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阵营突然闹翻?日本高官直言:特朗普欺人太甚!当着中方的面,岩屋毅称将认真对待历史
搜狐财经· 2025-07-15 20:53
贸易政策与关税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日本、韩国等14国发出征税威胁,计划对日韩征收25%关税,并警告若两国提高关税回应,美国将追加同等幅度关税 [1] - 日本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认为25%关税若实施将严重冲击日本经济,但美方暂未改变立场 [1] - 日本首相石破茂采取强硬态度,强调在汽车业、农业等核心领域绝不妥协,采用拖延策略应对 [3] 日本经济与产业冲击 - 美国关税扩大至所有商品,对日本经济构成系统性压力,远超此前单一汽车关税的影响预期 [5] - 汽车业作为日本经济支柱将首当其冲,利润暴跌可能引发电子、机械、化工等产业链全面震荡 [5] - 日本外向型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关税冲击被评估为"不可承受之重",尤其影响核心产业出口 [3] 日美关系与政治动态 - 日本执政党高层公开谴责美国手段恶劣,首相石破茂称"不能被小瞧",显示日方对美态度转向强硬 [6] - 美国除关税施压外,还在防务军费问题上提出超出日本接受范围的要求,加剧双方矛盾 [3] 中日外交互动 - 中日外长会晤强调关系改善势头,中方要求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尤其在台湾问题上保持立场一致 [8] - 日方重申坚持1972年联合声明,承诺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加强各领域合作 [8]
30%关税,欧盟挨了美国一巴掌,谈判全白搭,冯德莱恩:推迟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7-15 19:20
美欧关税争端 - 美国对欧盟进口汽车施加25%关税 并对钢铁制品征收高达50%关税[1] - 欧盟最初期待获得10%平衡关税 但最终被美国单方面征收30%关税[1] - 30%关税将显著削弱欧盟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可能导致进口商转向替代品[1] 欧盟应对策略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推迟原定7月14日实施的反制措施[1] - 分析认为欧盟错过最佳反击时机 软弱表现助长美国得寸进尺[1] - 欧盟内部对委员会政策不满 但成员国被迫接受现状[2] 美国政策立场 - 美国共和党政府坚持推行"对等关税"政策 不顾及物价上涨影响[2] - 美方威胁若欧盟反制将加倍报复 态度强硬且毫不留情[2] - 美国视欧盟为软弱对手 因此能无所顾忌地实施高额关税[2]
欧盟公布最终版《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如何影响汽车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5 11:21
欧盟《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核心内容 - 欧盟委员会公布《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最终版本,聚焦透明度、版权、安全与保障三大核心,为通用AI模型提供自律指引 [3][4] - 准则将于2025年8月2日生效,要求企业分阶段完成合规调整:现有AI模型需2年内达标,新构建模型需1年内达标 [4] - 采用风险分级监管模式,禁止"不可接受风险"应用(如生物识别分类系统),对高风险领域实施事前评估与持续监控,违规罚款最高达年营业额7% [4] 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 自动驾驶系统 - L2+级以上自动驾驶系统需披露传感器融合算法、训练数据来源及决策逻辑,接受第三方安全评估 [5] - 涉及生物特征数据的功能(如驾驶员疲劳监测)可能被列为高风险应用,需提交额外合规报告 [5] - 单车智能化研发成本预计增加15%-20%,用于算法可解释性研发和实时监控系统建设 [5] 智能座舱交互 - 车载AI生成内容(文本、音乐等)需确保训练数据不侵犯欧盟版权法,可能推高软件采购成本 [6] - 生物特征数据(如面部识别)需明确告知用户并获得单独授权,存储和传输需符合GDPR [6] 数据合规与供应链 - 训练数据需全链路追溯,包括采集地点、脱敏处理方式等,以证明无隐私侵权 [6] - 依赖第三方AI解决方案的车企需确保供应商同步合规,避免整车认证失败 [6] 商业模式创新 - OTA升级涉及AI模型参数调整需提前报备,影响高频迭代策略 [7] - 出口欧盟的智能汽车需满足准则要求,中国车企需配置多区域合规模块(如数据本地化存储) [7] 车企应对策略 短期措施 - 设立AI合规委员会,招聘具备欧盟AI法案和GDPR双认证人才 [8] - 引入可解释AI(XAI)技术和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数据全链路溯源 [8] - 在新车研发流程中嵌入"AI合规关口",未通过风险评估模块不得量产 [9] 长期规划 - 转向合规数据源合作(如欧盟认证开放数据集平台),降低侵权风险 [9] - 研发轻量化、可审计AI模型,实现生物特征数据本地化处理 [9] - 构建覆盖多市场的AI治理框架,同步适配美国NIST等国际标准 [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欧盟《准则》可能成为全球汽车智能化监管的重要参考,加速AI治理规则形成 [10] - 中国车企需提前布局欧盟合规能力,避免市场准入壁垒 [10] - 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合规要求将融入技术研发与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10]
经济半年报即将发布,二季度GDP增速有望实现5%以上
第一财经· 2025-07-14 13:43
宏观经济增速 - 二季度GDP增速预计为5.07%,略低于一季度但仍保持5%以上增长[1][3] - 上半年GDP增速或达5.2%,全年目标有望实现5%[4] - 高盛上调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0.6个百分点[4] 工业生产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7%,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至49.7%[6] - 工业园区生产热度指数二季度同比增长21.2%,6月单月增长22.2%[7]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占汽车总销量44.3%[9] 消费市场 - 6月社零增速预测均值5.66%,低于5月的6.4%[8] - 二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5.5%,休闲娱乐业增长28.1%[8] - 家电"以旧换新"带动二季度网络零售额同比上升28%[9] 固定资产投资 - 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均值3.65%,基建投资增速或低于1-5月的10.4%[11][12] - 二季度全国项目中标金额同比增长37.7%,经济大省占比超四成[12] - 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超3000亿元"两重"项目已下达[12][1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两新"政策支撑工业生产偏强态势,批发零售业增速或高于一季度[3] -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推动铁路、水利等领域投资增长[13] - 发改委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12]
国际观察|美国双重“压榨” 日韩如何“求生”
新华社· 2025-07-09 19:39
美国对日韩加征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韩所有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税率比此前日本暂缓征收的"对等关税"高1个百分点[1][2] - 关税政策针对日韩对美贸易顺差,美国声称目的是纠正"贸易不平衡",但专家认为这将严重冲击日韩外向型经济,尤其是汽车等核心产业[3] 日韩经济与产业影响 - 日本提出放宽汽车进口门槛、增加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等措施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4] - 韩国计划通过加强产业技术合作、打造"制造业复兴伙伴关系"来缓解关税压力[4] - 两国在汽车业、农业等关键领域拒绝让步,采取拖延策略应对美国施压[4] 日韩反制措施 - 日本暗示可能抛售持有的美债作为谈判筹码,被外媒称为"罕见地露齿威胁"[5] - 日本政府取消原定7月初的日美"2+2"会晤,明确表示防卫费应由本国自主决定[5] - 韩国政府认为拖延谈判将使美国处境更困难,坚持维护本国利益[4] 民意与同盟关系变化 - 日本民众对美国信任度降至22%(较去年11月下降12个百分点),68%受访者主张外交独立自主[6] - 韩国对美关系负面评价比例一年内翻倍,民众对"美国优先"政策及驻军费用分摊要求反应强烈[7] - 美国国务卿突然取消访日韩行程,被韩媒视为双边关系"出现问题"的信号[7] 行业与市场动态 - 日本媒体批评美国"恃强凌弱",日经亚洲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粉碎了日本对"特殊关系"的期待[7] - 前日本首相提出减少对美依赖、增强独立性是应对当前局面的关键路径[7]
华证发布A股可选消费ESG TOP20,家电业仅一家上榜,是谁
证券之星· 2025-07-09 11:36
华证指数2025年A股可选消费行业ESG绩效TOP20 - 华证指数发布2025年A股上市公司各一级行业ESG绩效TOP20 涵盖工业 公共事业 可选消费 金融等11个行业 [1] - 在可选消费行业ESG绩效TOP20中 家电业仅海尔智家(600690)一家上榜 [1] - 上榜20家企业的华证ESG评级至少为AA级 [4] 海尔智家ESG表现分析 - 海尔智家是家电行业ESG评级最高的企业 也是唯一评级AA的企业 [4] - 海尔智家E项得分84.19 行业内排名2/148 [4] - S项得分88.52 行业内排名2/148 [4] - G项得分85.79 行业内排名20/148 [4] - 公司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达到行业头部水平 在公司治理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TOP20企业行业分布 - 上榜企业包括汽车业的上汽集团(600104) 赛力斯(601127) [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公牛集团(603195) [6] -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福耀玻璃(600660) 三角轮胎(601163)等 [6] - 展现出不同行业领域对ESG的重视 [6] ESG评级提升趋势 - 随着参与ESG的企业越来越多 中国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将不断增强 [6]
特朗普关税重锤砸向日本,日本央行近期加息无望?
金十数据· 2025-07-08 14:46
美日贸易谈判进展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继续与美国谈判寻求达成互利贸易协议 此前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本商品加征25%关税 [1] - 近期谈判已使日本避免面临30%至35%的更严厉关税 [1] - 日本收到美方提案要求在新设定的8月1日截止日前快速推进谈判 且根据日本回应信函内容可能修改 [1] - 日本将积极寻求达成互利协议的机会同时保护国家利益 [1] 市场反应与预期 - 特朗普宣布关税引发日元广泛下跌 市场对日本央行近期加息的预期降温 [1] - 关西未来银行策略师表示如果新期限定在8月1日日本央行在7月报告中可能难有作为 市场对近期加息的预期将回调 [1] - 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表示目前暂无计划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汇率问题进行磋商 [1] 日本经济与行业影响 - 日本未能在特朗普"对等关税"临时暂停令7月9日到期前达成协议 其谈判重点本是取消汽车25%关税 [2] - 25%关税将导致2026年3月截止的财年经济增长减少0.26个百分点 [2] - 日本综合研究所分析师指出25%关税将使出口企业利润骤降25% 若企业利润恶化将难以避免薪资增长乏力 [2] - 日本一季度经济已现萎缩 5月实际工资创近两年最大降幅 政府周一作出近五年来最悲观经济评估 [2] 其他国家应对措施 - 韩国领导人誓言加速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谈判以迅速解决贸易不确定性 特朗普宣布对韩国进口商品维持20%的全面关税 [3] - 韩国贸易部长要求美方降低韩国企业在汽车钢铁等领域的关税 [3] - 泰国财政部长坦言对新关税有些震惊但仍有信心税率将降至与其他国家相近水平 泰国对美出口商品面临36%的关税 [3] - 马来西亚关税税率从先前威胁的24%升至25% 该国表示将继续与美国接触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3]
中国带头示范后,30国同时出手,加拿大也不跪,特朗普没有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56
中美关税战局势 - 中国在中美关税战中逐渐占据上风,美国高科技产业依赖中国稀土等战略矿产供应[1] - 特朗普计划年底率数十名CEO代表团访华,试图解决两国悬而未决的问题[1] - 全球30个国家(包括欧盟27国、日本、加拿大、印度)拒绝向美国妥协,效仿中国强硬立场[2][5][6] 欧盟反制措施 - 欧盟批准两轮反制关税:第一轮针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第二轮涵盖950亿欧元美国产品(包括飞机、汽车、烈酒等)[4][5] - 欧盟可能对美国实施数字服务税等额外反制措施[5] -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将全力保护自身利益,不再对特朗普妥协[2] 日本与印度的反应 - 日本汽车业因关税政策每日受损,政府拒绝接受25%汽车关税[5] - 印度谈判代表团抵美,拒绝将对美关税降至零以避免制造业崩溃[5] 加拿大的激进策略 - 加拿大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直接激怒特朗普[6] - 加拿大通过中国石油市场减少对美依赖,与中国关系日益紧密[6] 美国经济压力 - 美国5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至966亿美元,一季度GDP增速因消费和进口拖累低于预期[9] - 美国暂停"对等关税"政策将于7月8日到期,若未达成协议将面临与30国全面贸易战[6][8]
上海国资,加码大模型独角兽!利好来了!广州楼市重磅;首批科创债ETF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7-03 08:33
战略投资与融资 - 智谱宣布获得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总额10亿元的战略投资,首笔交割已完成[1] - 智谱与投资方启动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同时开源发布新一代通用视觉语言模型GLM-4.1V-Thinking[15] 金融与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规定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需履行反洗钱义务,2025年8月1日起施行[4] - 人民银行开展985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4%,当日净回笼2668亿元[4] - 浙江公布第一批49个城市更新金融服务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超1100亿元[7] - 深圳龙华区出台上市培育服务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及跨境金融服务[8] - 上海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最高可获500万元/项目资助,每家基地年资助上限4个项目[8] 行业数据与趋势 - 1-5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1.1%,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6.8%),营收6.49万亿元(+9.4%)[7] - 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上半年累计1260万户,同比增32.77%[12] - 6月全国鸡蛋批发价同比降26.43%,山东产区因消费淡季价格销量双降[16] 资本市场与产品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强化股债联动服务科技创新[2][15] - 紫金黄金国际赴港上市招股书披露,2024年收入29.9亿美元(复合年增28.2%),净利润6.21亿美元[13] - 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大行提高股息,摩根士丹利批准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11] 公司动态 - 淘宝闪购宣布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500亿元[19] - 长安汽车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45.17万辆(+49.05%)[19]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股份338.21万股,支付总金额52.02亿元[20] - 宁德时代累计回购664.1万股A股,成交总额15.51亿元[21] - 荣耀发布AI终端产品Magic V5折叠屏手机及手表5 Ultra,采用汇顶科技技术方案[22] 技术与创新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实现高水头大容量核心装备突破[9] - 武汉首发全国首辆AI外卖配送车"智音车",配备北斗双频芯片及智能管理系统[9] 市场热点 - 港股重庆钢铁股份盘中涨135.56%,A股涨停,受唐山烧结机限产传闻刺激[12]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套现7.37亿美元,仍持有9亿股公司股票[11] - 深圳华强北禁售无3C认证充电宝,市场监管部门已下发通知[14]
下半年4大降价潮来了!除了房价,这三类商品也准备降价
搜狐财经· 2025-07-01 20:50
中国经济通缩压力下的四类商品降价潮 - 2025年下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 将引发猪肉 小家电 汽车 楼市四类主要商品降价潮 [1] 猪肉行业 - 猪肉价格从30多元/斤跌至16-17元/斤 预计仍有下调空间 [3] - 养猪行业竞争激烈导致供过于求 [3] - 健康饮食趋势使猪肉消费被鸡肉 牛肉 鱼肉等替代 [3] 小家电行业 - 电饭煲 吸尘器 消毒碗柜等小家电上半年已降价8-10% 预计下半年继续降价 [6] - 技术更新迭代快导致旧款积压 商家降价促销消化库存 [6] - 消费需求萎缩 居民更倾向维修而非购买新品 [6] 汽车行业 - 国产车降价1.5-2万元 进口豪车降价高达10万元 [8] - 新能源汽车发展导致燃油车产能过剩 [8] - 华为 小米等科技巨头加入加剧市场竞争 [8] - 中产家庭收入减少抑制换车需求 [8]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 53个新建商品住宅和58个二手房价格下跌 [9] - 实体经济低迷导致居民收入下降难以支撑高房价 [9] - 年轻人更倾向租房而非买房 [9] - 炒房客抛售行为加剧房价下跌压力 [9]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中国CPI同比下降0.1% [10] - 居民收入下降和消费需求萎缩导致通缩 [10] - 商品价格下降提高居民购买力 [10]