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分红280亿背后 谁的科兴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5:44
公司分红事件 - 科兴生物宣布280亿元人民币(39.5亿美元)超级分红,每股派发55美元现金股息,以7186万总股份计算,股息率高达850% [2][6] - 分红资金主要来自2021-2022年新冠疫苗业务积累的现金,期间公司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润超960亿元 [4] - 至少四个投资方分别获得超20亿元股息回报,包括强新资本(49.3亿元)、赛富基金(42.5亿元)、尹卫东(25亿元)、鼎辉投资(23.6亿元) [7] - 尚珹资本与维梧资本的23.3亿元分红暂被托管,因持股有效性存在法律争议 [9] 控制权争夺 - 公司存在两个董事会同时宣称掌权:李嘉强董事会(2025年2月成立)与阎焱董事会(2025年7月特别股东大会选举) [4][13][18] - 控制权之争始于2016年私有化分歧,涉及尹卫东、潘爱华、李嘉强、赛富基金等多方势力 [19] -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裁定2018年五人董事会有效,但李嘉强董事会后续调整成员引发赛富基金异议 [20][21] 特别股东大会 - 赛富基金发起特别股东大会,54.71%投票支持罢免李嘉强董事会并选举阎焱为新董事长 [13] - 争议焦点为维梧资本和尚珹资本的投票权有效性,安提瓜法院在会前两小时临时允许其投票 [15][16] - 李嘉强董事会称股东大会休会后赛富基金"非法重启",阎焱董事会则称会议由合法董事主持 [17] 公司财务与股东结构 - 分红后公司账面仍余超10亿美元现金,此前小股东恒润投资曾要求分配89亿美元(640亿元) [10] - 强新资本为实际第一大股东(持股32.3%),但部分增持股份未按规定披露 [7] - 赛富基金、鼎辉投资等机构股东分别持股9.5%和3.8%,但实际控制权比例存在争议 [21] 业务背景 - 北京科兴中维为新冠疫苗主要供应商,2021-2022年业绩爆发推动现金积累 [4] - 创始人尹卫东曾主导SARS、甲流H1N1、手足口病及新冠疫苗研发 [8]
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混合A,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混合C: 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10:26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混合,主代码011673,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日为2021年6月9日 [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638,750,694.60份,其中A类份额585,282,558.68份,C类份额53,468,135.92份 [3][4] - 投资目标为精选医药科技领域优质企业进行组合投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3] - 股票投资比例为60%-95%,其中医药科技主题相关股票资产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9] 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策略包括对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形势、证券市场走势的综合分析,动态调整股票、债券等资产类别比例 [3] - 医药科技主题涵盖新药研发、生物疫苗、国产创新器械、CXO、肿瘤治疗等子行业,以及Health-tech领域 [3] - 个股选择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研发类公司关注研发经费占比、人员结构等指标,服务类公司关注市场份额 [3] - 港股通投资策略关注差异化及估值优势的医药类公司,以及流动性较好的港股通成分股 [3] 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06%,C类为22.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12% [6][8] - 过去六个月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1.40%,C类为41.0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11% [6][8] - 自基金合同生效至今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3.09%,C类为-24.63%,业绩比较基准为-39.83% [6][8] 投资组合 - 报告期末股票投资金额为421,251,820.90元,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为82.19% [13] - 通过港股通投资的港股公允价值为173,764,795.1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5.43% [13] - 制造业投资占比最高,达50.45%,其中医疗保健行业占34.06% [14][15] 基金经理 - 基金经理谭小兵具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2014年加入长城基金,现任权益投资二部副总经理 [10] - 目前管理多只医药健康主题基金,包括长城医疗保健混合、长城创新驱动混合等产品 [10]
支付诉讼费用、主业疲软,四环生物上半年预亏超去年同期
贝壳财经· 2025-07-12 08:33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亿元至1.9亿元,同比增长70.12%至79.57% [1] - 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00万元至13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105.81万元,亏损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 [1]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全资子公司江苏晨薇生态园科技有限公司与江阴鑫港发贸易有限公司的苗木批量销售 [2] 亏损原因 - 控股子公司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略有下降,亏损同比增加 [2] - 母公司因支付证券虚假诉讼案律师费等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导致亏损金额同比增加 [2] - 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持续拖累业绩,截至7月8日收到188名投资者的诉讼材料,累计金额4120.75万元,已支付调解款918.70万元 [3] 历史问题 - 前实控人陆克平2014年至2018年实际控制公司但未依法公告,指使公司从事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4] - 2019年证监会认定公司2014年至2018年年报中"无实际控制人"信息存在虚假记载,对陆克平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4][5] - 2024年11月陆克平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没收违法所得2.32亿元 [5] 财务状况 - 连续4年营收下滑、净利润为负:2021年营收3.51亿元亏损3478.99万元,2022年营收2.70亿元亏损4879.28万元,2023年营收2.35亿元亏损7526.99万元,2024年营收2.04亿元亏损1.1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91.47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96.72万元大幅增加 [6] - 4月30日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四环" [7] 行业挑战 - 医药集采范围扩大、价格下降,仿制药冲击导致市场竞争加剧,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7] - 医药行业监管加强、竞争激烈、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影响研发投入 [8] - 2023年、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12.38%、14.25%,但均不到3000万元 [8]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09%至905万元 [8] 业务结构 - 2024年医药行业收入占公司营收97.34%,建造养护行业收入仅占2.01% [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回升主要依靠非经常性的苗木批量销售,而非核心医药业务实质性好转 [8]
康方生物(9926.HK):依沃西多项适应症全面推进 I/O+ADC布局差异化显著;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7-12 06:46
依沃西单抗海外注册和适应症拓展 - 合作伙伴Summit Therapeutics将基于III期HARMONi研究数据向FDA递交依沃西单抗治疗2L+ EGFRm NSCLC的上市申请[1] - HARMONi研究中依沃西疗效明显优于现行化疗方案[1] - 中国内地启动多项III期研究包括一线结直肠癌、一线胰腺癌、PD-(L)1耐药NSCLC等大患者群体适应症[1] - 上调依沃西中国经PoS调整销售峰值至71亿元人民币[1] 卡度尼利单抗开发进展 - 获批第三项适应症用于一线宫颈癌全人群[2] - 有机会参与下半年医保谈判[2] - 海外启动卡度尼利联合仑伐替尼II期研究针对阿替利珠+贝伐治疗失败的二线肝癌[2] 差异化ADC开发战略 - 首个ADC(HER3)进入临床[2] - 首个双抗ADC AK146D1(全球首款TROP2/Nectin4 ADC)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 - 公司打造"I/O + ADC 2.0"战略把握蓝海市场新机遇[2] 目标价调整 - DCF模型向前滚动一年[2] - 结合更高AK112长期销售预测[2] - 上调目标价至140港元(原115港元)[2] 短期重点催化剂 - HARMONi研究海外申报及完整数据公布[3] - AK112-306研究(头对头替雷利珠治疗1L鳞状NSCLC)在ESMO 2025上发表[3] - 4Q25多款产品/适应症医保谈判包括卡度尼利一线胃癌和一线宫颈癌、依沃西一线PD-L1+ NSCLC、AK101和AK102[3] - ADC等早期项目推进[3]
三诺生物“三诺转债”转股价格调整至34.46元/股,7月14日起生效
新浪财经· 2025-07-11 19:41
转股价格调整公告 - 三诺生物宣布"三诺转债"转股价格由34 39元/股调整为34 46元/股 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14日起生效 [1] 转股价格调整依据 - 三诺生物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行5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5亿元 初始转股价格为35 35元/股 [2] - 根据募集说明书和相关规定 当公司发生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或配股、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 或出现股份回购、合并、分立等情形时 需对转股价格进行调整 [2] 转股价格历次调整情况 - 2021年6月11日 因实施2020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5 35元/股调整为35 15元/股 [3] - 2021年8月20日 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47,200股 转股价格由35 15元/股调整为35 18元/股 [3] - 2022年5月25日 因实施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5 18元/股调整为34 98元/股 [3] - 2022年9月27日 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47,200股 转股价格由34 98元/股调整为35 01元/股 [3] - 2023年5月26日 因实施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5 01元/股调整为34 81元/股 [3] - 2024年6月17日 因实施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4 81元/股调整为34 61元/股 [3] - 2025年6月13日 因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转股价格由34 61元/股调整为34 39元/股 [3] 本次转股价格调整详情 - 公司于2025年4月18日和5月14日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注销部分回购股份的议案 [4] - 2025年7月10日 公司完成注销回购股份3,999,287股 总股本由564,265,375股变更为560,266,088股 注销股份占注销前总股本的0 71% [4] - 经计算 "三诺转债"转股价格由34 39元/股调整为34 46元/股 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5年7月14日起生效 [4]
东宝生物(300239) - 300239东宝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9:3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239,证券简称东宝生物;债券代码 123214,债券简称东宝转债 [1] - 2025 年 7 月 11 日 16:00 - 18:00 以网络远程方式参与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接待人员有董事、总经理刘芳,财务总监郝海青,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单华夷 [2] 财务状况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东宝生物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 4.91%,资产结构较为稳健 [3] - 2024 年营业收入 8.85 亿元,同比下降 9.19%;净利润 8598.27 万元,同比下降 28.28%,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医药行业政策变化、客户去库存等影响 [3]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913.11 万元,较 2023 年下降 65.33%,主要因销售商品等现金流入减少、购买商品等现金流出增加,对日常运营无影响 [4][5] -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 10,573,400 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1.7812% [13] 费用管控与资产结构优化 - 2024 年深化供应链管理,实施动态采购策略,优化供应商分级管理,强化质量管控,为成本管控奠定基础 [2] - 面对挑战,聚焦主业,通过“胶原 +”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大健康产业细分领域综合性企业集团,实现资产结构优化 [3] 股东回报与资金需求平衡 - 充分考虑股东利益和公司经营资金需求,以现金分红为主,每年现金分红占当期可供分配利润比例保持合理稳定 [3] 胶原产业链布局成果 - 构建“自主创新 + 合作研发”研发模式,低脂奶油专用胶原对接市场,羊绒纺织领域专用胶原开展试验,“超低内毒素明胶项目”对接市场,酰化改性明胶完成生产试验,护发专用胶原开展试验和市场对接 [5] 精细化管理 - 2024 年通过“精管理、控成本、提质量、促创新、强品牌”举措增强运营效能,升级数字化管理系统,深化健康产业协同布局,拓展新兴业务应用 [8] - 未来在运营、成本、质量、技术工艺、供应链协同等方面规划目标,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6] 市场拓展 - 2024 年以胶原业务为核心,参加行业展会,深化产业协同布局,拓展新兴业务应用,推动代血浆明胶等业务进展 [9] - 2025 年聚焦明胶、胶原蛋白、空心胶囊及 TO C 端产品矩阵,针对不同业务制定拓展计划,强化行业领导地位 [12][13] 业绩目标风险评估与应对 - 公司已在 2024 年年度报告中描述未来经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3] 分红政策 - 2024 年拟每 10 股派现 0.25 元(含税),已实施完毕,为回报股东并兼顾公司发展 [9] 老龄化市场推广 - 结合老龄化需求,推动胶原蛋白在“医美健食”领域应用,“倍优免牌骨胶原蛋白维生素 C 粉”获国产保健食品注册证书 [10] 业务增长预期 - 2025 年面对挑战,聚焦主业,通过“胶原 +”战略构建综合性企业集团,部分业务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13]
港股上市后募资超IPO,同行企业为何境遇分化?
搜狐财经· 2025-07-11 19:27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大盘指数录得双位数涨幅,跑赢全球不少股权市场 [2] - 新股市场活跃,蜜雪集团(02097 HK)、宁德时代(03750 HK)等上市后股价飙升 [2] - 2025年初至7月11日港股上市后募资规模达1,644 18亿港元,超越IPO募资规模1,235 64亿港元 [2] - 半年上市后募资规模接近去年全年两倍 [2] 上市后募资手段 - 配售为主要募资手段,募资规模达1,569 85亿港元,占比95 5% [4] - 比亚迪(01211 HK)和小米集团(01810 HK)为最大募资公司,分别募资435 09亿港元和426 00亿港元 [4] - 比亚迪募资用于研发投入、海外业务发展、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4] - 小米募资用于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一般企业用途 [4] - 配售后比亚迪和小米股价创新高 [4] - 比亚迪6月10日派发末期息3 974元人民币,每10股送8股红股,每10股转增12股 [4] 新能源车厂募资表现 - 蔚来(09866 HK)配股募资40 3亿港元,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及强化资产负债表 [8] - 蔚来配售价29 46港元较公告前收盘价32 55港元折让9 49% [8] - 蔚来配售后股价未恢复,反映市场对其资产负债状况和前景不乐观 [8] 机器人概念股募资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HK)、晶泰控股(02228 HK)、第四范式(06682 HK)、速腾聚创(02498 HK)、优必选(09880 HK)、微创机器人-B(02252 HK)均进行上亿港元再融资 [10] - 地平线机器人、晶泰控股、第四范式、速腾聚创募资规模均超十亿港元 [10] - 优必选和微创机器人募资总额分别为9 14亿港元和3 90亿港元 [10] 生物科技公司募资 - 信达生物(01801 HK)募资43 10亿港元,支持全球化布局和管线开发 [10] - 巨子生物(02367 HK)、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HK)、君实生物(01877 HK)募资超10亿港元 [10] - 巨子生物和科伦博泰生物在股价创新高时公布募资计划 [10] - 君实生物宣布募资计划后股价回落 [10] 黄金概念股募资 - 老铺黄金(06181 HK)宣布27亿港元募资计划,股价随金价上涨创千元高位 [11] - 招金矿业(01818 HK)完成近20亿港元募资,股价较配售价高出四成 [11] 市场观察点 - 泡泡玛特(09992 HK)今年累计股价涨幅达185 16% [12] - 蜜雪集团新消费红利赢得昂贵估值 [12] - 投资者对配售行为结合企业基本面、募资用途合理性、市场环境综合考量 [12] - 比亚迪、小米因盈利能力和清晰发展战略获市场认可 [12] - 蔚来因资产负债压力和业务增长信心不足股价疲软 [12] 行业趋势 - 生物科技与机器人领域企业募资与管线进展及资金使用效率相关 [13] - 黄金概念股募资受益于金价上涨行业红利 [13] - 老铺黄金、招金矿业募资行为与行业景气度形成共振 [13]
安旭生物: 安旭生物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9:08
分红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以总股本127,082,805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01,666,244元 [1][2]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2日,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具体日期 [1][3] 分配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通过资金清算系统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登上海分公司保管 [1] - 公司股东杭州艾旭控股有限公司、凌世生、丽水创圣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姜学英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派发 [2]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含1年)暂不扣税,实际税负根据持股期限分为20%(1个月内)、10%(1个月至1年) [3]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解禁前股息红利按10%税率计税,解禁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计税 [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72元 [5] - 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72元 [5]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需自行申报所得税,公司税前每股派发0.8元 [6] 咨询方式 - 权益分派相关问题可通过公司证券部联系,电话0571-85391552 [6]
“新冠疫苗”之王科兴生物派发巨额分红,七年内斗迎来终局?
观察者网· 2025-07-11 18:11
控制权争夺 - 股东投票通过赛富基金提案罢免现任董事会并选举以创始人尹卫东为核心的新十人董事会[1][4] - 李嘉强质疑决议合法性双方围绕董事会合法性的争议未解决[1] - 控制权争夺始于2016年李嘉强在2018年通过积累股份参与董事会争夺并在2025年英国枢密院推翻"毒丸计划"后巩固地位[1] 清仓式分红 - 公司抛出总额最高75亿美元分红计划每股分红上限达124美元相当于停牌前股价6 47美元的19倍[1][4] - 首期每股55美元股息已支付股息率高达850%逾33亿美元现金涌入股东账户[1][4] - 分红后公司现金储备消耗超七成仅剩约20亿美元维持运营[1][6] 业绩波动与现金流 - 2021年疫苗收入飙升至193 75亿美元净利润暴增7572%至84 67亿美元[1][7] - 2023年迅速跌入亏损非新冠业务收入始终未突破2亿美元/年[1][8] - 子公司科兴中维通过"专利费用"转移资金截至2025年中账面积压103亿美元现金[7] 业务结构问题 - 公司拥有四款WHO认证疫苗但非新冠产品收入始终未突破2亿美元/年[7] - 2024年外销收入增长84 33%但总营收同比下降1 97%[8] - 分红后公司将仅剩年收入不足2亿美元的非新冠业务几乎沦为壳公司[8] 市场反应与风险 - 特别股息方案每股55美元分红对应停牌前6 47美元股价收益率高达850%[4] - 若叠加后续拟派发的每股19美元及20-50美元股息总分红上限将达每股124美元[4] - 新冠疫苗已停产研发投入连续萎缩审计机构辞职年报难产退市风险高悬[2]
透露与养生堂更多合作细节,锦波生物唐梦华:北交所上市正当其时
贝壳财经· 2025-07-11 17:59
战略合作与资本运作 - 锦波生物向养生堂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签署股份认购协议 同时控股股东杨霞向杭州久视转让股份 两项交易合计金额达34 03亿元 [1] - 养生堂实际控制人为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成为锦波生物间接第二大股东 [2] 合作协同方向 - 渠道协同:锦波生物医疗领域渠道优势突出 但大众消费领域存在短板 养生堂可提供深度支持 [2] - 生产协同:锦波生物当前聚焦高端植入产品产能 护肤品等需求大的产品可借助养生堂大规模生产能力加速商业化 [2] - 研发协同:养生堂在生命健康领域积累深厚 双方计划在生物医药及严肃医疗场景产品研发商业化上形成协同 [2] - 品牌协同:养生堂品牌与运营能力显著 将探讨如何助力锦波生物市场发展 [2] 北交所上市成效 - 2025年锦波生物股价与市值位列北交所第一 上市时营收超1亿元 净利润介于3000万-4000万元 [2] - 北交所机制更匹配公司需求:发行规模灵活 可根据实际需要融资 为再融资奠定基础 同时提升品牌公信力并推动业务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