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新材料
搜索文档
金属新材料板块10月31日跌3.25%,安泰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2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1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在10月31日整体表现疲软,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25% [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1.14%,显示该板块跌幅显著大于大盘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呈现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16.29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52亿元和14.77亿元 [2] 领跌个股情况 - 安泰科技领跌板块,跌幅达8.65%,成交量为203.03万手,成交额为44.03亿元 [2] - 金力永磁跌幅为6.87%,银河磁体跌幅为6.12%,跌幅居前 [2] - 跌幅超过5%的个股还包括二粒花出(跌5.69%)和铂科新材(跌5.14%) [2] 上涨个股情况 - 深圳新星为板块内涨幅最大个股,上涨4.53%,收盘价26.55元,成交额7.06亿元 [1] - 有研粉材上涨2.79%,图南股份上涨1.18%,隆达股份上涨0.98% [1] - 涨幅榜前十的个股涨幅均未超过5%,显示板块整体做多动能不足 [1] 个股资金流向 - 有研粉材主力净流出681.6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99% [3] - 图南股份主力净流入397.05万元,主力净占比2.49%,但游资净流出1491.97万元 [3] - 合金投资主力净流出394.48万元,游资净流出355.98万元,但散户净流入750.46万元,散户净占比达14.75% [3]
西部材料(002149.SZ):前三季净利润6925万元 同比下降49.76%
格隆汇APP· 2025-10-30 22:07
格隆汇10月30日丨西部材料(002149.SZ)公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营业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2.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5万元,同比下降49.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4896万元,同比下降50.80%。 ...
云路股份的前世今生:营收低于行业均值但净利润领先,毛利率远超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00
云路股份成立于2015年12月21日,于2021年11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山 东省青岛市。该公司是国内先进磁性金属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 云路股份主要从事先进磁性金属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金属新材料 - 其他金属新材料,涉及小金属、央企改革、中盘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十,净利润第三 截至2025年9月30日,云路股份A股股东户数为4484,较上期减少8.1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68万, 较上期增加8.90%。十大流通股东中,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A类(011328)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 268.8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3.40万股。景顺长城优选混合(260101)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82.09万 股,为新进股东。景顺长城环保优势股票(001975)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80.72万股,为新进股东。 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A类(011058)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长江证券指出,公司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8.3%;归母净利润1.7亿元 ...
安泰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三,净利润第二,均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1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30日,于2000年5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北京市 [1] - 公司是国内先进金属新材料龙头,以先进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在难熔钨钼、稀土永磁等领域技术领先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其他金属新材料,涉及核污染防治、盾构机、央企改革、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8亿元,行业排名3/18,高于行业平均数30.23亿元和中位数16.32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07亿元,行业排名2/18,高于行业平均数1.27亿元和中位数6078.85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先进功能材料及器件14.31亿元占比38.53%,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13.65亿元占比36.75%,高品质特钢及焊接材料9.18亿元占比24.71%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7.21%,高于行业平均15.62% [3]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4.00%,略高于行业平均43.99%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7.84万,较上期减少6.6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32万,较上期增加7.1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73.1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30.96万股,嘉实中证稀土产业ETF持股791.6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16.99万股 [5] 业务亮点与机构观点 - 公司是先进金属材料龙头,采取“难熔钨钼、稀土永磁”双轮驱动战略,可控核聚变打开增长空间 [7] - 公司是核聚变钨铜偏滤器核心供应商,核应用业务市场规模大 [7] - 稀土永磁业务受益于新能车与机器人产业,非晶/纳米晶受益于配电等领域,24 - 27E营收CAGR达21% [7] - 难熔钨钼业务在高端医疗装备和泛半导体领域表现出色,磁材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产能已突破1.2万吨 [6] - 新建“2000吨高性能特种粉末项目”部分投产,一体成型电感粉末销售和收入增加,芯片电感用粉销量增长 [6] - 天风证券预期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3/3.75/3.9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 浙商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80.8、91.4和10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3.7和4.3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7]
隆达股份(688231):前三季度业绩稳增,马来西亚基地开工建设:——隆达股份(688231):2025年三季报点评
国海证券· 2025-10-30 17:42
投资评级 - 报告对隆达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马来西亚年产能5万吨的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高温合金产品收入增长显著 [2][7] - 公司紧抓“两机”赛道高景气机遇,加快全球高温合金供应链布局,核心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稳步提升、变形高温合金产能逐步放量 [10]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高速增长,分别为1.06亿元、1.65亿元、2.52亿元,对应市盈率逐步下降 [10][12]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同比增长25.14%;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8.66%;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46.60% [6][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45.58%;实现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29.02% [8]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4.70%,同比微降0.7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5.42%,同比微降0.30个百分点 [7] 分产品经营数据 - 高温耐蚀合金是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03亿元,同比增长17.98%,毛利率为17.90% [14] - 合金管材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86亿元,同比增长15.36%,毛利率为6.73% [14] - 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0.39亿元,同比下滑9.51%,毛利率为25.34% [1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马来西亚生产基地总设计年产能为50,000吨,其中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年产能1,800吨,耐蚀合金及特种合金年产能48,200吨,已完成用地购置、环评等手续并开工建设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18.57亿元,2026年为24.13亿元,2027年为30.52亿元 [10][12]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60%),2026年为1.65亿元(同比增长56%),2027年为2.52亿元(同比增长52%) [10][12] - 对应2025-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48倍、31倍和20倍 [10]
永兴材料龙虎榜数据(10月30日)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7:32
具体来看,今日上榜的营业部中,共有5家机构专用席位现身,即买三、买四、卖二、卖三、卖四,合 计买入金额1.60亿元,卖出金额9998.02万元,合计净买入5989.12万元,深股通为第一大买入营业部及 第一大卖出营业部,买入金额为1.16亿元,卖出金额为1.48亿元,合计净卖出3123.71万元。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该股主力资金净流入3.79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3.48亿元,大单资金净流入 3120.92万元。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24亿元。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最新(10月29日)两融余额为5.4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5.31亿元,融券余 额为893.96万元。近5日融资余额合计增加3549.51万元,增幅为7.17%,融券余额合计增加57.97万元, 增幅6.93%。(数据宝) 永兴材料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10.15%,成交额17.45亿元,振幅12.25%。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 入5989.12万元,深股通净卖出3123.71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11亿元。 深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当日该股因日涨幅偏离值达11.28%上榜,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5989.12万元,深 股通净卖出3123. ...
西部超导2025年三季报:营收利润稳健增长,研发投入翻倍夯实长期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7:09
与此同时,公司在资产结构上也保持了健康扩张态势。截至2025年9月30日,西部超导总资产达到 146.6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9.15亿元,稳步提升 3.46%。资产负债结构稳健,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投资能力。 现金流方面,受原材料采购、税费支付等经营性支出增加影响,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为负,但公司筹资与投资活动仍保持有序推进,显示出企业在产能建设与技术升级方面的积极布局。特 别是在合同负债方面,期末余额较年初增长67.99%,预示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未来收入具备良好支 撑。 从整体业绩来看,西部超导2025年1—9月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反映出公司在高端钛合金、超导产品等核 心业务领域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尽管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出现一定程度回调,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依然保持稳健,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0亿元,同比增长7.62%。利润结构的短 期变化,主要源于公司主动加大研发投入与会计计提政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战略投入属性。 值得关注的是,西部超导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呈现跨越式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11 亿 ...
有研粉材:第三季度净利润1590.22万元,同比增长44.92%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37
有研粉材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0.59亿元,同比增长25.30%;净利润为1590.22万元,同比增长 44.92%。前三季度营收为28.49亿元,同比增长20.80%;净利润为5166.22万元,同比增长28.00%。 ...
金属新材料板块10月30日涨0.35%,中科磁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30 16:33
证券之星消息,10月30日金属新材料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35%,中科磁业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 于3986.9,下跌0.73%。深证成指报收于13532.13,下跌1.16%。金属新材料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301141 | 中科磁业 | 63.64 | 5.71% | 12.04万 | | 7.74亿 | | 300748 | 金力永磁 | 42.07 | 4.81% | 124.44万 | | 52.06亿 | | 300127 | 银河磁体 | 36.75 | 3.90% | 30.37万 | | 11.15亿 | | 688077 | 大地熊 | 36.30 | 3.01% | 6.51万 | | 2.37亿 | | 603045 | 福达合金 | 22.77 | 2.99% | 12.63万 | | 2.85 乙 | | 600366 | 宁波韵升 | 14.55 | 2.54% | 66.92万 | | 9.68亿 ...
博迁新材20251029
2025-10-30 09: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博迁新材,其核心产品为用于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镍粉、铜粉等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1] * 行业主要围绕MLCC产业链,特别是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2][6]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镍基产品**:2025年前三季度出货量超过1,0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但毛利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2][3]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出货量达360多吨,销售收入约两个多亿,毛利率接近33%,但较上半年有所下滑[3] * **铜基产品**: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超过50吨,环比增长18%,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毛利率接近23%,但较上半年有所下滑,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及销售结构调整影响[2][4] 前三季度铜粉出货量同比增长32%,其中HJT包铜粉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两倍[4] * **多元合金与硅粉**:2025年第三季度多元合金粉体出货量略有增长,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翻一番[4] 纳米级硅粉和硅合金粉体呈现逐季递增趋势,第三季度单月出货量已达百公斤级别[4] * **产能扩张**:公司计划新增1,800吨镍粉产能(按300纳米圆片口径统计),分三期建设,一期制粉设备预计2025年11月初完成建设,10月底部分达产,二期和三期设备预计12月中旬完成建设[4] 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拥有140多条生产线,总产能约3,000吨,所有生产线均处于满产状态[4] 成本与毛利率影响因素 * 短期内毛利率下滑原因包括:海关核验导致部分货物递延确认收入,影响三季度利润约1,000万元[2][3][7] 下游客户要求提升及新员工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利润约四五百万元[3] 新扩生产线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一两百万元[3] * 公司计划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并预期新员工熟练度提升后,相关问题在一两个季度内会有所改善,以恢复合理的毛利率水平[4][5]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汽车电子**:已成为MLCC最大应用领域,2025年占比达30.5%,高端车型MLCC用量达3万颗[2][6] * **AI服务器**:对MLCC需求产生指数级增长,一台普通服务器需用2千克MLCC,而AI服务器需2万克以上,高端机柜甚至需要23.4万克或44.1万克,是普通AI服务器用量的21倍以上,重塑了MLCC行业供需格局[6][9] * **市场两极分化**:全球MLCC市场需求两极化,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需求强劲,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3][10] 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日韩厂家稼动率超过90%,国内中低端市场稼动率维持在70%-75%[10] * **行业周期**:MLCC行业目前处于第三次上行周期,由库存消化完成及AI、汽车电子需求增长驱动[9]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小粒径粉体**:AI领域对小粒径粉体需求预计将逐步提升,2026年起将在公司业务中更显著体现[3][12] 最小工艺粒径为80纳米,60纳米产品正在客户研发阶段,120纳米产品目前更多应用于AI服务器且供不应求[6][14][15] * **高端产品趋势**:高端产品增速将优于普通规格产品,公司部分镍粉产品已因加工难度提升而提价,预计高级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回归正常水平后会更高[11][13] * **其他产品进展**:电感用多元合金粉体作为添加剂正在送样评测[3][16] 光伏铜粉方面配合客户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性能已得到认可[3][16] 客户与合作 * **日系客户**:与日系客户的沟通和拓展持续进行,但日系市场相对封闭,目前仍作为备选方案,尚未实现大规模上量[3][9] * **大客户战略**:与大客户战略合作协议的采购量较历史峰值有明显增长,目前大客户约占50%份额[9][19] 合同涵盖了所有可采购型号[19] 潜在风险与外部因素 * **海关核验**:针对稀土类及新材料、金属材料的海关核验是国家层面的管控措施,导致出货周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对出货节奏产生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可能成为常态[2][8] * **收购事项**:收购美合金材料互创医疗为小规模财务投资,公司是其第三大股东,目前暂无新的收购计划[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