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SKEL fjárfestingafélag hf.: Styrkás signs an agreement to acquire Hreinsitækni and HRT Þjónusta
Globenewswire· 2025-11-07 01:06
交易概述 - Styrkás hf 签署协议收购 Hreinsitækni 集团全部股份 交易尚需获得冰岛竞争管理局批准等惯例条件 [1] - 交易企业价值约为97亿冰岛克朗 股权购买价格约为70亿冰岛克朗 [2] - 收购对价25%以现金支付 75%通过Styrkás以每股24.5冰岛克朗发行新股支付 [2] - 交易完成后 Hreinsitækni原股东将持有Styrkás约17.5%股份 [2] 标的公司情况 - Hreinsitækni集团是领先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业务覆盖冰岛四个地区 拥有相应设施和设备车队 [2] - 公司主要客户为市政当局和企业 员工约150人 [2] - 2024年营收约50亿冰岛克朗 息税前利润约8亿冰岛克朗 [2] 交易影响与协同效应 - 收购将使Styrkás成立专注于环境和工业服务的第四大业务板块 [3] - 交易将增强集团对重工业和市政当局的服务能力 并在基础设施服务领域开发新的收入来源 [3] - 合并后公司年营收将接近700亿冰岛克朗 税后利润将超过20亿冰岛克朗 [3] - 交易完成后合并公司的股权价值约为300亿冰岛克朗 [2] 股权结构变化 - 交易完成后 SKEL对Styrkás的持股比例预计从45.7%降至37.7% [4] - 根据交易约定股价 SKEL所持股份价值为112亿冰岛克朗 [4] - 根据主要股东协议 Styrkás股份预计于2027年在纳斯达克冰岛主板上市 [4]
用部队精神打造“环境铁军”
杭州日报· 2025-11-06 10:50
公司核心战略与文化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城市大管家为主体,以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为两翼,推动传统环卫向智慧环保升级 [7] - 公司管理文化巧妙融合部队精神与现代企业理念,强调安全、责任、效率、协作,创始人将军旅生涯的烙印融入创业核心逻辑 [6][7] - 公司内部成立杭州市首家民营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提供发展平台、团队建设、实战指导及培训福利保障,营造“退役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组织氛围 [9] 公司业务规模与发展历程 - 公司已发展成为年营收超10亿元的环境服务企业,业务覆盖18个省100多个项目 [9] - 公司由江华平于2008年创办,敏锐捕捉杭州市“打造全国最清洁城市”的政策机遇,创业初期面临无资金、无团队、无经验的“三无”困境 [7] - 公司成功创立浙江波普资源循环公司,标志着其在环保领域的商业版图拓展和技术边界突破 [7] 人力资源与团队建设 - 公司吸纳退役军人近300名,分布在管理层、专业技术部门及环卫一线等多个领域 [9] - 公司汇聚了多位资深退役军人担任关键管理职务,例如服役30年的“兵王”向元辉成长为浙江波普资源循环公司副总经理,副团级干部钱华军担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9] - 创始人强调退役军人的力量不可或缺,善用战友平台是给退役军人创业建议的关键一环 [8][10] 技术应用与行业趋势 - 公司积极应用机器人作业,并将其作为“两翼”之一,强力推动传统环卫向智慧环保升级 [2][7] - 公司发展方向契合环保行业智能化趋势,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技术驱动业务升级 [7]
威立雅全球CEO埃斯特尔柏莲诺:收购苏伊士是威立雅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里程碑
经济观察网· 2025-10-09 17:50
公司战略与全球并购 - 威立雅全球CEO埃斯特尔柏莲诺于10月8日抵达北京,计划出席IBLAC并与中国各部委、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及员工会面[1] - 威立雅已完成对苏伊士的全球资产收购,收购价为每股20.50欧元,实现了技术能力与规模效应的积极整合[1] - 此次收购被描述为公司发展史上的关键里程碑,实现了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整合,巩固了研发能力和专利技术,并在财务回报和股东价值方面超额完成目标[1] 中国市场业务状况 - 尽管完成全球收购,但苏伊士在中国市场两块最大的业务——水和部分固废业务并未出售给威立雅[1] - 2025年4月,苏伊士正在评估退出其中国水务基础设施资产,汇丰控股作为顾问已开始寻找买家[2] - 2025年6月23日,媒体报道首创集团、中国建筑、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参与第二轮竞标,未来可能有新买家加入[2] 公司在华发展计划 - 威立雅全球CEO表示公司不便评论苏伊士在华业务,但正持续推进在中国的业务布局[2] - 此次访华旨在加强与中国政府、客户及合作伙伴的沟通合作,为中国区团队带来集团管理层更多实质性支持[2] - 公司将继续深化并扩大在中国的发展,其战略符合碳减排、绿色转型政策及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并将深化与中国关键伙伴及客户的合作[2]
以创新实践助力生态转型与“双碳”目标——威立雅中国大陆首席执行官顾丽华解读ESG报告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11:05
公司战略与计划 - 公司推出2024至2027年战略计划"GreenUp",拟向脱碳、降污、资源再生利用领域投入20亿欧元 [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转型的标杆企业,通过扩大现有成果应用范围及科技创新实现增长 [1] - 公司计划借助中国广阔的市场开展多元化实践,将创新理念落到实处,再向其他地区以及海外推广 [3]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56个国家,提供定制化水、废弃物及能源管理方案 [1] - 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公司已在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约50座城市投资及运营超过100个项目 [2] - 公司作为中国生态转型之路上的绿色合作伙伴,为行业伙伴和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脱碳方案 [2] 环境绩效与项目 - 2024年,公司在中国避免的碳排放量超过49.6万吨 [2] - 哈尔滨西南市政供热项目运用废热回收技术,年减碳8.4万吨 [2] - 四川宜宾项目以本地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实现生物质热电联产,为超过10家工业企业提供可再生来源蒸汽 [2] ESG报告与理念 - 公司正式发布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份《威立雅中国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1] - ESG是公司增值的一个理念,而不是成本项目,数据将用于生产项目的提升和创新改进 [2] - 首份ESG报告是对集团GreenUp战略的深度践行,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一步 [2]
多项成果发布,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举办
国际金融报· 2025-09-28 22:12
论坛核心概况 - 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于9月26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共进,因地制宜建设新质生产力” [1] - 论坛旨在汇聚多方力量,搭建信用合作平台,探讨跨区域信用服务协同路径与新质生产力建设中的信用支撑作用 [1] - 目标是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信用动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信用基础 [1] 区域合作与标杆作用 - 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信用长三角品牌为纽带,在制度共建、数据共享、监管协同上取得突破,为全国区域信用合作树立了标杆 [1] - 论坛将持续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资源,推动信用服务与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2] - 以信用赋能新质生产力有效发展,助力长三角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 [2] 重要研究报告发布 - 首部《中国全行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报告》发布,指出中国行业信用评价正从“行业自发探索”加速升级至“国家统一推进”阶段 [5] - 报告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行业信用评价模型标准框架,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行业标准 [5] - 首部《跨区域信用合作与协同发展报告》同时发布,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成果并对未来协同发展进行规划 [5] 行业基础设施与标准建设 - 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3.0版本正式启用,在2.0基础上推进功能迭代,持续汇集多维数据源、升级系统服务功能、拓展应用场景 [6] - 实验室旨在扩大合作规模、完善合作生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6] - 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涵盖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规范、新质生产力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信用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等领域 [6] 创新案例与成果展示 - 2024年度长三角最佳信用创新应用案例发布,20个标杆案例从信用实践中脱颖而出,为区域信用体系构建与应用提供可复制的“长三角经验” [6] - 论坛期间举办长三角信用成果展,设置“跨区域协同”、“新质生产力赋能”、“信用标准”等主题区域,通过案例介绍、技术演示展示实践成果 [8] - 成果展集中展示长三角地区在跨区域信用数据共享、信用赋能科创企业、绿色信用应用、信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 [8] 专业人才体系建设 - 论坛举行“2025年度信用人才资质证书”颁证仪式,覆盖“信用分析师”、“信用经理人”、“信用执行官”三个等级,构建完整信用人才体系 [8] - 61位从业者获“信用分析师”资质,47位获“信用经理人”资质,46位资深从业者获“信用执行官”资质 [8] - 国内首个信用执行官俱乐部成立,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发起,成员均为持有信用人才资质证书的专业人才 [5] 机构角色与支持 - 高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信用理论研究、数字技术融合、信用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长三角信用跨区域协同与新质生产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1] - 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表示,希望发布的报告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参考、主管部门施策的指南、企业创新的起点、大众参与的窗口 [5]
厦门中创环保业绩持续亏损,多项财务指标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25 22:0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1年114,203.82万元降至2024年46,600.53万元,2025年1-6月为15,727.54万元,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2021至2024年分别为-39,455.42万元、-9,709.58万元、-15,534.48万元和-1,683.18万元 [1] - 有色金属材料毛利率从2021年9.27%大幅下降至2024年-74.24%,2025年1-6月为-37.5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5,123.97万元恶化至2024年-9,710.57万元,2025年1-6月为-4,438.16万元 [2] -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比超过40%且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上升 [2] 资产负债状况 - 截至报告期末总负债72,496.69万元,资产负债率达73.84%,货币资金仅3,072.31万元 [2] - 存在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情况,质押票据中1,400万元已逾期 [2] 客户与业务结构 - 前五大客户变动频繁,部分客户与供应商存在重叠情况 [2] - 有色金属材料业务因合并范围变化和子公司产能受限导致收入下降 [2] - 过滤材料业务受行业竞争影响销售数量和单价双降 [2] - 环保工程业务因资金限制和项目验收问题导致收入波动 [2] 改善措施 - 推进"内生+外延式"发展战略,聚焦环境服务行业并探索新领域业务机会 [3] - 除有色金属材料业务外,其他业务在手订单执行情况相对稳定 [3] - 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50,000万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 [3] - 拓展债务融资渠道,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展期,加强应收账款回收 [3] - 已通过股权转让剥离部分亏损资产,对诉讼计提预计负债 [3] 风险因素 - 江西耐华暂停生产等问题可能对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 - 未来若业绩持续下滑可能导致退市预警或退市风险 [3]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开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10:15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在北京开幕 聚焦"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年度主题 [1] - 展会举办6类活动包括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展览展示 论坛会议等 近2000家中外企业线下参展 [1] - 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率超20% [1] - 展会由"一会两址"调整为"一会一址" 首次集中在首钢园举办 [2] 环境服务专题展示 - 专题聚焦新能源与能源低碳服务 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 绿色低碳数字化技术三大核心领域 [2] -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三大能源央企展示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安全保障与高效供给体系成果 [2] - 北京化工集团展示生物医药 危化品运营管理模式 新材料等最新成果 [2]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近10家中外企业联合参展"零碳园区"方案馆 [2]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供工业及非工业园区评价服务与技术支持 辅导园区业主对标零碳标准 [2] - 中国船舶集团新能源公司创新融合生物质能源与热熔盐储能技术 支撑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2] - 天津创能新材料科技公司提供光伏建筑一体化解决方案 采用全场景应用技术与多融合芯片技术 [2] - 河北华通科技公司依托华智控平台 通过大数据+AI模型提供诊断咨询 规划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2]
HYGIEIA GROUP(01650)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208.2万新元 同比增加90.6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3:41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达3935.1万新元 同比增长6.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8.2万新元 同比大幅增长90.66% [1] - 每股盈利0.104新分 [1] 业务驱动因素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新加坡新获得的大型项目贡献 [1] - 泰国环境服务业务内生增长推动整体业绩提升 [1]
HYGIEIA GROUP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208.2万新元 同比增加90.66%
智通财经· 2025-08-28 23:41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达3935.1万新元 同比增长6.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8.2万新元 同比大幅增长90.66% [1] - 每股盈利0.104新分 [1] 业务驱动因素 - 收益增长主要源于新加坡新获得的大型项目贡献 [1] - 泰国环境服务业务的内生增长推动业绩提升 [1]
违反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上海嘉定城发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被停产停业
齐鲁晚报· 2025-08-28 13:19
公司违规处罚事件 - 上海嘉定城发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因违法超限运输1年内超过3次或违法超限运输车辆超过公司货运车辆总数10%被行政处罚 [1] -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六条对公司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处罚决定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2月19日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为陈强 [1] - 公司为上海嘉定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 母公司业务概况 - 母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水务运营 生态环保 环境服务 城市建设 产业投资五大板块 [1] - 母公司拥有员工3300余人 全资控股参股企业50余家 资产总值超过237亿元人民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