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3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人民币360.26亿元,同比增长11.04% [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5.4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550.21% [11]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0971元/股,同比增长670.63% [11] -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2024年1-3月合并利润表数据,主要涉及保证类质保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6] 物流领域业务 - 集装箱制造业务:干货箱销量53.12万TEU(同比+7.44%),冷藏箱销量3.64万TEU(同比+291.40%),受益于南美水果出口需求及抢运趋势 [11] -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全球销量2.98万台(同比+1.12%),营收45.91亿元,国内半挂车销量同比提升10.55%,毛利率提升2.90个百分点 [12] - 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中标北非摩洛哥RAM Handling约5000万元订单及新加坡航空发动机服务公司自动化仓储项目 [13][14] - 物流服务业务:中集世联达海运业务量同比上涨,新增越南海防集装箱场站及多口岸航线代理合作 [15] 能源行业领域业务 - 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中集安瑞科收入同比增长24.2%至57.65亿元,在手订单283.09亿元 [16] - 清洁能源分部收入同比大增33.4%,氢能业务收入1.43亿元并中标19台氢氨醇球罐 [16] - 液态食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4.3%,墨西哥生产基地全面运营 [16] - 海洋工程业务:新增订单0.6亿美元,在手订单63亿美元,交付全球最大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BOREAS号 [17] - 海工资产运营: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签署新租约,北欧中深水平台日费稳定增长 [18] 创新业务进展 - 冷链物流:医药冷链及工业温控领域布局突破,投资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 [19][20] - 储能科技:强化大客户战略,优化供应链布局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20] - 模块化建筑:获广东省住建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推动教育建筑发展 [20] 股东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合计持有3,157,699,079股(含A股67,900,134股及H股3,089,798,945股) [8] - 招商局集团通过子公司持有1,320,643,830股H股,深圳资本集团持有1,078,634,297股H股及249,981,405股A股 [8][9] - 中信保诚人寿持有29,599,947股A股及265,990,770股H股 [9]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新京报· 2025-04-29 13:28
4月29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年一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 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绥祥表示,一季 度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 一季度,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波动,国际 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同时,骨干船企生产状态保持良好,接单强度和造船生产仍处于较高水平,海洋船舶工业稳中向好的发 展态势没有改变。 在海洋旅游市场方面,沿海各地区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 不断涌现,助力海洋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一季度,我国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 分别增长57.1%、114.3%、24.2%。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代表全球最新一代的风电安装船"志高号"和"志 ...
中天科技(600522):公司业绩表现优异 在手订单充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80.55亿元,同比+6.63%,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8.94% [1] - 2025Q1营收97.56亿元,同比+18.37%,环比-28.99%,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1.33%,环比+19.06% [1] - 电力传输业务2024年营收197.85亿元,同比+18.18%,毛利率15.15%,同比+0.18pct [1] - 光通信及网络业务营收80.94亿元,同比+11.19%,毛利率25.14%,同比-1.98pct [1] - 新能源材料营收70.03亿元,同比-2.85%,毛利率7.32%,同比-4.02pct [1] - 海洋系列营收36.44亿元,同比-2.59%,毛利率24.45%,同比-2.21pct [1] 业务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23日,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312亿元,其中海洋系列134亿元,电网建设140亿元,新能源38亿元 [2] - 海洋国际市场营收连续三年增长,成功交付欧洲66kV大长度中压海缆项目,签约越南三芯海缆订单 [2] - 光纤通信领域布局空芯光纤及光缆研发,数据中心用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取得进展 [2] - 通信电缆领域创新研发"13/8"扩频漏缆,高速铜缆已实现量产 [2] - 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研究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形成复合液冷解决方案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6/46.41/50.29亿元,同比增速+39.4%/+17.3%/+8.4% [2] - 2025-2027年EPS分别为1.16/1.36/1.47元 [2]
2025年中国海洋石油工程装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前景研判: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需求持续强劲,装备利用率有望再创新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29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9.1% [1][20] - 海洋油气工程装备是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利用率表现优异:移动钻井装备93%、起重船73%、铺管船86%、水下支持船77% [1][20] - 行业技术突破显著,建成"海洋石油119"FPSO、"深海一号"能源站、"海基一号"导管架等标志性装备 [1][20] 发展历程 - 1960年代依赖进口,1970年代自主建造第一代钻井平台"勘探1号",21世纪初突破深水装备如"海洋石油981" [6] - 2008年后政策推动国产化,2010年代建成"蓝鲸1号"超深水平台,2020年后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6] 政策支持 - 2024年江苏提出加快海工产品谱系化,扩大自升式/半潜式平台批量生产 [8] - 2024年工信部推动5G与海洋装备融合,应用于钻井平台、无人艇等领域 [8] - 2023-2025年多地政策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化布局和标准化研究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中国十种有色金属2024年产量7919万吨,2015-2024年CAGR 4.88% [11][13] - 中游:装备制造,下游:油服及油气运营商,市场规模受原油产量影响(2024年2.13亿吨,同比+1.8%) [11][16] 市场现状 - 2023年新增海洋工程1038项(+49.78%),其中海洋油气工程27项(+58.82%) [18] - 已形成3000米深水开发能力体系,深水油气成为全球增产主要来源 [18] 竞争格局 - 以国有骨干企业为主导,海油工程(2024年营收271.7亿元,+20.1%)、中海油服(钻井服务营收132.07亿元,+9.44%)为核心 [22][25][27] - 其他代表企业包括中国重工、外高桥、中远船务等,覆盖设计、建造、配套服务全链条 [22][23] 未来趋势 - 技术智能化:引入AI、物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操作 [29] - 绿色转型:发展海上风电、CCUS技术,优化装备能耗结构 [30] - 深海开发:聚焦FLNG、深水平台,拓展南海及极地资源 [31][32]
海油工程:25Q1利润率创新高,公司业绩保持增长-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利润率保持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海上安装工作量同比保持较高水平;在手订单充足;未来有望受益于中海油高水平资本开支和行业景气度良好,2025 - 2027年业绩或将持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5日,海油工程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50.96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6.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上涨14%,环比上涨30%;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77亿元,同比上涨19%,环比下降5%;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20% [1] 点评 -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16.15%,环比+2.76pct,同比+6.24pct;净利率为10.76%,环比+6.31pct,同比+2.26pct,创2020年本轮油价周期以来新高 [4] - 25Q1公司运行项目69个,完工4个,总运营项目数量较24Q1增加6个;钢材加工量、海上作业投入船天分别为10.97万吨、0.59万天,分别同比-19.34%、+22.92%,环比+12.05%、-29.76%;海外多个工程稳步推进 [4] - 25Q1公司实现承揽额35.63亿元,同比-45%,主要和国内中海油订单释放节奏有关;Q1国内和海外均有承揽项目;截至25Q1期末,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84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7、27.94和30.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9.7%、7.7%,EPS(摊薄)分别为0.58、0.63和0.68元/股,按照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9.50、8.66和8.04倍 [4]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0,752|29,954|32,411|33,395|33,868| |增长率YoY %|4.7%|-2.6%|8.2%|3.0%|1.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21|2,161|2,547|2,794|3,010| |增长率YoY%|11.1%|33.4%|17.8%|9.7%|7.7%| |毛利率%|10.7%|12.3%|13.4%|14.0%|14.6%| |净资产收益率ROE%|6.5%|8.2%|9.1%|9.3%|9.3%| |EPS(摊薄)(元)|0.37|0.49|0.58|0.63|0.68| |市盈率P/E(倍)|14.92|11.19|9.50|8.66|8.04| |市净率P/B(倍)|0.98|0.92|0.86|0.80|0.75| [3]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合计等项目数据 [5]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项目数据 [5]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数据 [5]
海油工程(600583):25Q1利润率创新高,公司业绩保持增长
信达证券· 2025-04-28 09: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利润率保持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海上安装工作量同比保持较高水平;在手订单充足;未来有望受益于中海油高水平资本开支和行业景气度良好,2025 - 2027年业绩或将持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5日,海油工程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50.96亿元,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6.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上涨14%,环比上涨30%;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77亿元,同比上涨19%,环比下降5%;基本每股收益0.12元,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20% [1] 点评 - 2025Q1公司毛利率为16.15%,环比+2.76pct,同比+6.24pct;净利率为10.76%,环比+6.31pct,同比+2.26pct,创2020年本轮油价周期以来新高 [4] - 25Q1公司运行项目69个,完工4个,总运营项目数量较24Q1增加6个;钢材加工量、海上作业投入船天分别为10.97万吨、0.59万天,分别同比-19.34%、+22.92%,环比+12.05%、-29.76%;海外卡塔尔NFPS EPC2、ISND 5 - 2、RUYA EPCI 09工程,以及乌干达Kingfisher工程稳步推进 [4] - 25Q1公司实现承揽额35.63亿元,同比-45%,主要和国内中海油订单释放节奏有关;Q1国内主要承揽蓬莱19 - 3油田1/2/3/8/9区二次调整等工程,海外承揽道达尔ALK海管更换等工程;截至25Q1期末,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84亿元 [4]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7、27.94和30.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9.7%、7.7%,EPS(摊薄)分别为0.58、0.63和0.68元/股,按照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9.50、8.66和8.04倍 [4]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0,752|29,954|32,411|33,395|33,868| |增长率YoY %|4.7%|-2.6%|8.2%|3.0%|1.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21|2,161|2,547|2,794|3,010| |增长率YoY%|11.1%|33.4%|17.8%|9.7%|7.7%| |毛利率%|10.7%|12.3%|13.4%|14.0%|14.6%| |净资产收益率ROE%|6.5%|8.2%|9.1%|9.3%|9.3%| |EPS(摊薄)(元)|0.37|0.49|0.58|0.63|0.68| |市盈率P/E(倍)|14.92|11.19|9.50|8.66|8.04| |市净率P/B(倍)|0.98|0.92|0.86|0.80|0.75| [3]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合计等项目数据 [5]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项目数据 [5]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数据 [5]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428
天风证券· 2025-04-28 08:12
核心观点 - 市场主线往往是长期逻辑,磨底期上涨的行业若不具备长期逻辑或长期逻辑被证伪,可能不会发展成主线 [1][35][36] - 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四稳”,政策应对保持“先保主体、稳市场,后加码发力促经济”节奏,增量政策需保持节奏 [2][8][29] - 全A指数30日均线构成压力位,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边缘,建议在压力位突破前维持中性仓位,中期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等 [3][44][45] 宏观策略 《应对外生扰动的政策节奏——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 政策应对思路接近2020年疫情后部署,先保主体稳市场,后加码发力促经济 [29] - 会议强调“四稳”,未给出更多增量政策或因存量政策未落地,需加快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发行使用 [8][29] - 加码发力在政策既定节奏中,关税形势和出口压力是政策加码关键变量 [8][29] 《A股策略周思考——政治局会议的前瞻指引》 - 四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四稳”,表明政策发力目标,政策节奏处于坚守底线、锚定目标、后手应对状态 [2][30] - 对等关税对经济冲击影响初步显现,内需方面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地产初步回稳,国内经济回升势头需加力稳固 [2][30] - 行业配置建议重视恒生互联网,投资主线可降维为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三个方向 [32] 《行业比较周报——震荡期后续主线的思考》 - 市场历次底部区域趋势性上涨前会经历多次反弹下跌期和W型磨底期,磨底期成交量先收缩后放量 [1][35] - 市场主线是长期逻辑,磨底期上涨但不具备长期逻辑的行业可能不会发展成主线,如防御属性行业、政策支持逻辑短期弱、磨底期后格局未优化的行业 [1][35][36] - 大盘磨底阶段表现最好的组别对后市主线有信号效应,下跌&磨底阶段表现最差的组别存在反转效应,磨底期筛选的行业可作为新一轮主线前瞻信号 [35][36] 《超常规逆周期应对关税冲击——4月25日政治局会议学习》 - “对等关税”后政治局会议较早召开,政策提前定调稳定社会预期 [39] - 要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财政、货币和新工具方面,将“稳预期”纳入政策目标 [40] - 重视服务消费,反对单边霸凌,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稳楼市股市,超常规逆周期应对关税冲击 [41][42] 金融固收 《金融工程:量化择时周报——全A指数30日均线构成压力位》 - 上周wind全A震荡上行,市值维度上小市值股票表现较好,综合金融和房地产成交活跃度流入明显 [44] - 择时体系显示市场进入下行趋势格局边缘,赚钱效应为负,短期关注wind全A30日均线得失,建议维持中性仓位 [3][45][46] - 行业配置模型中期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TWOBETA模型推荐科技板块,银行板块值得关注,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至50% [3][45][46] 《金融工程:净利润断层本周超额基准4.31%》 - 戴维斯双击策略在回测期内实现年化收益,今年以来有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48] - 净利润断层策略年化收益和超额基准较高,本年组合有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本周超额收益4.31% [48] - 沪深300增强组合基于投资者偏好因子构建,历史回测超额收益稳定,本年和本周有超额收益 [49] 《金融工程:基金风格配置监控周报——权益基金本周上调小盘股票仓位》 - 通过基金季报和企业报告信息模拟基金持仓,从大、小盘配置等三个维度刻画公募基金平均风格变化 [50][51] - 截止2025 - 04 - 25日,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上升,偏股混合型基金下降,两类基金在大盘组合估计仓位值下降,在小盘组合上升 [51] - 截止该日公募基金在电子等行业配置权重较高,本周偏股投资型基金在部分行业仓位有升有降 [52] 《金融工程:因子跟踪周报——分析师覆盖度、成长因子表现较好 - 20250426》 - 因子IC跟踪显示不同时间段部分因子表现较好或较差 [54] - 因子多头组合跟踪显示不同时间段部分因子表现较好或较差 [55] 行业公司 《学大教育(000526):25Q1归母净利同增47%,期待经营杠杆释放》 - 24年扩张影响利润,25Q1归母净利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略有下降,财务费用有望优化,合同负债增加有望带动收入增长 [57][58] - 股东回报方面,已完成部分股份回购注销,预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1.34% - 1.82% [59] - 网点重回扩张阶段,顺应行业需求,有望助力收入稳定增长,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利润率有望提高 [59] - 行业基本盘仍处增量区间,全国性头部品牌或优先受益,公司聚焦教培及中职业务,经营效率有望提升 [59][60] 《上海家化(600315):25Q1业绩好于预期,拟实施股权激励看好破旧立新》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下降,25Q1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六神价格策略调整和渠道优化 [61] - 毛利率修复,费用端基本保持稳定,各版块短暂承压,分产品和渠道收入有不同程度变化 [61] - 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激励不超过7,750.6653万份股权,行权价格16.03元/份,考核分三期设定目标 [62] 《东方财富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证券业务驱动业绩高增,政策红利释放可期》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证券业务中经纪业务、两融业务增长,投资业务受债市波动略有下滑 [11] - 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持续受益,短期证券业务支撑业绩弹性,中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提供增长动力 [11] 《内蒙一机(600967):25Q1实现营收业绩双增长,关联交易额大幅增长或预示高景气度》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年关联交易额大幅增加,预计营收端大幅回升 [16] - 公司推进前沿技术布局,在多领域斩获新订单,军贸取得突破,业绩有望保持增长趋势 [16] 《复宏汉霖(02696)公司深度:再启航,创新+国际化步入收获期》 - 创新转型持续推进,差异化PD - 1斯鲁利单抗优势显著,有望成为中短期业绩增长重要动力来源 [18] - 已有成熟出海经验,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国际化成果兑现在即,预计海外收入2025年起逐渐展开 [18][20] 《科顺股份(300737):现金分红大幅提升,盈利能力&现金流稳步向好》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计划现金分红金额高,股息率达8.07% [20] - 盈利及控费能力稳步提升,现金流持续改善,有望提升防水行业市占率,降低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20] 《卫星化学(002648):C3丁辛醇提供增量,乙烷裂解利润坚挺》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提高,主要因乙烷裂解利润坚挺及C3产业链量增,如80万吨/年丁辛醇项目 [21] - 丙烯酸一季度利润开门红,新项目年底落地乙烷裂解产能或将翻倍,乙烷裂解利润维持领先 [21] 《家电|周观点:1Q25家电出口延续双位数增长,北美渠道补库夯实出口基本面——25W17周度研究》 - 25Q1国内家电出口额按人民币和美元计价均同比增长,板块增长为量增驱动,北美渠道补库有望支撑外销出货 [17] - 市场进入业绩期,家电板块良好业绩和高分红水平有望带动股价走强,内销方面空调旺季和618大促有望使终端零售走强 [17] 《电子|周观点: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美方应对关税态度缓和,出口链条或迎修复》 - 台积电2纳米制程进展良好,下半年量产,高通将推出双旗舰芯片组合,华为首款鸿蒙电脑5月发布 [12] - 昇腾910C为中国客户提供替代方案,其出货将重塑国内高端GPU市场,降低对英伟达GPU依赖 [16] 《金属材料|周观点:宏观预期反复扰动,有色品种震荡修复》 - 贵金属短期风险释放,金价大幅震荡,市场看涨情绪强但避险情绪降温使金价高位回落 [25] - 小金属中美关税缓和,本周锡价走势偏强,现货市场需求维持刚需,后续需关注国内政策会议指引 [25] 《交运|交运平台高增长,进入利润兑现期》 - 新兴交运平台头部公司业务量和收入增速约20%,营业利润成倍增长,有望享受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红利 [24] - 经营杠杆使利润进入兑现期,营业利润增速高于毛利润,未来或持续较快增长 [24] - 网约车等渗透率上升带动公司营收和毛利润增长,满帮集团变现率上升,毛利润增速42% [24] 《环保公用|从产业结构调整看用电量与GDP增速差》 - 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多数年份高于GDP增速,随着其占比提升,“用电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特点在全国数据中体现 [23] - 用电量和GDP增速差或将持续,新兴服务业发展有望带动三产用电需求高涨,推荐关注火电、水电、绿电相关标的 [23][24]
湖北船舶出口量暴增背后:专家建议尽快加强产业创新、壮大市场主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3:17
湖北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现状 - 湖北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在全国内河地区排名第一,是装备制造业重要内容和"51020"现代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之一 [1] - 湖北拥有完整船舶产业链(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宜都、黄州、武穴等园区投产,新洲、枝江、秭归等园区加速转型 [1] - 2023年湖北船舶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达620亿元(同比+31.2%),拥有53家总装建造企业和300余家配套企业 [1] - 2024年湖北加工贸易船舶出口额突破20亿元达21.04亿元(同比+119.4%) [1] 行业发展瓶颈 - 内河船舶修造以中小企业为主,"小散"现象突出,高等级修造船企业稀缺 [1] - 长江航道船舶普遍技术落后、安全性能差、吨位小,高端环保供给不足 [2] - 缺乏掌握航运主导权的大型企业(如长航集团运营船舶仅占全国内河船舶量不足6‰) [2] - 电动化技术需升级,码头改造滞后,金融支持路径未打通 [2] 未来发展方向 重点突破领域 - 推动船舶制造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培育骨干企业,深化设计建造一体化 [2] - 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船舶应用,推动长江航运数字化转型 [2] 创新体系构建 -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三位一体动能,攻克"卡脖子"技术 [2] - 完善配套体系与服务,建立利益共享模式,发展规模化建造和专业化租赁经营 [2] 区域协同布局 - 武汉聚焦船舶设计(内河绿色智能标准船型/科考特种装备),补齐船海装备品牌短板 [3] - 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最大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基地,推进"电化长江" [3] 应用场景拓展 - 改建新建绿色智能船舶,加强岸电配套,推动航运/旅游产业绿色化升级 [3] - 打造示范航线和典型应用场景,发展游艇/码头租赁等大众化消费 [3]
海油工程: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13.85%
快讯· 2025-04-25 17:2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50.96亿元,同比下降10.15%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41亿元,同比增长13.85% [1] 营收与利润趋势 - 营收呈现同比下降趋势,降幅为10.15% [1] - 净利润逆势增长,增幅为13.85% [1]
“天塌不下来”!刚刚,海关总署重磅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4-14 11:22
出口形势与韧性 - 一季度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展现较强韧性 [1] - 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亚洲和非洲出口分别增长7.8%和12.5% [1] - 欧盟和英国消费支出环比增加,消费者信心指数稳定,推动对中国产品需求 [1] 国际市场需求 - 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49.9%,高于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同期 [1] - 亚洲和非洲3月份制造业处于扩张区间 [1] - 对欧盟体育用品出口和对东南亚化妆品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产业创新与升级 -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0.8% [1] - 专用装备出口连续9年增长,一季度增长16.2% [1] - 新能源产品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3.2%,锂电池增长18.8%,电动汽车增长8.2% [1] 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 - 玩具和服装行业通过"小单快反"模式将交货周期从1个月压缩至1周以内 [1] - 传统产业通过配套齐全、转型升级快、经营灵活优势推出"新品""潮品""爆品" [1] - 国货潮品在全球市场获得广泛认可和赞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