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惠科进军机器人!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2 11:16
图片来源:惠科 在众多应用场景中,PCB操作被选定为首个示范场景。智平方称,旗下"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 人在端到端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驱动下,能完成不同型 号、不同位置的PCB操作。智平方提供的演示图片显示,机器人搭载二指夹爪从事PCB操作任 务。 惠科指出,公司将针对显示面板制造的AI端侧模型导入到产线控制系统,以实现更低延迟的实时决 策与更高效的能耗管理。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战略合作框架下,惠科还将组建专项技术团队,重点开发新一代面向工业操 作的模型,目标打造真正理解屏幕制造工艺的 "智能工人",依托惠科全球生产基地的真实场景数 据积累,形成 "实践-迭代-优化" 的技术进化闭环。 惠科强调,此次智能机器人战略合作的达成,是公司推动显示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来 源:惠科、集邦Display整理) #惠科 #机器人 9月11日,惠科旗下深圳慧智物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 称"智平方")在深圳正式签署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未来三年内惠科将在全球生产基地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 ...
签约/揭牌,江浙地区2个显示项目有新动态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1 18:08
海门经开区韩国JHONE半导体晶圆载具项目 -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韩国JHONE公司签署半导体晶圆载具项目投资协议 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 其中设备投资1.8亿元人民币[3][5] - 项目计划建设以DSP Carrier和OLED CVD FMM Sticker为核心的半导体及显示耗材平台 后期拓展晶圆盒、静电卡盘等多品类耗材[5] - 韩国JHONE公司是少数能研发制造OLED及半导体高精度零部件与核心耗材的企业 产品涵盖DSP 12英寸晶圆载具、FMM Sticker掩膜棒、POLIME聚合物及高端精密部件 并为多家国际知名企业供应[5] -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半导体产业 围绕半导体设备、关键材料、超精密加工零部件和先进封装测试领域推进招商引资 今年以来已引进包括见真精密机械在内的9个项目[5] 浙江电纸世界展厅及电子纸项目 - 电纸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打造浙江首个电纸世界展厅正式揭牌启用 公司专注电子纸研发与生产[6][7] - 项目研发产品包括2.2毫米超窄边框高分辨率(235 DPI)电子纸和3.98英寸带R角高清(238 DPI)模组 已应用于华为、苹果等手机壳 可通过NFC供电实时显示照片[7] - 项目一期千级洁净厂房完成装修 生产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预计10月中下旬投产 项目一期、二期总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 达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5亿元人民币[7] 显示技术行业会议议程 - 会议涵盖玻璃与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与展望、MiP与COB技术对超高清显示发展的机会解析、MiP显示技术模组化的机会与挑战等议题[10] - LED显示芯片如何助力MPD技术破局、玻璃基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创新路径与应用前景、LED电影屏的现状与前景解析等主题演讲[10] - 硅衬底GaN技术加速Micro LED微显大规模商用、无极Infinity-超高画质解决方案、鸿石智能MicroLED彩色化战略等技术分享[10] - 近眼显示技术趋势与产业动态分析、uLED外延量产的挑战和解决方案、AI助力AR眼镜破圈、全球LED显示屏市场机遇与挑战等行业分析[11]
TCL科技(000100.SZ):AI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有望为小尺寸OLED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
格隆汇· 2025-09-04 21:22
行业趋势 - AI技术深化终端体验 有望激发消费者对体验更优 功能更智能终端设备的需求 [1] - AI终端设备快速发展 有望为小尺寸OLED市场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1] 公司战略 - 公司始终关注AI技术演进与显示产业融合趋势 [1]
TCL科技: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273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19: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273亿元 主要来自TCL华星业务贡献[1] - TCL中环在产业周期底部保持经营现金流为正[1] - TCL华星在高额折旧情况下实现盈利快速增长[1] 运营管理 - 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款管理持续改善[1] - 显示产业与光伏产业已过投资高峰期 资本开支呈下降趋势[1] - 未来自由现金流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 资金规划 - 拟提升部分面板产线持股比例以增厚归母利润[1] - 通过资产负债率管理适当降低财务成本[1] - 延续积极股东分红回报策略 重视长期股东回报[1]
超1000亿!京东方公布上半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7 23: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82亿元,同比增长41.45% [2]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增长5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5%,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36亿元,同比下降8.61% [2] - 总资产4258.0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29.9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04% [2] 业务结构 - 显示器件业务营收843.32亿元,占总营收83.27%,同比增长8.1% [2][3] - 物联网创新业务营收181.91亿元,占比17.96%,同比增长6.03% [2][3] - MLED业务营收43.47亿元,占比4.29%,同比增长7.76% [2][3] - 传感业务营收2.24亿元,占比0.22%,同比增长36.8% [2][3] - 智慧医工业务营收9.17亿元,占比0.91%,同比增长1.52% [2][3] - 其他业务及分部间抵销-67.33亿元,占比-6.65% [2][3] 子公司贡献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营收85.71亿元,净利润18.01亿元 [3][4]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营收140.73亿元,净利润10.03亿元 [3][4] -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营收56.39亿元,净利润10.22亿元 [3][4] 战略进展 - LCD领域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旗舰产品稳定突破 [5] - 柔性OLED产品出货量增加,打造多款品牌首发产品 [5] - MLED直显业务与上影集团落地超级影厅标杆项目 [5] - 背光业务实现多个头部品牌客户导入 [5] - 玻璃基先进封装载板试验线建设加速推进 [5] - 苏州传感多型号产品实现量产 [5] - 智慧视窗拓展车载应用并获得市场好评 [5] - 数字医院总门诊量及出院量实现稳步增长 [5]
一个“零跑腿”与“加速跑”的陕西故事 _陕西日报数字报-群众新闻网
陕西日报· 2025-08-27 05:0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链主企业 产品涵盖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 在全球显控领域具有创新影响力[2] - 公司以西安为战略支点 控股子公司青松光电连续6年位居中国LED一体机市场首位 并成为陕西省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2] - 西安产业园升级为LED业务全球总部 形成辐射西北区域的核心枢纽 旗下设立教育板块西安希沃 计算机板块西安视源时代 储能业务西安视捷科技等多个子公司[4] - 研发体系持续升级 新增TV板卡与XR眼镜研发中心 吸引高端人才集聚[4] 政府支持与协同发展 -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协助解决不动产登记问题 通过50天高效协调完成竣工验收备案[2][3][4] - 政府部门组织召开产业链协同会议 包括智能终端产业链会议连接30余家配套企业 数据和政务服务调研会 文旅场景对接会等多场专项活动[5] - 政府搭建合作平台促成企业与景区博物馆达成场景共创意向 形成"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乘法效应[5] 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西北总部汇聚500余名研发人员 成为LED显示技术创新策源地[5] - 自研教学大模型通过2200亿token海量训练 使教师备课时间减少70% 服务全国1000万名教师[5]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构建技术护城河[6] 产能与规模扩张 - 西北区域总部项目总投资额2.5亿元人民币[2] - 子公司青松光电成为中国LED一体机市场六年销量冠军[2]
美国康宁发起“337调查”,中国显示供应链遭遇全球围堵
虎嗅· 2025-08-16 07:22
核心观点 - 美国康宁公司针对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龙头企业发起"337调查"和多国诉讼,指控侵犯玻璃基板专利及商业秘密 [1][7][9] - 中国显示产业链面临全球围堵,玻璃基板市场90%被美国康宁和日本企业垄断,中国彩虹股份突破技术垄断后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0% [4][14][15] - 这是一场关乎中国显示产业命运的商战,涉及1.5万亿元投资、60余条生产线和2.5亿平方米年产能的产业安全 [5][24][17] 行业格局 - 全球显示产业链分为玻璃基板(上游)-液晶面板(中游)-电子显示屏(下游),下游应用于电视、手机等领域 [3] - 中国显示面板产值占全球50%,出货量占70%以上,已建成全球最大显示产业聚集地 [4][19] - 玻璃基板市场长期被美国康宁(50%份额)和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垄断 [15][30] 技术突破 - 彩虹股份用20年突破8.5代线量产技术,投入超百亿元,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13][15][23] - 玻璃基板制造工艺是世界性难题,要求0.5毫米厚度、微米级表面粗糙度 [15] - 中国实现国产化后玻璃基板价格从上千元降至二三百元 [16] 法律行动 - 康宁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两个月内连续两次申请"337调查",涉及彩虹股份、TCL华星光电、惠科等企业 [1][7] - 截至2025年8月,康宁在全球发起13起诉讼,涵盖美国、欧盟、印度、中国等主要市场 [2][9] - "337调查"周期12-18个月,已进入听证会关键阶段 [10] 产业影响 - 中国显示产业从下游电视制造(长虹、TCL等)发展到中游面板(京东方等),现向上游玻璃基板延伸 [18][20] - 若诉讼失利,中国唯一突破主流技术的彩虹股份产品可能被禁售,导致关键材料再次被外国垄断 [17] - 行业专家认为跨国诉讼是产业转移中的常见现象,35%涉华337调查案件最终和解 [26][27] 企业动态 - 康宁强调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其核心竞争力,准备在全球维护专利权益 [22] - 彩虹股份已组建专业团队全球应诉,并在咸阳建成国产首条超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 [15][23] - 惠科已与康宁达成和解,终止337调查 [28]
美国康宁发起“337调查”和多国诉讼 中国显示供应链遭遇全球围堵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23:48
核心观点 - 美国康宁公司对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起全球性专利围堵,涉及"337调查"及多国诉讼,旨在遏制中国企业突破玻璃基板技术垄断的势头 [2][7][8] - 中国显示产业虽在中游面板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产值占50%、产能占76%),但上游玻璃基板90%市场被康宁等外企垄断,彩虹股份是唯一突破8.5代线量产的本土企业(市占率10%) [4][12][14] - 诉讼焦点集中在基板玻璃的"溢流法"工艺专利,康宁通过知识产权护城河发起法律攻势,而彩虹股份宣称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并组建全球应诉团队 [17][19] - 案件结果将直接影响中国1.5万亿元面板产业链安全,若败诉可能导致关键材料再度被外企垄断 [13][20] 行业格局 - 全球显示产业链分为玻璃基板(上游)-液晶面板(中游)-电子显示屏(下游),中国已建成60余条面板生产线,年产能2.5亿平方米 [3][14] - 中国面板产业2024年规模达1080亿美元占全球49%,但上游玻璃基板被康宁(50%+份额)、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垄断,三者合计控制90%市场 [4][12] - 彩虹股份通过20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突破8.5代线量产技术,使基板玻璃价格从千元降至200-300元,目前市占率约10% [12][13] 诉讼动态 - 康宁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两个月内连续发起两起337调查申请(案件号337-TA-1433),指控侵犯其4项美国专利及商业秘密 [7][8] - 截至2025年8月共发起13起跨国诉讼,覆盖美欧印中等地,337调查已进入听证会关键阶段,此前举证环节耗时5-8个月 [2][8][9] - 惠科已与康宁达成和解,历史数据显示35%涉华337案件以和解告终 [20] 技术竞争 - 玻璃基板制造需满足0.5mm厚度、微米级粗糙度等苛刻工艺要求,彩虹与康宁均采用"溢流法"实现原子级平整度 [12][17] - 康宁凭借先发专利优势构建知识产权壁垒,其发言人强调创新保护是业务核心 [17][18] - 彩虹2024年11月建成国产首条超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计划继续扩产以确保产业链安全 [13] 产业影响 - 案件被视为中美显示产业从下游终端向上游材料延伸的博弈,类似欧盟对康宁的反垄断调查最终以取消排他条款等条件和解 [15][21] - 专家建议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指出日韩企业也曾面临类似专利纠纷 [20] - 若败诉将导致彩虹产品被禁售,使中国面板产业重新依赖进口基板玻璃 [13]
美国康宁发起“337调查”和多国诉讼 中国显示供应链遭遇全球围堵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1:49
337调查与诉讼进展 - 美国康宁公司于2024年12月18日向美国ITC申请针对中国彩虹股份、TCL华星光电、惠科等企业的337调查 指控侵犯基板玻璃专利及商业秘密 涉及美国注册专利号7,851,394、8,627,684、9,512,025 [5] - 美国ITC于2025年1月17日启动337调查 调查编码为337-TA-1433 举证环节截止日为2025年8月8日 听证会即将开始 [5][6][8] - 康宁公司在全球发起13起诉讼 覆盖美国、欧盟、印度、中国等多个地区 诉讼内容均围绕专利与技术秘密 [4][7][11] 玻璃基板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玻璃基板市场由美国康宁公司及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主导 康宁公司市场份额超过50% [10] -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规模全球领先 投资超1.5万亿元 建成60余条生产线 年产能2.5亿平方米 占全球产值50%及出货量70%以上 [3][12][16] - 彩虹股份突破8.5代线技术瓶颈 实现规模化量产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0% 是唯一突破国际技术垄断的中国企业 [3][10][11] 技术工艺与知识产权 - 玻璃基板制造采用溢流法工艺 要求厚度0.5毫米 表面粗糙度达微米级 技术难度极高 [10][14] - 康宁公司通过专利构建知识产权护城河 彩虹股份拥有8.5代线全套自主知识产权 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10][15] - 康宁公司发起诉讼旨在限制中国企业产能扩张 玻璃基板价格从1000元降至200-300元 [11] 产业影响与全球博弈 - 若337调查或诉讼失利 彩虹股份产品可能被禁售 导致中国显示产业链上游材料再度被外国垄断 [11] - 中外显示产业竞争从下游终端延伸至上游材料 玻璃基板成为新一轮博弈焦点 [12][13] -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7月18日结束对康宁反垄断调查 康宁承诺取消排他条款 设置50%全球采购比例上限 接受9年监督期 [20] 案件进展与行业动态 - 美国ITC于2025年8月6日基于和解终止对惠科公司的337调查 [18] - 337调查案件中涉华案件和解率为35% 2021-2024年全球和解率分别为49%、40%、29%、25% [17] - 康宁公司在全球手机盖板玻璃市场占比超过50% 曾触发多国监管部门调查 [19]
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主厂房封顶
央广网· 2025-08-12 16:19
项目规模与建设进展 - 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高世代AMOLED产线主厂房封顶 [1] - 项目总占地面积1040亩 主厂房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 为长三角泛半导体行业最大单体厂房 [2] - 建设周期仅168天 刷新全球同类规模厂房建设速度纪录 [2] 投资与技术特性 - 总投资额550亿元 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史上单体投资最大项目 [3] - 采用维信诺全球首发ViP技术 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像素制备 摆脱传统FMM工艺限制 [4] - 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2620mm) 可覆盖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器等多领域 [3] 技术优势与产业影响 - ViP技术具备独立像素/高精度/高良率优势 大幅提升面板切割效率与经济性 [4] - 相较FMM工艺 在分辨率/功耗/寿命等关键指标实现倍数级突破 [4] - 技术应用加速AMOLED向中大尺寸渗透 将重塑全球显示产业竞争格局 [5] 市场需求与增长前景 - 中尺寸IT产品复合增长率26.5% 2030年出货量预计达8420万片 [5] - 车载显示产品复合增长率30.6% 2030年出货量预计达1220万片 [5] - 技术升级满足AI时代智能手机/笔电/车载/AR/VR等产品对画质/续航/性能的需求 [4] 产业集群与发展战略 - 合肥新站区已形成TFT-LCD/AMOLED/硅基OLED全产业链 年出货量占全国1/7 [6][7] - 显示企业数量占全市2/3以上 产值超800亿元 实现从沙子到整机整体布局 [7] - 实施"1324"发展战略 推动车芯屏联动 延伸工控/医疗/能源等新应用场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