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业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经济日报· 2025-11-06 06:35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行业呈现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海洋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的特征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25.7% [1]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保持全球领先 [1]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1] - 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箱集装箱船和全国首艘200TEU纯电智能远控集装箱海船相继开工 [1] 海洋旅游业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1] - 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邮轮艘次、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 [1] 海洋新兴产业与装备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0%、50.8%和61.9%,位居世界第一 [2] - 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 [2] - 我国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 [2] 海洋资源勘探与保障 -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成效显著,南海北部湾海域涠洲10-5南油气田钻遇厚度211米油气层 [2] - 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古近系岩性勘探领域成功钻获高产油气井 [2] 海上风电 - 海上风电发电量和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3.7%和42.1% [2] - 离岸距离最远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2] - 上海市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 海洋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2] - 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 [2]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7:3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为国民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7%和25.7% [2]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2]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2]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2] - 邮轮旅游热度高,进出港邮轮艘次和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 [2]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3]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3]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0.0%、50.8%和61.9% [3] - 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包括超深水海洋装备交付和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投入应用 [3] 涉海企业经营与对外贸易 - 问卷显示55.6%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2%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0.1%的企业用工人数同比增长 [4] - 24.3%的企业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比三季度增长,51.3%的企业预计持平 [4]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4]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4]
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21:06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4个百分点 [1][2] - 海洋经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蓝色支撑” [1][2]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海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25.7% [3]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3]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3]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3.8% [3] - 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邮轮艘次、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28% [3] 海洋新兴产业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0.0%、50.8%和61.9% [4]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三峡领航号”基础平台交付 [4] - 1类海洋小分子药物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4] 海洋资源与能源供给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超6419亿元 [5]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17.7% [5]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3.7%、42.1% [1][5] - 800兆瓦江苏大丰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306兆瓦上海金山风电场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 [1][5] 海洋食物与水资源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6] - 全国首个吸力筒基础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盛唐一号”投产 [6] 涉海企业经营与创新 - 55.6%的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54.2%的企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80.1%的企业用工人数实现同比增长 [7] - 62.9%的企业研发经费实现同比增长,62.3%的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 [7] - 24.3%的企业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比三季度增长,51.3%的企业预计持平 [7] 海洋科技创新与探测 - 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在浙江上线 [8] - 国内首批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机器人设备系统集成完工 [8] - “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在南海成功采集并引燃可燃冰 [9] - 我国在南海成功布放首套超3500米水深剖面观测浮标系统 [9] 海运贸易与港口建设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0]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10] - 全国已投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各30座 [10] - 天津港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8%,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5% [10]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5.6%,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加速
第一财经· 2025-11-03 16:33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 [1] 海洋资源供给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项目涉及投资额6419亿元 [1]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17.7%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1] - 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1][3]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1] - 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6.2% [1]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6.5%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1] -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205万人次,同比增长28% [1] 海洋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2] - 海洋药物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 [2] - 海洋信息服务业加快培育,上线全国首个海洋领域可信数据空间并发布"AI+海洋"应用场景 [2] - 18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260.0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33.7% [2]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3] 企业经营与创新投入 - 55.6%的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3] - 54.2%的企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3] - 80.1%的企业用工人数实现同比增长 [3] - 62.9%的企业研发经费实现同比增长 [3] - 62.3%的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 [3] - 全国已投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自动化干散货码头各30座,规模居世界前列 [3] 海洋对外贸易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4]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4] - 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加快 [4]
五中全会绘就发展“导航图”产业、安全、内需三大主线值得关注
西部证券· 2025-10-28 21:04
政策框架与总体变化 -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字数较“十四五”公报大幅减少约1000字,但新增当前经济形势与党的建设部分,凸显重点[13] - 与十九届五中全会相比,公报更加重视风险与挑战,强调国际风险应对,对战略机遇期提出“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14] - 安全成为重要主线,涵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防军队、社会治理、民生就业四个方面[15] 产业发展与投资主线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12项具体工作部署中排序第一,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体系[17][20] - 对外开放排序从第九项大幅提升至第五项,民生从第十项提升至第九项,凸显重要性提升[19][20] - 消费内需部分新增“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说法,“可靠性”凸显内需的战略支撑作用[23][25] - “十五五”规划发布会指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29]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十五五”时期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32]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可能受规划衔接、地方执行、经济运行等因素影响,导致效果不及预期[33] - 地缘政治冲突、国际“黑天鹅”事件、贸易保护主义等超预期因素可能扰动国内政策[33]
我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证券日报· 2025-09-11 09:2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比十三五末增长34% 占国内生产总值78% [2]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2] -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元 邮轮旅游和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2] -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2] 自然资源管理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 - 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 较2020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 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国家 [1] -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16% [1] - 全面掌握163种矿产储量分布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1] 矿产资源开发 - 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资金近4500亿元 [3] - 能源矿产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大宗矿产基地焕发生机 新兴产业矿产打造世界领先供应体系 [3] - 发布125个矿种三率标准 建成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 [1]
数读南部海洋经济圈:2.5万亿蓝色产业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3:30
南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310.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地区经济4.6%的增速 [1] - 近五年海洋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0068.4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39.7% [1] 海洋产业结构 - 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增加值位居前三,合计占海洋产业增加值70.3% [1]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同比增长32.2% [1] - 海洋工程建筑业增速21.3%,海洋船舶工业增长21.1% [1] 广东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0022.5亿元,名义增速5.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9% [2] - 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 [2]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26.7% [2]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 [2] 广东省政策与新兴产业 - 2018年起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 [3] - 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2024年增加值411亿元 [3] - 2025年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3] 海南省海洋经济 - 2022-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从2009.3亿元提升至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位居全国第一 [4]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4.1% [4] - 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3%、67%、66.7% [4] 海南省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40%,2030年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 [4] - 2025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在风电装备、航空维修等领域突破 [4] - 2027年目标海洋旅游接待游客量超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9% [6] - 海洋旅游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四大产业增加值1074.3亿元,增长7.1% [6]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8.6% [6] 北部湾港发展 -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901.52万标箱,首次突破900万标箱,增长12.38% [6] - 连续8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6]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178列增长到2024年10018列,增长55倍 [7]
数读南部海洋经济圈 2.5万亿蓝色产业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9
南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南部海洋经济圈(广东、广西、海南)依托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进海洋产业提质增效 [5] - 南海区(广东、广西、海南)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310.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显著高于地区经济4.6%的增速 [6] - 南海区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0068.4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39.7%,其中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合计占比70.3% [6] 广东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20022.5亿元,名义增速5.4%,占地区生产总值14.1%,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7] - 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 [7] - 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2024年增加值411亿元,专项财政资金近20亿元支持六大产业创新 [8] - 2024年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26.7%,"明阳天成号"风电平台投产,湛江徐闻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 [7] 海南省海洋经济 - 2022-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从2009.3亿元提升至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位居全国第一,占GDP比重从29.5%升至34.1% [9] - 2024年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3%、67%、66.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 [9] - 目标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40%,2030年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 [9] - 计划2027年海洋旅游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构建"五极"引领产品体系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9% [11] - 海洋旅游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四大产业增加值1074.3亿元,同比增长7.1% [11] - 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901.52万标箱,同比增长12.38%,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5][1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8.6%,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178列增至2024年10018列 [11][12] 细分产业表现 - 南海区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2%,海洋工程建筑业增21.3%,海洋船舶工业增21.1% [6] - 广西防城港沿边口岸出入境人数全国第一,沿海接待旅游人数约1.56亿人次 [11] - 北部湾港北海港区启用首个集装箱无轨站,6个泊位投产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联运中心陆续建成 [11]
中国海洋经济十万亿时代 广东2万亿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22:14
国家海洋经济政策与规划 - 国家发改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编制"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1] 全国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 达105438亿元 增速超过GDP 0.9个百分点[1][7] - 国际海运量占全球总量约三分之一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1] 沿海省份海洋经济竞逐格局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突破该规模的省份 占全国总量五分之一[7] -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 占全省GDP总量近两成[1][4][7] - 浙江海洋生产总值1.2万亿元 江苏1万亿元 福建未披露具体数据但跻身万亿俱乐部[4][7] - 海洋经济规模前三省份占据全国总量半壁江山[7] 广东省海洋经济优势 -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1] - 2024年成立省委书记挂帅的海洋强省委员会 率先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1] - 拥有41.93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全国第二) 4084.5千米大陆海岸线(全国首位) 1963个海岛(全国第三) 14座沿海城市[7] - 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13%-14%之间 2024年达14.1%[6] 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 - 2024年海洋产业增加值7395.1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7.4%[9]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3193.7亿元 增长10%[9] - 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122.6亿元 增长12.3%[9]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 增长26.7%[9] - 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99.9亿元 增长22.1%[9]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53.2亿元 增长6.8%[9][11]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41亿元 增长8%[11] 广东省企业生态与创新能力 - 涉海企业总数突破8万家[11] - 涉海"四上"企业6477家[10] - 2024年新认定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57家 同比增长5%[10] - 存量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 专精特新企业593家 "小巨人"企业203家(不含深圳)[10] 广东省重点产业突破 - 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200万千瓦 跃居全国第一[12] - 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排水量42600吨 最大钻深能力11000米 可在6级海况作业[13] - 研制并出口全球深度最大的3000米级商业深海机器人(Phoenix 600) 重8吨 具备厘米级光缆理设功能[13] - 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完成[15] -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在广州开建 为世界首个2000米级坐底式可载人深海实验室 支持6名科学家原位开展30天实验[14][15] 海洋经济发展特色 - 广东在深海矿产、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水制氢、海洋碳汇、海洋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15] - 系列深海重器落地使广东成为我国最重要海洋科创中心之一[15]
“向海图强”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1
海洋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跑赢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 - 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2024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增长率达5.9%[1]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激活超5000亿元投资额[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海洋旅游业表现亮眼,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1]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稳健增长,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1] - "海星大模型"正式发布,助力海洋药物研发[1]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2] - 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出台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船舶工业引入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与全周期优化[3] - 智能化航运大模型优化航线规划与运营决策,降低远洋运输综合成本[3] - 智慧养殖与管理系统普及减少渔民无效出海频次,提升单船产出与经济效益[3] - 无人机运输提升生鲜水产品转运效率,5G-A通感一体技术构建海洋经济活动关键基础设施[3] 投融资情况 - 2024年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114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17.0%[4] - 2025年第一季度7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36.2亿元[4] - 福州、厦门等地通过组建产业基金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上海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