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制品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9:51
制造业PMI指数 - 8月制造业PMI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2] - 生产指数为50.8% 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且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反映企业采购活动加快 [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3.3% 出厂价格指数为49.1% 分别环比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且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高于52.0% [2]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大型企业PMI为50.8% 连续4个月扩张且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 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分别环比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且连续回升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7% 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3] -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行业预期指数高于58.0%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且创年内高点 [4]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高于60.0% [4] -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 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7% 环比微升0.1个百分点 [4] 综合PMI产出指数 - 8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且持续扩张 [1][5]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构成综合指数 [5]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扩张加快
央视网· 2025-08-31 09:43
核心观点 - 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全面回升 制造业PMI升至49.4%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达50.3% 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5% 分别较上月上升0.1/0.2/0.3个百分点 经济景气水平保持扩张 [1] 制造业PMI分析 - 产需指数同步回升 生产指数50.8%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新订单指数49.5%上升0.1个百分点 [2]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 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化学原料等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上升1.8个百分点 出厂价格指数49.1%上升0.8个百分点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超52% 医药/化学纤维等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大型企业PMI 50.8%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扩张 中型企业48.9%下降0.6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46.6%上升0.2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制造业PMI 51.9%上升1.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50.5%上升0.2个百分点 消费品行业49.2%下降0.3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48.2%上升0.2个百分点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上升1.1个百分点 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预期指数超58% [3] 非制造业PMI分析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上升0.5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等行业指数超6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上升0.4个百分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下降1.5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1.7%略升0.1个百分点 [4] 综合PMI产出指数 - 综合指数50.5%上升0.3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共同构成 [5][6]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8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国家统计局· 2025-08-31 09:36
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 制造业PMI升至49.4%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1] - 生产指数为50.8% 上升0.3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 [2] - 新订单指数为49.5%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2] 制造业产需状况 - 医药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产需指数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 [2] - 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及家具、化学原料制品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4% 反映企业采购活动加快 [2] 制造业价格走势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53.3% 出厂价格指数49.1% 分别上升1.8和0.8个百分点 [2]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行业价格指数均升至52%以上 [2] - 医药、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行业价格指数低于临界点 [2] 企业规模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8% 上升0.5个百分点且连续4个月扩张 [3] - 中型企业PMI为48.9% 下降0.6个百分点 [3] - 小型企业PMI为46.6% 上升0.2个百分点 [3] 重点行业PMI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分别上升1.3和0.2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2% 下降0.3个百分点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2% 上升0.2个百分点且连续回升 [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5% 上升0.5个百分点至年内高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49.1% 下降1.5个百分点 [4] 服务业细分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行业指数均高于60% [4] - 资本市场服务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4] - 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指数低于临界点 [4] 综合PMI与预期指数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 上升0.3个百分点 [1][5] - 制造业生产指数50.8%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 构成综合指数 [5]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上升1.1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回升 [3]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0% 上升0.4个百分点 [4]
连续两年亏损,股价暴涨近250%后,这家公司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
IPO日报· 2025-08-30 08:33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君三筹划控制权变更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2025年8月29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陆转债"将停止转股 [1] 股权结构 - 吴君三持有公司股份2257.5万股 占总股份比例22.57% [5] - 吴剑持有公司股份698.9万股 占总股份比例6.99% [5] - 吴君三及吴剑合计直接持有公司2956.4万股 占总股份比例29.56% [5] - 上市以来吴君三父子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化 [6] - 吴君三曾于2023年3月与北京骅泰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 但未及时告知公司且后续解除协议 [6][7]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分别为10.97亿元、10.69亿元、10.42亿元、6.25亿元、5.79亿元 [10] - 2020-2024年净利润持续下滑 分别为1.34亿元、0.72亿元、0.40亿元、-0.32亿元、-1.54亿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58亿元 同比增长25.27% [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248.99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3686.21万元 [10]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4512.26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4969.09万元 [10]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覆盖风电、核电、工程机械、石化等行业 [9] - 2024年亏损主因风电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降及毛利率大幅下滑 [10] - 需计提存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客户回款周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10] 市场表现 - 2025年股价从年初11.5元上涨至39.6元 涨幅接近250% [11] - 实控人选择股价高位时转让控股权可能获得丰厚收益 [11]
阿石创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
证券之星· 2025-08-30 07: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73亿元 同比增长15.11% 第二季度单季度收入3.72亿元 同比增长17.75%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50.04万元 同比下降693.98% 第二季度单季度亏损2578.99万元 同比下降415.61%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3241.68万元 同比下降721.68% [1] - 毛利率3.91% 同比下降55.74个百分点 净利率-4.55% 同比下降517.55个百分点 [1] - 三费总额4172.42万元 占营收比6.2% 同比增长3.53% [1] - 每股收益-0.19元 同比下降733.33% 每股净资产4.62元 同比下降6.32%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元 同比下降102.43%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2.93亿元 同比增长50.71% [1] - 应收账款2.4亿元 同比增长3.91% [1] - 有息负债8.6亿元 同比增长29.49% [1]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4.96% [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31.12% [3] 现金流与债务压力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1.39% [3] - 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65.72% [3] - 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28.49% [3] - 历史ROIC中位数5.12% 2024年ROIC为-0.5% [3] 业务结构 - 平板显示靶材产品包括铝靶材 钼靶材 铜靶材等 其中钼靶材全球市占率第一 [3] - ITO产品产线完成湿法向火法工艺转变 实现制粉到收全链条打通 [4] - ITO产品应用于光伏HJT和钙钛矿领域 [4] - 半导体产品验证有序推进 部分新产品已完成验证并获试订单 [5] 运营状况 - 靶材产线后道设备稼动率平均达80% 前道设备稼动率较低 [6] - 毛利率压力来自新产线投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3][7] - 贵金属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 价格上涨直接降低毛利率 [7] 原材料管理 - 通过期现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大宗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8] - 稀贵金属材料波动需通过趋势判断和上游供应合作平抑 [8]
钢研高纳公布国际专利申请:“GH4151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8-30 05:49
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公布国际专利申请"GH4151合金棒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号PCT/CN2025/076784 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8月28日 [1] 研发投入情况 - 上半年研发投入8647万元 同比减少4.01% [3] - 今年以来国际专利申请数量3个 与去年同期持平 [3] 数据来源说明 - 专利数据来源于企查查平台 [4]
华光新材: 华光新材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 [1] - 信息披露义务人涵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实际控制人、收购人及重大交易相关方 [2] - 制度适用范围包括公司本身、子公司及参股公司 [2] 信息披露核心原则 - 信息披露需确保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且通俗易懂 [2] - 信息需同时向所有投资者披露,禁止提前泄露或进行内幕交易 [3] - 公司需充分披露行业竞争力信息及经营风险,以支持投资者决策 [4][7] - 允许暂缓或豁免披露涉及国家秘密或商业秘密的信息 [4][8] 信息披露内容类型 - 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均需在规定时限内披露 [8][9][10] - 年度报告需包含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及主要会计数据等十项内容 [8] - 临时报告针对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需立即披露起因、状态及影响 [16] 信息披露程序与责任 - 董事会为信息披露最高管理机构,董事长承担首要责任 [19] - 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信息披露事务,包括组织编制报告及投资者关系管理 [20] - 定期报告需经董事会审议,财务信息需由审计委员会审核 [10][27] - 重大信息需在24小时内报告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并启动披露流程 [29] 信息披露媒体与保密 - 指定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31][32] - 公司网站或其他公共媒体刊载信息不得早于指定媒体 [33] - 信息披露义务人需严格保密未公开信息,防止泄露 [32][33] 特殊情形处理 - 业绩预告需在会计结束1个月内发布,涵盖净利润变动超50%或净资产为负等情形 [13] - 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需同步披露专项说明及审计材料 [12] - 信息暂缓披露需满足未泄露、知情人书面保密及股价无异常波动等条件 [30]
华光新材: 华光新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旨在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 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 [1][2] 制度适用范围 - 适用于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 各部门及各分子公司负责人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他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人员 [1] 责任追究原则 - 遵循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 有错必究原则 [2] - 坚持过错与责任相适应 责任与权利对等原则 [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收集资料并提出处理方案 报董事会批准 [2] 重大差错认定情形 - 违反《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导致信息披露重大差错 [2] - 违反证监会和交易所相关披露规则造成不良影响 [2] - 违反公司章程及内部控制制度导致披露差错 [2] - 未按规程办事或沟通不及时造成重大失误 [2] - 其他个人原因或监管部门认定的重大差错情形 [2][3] 从重处理情形 - 情节恶劣 后果严重且系主观因素所致 [3] - 打击报复或干扰调查工作 [3] - 拒不执行董事会处理决定 [3] - 董事会认定的其他从重情形 [3] 从轻处理情形 - 有效阻止不良后果发生 [3] - 主动纠正并挽回损失 [3] - 因意外或不可抗力等非主观因素造成 [3] - 董事会认定的其他从轻情形 [3] 责任追究形式 - 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4] - 通报批评 [7] - 调离岗位 停职 降职或撤职 [7] - 赔偿损失 [7] - 解除劳动合同 [7] - 涉嫌犯罪则移送司法机关 [7] 制度执行范围 - 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追究参照本制度执行 [6] - 制度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6]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6]
华光新材: 华光新材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制定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 旨在规范公司内部重大信息的传递、归集和管理流程 确保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和公平 [1] - 制度明确内部信息报告义务人范围 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等 [3] - 制度规定重大信息的范围涵盖拟提交董事会审议事项、重大交易、关联交易、日常经营事项、诉讼仲裁、重大变更及其他可能影响股价的事项 [2][4] - 公司要求重大信息需在触及特定时点当日立即向董事会秘书报告 并通过书面形式在24小时内提交详细材料 [6][7] - 董事会秘书负责对重大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如需披露则组织编制公告并按程序审核披露 [7] - 制度强调内部信息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制度 要求各部门指定信息报告联络人 并规定未及时上报导致违规的追责机制 [8][9] 重大信息的含义与范围 - 重大信息定义为涉及公司经营、财务或对公司股票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尚未公开信息 [1] - 重大交易事项需报告的标准包括交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10%以上、占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10%以上且超过100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10%以上且超过100万元等 [2] - 关联交易需及时报告的标准包括交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0.5%以上且超过300万元等 [2] - 重大日常经营事项包括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提供担保、发生重大亏损或遭受重大损失等 其中重大损失指损失金额超过1000万元或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利润10%以上且超过500万元 [4] - 诉讼仲裁事项需报告的标准包括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以上且超过1000万元 或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案件 [4] - 重大变更事项包括公司名称、章程、注册资本、注册地址、联系电话变更 以及董事长、总经理、董事或三分之一以上审计委员会成员变动等 [4] 内部信息报告义务人 - 内部信息报告义务人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分公司和控制企业负责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 [3] - 其他对公司重大事件可能知情的人士也被纳入义务人范围 [3] 重大信息报告程序 - 各部门及分子公司需在重大事项触及拟提交董事会审议、各方拟进行协商或谈判、负责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该事项时的当日立即向董事会秘书预报 [4] - 重大信息报告需在知悉后第一时间以面谈、邮件或电话方式联系董事会秘书 并在24小时内提交书面文件 必要时以特快专递送达原件 [6] - 需报告的重大信息进展情况包括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情况、意向书或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变更、有关部门批准或否决情况、逾期付款原因及安排、标的交付或过户进展等 [5] 重大信息内部报告的管理和责任 - 公司实行重大信息实时报告制度 要求报告义务人确保信息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7] - 董事会秘书因信息披露所需资料 各部门及分子公司需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报送证券部 [8] - 内部信息报告义务人为第一责任人 需制定相应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并指定信息报告联络人 重大信息报送资料需经第一责任人签字 [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知情人员需严格控制信息知悉范围 不得泄露内幕信息或进行内幕交易 [8] - 董事会秘书需定期对负有报告义务的人员进行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方面的沟通和培训 [9] - 未及时上报重大信息导致信息披露违规的 追究第一责任人、联络人及其他负有报告义务人员的责任 情节严重的可给予处分并要求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9]
华光新材: 华光新材子公司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公司治理结构 - 子公司定义为公司持股50%以上或虽不足50%但能实际控制的公司 [1] - 公司通过推荐、委派或选举方式产生子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以实现治理监控 [2] - 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公司董事长决定 [2] 财务管理体系 - 子公司需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制定财务制度并开展日常会计核算 [3] - 子公司会计核算中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需遵循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4] - 子公司需按时向公司报送会计报表及会计资料以供合并报表编制和信息披露 [4] 经营与投资管控 - 子公司经营活动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依据公司总体发展规划制定经营目标 [4] - 子公司对外投资需经子公司及公司内部有权机构决策审议通过 [4] - 子公司关联交易需遵循公司关联交易制度并经内部有权机构审批 [4] 内部审计监督 - 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实施审计监督包括经济效益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等 [7] - 子公司需配合审计工作并在收到审计决定后经其权力机构批准执行 [7] 信息披露机制 - 子公司需按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时提供需披露的信息及重大事项 [9] - 子公司内部决策程序结束后需在2个工作日内将会议决议等资料报董事会秘书备案 [9] - 子公司需在会计期间结束15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提交财务报表及经营总结 [9] 母子公司协同关系 - 子公司经营活动需符合上市规则规定及公司总体目标与发展规划要求 [10] - 子公司经营目标及发展规划需与公司总目标及长期规划保持平衡 [10] - 子公司经营活动、内部管理及财务核算需接受公司有关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