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姑苏区召开座谈会畅谈古城变化和发展
苏州日报· 2025-07-07 08:41
"对照'精细、精致、精微、精雅'目标、'中心+、文化+、数字+'策略,对标一流景区先进管理模 式,在老宅活化、文旅融合等方面全面发力。"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副总裁瞿缨表示,两年来,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全球各地游客,仅2024年7月6日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接待中外游客约3100 万人次。集团坚持活化利用,助力老宅新生;提质招商运营,促进文旅融合;创新品牌运营,焕发街区 活力。接下来,集团将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时尚消费体验 和加速文商旅融合中不断发力,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当天,桃花坞木版年画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姑苏区苏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家东,苏州 市评弹团演员张怡晟,羿唐丝绸店长周欣,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创始人徐涛,苏州荷言文化传播有限 公司负责人周立言,姑苏区人大代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原党委书记张英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党 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书漾,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居民代表姚志俭等参加座谈会,并围绕各自的工作、 生活,畅谈两年来的感受、变化和发展。 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跃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名城集团坚持 ...
以数智技术赋能文旅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50
数智技术还有利于丰富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与以往较为单一的跟团游、逛 景点等方式不同,今天的旅游业态、形式更加多样。面对不同需求,数智技术大有可为。比如在研学游 当中,不少展馆或景区增设AR答题体验项目,既增添了游览参观的趣味性,还能让孩子们学到文史、 科技方面的知识。针对银发游,有的景区通过语音导览、电子地图等专项服务,为老年人解决智能设备 使用问题,定制相对轻松的游览路线。未来,个性化、多样化的文旅需求还将增加,数智技术也必将在 提升文旅体验中发挥更大作用。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也让文旅更吸引人。结合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围绕游客真实需求应用新技术,打造 新产品、新服务,一定能在文旅融合中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对优秀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是拓展文旅边界的重要手段。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富多彩 的文化资源,如何深入挖掘、更好呈现?15处遗产构成要素依次铺开,用户化身游戏角色,沉浸式探索 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体验正阳门城楼搭建等趣味活动……打开"云上中轴"小程序,点击"数字中轴· 小宇宙"进入体验,就能完成一次北京中轴线的线上之旅。数智 ...
佛山禅城设立50亿元“耐心资本”投向新质产业丨“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7-01 21:32
佛山禅城设立50亿 元"耐心资本"投向 新质产业丨"百千 万"周周见_南方+_ 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 过去一周,广东各 地深入实施"百县千 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工程",各地在产业 升级、城乡融合、 环境提升等领域发 力向前,发展动能 持续增强。 文旅资源打造精品 IP。 现代产业体系夯基 蓄势,佛山禅城区 构建总规模50亿元 的"1+1"产业基金体 系,以"耐心资 本"培育新质生产 力;广州番禺区加 速构建"2104"产业 体系,推动制造 业"智造+智核"升 级,强化产城融合 标杆区建设,珠海 市加快建设辐射珠 西、粤西及大西南 的现代化农产品流 通枢纽,强化湾区 农产品保供能力。 和美乡村建设攻坚 提质,江门市紧盯 乡村建设短板,全 力攻坚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与农用 房整治。 【省直动态】 8个县(区)、地区 作为省第二批整县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 展试点 农文旅融合纵深推 进,佛山市环西江- 北江区域、河源市 环万绿湖区域等8个 县(区)、地区作 为第二批整县推进 农文旅融合发展试 点;肇庆市出台乡 村美学价值共创行 动实施意见,聚焦 道路美、农房美 等"六美"领域;韶 关浈江区着力构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湖北大悟:传承抗战精神 谱写老区富民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6-26 19:4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今天(6月26 日)起,《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首先带您走进大别山西端南麓的湖北孝 感市大悟县,这里曾是新四军第五师抗战指挥中枢。如今,当地群众继承革命先辈精神,靠着茶叶等特 色产业走上致富路,为革命老区谱写了崭新篇章。 在湖北大悟县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1941年至1945年,这里是新四军第五师 抗战指挥中枢,指挥前线将士在华中大地浴血奋战。新四军第五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日本侵略 者的多次围剿和扫荡,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进行了1260多次主要战斗,阻击了15万日军的进攻,建立 起以大悟山为中心、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力支持了全国抗战。抗战期间,新四 军第五师从100多人的游击大队扩大到5万多人,边区党组织不断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立足当地优质茶产区的地 理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茶叶种植分散、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推出多项支持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并 建起智能黄茶生产线,带动周边八个村2200多户茶农增收。202 ...
新技术打开文旅融合新思路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2
科技赋能正成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 成率100%,4A级景区达到92.3%,VR、XR、AI等新技术正在为游客创造全新的文旅体验。 如何让沉睡的遗产"活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潮起来",让静态的文化"动起来",成为文旅融合向纵深发 展的重要课题。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这一课题提供了破题之匙。例如,数字技术的应用,正改变着文化感 知方式,降低了历史文化的认知门槛和传播成本,拓展了文化价值的普惠边界。 从经济层面看,这种"数字可及性"扩大了潜在的文化消费群体。原来只有少数研究者和到访者才能接触 的专业文化资源,现在面向亿万网民开放,形成巨大的流量入口和关注焦点。文化遗产不再只是博物馆 里的陈列品,而是数字空间里的共享资源,是激发社会文化兴趣、培育潜在消费群体的"引流器"。科技 拓展了文化传播的边界,更开拓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思路。 文旅融合的更高境界,在于让游客从"观看者"向"参与者"乃至"价值共创者"转变。比如,湖南博物院用 AI还原"辛追夫人",将考古研究转化为可交互的场景,实现文化传播从"单向灌输"到"具身参与"的升 级。越来越多的传统景区成为虚实共生的"超级文化 ...
立足山地特色开辟发展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生态价值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清洁能源开发、乡村生态富民为四大抓手,探索山地特色绿色发展新路 [1] - 通过系统化构建核算、交易、产业和补偿四大环节,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包括GEP核算方案、省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体系和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1] - 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将生态优势直接嵌入价值创造过程 [1]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治理 - 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构建"数据监测—智能决策—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体系 [2] - 依托流域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水质传感器、无人机巡航及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污染溯源效率 [2] - 创新打造"天眼监控—云端分析—网格处置"全链条治理范式,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清洁能源开发与供给体系 - 针对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地区的地理限制,攻克柔性光伏组件适应性安装、复杂地形风机基础稳固等关键技术瓶颈 [2] - 规划建设以大型水电基地为核心、水风光储多能深度融合的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 - 通过区域智慧能源协调平台,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互济与联合优化调度,构建智慧能源供给体系 [2] 乡村生态富民与产业融合 - 创新"生态+体育+文旅"融合业态,通过"村BA"等乡村体育IP带动生态康养、农文旅体融合等产业发展 [3] - 立足林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地增值、农户增收 [3] - 建立生态护林员制度,让农户在保护生态中获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域生态治理系统,实现从碎片化监测到整体性智治的跨越 [3] - 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制度建构 [3] - 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区域绿色产业集群 [3]
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7
精准适配基础设施。对于传统种养业,重点布局区域性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农产品流 通"最先一公里"保障,推动生态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碳汇价值转化。在精深加工产业方面,整合驻村工作 队与龙头企业资源,打造"种业研发—非遗融合—品牌营销"垂直链条,破解产业链断点。对于部分低效 产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嵌入生产全流程,构建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等数字化管控体系,促进集约 化转型。 分类施策激活要素潜能。立足差异化技术需求,重构科技服务与人才培育机制。对于涉农加工、文旅融 合等高附加值产业,强化科技特派员"双向选择"机制,建立县域人才驿站作为产学研转化枢纽,推动区 块链溯源、智能灌溉等技术向产业链末梢渗透。开发"理论授课+田间实操+电商运营"复合课程,重点 提升监测户质量管控与市场对接能力,如通过村级数字化服务站实现生产流程再造等。建立"企业主导 +合作社承接+农户参与"协同推广模式,破解数字技术应用断层。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底线",这是近期召开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这表明,分 类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通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打造乡村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央视网· 2025-05-29 19:47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发展富民产业 [1] - 各地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兴旺 [1] - 福建漳州东山县澳角村发展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海鲜电商和渔家民宿等特色产业 [1] -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澳角村,勉励做好"海"的文章 [1] - 总书记在湖北指出要发展富民产业,在贵州强调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1] 特色产业发展成果 - 四川宜宾长宁县铜鼓镇枇杷产量达3800吨,产值超5300万元 [2] - 当地打造"枇杷+"发展模式,举办枇杷节、农事研学体验等活动 [2] - 全国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8.4万个 [2] - 陕西延安洛川苹果、广西来宾糖料甘蔗、山东枣庄红石榴、广东茂名甜荔枝等地方特产走红 [2] 产业多元化发展 - 安徽蒙城县发展林下经济,形成21个林下经济实体 [3] - 全国已建成1700多个农业产业强镇、3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 -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9万家 [3] - 2024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3]
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布投资机会清单 寻找发展“合伙人”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58
据悉,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布的"机会清单"吸引了广大投资者兴趣,纷纷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 愿,抢抓投资机遇。部分企业代表表示近期将前往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5月16日报道15日,成都市温江区举行2025年项目集中签约暨招商大使启航大 会,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发布了2025年投资机会清单,寻找园区发展"合作 人"。 "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共享温江城市发展机遇,感受温江以'尺度、速度、温度、力度'打造的一流营 商环境。我们将提供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最贴心的涉企服务,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园区美好未 来。"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监制:孙耒 总监制:李天翔 成都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科技服务、花卉园艺和农文旅融合产业。本次 发布的机会清单包括国有建设用地8宗,集体建设用地14宗,研发及商业载体8个,项目合作资源7个。 每条资源信息均涵盖地块名称、地块面积、产业方向、资源优势、资源现状、联系方式等核心信息,方 便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作为机会清单中的建设用地代表,公平街道36、32亩国有 ...
锡林郭勒盟两旗一市进京招商引资签约15个项目总金额达54.85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5-14 09:12
推介会现场,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60余家民营企业代表汇聚一堂,与二连浩特 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合作机会,谋划发展蓝图。 5月10日,北京民族文化宫内气氛热烈,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民营企 业进边疆"招商引资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共签约项目15个,总金额达54.85亿元。 与苏尼特左旗签下4G瓦时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的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行说:"这 个项目总投资金额大概有30亿元。我们希望电站建成之后,能够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一个示范性项目, 为探索新能源风光发电的消纳起到探索性作用,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贡献万邦数字能源的一份力量。" 此次推介会成果丰硕,签约项目广泛,涵盖绿色农畜产品、现代能源、文旅融合等七大产业集 群。"民营企业进边疆"推介会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智慧。这些签约项 目将带动两旗一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将促进边疆地区 与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