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
icon
搜索文档
中原信托拟增资至50亿 二股东中原高速“让权”背后的战略考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8:24
中原信托增资计划 - 中原信托拟将注册资本由46.81亿元增至50亿元,增资规模为3.19亿元 [1] - 增资价格为每股2.27元,拟向现有股东募集资金7.24亿元 [1] - 中原高速作为第二大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持股比例将从27.27%降至25.52% [1] 中原高速战略考量 - 放弃增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释放融资压力 [1] - 公司对中原信托仍采用"权益法"核算,预计不会对财务状况及投资收益造成重大影响 [1] - 中原高速原需出资约1.97亿元(按比例计算) [1] 中原信托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8497万元,利润总额22900万元,净利润14417万元 [2] - 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呈现先增后降趋势:2019年1789亿元→2020年2049亿元→2021年3069亿元→2022年4200亿元→2023年3972亿元→2024年3635亿元 [2] 公司背景 - 中原信托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河南郑州 [1] - 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1]
8400家债权人、1470亿元债务,信托公司接下房企破产重整大单
华夏时报· 2025-07-01 15:43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领域的崛起 - 信托公司正成为企业破产重整的重要力量 中信信托成功中标金科股份与重庆金科重整服务信托 受托规模预计超1500亿元 [1] - 金科股份及重庆金科重整涉及债务规模达1470亿元 债权人数量超8400家 [1][3] - 目前参与破产重整服务信托的信托公司已增至30余家 存量规模超1.5万亿元 预计2030年市场需求将达10万亿元 [1][5] 头部信托公司的竞争优势 - 金科重整项目设定了三大严苛条件 包括累计受托规模不少于500亿元 需有房地产企业重整案例经验 [2] - 中信信托及工商银行重庆分行分别中选为金科重整服务信托的受托人和保管银行 重整投资人已累计支付约19.43亿元投资款 [3] - 中信信托表示金科项目是国内首个大型地产上市公司重整案例 对防范地产行业金融风险外溢具有示范作用 [3] 信托制度的独特优势 - 自2019年引入信托制度后 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信托公司深度参与成为行业新趋势 [4][5] - 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 可有效隔离风险 保障债权人利益 信托公司通过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重整需求 [6] - 与AMC公司相比 信托公司更侧重财产隔离和受托管理 AMC则更注重资产变现 [6]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渤海钢铁 天津物产 方正集团 重庆力帆 海航集团等风险化解项目中均有信托公司深度介入 [5] - 建元信托中标红星美凯龙重整案 昆仑信托以401.95亿元规模刷新公司单笔信托项目纪录 [5] - 在信托业务新"三分类"体系中 企业破产服务信托被明确为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的业务品种之一 截至2024年末规模达24099.78亿元 [5] 企业选择信托重整的原因 - 信托制度能精准解决危机企业在资产处置 风险隔离 存续经营及后续发展中的核心痛点 [6] - 信托公司可发挥专业管理能力 帮助企业保留"重生"基础 而非"一破了之" [6] - 传统信托业务增长乏力 破产重整市场规模大 前景广阔 能为信托公司带来新收益 [5]
国内宏观和产业政策周观察(0623-0629):脑机接口医疗器械首批国标启动制定
华福证券· 2025-06-30 14:53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行业政策聚焦制度完善、风险防控与要素效率提升,夯实重点行业运行基础与治理能力,政策延续“建机制、强底线”思路,助力行业稳步转型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A股各大板块和热门概念涨跌不一 [2]。 各部分总结 本周国内宏观政策跟踪 - 外交部:3125名中国公民从伊朗安全撤离,驻以色列使馆协助500余名中国公民及部分其他国家公民转移;王毅外长访欧将与欧方就中欧关系等交换意见 [9] - 国务院:李强总理将出席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何立峰副总理调研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 [9] - 人社部:明确个人养老金领取时按领取额3%缴纳个人所得税 [9] - 上合组织:韩正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强调中方安全观 [9] - 国新办:介绍阅兵总体设计安排 [9] - 商务部: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将试点推进,首批试点地区包括江苏、上海等 [9] - 国家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方案,提高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比至40%以上 [9] -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9] 本周国内行业政策跟踪 - 汽车业: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呼吁汽车生产厂家优化返利政策,包括设置明确标准、缩短兑现账期、减少限制条件等 [13] - 医药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提请审议,规定医保体系框架等;国家医保局强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脑机接口医疗设备国家标准立项征求意见 [14][17] - 食品业: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审议,聚焦重点液态食品运输监管、婴幼儿配方液态乳注册管理和惩处违法行为 [18] - 信托业:中国信托业协会组织编写《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规范业务展业标准 [19] - 会计行业:财政部就压实会计工作责任的意见征求意见,解决责任边界不清等问题 [20] 资产价格:本周A股市场表现数据跟踪 - 涨幅前五板块:软件服务(+8.79%)、国防军工(+6.81%)、非银金融(+6.61%)、企业服务(+5.80%)、硬件设备(+5.63%) [23] - 跌幅居前板块:石油石化(-2.42%)、电信服务(-0.38%) [23] 本周热门概念指数涨跌幅跟踪 - 本周涨幅前十概念:炒股软件(+19.20%)、金融科技(+14.25%)等 [26] - 本周跌幅居前概念:油气开采(-4.59%)、航运精选(-3.18%)等 [26] - 本月涨幅前十概念:光模块(CPO)(+25.57%)、数字货币(+23.27%)等 [27] - 本月跌幅前十概念:高送转(-4.12%)、动物保健精选(-4.01%)等 [27] - 今年涨幅前十概念:数字货币(+45.05%)、最小市值(+42.44%)等 [31] - 今年跌幅前十概念:光伏屋顶(-11.30%)、煤炭开采精选(-11.74%)等 [31]
服务信托“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过四道关
证券时报· 2025-06-30 02:07
服务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 20多家信托公司已落地超百单特殊需要信托产品,成为信托公司探路资产服务信托的缩影[1] - 资产服务信托在信托业务"三分类"中排在首位,是监管部门倡导的重要业务类型,包括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和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等[1] - 2024年新成立信托产品6.74万只,其中资产服务信托产品4.73万只,占比超七成,推动信托资产实现高增长和业务结构优化[1] 特殊需要信托发展情况 - 特殊需要信托属于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项下,虽然仍属小众品种但具有代表性[1] - 信托公司在开展特殊需要信托过程中遇到诸多现实细节难题,但仍高度重视并投入较大精力[1] - 特殊需要信托被寄予厚望,未来有望重塑中国信托业态并发挥更大社会价值[1] 服务信托市场潜力 - 信托架构具有"资产隔离"特征,成熟市场经验显示服务信托在社会治理、家庭事务、公益慈善等领域有广阔应用空间[2] - 以往服务于高净值人群的信托有望在中国普及并走入寻常百姓家,服务于大众个性化资产安排需求,是一片蓝海[2] 服务信托发展面临的挑战 - 信托制度与业务规则待健全,现有管理办法与服务信托适配性不高,需要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出台适配制度[2] - 信托公司需补足专业服务能力,整合服务资源并平衡商业可持续性[2] - 公众对信托认知薄弱、信任度低,信托制度普及度待提升[2] - 信托的信义义务需要强化并在制度法律层面予以硬约束[2] 服务信托未来展望 - 服务信托已迈出转型第一步,未来随着规则完善、能力提升、认知普及与信义强化,有望充分释放独特价值[3] - 服务信托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服务于千家万户[3]
超百单特殊需要信托产品落地 税负高企、监护痛点尚待破解
证券时报· 2025-06-30 02:05
特殊需要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已有20多家信托公司开展特殊需要信托业务,产品超过100单,包括粤财信托、中铁信托、五矿信托等16家机构推出具体产品[1][2] - 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首次明确特殊需要信托定义:以服务失能失智等特定受益人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接受自然人或其亲属委托管理财产[3] - 行业当前聚焦解决8000万残疾人口及失能老人的财产管理、监护监督等系统性需求,具有显著社会民生意义[4] 业务模式与制度创新 - 不动产信托成为创新工具,北京、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爱建信托借此落地新业务[2] - 特殊需要信托可对接遗嘱、保险、监护等机制,中国政法大学专家将其比作"高层公寓中的毛坯房",需逐步完善制度框架[4] - 典型产品如中信信托养老服务信托系列、紫金信托守护系列等,命名多体现"关爱""守护"等社会属性[1] 核心发展瓶颈 - 信托登记与税制是两大关键障碍:非资金资产(如房产)纳入信托面临高额税费,通州案例显示额外税负可达数十万元[4][5] - 业务落地周期长达2-3年,存在监护职责边界模糊、民政授权缺失等法律隐患,部分信托公司因责任过重退出[7][8] - 服务成本高企:前期咨询量大但转化率低,需长期提供保本投资等个性化服务,商业可持续性存疑[8] 行业协作需求 - 需建立"金融+社会服务+监管"闭环生态,整合政府、残联、民政等多方资源解决服务供给问题[9] - 专家建议探索公共受托人机制,区分高净值家庭与需社会救助群体的服务模式[8] - 监管层指出需配套成熟照护监督机构,重点解决"钱变服务"的转化机制及监护人监督问题[10]
年内信托增资现“小高峰”,但也有股东“不买账”
新浪财经· 2025-06-29 12:26
中原信托增资计划 - 中原信托拟将注册资本由46.81亿元增至50亿元,增资价格为每股2.27元,计划向现有股东募集7.24亿元 [1] - 中原高速放弃本次增资优先认购权,持股比例将从27.27%降至25.52%,这是其连续第二次放弃增资 [2] - 河南投资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64.93%,中原高速和豫粮集团分别持股27.26%和7.79% [3] 股东战略调整 - 中原高速表示不参与增资符合公司聚焦主业、释放融资压力的战略 [1] - 信托行业监管趋严,股东需承担更大管理责任,部分中小股东因转型压力选择退出增资 [5] - 信托专家指出中原高速可能更倾向于弱化金融业务投入,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5] 中原信托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81亿元(+11.46%),净利润1.44亿元(+3.01%),但净利润较2021年下降56% [5][6] - 信托主业收入(手续费佣金净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为5.36亿元,较2021年下降41% [6] - 信托资产规模从2022年4200亿元降至2024年3635亿元,不良资产率回升至5.3% [6] 行业对比分析 - 中原信托注册资本46.81亿元行业排名第31,高于百瑞信托(40亿元),但2024年净利润1.44亿元远低于百瑞信托2.8亿元 [7][8] - 百瑞信托信托资产规模5798.67亿元,信托报酬率0.22%,均高于中原信托(3635.02亿元,0.14%) [8] - 百瑞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规模1266亿元,较中原信托多823亿元 [8] 行业增资动态 - 2025年初以来已有4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吉林信托(31.5→42.05亿元)、北方信托(+3.42亿元)、天津信托(+16.86亿元)、东莞信托(20.65→22.2亿元) [10] - 陕国投A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8亿元补充资本金,当前注册资本51.14亿元 [10] - 监管政策强化资本要求,增资可提升展业空间,中小信托公司增资需求更强 [9]
不动产信托通州案例:普惠金融与养老金融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 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28 22:36
制度破冰:不动产信托登记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 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长期制约行业发展,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财产规模达27万亿元但不动产信托仅数例[4] - 制度障碍体现为产权归属法律界定不清、房产交付过程繁琐、税负压力过大三大痛点[4][6] - 产权混淆导致信托财产风险隔离功能被架空,房产登记在信托公司名下可能被纳入偿债资产[4] 政策突破构建制度框架 - 2023年国务院批复明确探索建立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机制[7] - 2024年北京市修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地方立法层面提供保障[7]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发布实施细则形成三级制度架构[7] 实践突破树立改革样本 - 通州案例完成全国首单居民住宅不动产信托登记,房产价值数百万元用于特殊需要信托[8] - 创新点包括构建权属登记法定确认机制,不动产权证标注"信托财产"属性实现风险隔离[8] - 采用"直接产权过户"模式简化流程,为自闭症受益人建立终身照护机制[8][9]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传统模式需委托人筹措过桥资金(成本约万元级)并承受1个月操作周期[4] - 法人持有房产导致契税、房产税、所得税税率显著高于自然人模式[6] - 通州案例通过制度创新突破"高净值俱乐部"局限,向普惠金融领域延伸[4][8]
养老金融持续深化,创新金融工具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
Wind万得· 2025-06-28 06:40
养老金融政策与人口老龄化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取得显著成效 [3] - 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养老金融政策,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拓宽养老资金筹集渠道、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推动养老金融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 [4] - 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领域的投入,支持养老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养老服务、老年医疗保健等领域提供政策支持 [4] 养老金融政策主要内容 - 广州市金委办等九部门发布《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金融机构优化个人养老金服务流程,开发专属养老储蓄、家族信托等产品 [5] - 上海民政局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批次贷"担保业务的实施方案》,搭建"政府+担保+银行"政策性融资服务联动平台 [5]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条举措,包括推动商业养老金融改革、加大银发经济信贷供给等 [5] -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养老事业服务银发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16项重点举措,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目标 [5] 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 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GDP的6%,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 [9] - 银行机构针对养老产业的信贷产品突破传统抵押贷款模式,如工行唐山分行推出的"养老e贷"实现24小时放款,最高额度70万元 [10]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共5000亿元,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10] 保险与个人养老金发展 - 商业保险年金、专属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不断丰富,"保险+康养"生态和数字化养老规划服务加速落地 [11] - 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进入全国推广阶段,产品目录扩展至942只,涵盖国债、定点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等低波动工具 [11] 银发经济投融资动态 - 中国人寿集团发起设立100亿元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聚焦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布局 [13] - 中国人寿已设立200亿元大养老基金,推进养老社区项目布局,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 [13] - 银发经济领域投融热点集中在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领域,如养老康复机构、康复用医疗器械、智慧养老设备等 [13]
中原高速: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放弃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增资扩股优先认购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51
中原信托增资扩股计划 - 中原信托拟将注册资本由46.81亿元增至50亿元,增资价格为每股2.27元,其中1元计入实收资本,剩余计入资本公积 [1][3] - 本次增资拟向现有股东募集资金7.24亿元,若按同比例出资,公司需出资约1.97亿元 [1][3] - 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由27.27%降至25.52%,但仍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财务状况及投资收益无重大影响 [1][5] 中原信托基本情况 - 公司当前持有中原信托31.91%股份,中原信托主营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动产信托、证券承销、企业重组等 [2] - 2022-2024年中原信托营业收入从75,651万元增长至88,129万元,净利润从12,585万元增至14,417万元,总资产从978,227万元扩张至1,190,917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中原信托营业收入13,115万元,净利润3,671万元,总资产1,194,607万元,净资产1,048,469万元 [3] 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原因 - 放弃认购符合公司发展战略,有助于释放融资压力 [4] - 董事会全票通过该议案,未达提交股东会审议标准,且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2]
保险金信托迎来“现象级”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6-27 19:56
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 - 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过1万亿元 [1] - 保险金信托规模为2703亿元占比超过26% [1]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金信托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中占比提升至38% [1] 保险金信托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资产安全是核心诉求 [1] - 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较低行业实践通常100万元起 [1] - 监管政策导向为业务发展提供良机 [1] - 40多家信托公司60余家保险公司及主要银行均已布局保险金信托业务 [1] 保险金信托与家族信托关系 - 部分客户将保险金信托升级为功能更强大的家族信托 [2] - 保险金信托带有"pre—家族信托"色彩高净值客户常先试水再升级 [2] - 家族信托监管门槛更高财产规模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 [2] 两类信托产品差异 - 保险金信托核心资产是保险金请求权主要对接终身寿险和大额年金险 [2] - 家族信托可承接现金资管产品股权不动产艺术品等多元化资产 [2] - 家族信托能实现更全面风险隔离和更专业资产配置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