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

搜索文档
恒隆广场店将关,全市仅剩一店,来济15年的ZARA怎么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5-17 10:40
ZARA济南恒隆广场店闭店事件 - ZARA济南恒隆广场店将于5月26日关闭 该店自2011年开业已运营14年 是济南市场面积最大的门店 闭店原因为租约到期及业务调整 [2] - 济南市场仅剩万象城门店正常营业 且公司暂未计划在济南拓展新店 此前ZARA曾入驻济南万达广场、万虹广场等商圈 但2021年起首店撤柜后市场份额持续缩减 [4] - 社交平台显示消费者对闭店事件反应强烈 回忆早年门店盛况 目前ZARA在山东市场仅保留济南万象城和青岛万象城两家门店 [6] ZARA中国市场门店战略调整 - 2018年ZARA中国门店达183家峰值 2025年5月仅剩65家 七年内门店数量减少超64% [7] - 关闭门店包括济南恒隆广场店等10年以上老店 以及长沙荟聚商场店等不足三年的新店 体现调整范围覆盖不同运营周期门店 [7] - 母公司Inditex集团强调中国仍是战略市场 通过"关小开大"模式优化门店 2024财年新开257家店并翻新254家 其中121家为扩建 386家优化合并 [9][11] - 近期在南京新街口开设亚洲旗舰店 引入ZACAFF、自助售卖机等新业态 深圳壹方城、王府井旗舰店也相继开业 [11] 快时尚行业整体趋势 - 优衣库同步推进门店优化 武汉楚河汉街旗舰店开业首日客流超3万 母公司迅销计划未来三年每年净减少或翻新50家店 侧重"大店"策略 [12] - 行业面临电商冲击、国潮崛起及运动风潮渗透 消费者对快时尚新鲜感下降 转向注重品质、性价比与个性化表达 [14] - 专家指出服饰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强化产品力、场景化体验及差异化服务以应对竞争 [14]
“黑马”哈吉斯之后,乐飞叶和Woolrich能否成为报喜鸟的新增长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08:45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完成对美国高端户外品牌Woolrich全球(欧洲除外)知识产权的收购,未来将通过直营、加盟、品牌许可、电商等多元化模式进行全球化布局 [1] - 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将旗下品牌划分为成熟品牌(报喜鸟、哈吉斯、宝鸟、所罗)、成长品牌(恺米切、乐飞叶)、培育品牌(亨利格兰、TB、衣俪特),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2] - 公司从2016年开始代理法国户外品牌乐飞叶,2024年该品牌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27.95% [1][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收51.53亿元,同比下降1.91%,归母净利润4.95亿元,同比下降29.07% [1] - 主品牌报喜鸟营收15.85亿元,同比下滑8.35%,而代理品牌哈吉斯营收17.81亿元,微增1.29%,成为公司营收占比最高的品牌 [1][3][4] - 乐飞叶品牌营收3.35亿元,同比增长27.95%,但营收占比仅为6.50% [4] - 宝鸟品牌营收10.09亿元,恺米切&TB品牌营收1.64亿元,同比有所下降 [3][4] 品牌运营情况 - 乐飞叶品牌定位户外休闲,目标客户群为30-50岁户外爱好者,主要销售区域为东北/华北/华东/西北,截至2024年底共有95家线下门店,净增20家 [5] - 乐飞叶品牌授权期限至2026年12月31日,距离到期不足两年 [5] - Woolrich品牌主打美式复古和工装风格,产品定价区间200-1000美元,定位高于乐飞叶 [8] Woolrich收购细节 - 公司以5083.38万欧元(约3.84亿元人民币)收购Woolrich全球(欧洲除外)知识产权,涵盖26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域名、著作权等 [6] - Woolrich集团保留欧洲地区知识产权,公司授权其继续履行现有许可及经销合同,并收取品牌使用费 [7] - 公司与Woolrich集团签署五年产品采购与品牌咨询协议,确保品牌形象与产品调性统一 [7][8] 市场投入与挑战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8%至21.30亿元,主要因市场拓展、品牌推广及人力成本增加 [9] - 公司需在零售环境波动背景下整合培育Woolrich品牌,以满足业绩增长期待 [10]
上海打造首发消费品进口极速通道 两万余款新品申请入白名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01:16
政策创新 - 上海海关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的公告》,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创新模式 [1] - 已有14家跨国品牌的两万多款全球及区域首发新品申请纳入白名单 [1] - 适用范围涵盖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包括国际品牌全球首秀展品、高端品牌中国首店商品、限量版首发新品等 [1] 便利化措施 - 针对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单批次20件及以下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 [2] - 20件以上批量进口首发新品可凭有资质实验室检测报告快速验放,无需重复检测 [2] - 建立首发新品白名单联动机制,由商务主管部门推荐重点首发企业及新品清单 [2] 市场表现 - 2024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一半 [3] - 2024年1月至4月上海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等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6% [3] - "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以首发、首秀、首展、首店带动消费流量,打造国际品牌集中发布的聚合力 [3]
西南首家城市旗舰店开业!优衣库: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本月底再开两家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7 00:23
优衣库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5月16日在成都开设西南首家2000平方米城市旗舰店 开业当天引发抢购热潮 队伍长度超百米 限量款商品迅速售罄[2] - 公司计划本月底在成都再开2家新店 并将在长沙 昆明等城市继续扩张旗舰店网络 形成"一城一策"精细化运营[2][4][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 公司在中国内地门店总数达916家 覆盖从一线到四线城市 其中成都33家 四川全省46家[4][5] 本土化产品策略 - 成都旗舰店推出三大"蓉城限定"系列:成都城市巡游志特别款 中国首发mini饺子包 UTme定制系列 前两款仅限成都万象城店销售[4][5] - 产品深度融入巴蜀文化元素 包括熊猫 竹子 盖碗茶图案及当地方言设计 近2000平方米店铺充满天府元素[4] - 与泡泡玛特SKULLPANDA PLANET 王者荣耀十周年等中国IP推出联名款 吸引年轻消费者[3][6] 供应链协同发展 - 核心供应商申洲国际2024年销售收入286.63亿元(+14.8%) 净利润62.41亿元(+36.9%) 具备25万公吨面料和5.5亿件服装年产能[7] - 公司与中国供应链深度协同20余年 推动申洲国际从乡镇企业成长为全球针织龙头 合作模式从代工升级为创新协同[3][7][8] - 供应链合作带动中国纺织业技术升级 从低附加值加工转向高附加值创新 提升全球产业地位[7][8] 品牌定位与市场信心 - 公司被称为"服装界Apple" 运用智慧纤维等黑科技面料 产品力结合中国文化创新[6] - 母公司迅销集团CEO明确中国仍是最大增长引擎 认为服饰消费市场潜力巨大[6] - 当前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深耕" 通过差异化产品抢占市场份额[7]
拉夏贝尔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22:09
公司重整进展 -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 [1] - 重整计划(草案)于2024年4月获债权人和出资人组高比例表决通过 [1] - 公司于2023年9月转入重整程序并公开招募投资人 [1] - 2024年7月与联合投资人广穗金控(产业投资人)、东证创新(财务投资人)签署协议 [1] 重整投资细节 - 广穗金控将受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并提供2.2亿元重整投资款用于清偿债权 [1] - 东证创新预计提供1.99亿元无息流动性支持款补充流动资金 [1] - 破产重整被业内律师评价为公司重生的最优解 [1] 未来战略方向 - 推进重整计划执行并化解历史债务聚焦主业 [2] - 剥离低效资产优化股权体系处置无实质业务子公司 [2] - 实施"一牌一策"重塑品牌矩阵加强核心品牌建设 [2] - 推动产业资源规范化加强品牌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 [2] - 修复信用体系提升融资能力重构供应链体系 [2]
美国经济:关税削弱信心与需求
招银国际· 2025-05-16 21:31
零售数据 - 4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季调后环比增速0.1%,略好于预期的0%,3月增速从1.4%上调至1.7%[5] - 汽车消费从3月的5.5%降至4月的 - 0.1%,加油站下降0.5%,除机动车及零部件和加油站外,零售增速从1.1%降至0.2%[5] - 非耐用品消费低迷,运动文娱商品、服装和杂货店环比增速分别从3.8%、1.1%和0.5%降至 - 2.5%、 - 0.4%和 - 2.1%[5] 制造业数据 - 4月工业生产环比持平,稍低于预期的0.1%,采矿环比下跌0.3%,公用事业环比增长3.3%[5] - 占工业产出四分之三的制造业环比增速从0.4%下降至4月的 - 0.4%,部分设备和产品生产有跌有涨[5] 就业数据 - 5月第二周首次领取失业金人数22.9万人,与预期基本持平,过去4周移动平均微升至23.1万人,仍在低位[2] - 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从187.2万人小幅升至188.1万人,略低于预期,过去4周移动平均基本持平[2] 通胀与利率预测 - 预计5 - 8月通胀可能短期反弹,失业率仍在低位,美联储将保持利率不变[1][2] - 随着需求收缩效应逐渐抵消成本上升作用,通胀可能在9月前后见顶开始回落[1] - 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一次,11月或12月再降一次[1][2]
九牧王: 九牧王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20:40
董事会换届及高管任命 - 九牧王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应到董事9人全部出席,会议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选举林聪颖担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陈加贫担任副董事长,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 [1] - 成立第六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包括战略委员会(林聪颖任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薛祖云任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童锦治任主任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木志荣任主任委员) [2] - 聘任陈加芽为公司总经理,张景淳为董事会秘书,林沧捷、张景淳、林泽桓、徐芳、尤铭忠为副总经理,陈惠鹏为财务总监,张喻芳为证券事务代表,任期均至第六届董事会届满 [2][3] 核心管理层背景 - 董事长林聪颖为1960年生中国香港居民,高级经济师,兼任中国服装协会特邀副会长及多家九牧王关联公司董事职务 [4] - 副董事长陈加贫为1964年生经济师,兼任泉州九牧王洋服时装等多家关联公司执行董事及经理 [4] - 总经理陈加芽为1970年生经济师,兼任欧瑞宝(厦门)品牌管理等公司执行董事及总经理 [4] - 财务总监陈惠鹏为1976年生厦门大学硕士,正高级会计师,曾任夏新电子分公司副总兼财务经理 [6] 高管团队分工 - 副总经理林沧捷分管玛斯(厦门)品牌管理等关联公司业务 [5] - 副总经理林泽桓兼任九牧王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及上海玖传服装执行董事 [5] - 副总经理徐芳分管品牌事业部制造中心,曾任泉州九牧王洋服时装厂长 [5] - 副总经理尤铭忠兼任FUN事业部总经理,曾任九牧王事业部销售中心总监 [5]
太平鸟: 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6 19:35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陈红朝减持前持有公司股份26,995,100股,占总股本的5.70% [1] - 减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748,700股,占总股本的1.4243% [1] - 实际减持4,596,500股,占总股本的0.97%,减持价格区间为14.20~16.80元/股,总金额73,169,179.22元 [2] 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减持时间为2025年2月18日至2025年5月16日,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2] - 减持完成后,陈红朝持股数量降至22,398,600股,持股比例降至4.73% [2] - 实际减持情况与原计划一致,未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2] 股东身份及持股来源 - 陈红朝为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非控股股东、实控人或一致行动人 [2] - 持股来源包括IPO前取得的26,897,600股和集中竞价交易取得的97,500股 [2]
2025“苏新消费·嗨购灌云”夏季促消费暨主题服饰电商节开幕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8:46
行业概况 - 灌云主题服饰产业起源于2006年 经过近20年发展 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超1500家 活跃电商店铺超5000家 [7] - 2024年全县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80亿元 快递发单量达1.2亿件 年销售额近90亿元 [7] - 情趣内衣 JK制服 学士服等主题服饰占全国市场份额均超70% 成为全球主要主题服饰原产地 [7] 产业布局 - 灌云主题服饰产业园形成"一镇三园"空间布局 以主题服饰为核心 带动宠物用品 日用百货 美妆护肤等新兴产业发展 [9] - 建设"云海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构建多层次出海矩阵 推动产品与品牌国际化 [9] 重要活动 - 举办"苏新消费 嗨购灌云"夏季促消费暨主题服饰电商节 包含开幕式 主题服饰展 行业论坛等系列活动 [1][13][15] - 开展"衣链全球"海外仓项目签约 抖音电商直播培育百人百日计划开班仪式等专项活动 [15] - 电商协会自2017年成立后已举办3次全国情趣内衣展 本次联合抖音 小红书等平台共同赋能产业发展 [15] 战略规划 - 发布《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规划与展望》《2025春夏内衣裤袜趋势洞察与策略》等行业前瞻报告 [15] - 推出灌云首个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平台"云海通"项目 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15] - 计划通过电商生态圈建设 将主题服饰打造为区域名片 实现"畅享中国 嗨购全球"目标 [15]
打造首发消费品进口极速通道,上海以制度创新激活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5-16 17:48
通关效率提升 - 新便利化措施实施后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 [1] - 进口餐具等长检测周期产品节省通关时间可达2周 [1] - 上海口岸2024年一季度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货值突破50亿元 [3] 首发经济政策 - 上海市2024年1至4月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 [1] - "首发上海3.0版"政策推出3项新举措和7项延续措施,构建五维生态系统 [1] - 两项新举措涉及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 [1] 创新监管模式 - 上海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创新模式 [2] - 便利化措施适用范围扩展至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 [2] - 阶梯式便利化体系实现"无损耗、无等待"的畅通体验 [2] 企业案例 - 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 [3] - Jellycat首批申报清单中的大部分商品已顺利抵达,中国是其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 [4] - Fiskars表示优化通关流程能更快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市场响应能力 [4] 行业数据 - 2024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半壁江山 [3] - 试点已覆盖两万多款全球/区域首发新品 [3] - 国际品牌将上海作为亚太地区首发首选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