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解读】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释放新的政策信号 展现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新华财经· 2025-05-09 22:57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释放三大政策信号:加力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扩大消费、有力应对外部冲击 [1]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灵活运用各类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 - 降准降息累积效应显现,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信贷结构优化,预计宽松政策将持续发力 [1][2] 政策操作优化与工具创新 - 调整MLF中标方式,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为支农支小再贷款 [2] - 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6] - 创设优化结构性工具,包括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工具 [3] 消费提振与内需扩大 - 宏观政策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服务消费潜力大,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低于美日 [4][5] - 促消费需强化顶层规划,建立系统性指标体系,避免碎片化短期政策 [6] - 消费供给端发力,与财政政策协同可激发升级需求 [6] 政府债务与资产支撑 - 中国广义政府总资产占GDP的166%,负债占75%,净资产占91%,资产以国企股权为主 [6] - 政府债务扩张有资产支撑,地方专项债一季度发行近1万亿元,拉动投资增长 [6] 物价调控与供需平衡 - 物价低位运行受消费下行、传统领域投资收缩及行业低价竞争影响 [7] - 价格调控转向防低价倾销,引导企业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多元化策略竞争 [7] 外部冲击应对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全球金融秩序,宏观政策重点发力稳定外贸 [3] - 一揽子金融政策及时应对外部冲击,传导速度快,稳定市场预期 [3]
食品综合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零食继续领跑,餐饮链有望企稳
东吴证券· 2025-05-05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以来消费品赛道市场关注度和估值水位提升,维持看好内需消费观点 [2] - 零食行业有结构性成长机会,推荐万辰集团、盐津铺子等公司;速冻和连锁业态属顺周期板块,推荐安井食品、立高食品等公司 [2] 各行业总结 休闲零食 - 成长性归因:2024年和2025Q1休闲食品板块营收增速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处中上水平,2024年好于行业平均,2025Q1因高基数弱于平均;2024年营收增速超20%的有7家,3家在2025Q1延续高增长;渠道变革带来增量,包括零食量贩、抖音和会员制商超渠道;中式零食浪潮正当时,本土企业有优势 [11][14][27] - 盈利分析:2024Q4 - 2025Q1原料成本上行,2024年和2025Q1实现盈利能力同比改善的公司不多,万辰集团持续提升,三只松鼠、好想你分别在2024年和2025Q1体现费效优化 [32][34] - 投资建议:推荐以门店为基础的万辰集团、有能力成为全品类全渠道的平台型公司盐津铺子,关注西麦食品、有友食品等企业 [44] 速冻食品 - 营收分析:下游餐饮需求疲软,价格竞争加剧,压力向中游传导;立高食品、宝立食品成长性突出,安井食品在传统速冻赛道韧性凸显;小B渠道和面米制品承压明显 [44][49][51] - 盈利分析:原材料价格有升有降,成本相对稳定,但需求不振、竞争加剧,叠加政府补助减少,多数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仅立高食品内部提效成果显著 [54][57] - 投资建议:推荐有一定壁垒的安井食品和成长性突出的立高食品,关注千味央厨、三全食品、宝立食品的边际改善 [64] 泛餐饮连锁业态 - 营收分析:必选属性更强的巴比食品、锅圈表现好于卤味企业;大部分公司单店营收相比2020、2021年仍有缺口,锅圈2024年单店营收同比转正 [65] - 盈利分析:2024年巴比食品和紫燕食品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主要来自费用端缩减;绝味食品、煌上煌毛利率改善,但费用支出多,未释放成本红利 [71] - 投资建议:关注锅圈单店营收回正、巴比食品单店下滑幅度收窄且拓店积极、绝味食品内部求变构建产品矩阵等情况 [79]
海通国际:医药关税影响有限 MNC或遭掣肘
智通财经网· 2025-04-29 16:41
美国医药贸易现状 - 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医药产品占其总医药进口比例仅为1.5%,体量相对较低 [1][2] - 除2022年外,美国长期对中国维持医药贸易顺差且持续扩大 [1][2] - 美国2024年医药领域整体逆差达11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 [3] - 美国前三大医药进口国为爱尔兰(18.57%)、德国(12.62%)和瑞士(10.51%) [3] 关税政策影响 - 当前多数医药板块受关税豁免,但医疗器械及部分辅料受冲击 [2] - 特朗普曾威胁对医药产品加征25%关税以促进产业回流 [2] - 关税若落地将首先冲击大型制药公司,但产业链短期回流美国可能性低 [1][3] - 新建产能周期长且成本或高于关税,阻碍产业链转移 [1][3] 行业应对策略 - 部分美国制药企业已开始游说政府并增加本土投资,但额度不一 [1][3] - 爱尔兰因税收优惠吸引全球前十制药公司设厂,对美医药出口达726亿欧元 [3] 中国医药行业机会 - 关税对中国医药行业整体影响有限 [1][2] - 建议关注三大方向:1)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或加速 2)创新药License-out模式不受关税影响 3)内需格局良好的消费医疗企业 [2]
医药关税影响有限,MNC或遭掣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9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医药关税若落地对中国企业影响有限,建议关注国产替代、创新药及消费内需;对国际大型制药企业或造成冲击,但产业链短时间难以转移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医药市场长期逆差,欧洲国家为主要来源 - 美国医药领域逆差持续扩大,2024 年进口为同期出口额的 2.25 倍,进口额约 2130 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20%,出口额 9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整体逆差达 11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 [6] - 美国所有医药品类基本均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3 年血制品、疫苗、生物制品逆差 320 亿美元,药品制剂逆差 530 亿美元 [7] - 美国对中国持续顺差,2023 年中国是美国医药第三大出口国,占比 7.96%,从中国进口占比 1.5%;对爱尔兰等欧洲国家持续逆差,爱尔兰出口额最高,2023 年美国从爱尔兰进口额是出口额的 7.23 倍 [9][16] 医药关税有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而未决 医药行业或将面临关税 -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对中国及其他国家持续发出关税威胁,提出药品征收 25%进口关税,并要求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内 [17] 现行政策:多数医药领域暂时豁免,医疗器械遭遇挑战 - 多数医药板块受豁免,药品制剂除胰岛素等、原料药除布洛芬等维持原有税率;医疗器械关税进一步增加,如注射器等品类关税大幅提升 [19][20] 以史为鉴:医药关税影响几何? 回顾 18 年:中国对美医药出口稳定增长,关税影响有限 - 2018 年拟征税清单含有机化学品及医药产品,但最终相关产品被排除,仅保留部分基础有机化学品 [22] - 从 2018 年后医药进出口数据看,关税及贸易摩擦对中国医药出口影响有限,出口总额持续攀升,中美医药领域整体顺差持续扩大 [23] 关税长期利好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创新药、内需及国产替代 - 关税长期利好国产替代,有望加速医疗器械等领域进程,如电生理等高端领域替代将升级 [25] - 我国创新药出海形式为 License-out,不受商品关税影响,2024 年中国 BD 交易活跃 [28] - 关税叠加或推动公司进出口结构转变,内需增长对行业发展重要性愈发显著,建议关注内需消费中竞争格局好的公司 [28] MNC 遭受持续施压,产业链回流并非易事 - 美国制药业高度依赖海外,形成“美国研发 - 中国/印度生产原料药 - 欧洲生产药品 - 回流美国”链路,爱尔兰对美国医药出口额居首 [29] - 自特朗普施压以来,美国制药业多有动作,部分企业开始对美国本土投资,但产业链回流存在挑战,短期难大规模回流 [29][32]
北交所策略周报:代码试点切换五一后上线,6只股票更换920代码-202504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7 22:43
报告核心观点 - 节前谨慎,节后不悲观,市场仍为震荡格局,建议关注前期调整充分的科技板块,如AI、机器人、低空等相关标的,长期关注有竞争优势公司的alpha收益,如锦波生物、康比特等 [13] 本周市场行情 北证50指数及成交情况 - 本周北证50下跌2.16%,成交金额环比下降8%,指数表现弱于创业板指、科创50等,市场节前降温 [7][12] - 本周北交所成交量为69.21亿股,环比减少9.79%;成交额为1503.29亿元,环比减少8.00%;融资融券余额为53.14亿元,较上周增加0.18亿元 [7][27] 热点主题表现 - “美对等关税”市场影响减弱,投资者节前获利回吐“美进口替代”“消费内需”等前期涨幅高的板块,民士达、康比特等周度跌幅居前,前期调整的出口链反弹,方大新材、中裕科技等涨幅靠前 [7][12] 估值情况 - 北交所PE(TTM)均值78.81倍,中值47.08倍;创业板PE(TTM)均值76.54倍,中值33.45倍;科创板PE(TTM)均值76.63倍,中值33.13倍 [7] 北交所新股情况 本周情况 - 本周北交所0只新股上市,截至2025年4月25日,共有265家公司上市交易,广信科技本周过会 [3][31] 下周计划 - 上会0家,申购1家(天工股份),上市0家 [3][36] 新三板动态 - 新挂牌9家,摘牌18家,周新增计划融资0.00亿元,完成融资0.50亿元 [4][55][57] 代码切换试点情况 - 920代码切换试点五一后上线,五一期间举行通关测试,5月6日起为6只试点股票启用新证券代码,分别为颖泰生物、艾融软件等,预计存量代码全面切换在试点运行半年左右实施,全面更换为920代码后有利于增加北交所辨识度,与新三板股票区隔开来 [7][12] 本周重点公司行情回顾 个股涨跌幅 - 北交所个股中47只股票上涨,215只股票下跌,3只股票持平,涨跌比为0.22 [39] - 周涨幅前五(剔除本周新上市公司)为灿能电力、方大新材、拾比佰、万达轴承、中裕科技 [39] - 周跌幅前五(剔除本周新上市公司)为民士达、康比特、康农种业、创远信科、欧福蛋业 [39] 周换手率前五 - 科拜尔、华光源海、万达轴承、峆一药业、骑士乳业周换手率较高 [44] 重要公告 - 开特股份拟投资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2.50亿元 [45] - 立方控股授予18人共81.00万份股票期权,2025、2026年归母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7.5%、20.0% [45] - 锦波生物拟授予87名激励对象合计100.00万份股票期权,2025 - 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00、14.00、18.00亿元 [46] - 欧康医药收到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出口欧盟原料药证明文件 [46] - 康乐卫士三价HPV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CDE受理 [46] - 华原股份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47] - 万达轴承2025年度拟进行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总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母净利润的20.0% [47] - 聚星科技将募投项目“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至2026年9月30日 [47] 本周要闻 股份变动管理指引 - 北交所制定《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3号——股份变动管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内容包括归并整合股份变动管理要求、规范特定股东增持行为、落实“刻度说”要求、重申禁止内幕交易等规定 [49][50] 股票上市规则公告 - 北交所修订《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并更名为《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除特别说明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明确了新旧规则衔接安排 [51] 代码切换试点上线通知 - 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码切换试点工作拟于2025年5月6日正式上线 [54]
机器人“跌倒了”,哪些板块会站起来?
格隆汇APP· 2025-04-20 18:04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北京亦庄举行,比赛过程中暴露了机器人三大硬伤:电池能源不足需多次更换、关节和螺丝耐用性差导致散架、AI决策系统不灵光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应对[1] - 比赛现场状况百出:机器人刚起跑就故障、跑到一半零件脱落、转弯时频繁摔倒、遇到小坡就卡壳、甚至被影子吓到无法行动[1] - 这次比赛虽然短期对机器人板块情绪造成冲击,但揭示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升电池续航和散热能力、增强零部件耐用性、优化AI决策系统,解决这些痛点的公司将获得竞争优势[2] 关税战背景下的投资机会 - 关税战第一阶段考验金融系统安全和供应链韧性,近期出现关税展缓90天、消费电子和半导体芯片豁免等迹象[3] - 市场结构性机会集中在四大方向:产业升级、消费内需、外贸重构和人民币国际化[6] - 产业升级方面,美国对半导体等高端产业的封锁倒逼国内产业链向上游攻坚,硬科技突围和国产替代加速[7] - 消费内需方面,下沉市场刚需、银发经济/健康消费、国潮品牌崛起等细分领域存在机会[8] - 外贸重构方面,新兴市场成为破局关键,一带一路基建输出、跨境电商2.0、区域自贸协定等值得关注[9] - 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跨境支付、数字货币等概念近期火热,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扩张带来长期红利[10] 未来投资方向 - 产业升级夯实根基、内需消费提供韧性、外贸重构打开空间、人民币国际化争夺定价权是破局关税战的四大支柱[11] - 短期可关注政策催化如设备更新贷款、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消费刺激等,长期应押注技术突破与生态重构如AI应用、6G输出等[11]
自胜者强:缓和也不必回过去,打和两手准备
格隆汇APP· 2025-04-13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市场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波动,美国豁免部分产品关税引发讨论,关税战本质是科技战,行业投资应关注“消费内需和科技创新”主线,同时需结合关税战进展调整策略 [1][6][8] 分组1:豁免是短期战术调整还是中期布局 - 市场因特朗普关税政策波动,港A涨幅领先全球,媒体和社群热议美国CBP豁免产品类别及金额 [1] - 机构测算本次豁免中来自中国的金额约全年1000亿美元(存在高估),约占中国出口至美国总额的22%,自全球的金额为3300亿,约占总进口的10% [4] - 市场认为豁免有条件,原产商品“美国成分”占海关报关总价20%及以上,“美国成分”不加征额外关税,豁免不包括特朗普针对中国芬太尼问题施加的20%关税,特朗普计划对芯片等行业进行国家安全影响研究,可能有新政策调整 [5] 分组2:关税战本质是科技战,第一回合较量的是金融系统和供应链韧性 - 特朗普关税战不符合经济规律和人类共同利益,若供应链和金融系统稳住,关税战第一回合有望获胜 [6] - 金融系统安全方面,美债抛售致美债股汇三杀,特朗普紧急叫停对等关税执行延缓90天;供应链韧性方面,美国豁免20种产品类别的对等关税 [6] - 中长期策略根据不同情景概率制定,如老美彻底认输长配中国核心资产,中美一定程度谈妥优先做多港美A优质主流科技股等 [6] - 结合港A市场盘面和海外资讯,提示从贸易战往高成长方向移仓,下周高成长科技方向预计转好,果链消电板块大概率高开,但需防特朗普反复折腾 [7] 分组3:自胜者强:缓和也不必回过去,“消费内需和科技创新”仍是两大主线方向 - 关税战本质是科技战,应放弃幻想,以斗争精神捍卫国家利益,专注自身发展,“消费内需和科技创新”是港A股市场主线 [8] - 首季社融同比增速处于高位水平,3月社融增量5.8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超预期,M2同比增7% [8] 分组4:其他 - 市场热议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果链“反转”、半导体自主、机器人链等,可扫码加企微加入训练营,回复“领取题材体验福利”免费获得相关资料和7天训练营体验权益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