,正进一步深化本土制造与创新布局 [3] - 尼日利亚宾卡食品公司创始人表示每天咨询企业络绎不绝,联络簿已写满姓名和联系方式 [3] - 刚果共和国展商伊莎贝尔首次参加进博会,收获了不少合作意向 [3] 产品展示与行业焦点 - 哥伦比亚集中展示咖啡、巧克力等特色产品 [2] - 吉尔吉斯斯坦展示蜂蜜、手工皂等天然特色产品 [2] - 瑞典以“携手共创可能”为主题,聚焦绿色科技、数字化转型和高端制造 [2] - 尼日利亚国家馆展出矿石、天然化妆品、特色调味品等产品 [3] - 亚美尼亚国家馆展出饮用矿泉水、葡萄酒、石榴酒、丝巾、壁毯等特色产品 [4] -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秘书现场冲泡锡兰红茶进行推广 [4] 平台效应与市场机遇 - 依托进博会,哥伦比亚咖啡、巧克力等特色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销量显著提升 [2] - 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为非洲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3] - 进博会帮助亚美尼亚企业收获中国订单和合作意向,中国消费者逐渐了解并认可其产品 [4] - 进博会搭建起发现商机、拓展合作的桥梁,有助于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4] 文化交流与深度体验 - 展会呈现商旅文展深度融合,中外文明交相辉映,例如法国馆沉浸式“漫步”巴黎街巷,泰国馆体验正宗泰式按摩,阿联酋馆欣赏传统表演“阿亚拉舞” [5] - 格鲁吉亚国家馆通过现烹美食香气、民族乐曲、象征古老酿酒传统的“奎弗瑞”陶罐等元素,讲述国家历史与文明 [5] - 白俄罗斯馆利用虚拟现实眼镜让观众体验其森林与湖泊,进博会有助于传递文化、连接人心 [5] - 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魅力友城”专区,南京与德国斯图加特等4对友好城市以“双城联展”形式参展,呈现友城交流风采 [5]
谌贻琴在北京调研时强调:大力支持妇女就业创业,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快讯· 2025-07-04 19:47
妇女就业创业政策支持 - 强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在赋能妇女发展 提升妇女职业技能 支持妇女就业创业上持续发力 [1] - 指出要打响巾帼家政品牌 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更好服务千家万户 [1] - 提出要大力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业 帮助更多妇女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 实现就业增收 [1] 妇联组织建设 - 强调各级妇联组织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推动妇联组织网络向企业和城乡社区延伸 [1] - 提出要加快实现"三新"领域妇联组织有形有效覆盖 更好地服务联系妇女群众 [1]
【视频】一线调研 | 到中山触摸“新岭南田园主义”,寻找“粤式新潮流”
搜狐财经· 2025-07-03 08:11
广东文旅新业态发展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以"粤式新潮流"为抓手,深度挖掘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开展征集活动,累计吸引超800家单位申报,培育推出115个示范性场景 [1][25] - 第三批"粤式新潮流"申报单位数量创新高,覆盖科技潮玩、滨海旅游等十大领域,吸引近400个项目参与,成为广东文旅消费新IP品牌 [4][25] - 通过"场景创新+消费激活"模式擦亮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招牌,未来将举办多场实地调研分享活动,贡献"广东智慧"与"广东样板" [4][25] 崖口村文旅融合案例 - 2025年上半年游客量超300万,停车收入超200万元,通过深中通道引流效应显著 [4][27] - 形成25家"村咖"年营收超1000万元,13间民宿集群包括禾舍书屋等品牌,打造6公里美食经济带带动230名年轻人就业 [8][29] - 对标莫干山民宿标准,改造旧电厂为特色民宿,以"稻海+"多业态并联构建沉浸式田园生活综合体,保留原生态场景同时植入新业态 [11][30] 康公屿手艺人工坊创新模式 - 改造破败蚕种场为文化体验综合体,融合非遗展示、咖啡店等业态,成为小榄人气产业园 [12][15] - 近百家商户中90%为20-30岁青年创业者,通过文化赋能打造"文化体验+商业休闲+旅游民宿"多功能集聚区 [15] - 创新"生产+传承+体验+销售"融合模式,为非遗提供商业化路径,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重活化 [19] 专家观点与行业趋势 - 沉浸式体验、特色民宿等新场景成为广东文旅增长核心引擎,需解决新业态品牌宣传不足等问题 [23] - 成功路径在于深植本土文化基因,以跨界融合锻造沉浸式场景,聚焦"小而美"而非"高大上" [24] - "内容为王、场景为本、体验至上"模式是文旅创新关键,崖口村与康公屿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样本 [23][24]
美国《华尔街日报》:从针织到手账,美国Z世代迷上“奶奶爱好”
环球时报· 2025-06-20 06:38
复古爱好行业趋势 - 美国二三十岁年轻人流行"奶奶风"爱好 包括刺绣 写日记 织毛衣 做剪贴簿等前科技时代消遣活动 [1] - 2023至2024年剪贴簿和手账类活动数量增长100% 根据Eventbrite数据 [1] - 2024年5月十字绣图案销量同比上升89% 刺绣画布销量同比上升88% Shopify数据显示 [1] - 71%美国成年人2024年参与过手工项目 Z世代中86%自认手工艺人 30%参加过线下工艺课程 英敏特调查显示 [1] 相关公司动态 - 钩针公司Woobles纽约四周年派对吸引6000人参与 需排队5-6小时入场 [2] - 手工活动形成新型社交场景 年轻人通过刺绣 针织等替代酒吧聚会 建立亲密关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人参与复古爱好主要动机为数字戒断 缓解工作压力 改变生活节奏 [1][2] - 线上社群推动"奶奶风"爱好扩散 互联网帮助爱好者发现更多同类活动 [1] - 手工活动被赋予情感价值 22岁受访者描述"扮演70岁退休老人"的放松体验 [1]
浙江山区县观察:高质量发展何以“个性化”?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16:23
生态经济转型 - 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0.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20年领跑浙江,生态优势显著[1] - 莲都区通过"艺术+产业"模式发展古堰画乡景区,特色产业总产出近17亿元,画师月收入最高达1.5万元[4] - 赤坑村香榧基地采用林下套种模式,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60万元,带动300多名村民返乡就业[5] 新兴产业布局 - 莲都区重点发展半导体、新能源、美丽健康等产业,2024年招引美丽健康项目13个,总投资126.42亿元[5] - 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赛道产业在莲都区实现"换道超车"式发展[5] 传统文化产业创新 - 龙泉市剑瓷产业拥有7500余家经营主体,从业人员超3万,形成"40后"至"00后"的年龄梯队[8] - "00后"创业者金宏杨融合古法与现代青瓷技艺,通过TikTok海外直播销售,单个青瓷杯售价达89美元[8] -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为全球首个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宝剑锻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6] 农业遗产价值提升 -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通过"五统一"产供销模式,稻鱼米单价从0.8元/斤跃升至10元以上[10] - 田鱼干单价达150元/斤,从业者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10] - 稻鱼米深加工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2025年开发30多类200款文创产品[11][13] 区域经济成果 - 2024年丽水市GDP达2181亿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浙江省首位[14] - 古堰画乡、龙泉剑瓷、青田农遗三大特色产业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14]
赣州龙虾啤酒消费季!非遗柳编餐具 + 酸梅汤,夏夜狂欢解锁新姿势
搜狐财经· 2025-05-13 08:21
消费季特色 - 赣州龙虾啤酒消费季以龙虾和啤酒为核心元素,创新融入非遗柳编餐具和酸梅汤,形成独特的美食组合,满足不同食客需求 [2] - 龙虾采用多种秘制酱料烹制,包括香辣、蒜蓉、十三香等口味,搭配清爽甘冽的啤酒,成为夏日消暑经典 [2] - 消费季通过举办龙虾烹饪大赛、啤酒品鉴会等活动,增强消费者参与感与互动性,升级为文化体验之旅 [2] 市场趋势 - 消费者对美食需求从吃饱吃好转向注重体验感与文化内涵,赣州龙虾啤酒消费季顺应这一趋势 [2] - 特色美食消费季活动参与人数逐年上升,年轻消费群体更愿意为独特体验买单,追求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方式 [3] - 消费季吸引家庭、中老年等不同年龄段消费者,扩大消费群体范围,同时带动城市文旅产业发展 [3] 非遗柳编餐具 - 非遗柳编餐具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选料、蒸煮、晾晒、编织等多道工序,具有天然环保、透气防潮等特点 [6] - 柳编餐具应用于消费季,打破传统餐具单一模式,为美食消费增添文化底蕴,提升用餐体验 [6] - 柳编餐具可重复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消费理念,提升市场认知度并为传统手工艺产业化提供新思路 [6] 酸梅汤 - 酸梅汤以乌梅、山楂、甘草等为原料,具有生津止渴、消食解腻功效,是夏日消暑佳品 [7] - 现代工艺改进使酸梅汤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更符合现代人口味需求,推出便携瓶装方便消费者享用 [7] - 酸梅汤与龙虾啤酒搭配形成独特味觉组合,消解辣味和油腻感,增添清凉与惬意 [7] 消费体验创新 - 消费季现场布置充满夏日氛围,灯光、音乐、装饰相互映衬,打造活力夏夜狂欢空间 [9] - 设置互动区域如拍照打卡点、游戏区,满足消费者社交需求,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9] - 邀请当地文艺团体表演歌舞、戏曲等节目,实现从味觉到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享受 [9] 产业融合价值 - 消费季实现美食与文化、旅游、手工艺等多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美食文化内涵和竞争力 [10] - 非遗柳编餐具展示推广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带动酒店、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行业发展 [10] - 消费季为手工艺人、餐饮从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产业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10]
税收·法治·公平丨税惠春风吹拂古城
搜狐财经· 2025-04-29 17:41
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小微企业 - 喀什市喜羊羊烤全羊店2024年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红利1.5万元 用于定制专属餐具 [3] - 税务部门针对小微企业开展"税惠赋能 小微焕新"政策宣讲活动 重点讲解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政策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 [4] - 个体工商户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免征增值税 [4] 文创产业税收支持 - 喀什市斑马疆湖文化创意社2024年享受税惠政策红利4万余元 该企业深耕喀什文创10年 产品包括民族特色冰箱贴、艾德莱斯香囊等 [5] - 税务部门"石榴籽宣传队"在文创集市为纳税人提供涉税指导和税惠宣传服务 [5] - 文创集市展示了新疆丰富多元的文化创意成果 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 [5] 非遗传承税收扶持 - 喀什市忆起土陶制作部2024年享受2万元税惠减免 用于工坊升级改造 [7] -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税务部门开设"窑边课堂"进行政策讲解 [6] - 税务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为土陶技艺工匠解读自然人代开发票及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等热点问题 [6]
瓷上“生花”笔上“绘花” 一朵花汇聚百亿级产业集群光芒
央视网· 2025-04-14 18:58
牡丹产业规模与产值 - 菏泽牡丹芍药种植面积达46万亩[12] - 2022年牡丹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2024年牡丹芍药总产值突破130亿元[32] - 牡丹产业直接带动就业逾10万人[22] 旅游与消费市场 - 曹州百花园种植超11万株牡丹 开园后日接待游客超1万人[4] - 牡丹园推出非遗体验 音乐演艺等主题活动提升游玩体验[9] - 文创产品展示区吸引游客驻足 牡丹元素商品广受欢迎[27] 品种研发与种植 - 菏泽已培育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牡丹品种[11] - 2025年新增十几个牡丹新品种[11] - 牡丹芍药鲜切花通过电商直播直接对接消费者[17] 深加工产业链 - 牡丹深加工产品达11大类260余种 远销30多个国家[22] - 某公司牡丹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20亿元[20] - 深加工产品年销量以30%速度快速增长[24] 文化创意产业 - 巨野县工笔牡丹画年产值达45亿元 销往40多个国家[30] - 牡丹瓷经10余道工序制作 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瓷上牡丹[27] - 2025年开发符合消费者喜好的牡丹瓷新产品[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